證監會重拳出擊「多帳戶打新可轉債」,哪些券商很受傷?

2020-12-19 新京報

3月25日,證監會官網發布《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可轉債發行承銷相關問題的問答》(下文簡稱「問答」),據問答所示,同一網下投資者的每個配售對象參與可轉債網下申購只能使用一個證券帳戶,這也意味著,此前有券商動用上百個帳戶參與申購可轉債的亂象將成為過去。

同一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證券帳戶

對於關於網下投資者參與可轉債的申購金額的監管要求,證監會表示,根據《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參照《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規範公募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不得超資產規模開展新股申購等相關規定和監管原則,網下投資者申購可轉債時應結合行業監管要求及相應資產規模,合理確定申購金額,不得超資產規模申購。投資者參與可轉債網下發行時,應出具申購量不超資產規模的承諾。承銷商對申購金額應保持必要關注,並有權認定超資產規模的申購為無效申購。監管部門可對相關情況進行檢查,並採取監管措施。

在投資者參與可轉債網下申購能否使用多個帳戶參與申購問題上,證監會回應,為公平對待網上網下投資者,同一網下投資者的每個配售對象參與可轉債網下申購只能使用一個證券帳戶。投資者管理多個證券投資產品的,每個產品可視作一個配售對象。其他投資者,每個投資者視作一個配售對象。

據券商工作人員介紹,最初,監管層對證券公司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證登」)開設帳戶數量並未有明確限制,此後,在政策調整後,金融機構開戶數量被限制為3個,但在政策調整前開設的帳戶依然可以正常使用,這也是有金融機構可以使用上百個帳戶參與線下申購的原因。

可轉債有的轉股溢價率可達20%-30%,

有券商使用數百帳戶網下申購

據業內人士介紹,對於優質的可轉債,流通性高、利率條款優厚。此外,優質企業的可轉債溢價空間較大,往往會因此引發投資人追捧。

以中信銀行發布的可轉債為例,3月15日,中信銀行發布發行結果公告,實際發行總額400億元,其中,向原股東配售295.51億元,佔發行總額的73.88%,網上認購8452.00萬元,佔發行總額的 0.021%,主承銷商包銷483.50萬元,佔發行總額的0.012%。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中信銀行可轉債發行規模是自2011年以來A股最高規模,僅網下有效申購總額就高達56.96萬億元,有效申購倍數5497倍,可謂目前A股可轉債最火爆的申購。

據證券時報報導,中信轉債的網下獲配情況明細顯示,僅渤海證券就出動300個證券帳戶,每個帳戶有效認購數量800萬手,對應申購資金規模高達2.4萬億元,每個帳戶初步獲配1455手,總計獲配43.65萬手。按0.018%的配售比例計算,渤海證券可搶得約8億元規模的中信轉債。申購帳戶數超過100個的六家券商,包括渤海、東方、東吳、廣發、國海、東北證券的自營帳戶獲配量達到199萬手,在網下配售1036.24萬手的總量中,佔比超過19%。

方正證券在其研報中指出,考慮中信轉債具有正股資質較優、市值大、流通性好、評級高、利率條款優厚的優勢,預計中信轉債轉股溢價率在20%-30%區間內,照此估算,其上市價格位於87.79元-130元區間內,中樞價格為108.22元。

機構投資者存在申購數量超過其對應資產規模或資金規模,有企業開始排查

值得關注的是,已有企業在轉債申請認購中對機構投資者是否使用多個投資帳戶進行排查工作。

3月19日,亨通光電公布轉債網下配售結果,共11037個帳戶獲得有效獲配,中籤率低至0.0077%。隨後,3月20日,亨通發布公告表示,發現多家網下機構投資者存在申購數量超過其對應資產規模或資金規模的情況。

亨通光電稱,經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一致,按照謹慎配售原則,決定對機構投資者或其管理的產品只使用一個證券帳戶進行配售,如果使用多個證券帳戶進行申購,則只對申購量最大的證券帳戶進行配售,若遇所有證券帳戶申購量均相同,將隨機配售。

業內人士指出,剔除機構投資者大量的無效帳戶,可使得網下中籤率大幅提升。雖然多帳戶打新現象得到遏制,但部分頂格申購的問題依舊存在,若未來頂格申購問題得到限制,中籤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據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指出,2017年9月,為了減小可轉債打新凍結資金對資金面的擾動,證監會修改了《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將可轉債打新改為信用申購,網上打新無需提前繳納資金,網下只需繳納50萬元的保證金。信用申購初期,由於當時市場表現較好,轉債上市價格較高,疊加網下發行較為繁瑣,轉債發行普遍都只有原股東配售和網上發行,而沒有網下發行。2018年股市單邊下跌,轉債上市破發,網上申購人數大幅下降,僅依靠網上發行,使得轉債發行難度加大,承銷商包銷比例增加,為此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轉債發行提速,承銷商紛紛重啟網下申購,從而為機構參與網上申購提供了機會。

「由於今年股市大幅反彈,轉債上市價格高,參與轉債打新能獲得較高收益,很多機構參與轉債網下申購,使得多帳戶打新問題日益突出,最終引發監管的注意。所謂多帳戶打新,是指同一主體,用多個證券帳戶進行申購,其中以券商自營帳戶最多,券商本身開戶比較簡單,其次是一般法人帳戶,主要是一些個人註冊成立公司,以公司名義申請多帳戶進行打新。隨著監管要求只能使用一個證券帳戶進行申購,網下申購數量將大幅下降,中籤率將提升」,屈慶說。

新京報記者 張思源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可轉債火爆背後:券商多帳戶頂格申購,「殼公司」參與打新
    「打新」怪象頻發通俗來講,可轉債是一種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兼具股性和債性。可轉債可以像股票一樣交易,沒有漲跌幅限制,且可以T+0交易。此外,可轉債在限制期滿以後,可以轉換成股票進行交易,當然也可以不轉股,繼續作為債券吃利息。
  • 可轉債打新,帳戶無資金也能幹薅羊毛
    可轉債打新的優勢所謂可轉債打新,是指通過對可轉債的申購,實現低風險套利。那麼它和股票打新有什麼區別呢?請看下表:可轉債打新的步驟那麼,散戶如何參與可轉債打新呢?流程非常簡單,主要是以下三步:第一步:在股票帳戶裡發起可轉債申購。任何一個券商軟體裡都會有「新債申購」的選項,點擊進入後,會顯示當天可供申購的可轉債條目(如果為空白,代表當天沒有可轉債發行),輸入10000張頂格申請。
  • 可轉債最嚴網下打新「首秀」 現代轉債1600個網下帳戶 申購無效
    可轉債最嚴網下打新「首秀」現代轉債1600個網下帳戶申購無效⊙記者孫忠○編輯陳羽在證監會發布關於可轉債網下打新的監管問答後,可轉債網下打新明顯降溫。作為「新規」出臺後發行的首隻可轉債,現代轉債參與戶數驟降,同時頂格申購現象也大幅收斂。
  • 可轉債「打新」規則可能調整 多帳戶申購策略或失效
    ⊙記者 王曉宇 ○編輯 李劍鋒   上證報記者獲悉,深圳市場的可轉債、可交換債網上申購要求可能進行修訂,同一投資者參與同一隻可轉債、可交換債網上申購只能使用一個證券帳戶,這意味著使用「拖拉機帳戶」參與深市可轉債、可交換債網上申購的模式或終結。
  • 打可轉債要用多個帳戶嗎?
    昨天發創業板可轉債的內容,有小夥伴私信問我,一個人用多個帳戶打可轉債,中獎的機率會不會大一點?各位寶貝們啊,申購可轉債和港股打新是不一樣的呀。你們把規則搞混了 ..可轉債申購,是按首次申購為準。哪怕你自己有再多的券商帳戶,但都不好使。比方說,你有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多個券商帳戶,你可能每天都會用這些號把所有可轉債申購一遍,但是你在華泰證券中了A,你就不可能在國泰君安和中信證券也中A。因為你的身份證號只有一個,而各個券商是認定你身份證號的。
  • 多帳戶的可轉債打新,涼了
    今年開始的可轉債中籤率就開始越來越低了。 除了這段時間更多人入場的原因,還有就是因為不少人用了多個帳戶打新可轉債。 因為可轉債相對於新股來說不需要配置底倉也就是不需要門票就可以進行打新。
  • 可轉債「打新」怪象調查:單機構數百帳戶申購超萬億 1萬元註冊資本...
    火熱的可轉債「打新」,正在引發市場爭議。3月4日晚,中信銀行(601998.SH、0998.HK)公布400億元可轉債網上中籤及網下配售結果。一般而言,可轉債的配售通常優先考慮原有普通股股東,剩餘部分再分配給其他投資者,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而引發市場爭議的環節,出現在網下申購部分。究其問題,一是機構多帳戶申購可轉債,二是一些被懷疑「殼公司」、註冊資本僅萬元的小公司頂格打新。
  • ...轉債周四發行,籤可轉債風險揭示書了嗎?否則10月26日起不能打新債
    去年浦發、中信、平安等多家銀行股可轉債募資均超200億元,這也是今年可轉債發行規模不如去年的主要原因。不過,目前大秦鐵路、南方航空的可轉債發行申請已獲證監會核准,擬發行規模分別為320億元、160億元。
  • 可轉債科普及打新小技巧
    乾貨開始 這裡主要說一下針對普通投資者的打新和上市後的賣出 1.可轉債打新,首先你要開戶,就是在證券公司那裡,開一個股票帳戶 券商的選擇看你自己了,只要是正規的券商都可以,最好選擇一些現在有活動,開戶佣金低的這種,因為以後用這個帳戶炒股的話會划算一點。
  • 網下「多帳戶」申購受限 可轉債打新亂象初現規範曙光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近期發行的絕味轉債、貴廣轉債的發行公告中均對機構網下申購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可轉債打新也有望走向公平。  「雖然機構多帳戶申購的情況一直都有,但近期市場上不少機構動用幾百個帳戶頂格申購明顯不符合邏輯,有超規模打新的嫌疑。如果遇到極端情況,很容易引發風險事件。」3月13日,華東某券商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 網下多帳戶申購受限 可轉債打新亂象初現規範曙光
    近期,可轉債「打新」再度火爆。「雖然機構多帳戶申購的情況一直都有,但近期市場上不少機構動用幾百個帳戶頂格申購明顯不符合邏輯,有超規模打新的嫌疑。如果遇到極端情況,很容易引發風險事件。」3月13日,華東某券商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限制措施初步落地市場關注下,近期新發可轉債也對網下申購進行了一定的限制。
  • 可轉債網下申購規則變化,一機構一帳戶,申購金額有...
    可轉債的火爆網下打新將成歷史。  證監會25日晚間發布的監管問答,明確了最新監管要求,不僅指出網下投資者申購可轉債時應結合行業監管要求及相應資產規模,合理確定申購金額,不得超資產規模申購;還要求投資者參與可轉債網下發行時,應出具申購量不超資產規模的承諾,承銷商要對申購金額應保持必要關注,並有權認定超資產規模的申購為無效申購。
  • 「可轉債打新」操作詳解3.0
    打新債,其實就和這個搶門票有一些類似。同樣也是沒有門檻、搶購人數多,最終只有一批幸運的朋友才能中到。只不過,搶購的「東西」,從門票變成了一種投資品——可轉債。可轉債,本質上是公司借錢的一張「欠條」,是我們把錢借給了上市公司。
  • 火爆可轉債!有券商動用300個帳戶申購,中信轉債網下有效申購5497倍...
    機構在中證登最多可開3戶,但很多老帳戶仍可使用,導致近兩成配售被6家券商瓜分。網下有效申購倍數高達5497倍,近日中信銀行400億元可轉債創出了A股迄今最火爆的申購紀錄。但質疑很快撲面而來———有輿論稱有機構涉嫌違規超額申購可轉債,並將這一行為定義為「助推需求虛假繁榮」。
  • 零成本申購的"雨虹轉債"錯過了還有!4券商8銀行擬發可轉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可轉債,這種兼具債券和股票特性的品種,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2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發行可轉債的預案,其中包括4家券商和8家銀行,長江證券、寧波銀行的可轉債申請都已獲得證監會批准,發行規模預計分別為50億、100億元。
  • 史上最全可轉債打新攻略,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來源:菜鳥理財APP最近半年,可轉債打新非常火爆!很多人在去年堅持打新,單帳戶平均收益可以達到6000+,輕輕鬆鬆多賺一個月工資。這收益放在眼下的理財市場,絕對非常可觀了,完爆所有銀行理財,靈活性也強多了。
  • 可轉債打新又火了,中一籤能賺200多
    中國基金報記者 高雯 漲到臨時停牌的可轉債又來了~ 1月7日,N明陽轉、N金牌轉兩隻可轉債上市首日漲幅均超20%,中一籤可以穩穩的賺兩百元。而今年開年上市了4隻可轉債,有3隻打新收益超20%,同時中籤率也創出了新低。
  • 可轉債打新賺錢了!下一個目標是馬爸爸的螞蟻集團?
    01.可轉債打新不用多說了,今年沒有出現上市的情況破發。可轉債這麼暴利說白了是因為可轉債門檻低,遊資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投機。科創板必須50萬,創業板必須2年經驗,但可轉債無漲跌停限制,T+0交易,基本沒有門檻。在這個規則不變的前提下,賺錢效應暫時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02.可轉債雖然參與門檻低,但必須要有股票帳戶才能參與打新。
  • 可轉債又破發:打新帳戶數在急降,但投資機會在浮現
    這意味著,寶信轉債成為信用申購新規後,首隻上市首日全天都處在破發狀態的可轉債。2可轉債「打新」帳戶數量急降說好的中一籤賺200元呢?可轉債的相繼破發正逐漸打破這種預期。對於投資者來說,中一籤可轉債上市首日的收益,已從雨虹轉債的約200元降到今日寶信轉債的負收益,時間也就一個多月。
  • 開個股票帳戶可轉債打新,每年白撿幾千塊,你要不要?
    當然每一個人的開的帳戶數量不同,中籤率不同,賺的錢有高有低,一般都有1000多元了。我查了一下記帳情況,2019年打新可轉債賺了1215元,不算太高。不過這是低風險投資,開個股票帳戶,一年白撿幾千塊,躺賺,就和彎腰撿錢一樣輕鬆,不賺白不賺。之前有小夥伴問我,打算申購可轉債,可轉債具體是什麼性質,不知道有沒有風險?今天就來看看可轉債打新,風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