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疫情|視頻平臺上的年輕人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2月3日電(穀雨)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所引起的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當疫情來臨,與網際網路一起成長的年輕人正成為抗擊疫情戰線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個人力量很小,我所做的是力所能及」

  30歲的林晨,是bilibili(簡稱「B站」)上的UP主。近日,他在B站上相繼推送兩則疫情下的武漢現狀視頻,用鏡頭寫下武漢的「封城日記」,被許多媒體轉發。截至目前,林晨發出的視頻,僅在B站平臺上就收穫了2000多萬的關注。在「林晨同學」視頻彈幕上,網友們都在說,「武漢加油!」。

圖為B站UP主「林晨同學」封城後的24小時,「空城」武漢的物價、交通 、生活狀態視頻截圖

  武漢「封城」之後,出於視頻製作者的本能,林晨扛起相機、帶著無人機,走在原本車水馬龍、燈光閃爍,現在卻空無一人的武漢街頭,去記錄和呈現武漢的真實情況。「在事情發生的初期,很多人對武漢的情況不了解,而且視頻素材稀缺,我便去特意拍攝了一些素材,希望能還原一個真實的武漢。」林晨對記者說。

  對於林晨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孤軍奮戰」。拍攝和製作視頻最大的難處是時間和精力,也會被人懷疑做事的動機。在林晨的眼裡,那些堅守崗位的人,努力讓城市維持正常運轉的人,都很不容易。林晨說:「在疫情面前,作為視頻內容生產者,能做的只有發聲,用自己的小小的力量,力所能及為城市做點什麼,正如千千萬萬武漢人一樣,努力讓武漢保持青春活力。」

  「武漢不是一座孤島」

  由周子義創辦的「子義手抄報」在快手上擁有數百萬粉絲。現居武漢的周子義創作了奧運會福娃繪本等作品,參與出版圖書百餘種,是專業且資深職業插畫師。十年北漂經歷,給周子義帶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好朋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讓周子義的社交軟體上不斷閃現著好友們關心和擔憂的信息。

  「拍視頻的初衷是為了讓關心我的朋友們安心。雖然疫情洶湧,但是普通武漢市民的生活,並沒有被絕望和恐懼籠罩著。」周子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身處疫情中心的周子義,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武漢市民的生活情況,拍攝了「武漢的晚上」、「初四,武漢人去買菜」等反映武漢疫情的視頻,被幾百萬人看到。

圖為周子義拍攝「初四,武漢人去買菜」視頻截圖

  大年初四,是周子義在武漢「封城」後第一次出門。為了給家裡補充食材,周子義來到市場,「我家附近的超市裡面除了有政府儲備豬肉,還有重慶的愛心菜,2塊錢一斤。武漢人能夠在這種時候還這麼樂觀,因為有這些支援做後盾吧。當時心裡覺得很溫暖,我清楚的知道,武漢不是一座孤島。」在感動之餘,周子義將超市情況記錄下來,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因為有全國人民的愛,所以武漢人會繼續積極努力好好生活。

  「和一線奉獻的工作人員相比,我做得微不足道」

  致力於中德文化交流的B站UP主「阿福Thomas」 ( 本名Thomas Derksen )是一名中國女婿,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很多年。疫情發生之後,他第一時間採訪了剛到中國支援的德國頂尖病毒研究家Rolf Hilgenfeld。

  「我沒有做什麼貢獻,和那些在一線奉獻的人下相比,我做得實在太微不足道了。至於我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位普通市民,在B站上給大家看一些科學分析和真實生活記錄,分享給大家。」Derksen說。

圖為B站UP主「阿福Thomas」採訪剛到中國支援的德國頂尖病毒研究家

  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Hilgenfeld對Derksen表示,對中國打敗這次的疫情很有信心。Derksen說,「在那時,我感到了定心很多。」17年前,Hilgenfeld就曾遠赴北京,幫助中國人共同抗擊SARS病毒。如今,即將退休的Hilgenfeld再度來到中國,支援武漢抗擊肺炎,並攜帶兩種多年研製的抑制劑,與中國同事一起,探尋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出路。

  對於非醫學專業人士而言,製作視頻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Derksen說:「翻譯太難了,剪輯出來還要加字幕,教授說了很多專業詞彙,很怕自己會翻錯,後來我和家人看了二十幾遍,再三檢查後才發布了視頻。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加深了我對病毒知識的了解,也希望更多人能夠被科普。」

  「在武漢就必須要衝衝衝」

  在武漢打拼事業的常衝,因為平時工作的繁忙,很少回家。臨近春節,他買好了從武漢回山東老家的高鐵票,希望在忙碌一年之後,回去陪父母過春節。

  面對疫情,正如常衝的名字一樣「衝」字當頭。「本來我打算回家,作為一個內容生產者,平日裡獲得了很多關注,聽到武漢情況越來越嚴重,我就決定退了回家的票,留在武漢與關注我的粉絲們一起過年。」常衝說,「既然選擇留在武漢,那我就要衝衝衝,盡全力和大家分享武漢的真實情況。」

  1993年出生的常衝,是快手上有名的「正哥」。常衝2017年起步於快手,名字叫「正能量二哥」。2018年,在短暫休息過後,常衝回歸快手,更名為「創業演講正哥」的常衝說,「傳播正能量是年輕人應該做的,所以我改名『正哥』。在疫情面前,作為正能量傳播官,每天給大家帶來積極的視頻內容,我感到很幸福」。

  可能這個春節,對常衝而言,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回家。常衝是獨生子女,堅守武漢意味著家裡只有二老過年。常衝表示,不管是直播結束,還是新視頻上線,父母總會第一時間發來視頻通話鼓勵他,讓他不要擔心家裡的情況。粉絲關注是他前進的動力,而父母永遠是他堅實的後盾。正是這樣,在疫情發生至今,常衝上線了十幾條視頻,以他的視角記錄武漢每日狀況。

 圖為「創業演講正哥」在快手上獲得廣泛關注的視頻截圖

  「讓更權威、更靠譜的信息得到更好的傳播」

  來自浙江大學的吳蕭在B站名叫蠟筆,帳號名「蠟筆和小勳」,是擁有百萬級粉絲的UP主。在疫情發生之後,吳蕭和「小勳」製作了兩期視頻,一期是口罩選購指南,還有一期是和北大免疫學博士「洋蔥君」合作的,內容關於同濟醫院專家組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視頻經過原CDC員工的審核。

  「視頻的反響很好,很多人反饋清晰和實用,後臺經常收到『希望轉載』的私信。」吳蕭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說,「這兩期內容其實都是把文獻中的知識、論文中的數據變成了普通大眾可獲取的信息。這樣可以傳播給更多的人。」

  

吳蕭提供專業醫生轉載的截圖

  吳蕭是做學習科普相關的UP主,在權威信息的獲取和篩選上更有優勢,但是大部分知識比較晦澀,很難去落地和操作。對於這個問題,吳蕭表示,希望把這些權威、專業的數據、標準、參考資料或者官方文件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更多的人,讓信息更加的通暢。

  對於「通俗易懂」,吳蕭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一個是內容上有更接地氣的敘述、更落地的建議;另一個是形式上,視頻相比大段的文字可傳播性會好一些,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從而更好的預防。

  在疫情面前,網絡上信息傳播非常雜亂,不易甄別,對於關鍵性的信息,謠言可能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這一點在父母一輩身上體現會比較明顯,會被各種信息誤導。」吳蕭說,「所以我們也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做正向的事情,讓更權威、更靠譜的信息得到更好的傳播。」

  「我們很堅強,會慢慢振作起來」

  快手名為「大瑩在武漢」的丁瑩是武漢本地的美食博主,有著十萬粉絲。「平日在我的主頁裡我除了會分享武漢的美食之外,還會分享很多關於武漢的事情,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我們生活的城市。」丁瑩說。

  疫情發生後,丁瑩在快手、澎湃新聞等平臺上,發布「鏡頭下的武漢」系列採訪視頻,將視角落在過年期間堅持送快遞的小哥、沒有休息的環衛工人、囤好食材在家自我隔離的普通市民,還有為醫護人員送去愛心餐的志願者等平凡的城市「毛細血管」上。

  「在這次疫情發生之後,我在採訪中聽到很多動人的故事。」讓丁瑩在印象深刻的是,一位30出頭的南航機長,不怕危險,不怕感染,每天堅持去一線送物資。受到這位機長的啟發,丁瑩堅定了繼續把「鏡頭下的武漢」系列做下去的信念,直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圖為丁瑩採訪南航機長時的截圖

  「我是學新聞傳播專業的,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優秀的傳播者。」疫情來襲,武漢的街道空蕩蕩,在湖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讀研究生二年級的丁瑩說,「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我想通過自己的力量,為武漢人民加油打氣,也想告訴全國人民,我們很堅強,會慢慢振作起來的。」

  與年輕人一起 共同戰「疫」

  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是B站、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與年輕人攜手,共同戰「疫」。對於短視頻平臺而言,不僅需要為武漢等疫情嚴重的區域送去物資,更需要發揮其短視頻平臺內容優勢與社交屬性,通過算法、大數據、AI等技術,給予內容創意、流量傾斜等幫助年輕人製作並傳播短視頻內容,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廣電總局全力推進網絡視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的工作動態中提到,組織抖音、快手、微視、微博等短視頻平臺持續全網推送疫情防控宣傳短視頻,同時還提出組織優酷、騰訊視頻、西瓜視頻、bilibili等視聽網站在首頁顯著位置開設「肺炎防治」頻道/專區。

  早在新型冠狀病毒初步肆虐時,B站第一時間就上線「抗擊肺炎」頻道,幫助用戶從疫情動態、疫情現場探訪、預防科普知識、武漢加油等多維度了解疫情,建立起良好心態,學習科學防疫知識。快手也緊急上線「肺炎防治」頻道,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帳號「健康中國」合作上線「口罩防護」魔法表情,向數億用戶及時傳遞疫情的準確信息,盡最大力度普及防治知識。

  

用戶打開B站,即可看到「抗擊肺炎」頻道,熱門等欄目下也設置了疫情專題頁的入口。

  此外騰訊微視短視頻也上線「肺炎防治」頻道,收錄「正確佩戴口罩」、「注意衛生」等與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相關的科普內容,為普通用戶普及自我防護知識。抖音、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也投入相關力量,為抗擊疫情上線了肺炎防治相關專區,希望與疫區人民攜手共渡難關。

  同時,疫情發生後,快手通過大數據發現,在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有許多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群體,通過VLOG、直播等形式,在積極的真實記錄疫區情況。為此,運營團隊發起了#江城日記#、#直擊武漢#等線上標籤,號召更多年輕用戶,通過快手通過VLOG,來真實記錄疫情下的積極生活。

 

 圖為快手#江城日記#標籤頁主頁

  快手相關負責人表示,運營團隊還對用戶進行了一對一創造指導,結合平臺需求,告訴用戶拍攝製作技巧等。當用戶發布視頻後,快手通過算法、分發優勢,給予作品流量支持,及時準確將用戶第一視角拍攝的真實內容,準確分發到目標群體。

  作為國內優質的原創視頻網站,B站也集中資源,為UP主提供了幫助。B站主站運營中心總經理劉智表示,一方面,B站主動幫助UP主對接權威媒體機構,讓優質的內容被更多關注武漢的人們看到。另一方面, B站發揮平臺的數據優勢,針對社區中用戶集中提出的問題,反饋給媒體及UP主、驅動傳播內容生產,獲得相應的科普內容補充。

  這些製作迅速、內容詳實的小視頻,全方位聚焦疫情發生之後,武漢城市的真實情況,武漢市民的真實生活,以及疫情相關的衛生科普知識。這些年輕人以嶄新的傳播方式、靠譜的專業實力,為全社會展現年輕人在抗擊疫情戰線上責任心與行動力。

  (文中吳蕭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心系疫情,東瀛民宿平臺為國內醫院,捐贈日本口罩!
    來源標題:心系疫情,東瀛民宿平臺為國內醫院,捐贈日本口罩!專注於日本民宿/酒店預訂,以及提供日本各地一日遊的東瀛民宿APP平臺,日前向重慶市的醫院捐贈了合計4500個日本三層構造防護口罩(過濾99%病毒飛沫及微粒子)。為防止新型肺炎蔓延,抗擊疫情,貢獻了平臺微薄之力。
  • 心系疫情 紮根學校,記疫情時期郴州市第三中學張家貴書記
    文/尹 日 斌 當疫情來臨的時候,作為郴州市三中黨委書記的張家貴同志,深知自己作為一校之長身上的責任重大,每天時刻心系學校,心系學校師生,心繫國家社會,乃至寢食難安,頭上白髮也突飛猛長,作為一位老共產黨員,老校級領導,此時此刻唯有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才能稍微緩解心裡的憂慮
  • 疫情之下,視頻平臺的「宅家」大數據
    受到疫情無法出門的影響,使得2020年的春節變成了「宅」年,視頻平臺成為更多人在疫情期間的選擇。  近日,Quest Moblie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短視頻使用時長達到17.3%,反超手機遊戲,排名第二。
  • 眾志成城戰疫情,電視平臺視頻網站在行動
    春節檔不僅是電影行業的必爭檔期,也是各大電視平臺和視頻網站的「黃金時段」。但今年的春節檔有些特殊,疫情的蔓延牽動著全國14億人民的敏感神經。面對嚴峻的疫情考驗,各省級衛視和視頻網站也不斷變化著編排戰略,發揮著電視媒體人的責任擔當,將原本扎堆播出的春晚注入具有正能量的抗擊疫情內容,將娛樂化的季播綜藝延期播出,並在第一時間推出「戰疫情」主題節目鼓舞人心。視頻網站方面,也紛紛在首頁首屏開設「戰疫情」或「肺炎防治」頻道專區,普及疫情防控衛生健康知識,講好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感人故事,用實際行動傳遞正能量。
  • ...長視頻平臺守盤破局,連結、對話、堅持為年輕人講故事_發現頻道...
    回望2020年,優愛騰芒四大平臺加滿「血槽」,抖音、西瓜視頻、B站新血液躍躍欲試,七大平臺激烈爭奪2020網綜市場份額。為掌握競爭主動權,各平臺紛紛主動加碼自身核心競爭力。愛奇藝10多個工作室分賽道自製構築內容護城河,騰訊視頻強服務、碼生態,B站則致力維護創作生態。  混戰中的2020加速了網綜行業洗牌,誰搶奪了年輕人誰就永遠有機會。
  • 消費平臺分期樂發現了疫情後年輕人的變化!
    人民政協網8月27日電(記者 崔呂萍)8月25日,新消費領軍企業樂信 (NASDAQ:LX)旗下分期消費平臺分期樂在深圳宣布全新品牌升級計劃,發布「樂在有度,樂見更好」的全新品牌理念,及新IP形象和Logo。開創中國分期消費模式、用戶規模過1億的分期樂,希望以更有溫度的方式,陪伴更多用戶更好成長。
  • 短視頻招聘平臺「多面」正式上線,年輕人求職新選擇
    北京2019年11月13日 /美通社/ --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移動短視頻成為年輕人展現自我的重要載體,當它開始與招聘結合又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日前,由獵聘戰略投資的視頻招聘平臺「多面APP」正式上線。
  • 疫情下英國年輕人盯上鐵飯碗,這些工作火了
    疫情下中國出現考公熱,英國年輕人也不例外,紛紛盯上了「鐵飯碗」工作。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所長Nick Hillman表示:英國年輕人這樣的擇業趨勢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並補充說,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將「促使更多人轉向公共服務工作」。英國皇家護理學院主任Mike Adams則認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NHS所面臨的員工短缺問題。
  • 疫情影響蔓延視頻平臺:消失的檔期、遲到的新片與流失的電影用戶
    「電影行業停擺的多米諾骨牌已經到了我們身上,雖然現在視頻平臺也很艱難,但還是要積極想辦法給用戶提供新片,希望盡我們最大的能力把行業撐住。當然能撐多少算多少,我們能力也沒有那麼大,但還是希望多做一些嘗試。」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講到視頻網站電影播放受到疫情衝擊時說道。1月中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 互融雲短視頻社交應用系統:撬動年輕人的"短視頻+社交"市場!
    數位化是驅動創新的歷史潮流,在不斷地加速,同時新的格局特別是在疫情之後帶來更多的數位化和科技發展的加速機會。今天的疫情某種意義上可以跟戰爭做類比,只不過敵人我們是看不見的病毒,這樣的情況下需要有新一代核心的能力,這些核心的能力在加速技術開發和數位化進程。【互融雲】從長期來看,娛樂領域、通訊行業、社交領域是C端企業應關注的重點。其中,短視頻開啟了一種基於攝像頭的交互方式,目前還在早期;社交永遠有新機會,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交互方式。
  • 秩序重建,疫情漸平,線上醫美平颱風口再現?
    作為營銷服務平臺的價值,在種種不規範營銷手段被限制的當下,就顯得彌足珍貴。從極光大數據監測的數據來看,以新氧、更美和悅美為代表的醫美平臺在用戶規模和活躍度層面呈明顯增長的態勢。按照1%的滲透率來看,線上醫美平臺還遠未達到其天花板。
  • 極光:秩序重建,疫情漸平,線上醫美平颱風口再現?
    新一代的年輕人成長在網際網路和內容大爆發的科技環境下,隨著短視頻平臺的流行,更多的年輕人習慣於以短視頻或照片的形式記錄並分享自己的生活,由此而產生的對時尚和外在的追求也不斷提升,醫美平臺的需求也水漲船高;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新一代年輕人大多成長在城市裡,接受信息渠道更加多元,接受的信息量也更大。
  • 機電系|用心聲唱響中華,喚出活力新生——「疫情之下,心繫中華」線上歌手大賽
    現在,抗疫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你想知道在疫情裡,那些堅守自己崗位的人對疫情的感受嗎?機電系特此舉辦「疫情之下,心繫中華」歌手大賽,此次活動不僅有機電學子,外校學子的參與,更有醫生,老師,村幹部的支持,因為我們想讓大家更加真實的了解這場新冠疫情的大前方與大後方。
  • 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
    而近日中國領先的移動大眾婚戀交友平臺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報告顯示,線上婚戀成年輕人首選,直播相親是趨勢但尚未滿足年輕人需求。線上雲相親成首選,直播相親首青睞但未滿足需求在當前的社會婚戀環境中,線上婚戀早已成為主流解決方案之一,但此前,不論是置信度還是期望值,親朋介紹/線下相親機構均高於線上婚戀,但在疫情中,整個社會的社交行為大幅度線上遷移,這一習慣變化並為隨著疫情過去而發生改變,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調研顯示,疫情後,線上婚戀成為了大眾人群認為最重要的婚戀解決方案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和愛恩學院英語教學中心外籍教師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來問候視頻
    ,向我校發來問候視頻。塔大商業與經濟學院、教務處和科學工程學部的領導老師們紛紛送上問候,表達對中國的支持,對海大師生的問候,同時希望愛恩學院師生們能同心協力,克服目前的困難,共同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斯圖爾特•克裡斯平      塔大商業與經濟學院院長斯圖爾特•克裡斯平在視頻中向全校師生問好,鼓勵大家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也表示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 國內視頻平臺發展速度快 愛奇藝、騰訊視頻等付費會員或在2019年上...
    國外視頻巨頭Netflix在2017年會員人數破億,與之對比,國內視頻平臺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更快。根據愛奇藝2018年三季報披露,平臺會員規模已經突破8000萬,比2018年第二季度數據增加1360萬,付費會員增速創造了全球單季度視頻會員增長最高記錄。
  • 港人龐志華心系鄉村教育十餘載:能幫到人 就很開心
    龐志華心系鄉村教育十餘載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韶關1月6日電 題:港人龐志華心系鄉村教育十餘載:能幫到人 就很開心作者 蔡敏婕「有沒有帶英語書?龐志華心系鄉村教育十餘載 受訪者供圖「有些學生受到我的影響,畢業後到偏遠山區做教師;民宿的部分租客聽到我的義工故事後,也去資助貧困學生。」龐志華近日在廣東韶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他依然在資助一些偏遠地區的貧困學生上學,平時也通過社交平臺與學生進行英語交流,分享一些有趣的英語小故事。
  • 順利應對疫情「大考」 多益網絡被評為2020抗「疫」最佳僱主
    舉報   引入:在進入21世紀後,民營經濟逐漸成為支撐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成為吸納年輕人就業的主要渠道
  • 西瓜視頻創作人梁永安教授:年輕人要跟世界形成一種建設性的關係
    回過頭看,疫情幾乎重塑了我們周圍的世界,而"90後"也開始進入而立之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一系列跟青年有關的社會話題和流行語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比如打工人、內卷、PUA、單身式戀愛等。職場、教育和兩性關係,種種矛盾相互糾纏,擺在年輕人的面前,等待著他們的答案與選擇。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長期關注這些社會現象。
  •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討好年輕人?後疫情年代最需要補的短板是什麼?
    為世界公民準備的財經備忘錄,今日份的主要內容包括:1 代際割裂:整個世界都在討好年輕人,為什麼?2 產能不足:遊戲行業在疫情中的新困境3 利弊各半:明星們正在從微博轉移到短視頻平臺?5 戰略冗餘:後疫情年代可能最需要彌補的短板001 代際割裂:整個世界都在討好年輕人,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