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朝:數字時代,思想能力有多重要?

2020-12-11 中國財富網官方

2019年8月18日至2019年10月24日,繼2010年《鳳凰》展覽之後,今日美術館迎來與藝術家徐冰的第二次合作——「世界圖像:徐冰《蜻蜓之眼》」。展覽聚焦探討藝術家近期長篇藝術影像作品《蜻蜓之眼》的創作主題,深入挖掘《蜻蜓之眼》的創作幕後和主要線索的同時,也與藝術家過往四十餘年代表性的藝術概念及部分作品進行內部關聯性的探究,從而獲得一種豐富而立體深入的視覺觀看與思想體驗。

為了讓公眾更好的理解《蜻蜓之眼》這部影像作品,以及藝術家徐冰的思想方法及創作過程,今日美術館特邀了眾多跨領域知名學者在展中期間舉辦主題講座,並與藝術家徐冰開啟跨界對話。這篇文章為網際網路思想家段永朝以《賽博空間的奧德賽》為主題,與大家分享了《蜻蜓之眼》給他帶去的觀感與思考。

《賽博空間的奧德賽》

段永朝×徐冰×嶽路平

「徐冰的作品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你想像得那麼準。對我們真正的挑戰是在一個沒譜的世界中活出味道,這才是最難的。」

▲《賽博空間的奧德賽》主題講座嘉賓與觀眾合影

左三起:數字策展人,跨界策劃人,當代藝術家嶽路平,網際網路思想家段永朝,藝術家徐冰,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李芊潤,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

段永朝演講

徐冰的0.5度寫作

羅蘭·巴特有一個理論叫「作者已死」,他有一本書叫《寫作的零度》,我認為徐冰老師的《蜻蜓之眼》是在追求零度寫作。那什麼叫一度寫作?就是打草稿。從小寫作文就要打草稿,這是一度、兩度寫作。也就是有素材、有構思、有大綱,然後才有作品,這些都不叫零度寫作。零度寫作就是即興寫作,就是開始寫了都不知道結尾什麼時候寫完,也不知道寫什麼,這就叫零度寫作、隨性寫作。徐冰老師的《蜻蜓之眼》可以被視為0.5度寫作,因為它有後期編輯。

徐冰的「猜不準」原理

很多人看徐冰老師的《天書》,每個「字」中的細節其實我們都認識,但是組在一塊就不認識了,失語了,不會念了。不會念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腦海裡所有詞語的能指和所指都有眷屬關係,腦海中每一個約定俗成的詞語和所認得的詞彙,都有主,而徐冰老師的創作沒有主。

很多人都知道沃納·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徐冰老師給了我們一個「猜不準」原理。不管是欲擒故縱也好,聲東擊西也好,最後你永遠不知道徐冰老師下一個想說什麼,下一件事想做什麼。

我認為等我們老了以後,我們會感謝徐冰老師。為什麼呢?就像法國思想家們會感謝費爾迪南·德·索緒爾一樣,因為索緒爾給了他們膽量,讓他們克服了詞語的綁架,讓他們衝破了思想的牢籠。而徐冰老師告訴我們,「猜不準」是人最美妙的狀態,他的作品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你想像得那麼準。這個世界是一個沒譜的世界,對我們真正的挑戰是在一個沒譜的世界中活出味道,這才是最難的。

▲段永朝演講現場

對話:段永朝×徐冰×嶽路平

數字時代,思想能力有多重要?

徐冰:我認為藝術家是一個思想型的人,可是呢,我總覺得藝術家本身面對思想有一種自卑性,然後就會去想我要是再聰明一點就好了。我在想我身上有什麼東西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後來我開始意識到其實就是提交給這個藝術圈或者文化界的東西是這個領域沒有的,一定是這個領域之外帶進來的。帶進來的東西,對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的一些盲點是有調節作用的,或者說有一點校正作用。我覺得很多藝術家其實最缺的是對文明的判斷能力。

嶽路平:我們走到了這個時代的節骨眼,那麼目前這個時代毫無疑問就是賽博格、人工智聯、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是數字移民,數字難民,數字原住民。

徐冰:我至少是數字移民。其實不是我不愛說話,而是因為很多東西其實無從判斷。可能我們這些低檔的人類、自然的人類會被取代,一定是這樣的。所以在今天,思想能力是不是重要,我認為它很重要,因為人的思想能力越來越被新技術所剝奪。

原文轉自:今日美術館

相關焦點

  • 段永朝:人類與後人類
    區別人與動物,大概是古希臘以來西方思想的一個核心命題了。古希臘時有一個概念叫「存在之鏈」(The Great Chain of Being),將世間物種按距離上帝之遠近,排列成一個金字塔結構,上帝、天使、先知、人類等。「人是萬物之靈長」,在萬物秩序中位居動物之上。
  • 段永朝:5G將使更多人走入彼此消費狀態
    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前聯辦集團首席戰略官 段永朝  2019年和訊網財經中國年會暨第十七屆財經風雲榜2019年12月26日在北京舉行,今年的主題為「消費新時代」  段永朝指出,5G的到來,將會使這種新型符號消費加速百倍、千倍,5G與過去2G、3G、4G最大鮮明的不同是個「互聯互通」,5G一定會以氣貫長虹的能量打通人與人,機器與機器,人與機器,每一平方米有100萬個傳感器,未來十年,每個人將會武裝上千個傳感器,每個人渾身上下布滿傳感器,舉手投足之間都有傳感器。  屆時消費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到底在消費什麼?消費誰?
  • 2020年度最值得關注的人物和概念 | 段永朝盤點完結
    在這樣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只有那些具有偉大洞察和深刻預見的思想才是人們心之所安的源泉。恰逢新春佳節之際,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段永朝悉心盤點了2020年度最值得關注的人物和概念,希望能在假日期間為大家帶來一陣思想的「春風」。本次盤點將從大年初一開始分為3期推送,本期是第1期。編者按:布爾巴基學派是現代數學史上的一個「奇葩」。
  • 段永朝:一本書參透東西方文明之爭的本質
    這個誤會很要命,要命到你可能無法理解這個時代將向何處變遷。」語音與文本的關係究竟為何如此重要?沃爾特的書又是如何詮釋這個問題的?這些問題,就留待段老師為我們一一解答。語音與文本的關係,是語言學家們一直都在探討的問題。從索緒爾到葉姆斯列夫再到羅蘭巴特,一對很基本的概念就是「能指」與「所指」。
  • 網際網路安全領袖峰會首次上雲 三大亮點詳解數字經濟新安全體系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業務上雲,雲端更加複雜的環境,催生出新的應用架構,並不斷向輕量化、無服務化演進。在數位化為企業提質增效、創建新的業務模式的同時,網絡安全的邊界也在重構,傳統的安全架構已無法匹配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的防護需求。那麼企業該如何建立安全新思維,以適應新的需求?
  • 段永朝:區塊鏈究竟是什麼?
    這期間還有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就是學術界、產業界把比特幣和支撐它的底層技術區分開來,以至於今天有了「幣圈」和「鏈圈」這兩個說法。「幣圈」更專注數字貨幣,比如發幣、代幣,「鏈圈」更側重底層技術。更要命的是,新的數字帳本根本不在你自己的會計檔案櫃或者伺服器上,它在「鏈」上,且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副本,同時因為區塊鏈有很好的加密技術,所以也不會隨便被不相關的人看見。於是記帳員和會計師也消失了,理論上,所有的會計記帳規則都會被電算化,進入自動化的時代。
  • 段永朝:互聯互通——智能經濟的核心問題
    所以,我們就需要思考一下,這波大家都在討論的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第四次產業革命,我們能不能思考一下它背後代表著什麼?所以我就用這張圖闡述一下我的思考,第四次工業革命總是跟前三次相比較的,第一次蒸汽機,第二次電力革命,第三次自動化、信息化,現在到第四次了,看起來它是一個自然延長。除了自然延長之外,還有一些更多的增量思想。
  • 新媒體時代,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字自學能力
    ,就是數字自學能力,這在網絡時代是愈來愈重要的。而教師使用電腦進行閱讀教學活動,例如讀數字文章、使用數字閱讀策略,或是練習批判的找信息等活動的頻率都低於鄰近的新加坡。從國際研究的結果,我看到學生和老師以電腦、平板進行學習的頻率待加強。上網是實踐海闊天空、自我學習的重要路徑。 但要知道如何選擇、判斷,最後整合信息,才能達成自主學習。
  • 在這個焦慮的時代,表達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有了這個答案之後,我開始思考現在,眺望未來,發現自己並沒有不斷成長,而是停留在舒適區,於是最終決定了跳槽,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接受全新的挑戰。整個四月份,對於我是一個轉折點,這也是我一個多月沒有更新文章的藉口,哈哈哈。為什麼說跳槽是一種挑戰?是因為它充滿「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是所有人都厭惡的。
  • 周揚青的分手信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寫作能力有多重要
    寫作能力有多重要? 它不僅可以錘爆渣男,還能讓你在職場上越走越遠。 第二個是《雙城記》的經典開篇,有對這個時代足夠的思考,同時運用了大量的排比,讓人感覺句句經典,同時產生對時代的思考。 第三個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說的開頭,沒有衝突,也沒有懸念,但也足夠感人,因為它飽含著作者的情緒,能讓讀者產生足夠的代入感。
  • 段永朝:網際網路——一場深刻的認知重啟
    我們如何重啟我們的思想作業系統?2018年9月8日,在第一期「知室共生課堂」上,「中國信息社會50人論壇」主席段永朝和我們分享了他的觀點。 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的難度係數上升了,上升到什麼呢?認知過載。 所以我想今天稍微花一點時間跟各位同學和老師們一起來探討,認知過載的表徵和它背後到底是什麼?
  • 杯酒言歡,永朝永夕 鄭板橋曾表白:杭州只有金農好
    原標題:杯酒言歡,永朝永夕 鄭板橋曾表白:杭州只有金農好   ■鄭燮題畫詩六段之一 8cm×8cm   揚州八怪中,最怪者當數金農與鄭板橋,除了他們在帖學盛行的年代轉而學碑、別樹一格之外,更重要的是二人有著如金農所言「相親相洽若鷗鷺之在汀渚
  • 數字時代,沒有什麼比心理成熟更重要的品質了
    數字時代,沒有什麼比心理成熟更重要的品質了 【編者按】《網際網路四大》是一本了解科技企業四巨頭亞馬遜、蘋果、臉書和谷歌商業模式的書。
  • 春晚有著重要的文化象徵意義 在數字時代重生
    春晚文化,在數字時代重生(藝文觀察)  「春節聯歡晚會」這頓電視「年夜飯」即將迎來第三十五個年頭,除夕夜看央視春晚早已成為中國人過年的新民俗。  電視春晚的「黃金時代」  春晚的出現有兩個大背景,一是上世紀80年代的思想解放使各種文藝創作重新煥發生機,以曲藝為代表的群眾文藝和新興的流行文化成為春晚節目的「主菜」;二是電視機開始取代廣播,逐漸成為八九十年代最大眾化的傳播媒介,春晚就是當時的新文藝與新媒體有機融合的產物。
  • 小克的「新時代思想」詞作:「重逢」
    後來又在《SRT隨筆》其之十:<星塵回憶錄(下)>明確表示三首歌有相同的母題:「超越時間,超越生死,並於另一維度重逢」,這種思想明顯是受到新時代思想的影響。而其專欄之名中的「SRT」,其實就是新時代運動或新時代思想中十分重要的「靈性反應療法」的英文簡稱。種種跡象都顯示,如要完全解讀<重逢>,都必須從新時代思想入手。
  • 數字時代的到來將會有哪些意義
    一、數字時代的意義。數字時代始於工業時代。先說說工業時代解決的問題吧。工業化時期的關鍵字如果用得最簡單的話,可能就是「機械」,幾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生產工具的革命改進,使人類掌握了更高層次的使用能量的能力。
  • 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勞動
    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勞動 2016年11月24日 10:4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仙娥 駱晨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ICT(信息通訊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
  • 「弱學習」:數字時代的廣告專業教育
    在網絡社會,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明白,比信息和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取信息和掌握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僅是方法論意義上的,還應該包括對知識和信息的選擇和運用,而決定知識和信息選擇和運用的是智慧。在一個萬能搜索和隨時連結的時代,真正能夠改變命運的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