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是如何讀書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2020-12-25 學霸學習方法

導語:

中學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知識快速汲取的階段,讀書作為知識的主要汲取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面對升學壓力和繁重的課業,中學生讀書究竟該怎樣讀?葉聖陶先生給出了這樣的建議: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01數學家華羅庚說: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

很多高中數理化老師都跟學生倡導過這樣的讀書方法,先把書讀厚,變厚的不是紙張,而是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要認真的去分析每一節的公式定理,詳細的去理解它的推導過程以及應用,扎紮實實打牢基礎。

將老師講授的知識點補充到課本上,再結合各種典型的例題及變式,課本就會變得越來越厚。所包含的知識點也就越來越多。

再把書讀薄,抓住本質,把握整體,通過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能夠提綱挈領、融會貫通的把全書形成邏輯框架和體系,能夠清晰地梳理出各章節之間的關係,把厚書中的精華部分汲取出來,變成"薄書"。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目錄",如果能夠通過目錄頁就能完整的回憶起全書的內容,證明已經把全書的知識都爛熟於心了。

02通過讀名著,培養閱讀能力

甘肅省文科狀元李曉彤說:對名著的閱讀能引人思考,看得多了,思考的維度就慢慢多了,思考的深度也慢慢有了,對試卷上的閱讀理解的分析能力也就不知不覺地培養了出來。

作為高考語文高分獲得者,李曉彤說正是從小對名著的痴迷閱讀,通過一直堅持做閱讀筆記和佳句摘抄,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歸納、分析、總結、反思,造就了她關於文學的不斷思考和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通過閱讀名著來感受名著背後的深刻歷史背景和人物心理,不斷地對作者的創作加以思考和領會,能夠不斷開拓中學生的內心感受力,提高閱讀能力。

一方面,文學大家的人生觀和人生經歷可以讓孩子懂得很多哲理,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另外,很多中高考語文閱讀題的原文均出自名家的名篇之作,讓孩子多了解名著和名篇,會對語文考試提供很大的幫助。

除了名著,一些老師推薦的課外讀物也是非常。根據高中生的特點,高中生可以經常閱讀一些人文性比較強的雜誌,如《讀者》、《青年文摘》、《收穫》、《意林》等。

03廣泛涉獵,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

內蒙古2018年理科狀元唐博識說:對名著的閱讀能引人思考,看得多了,思考的維度就慢慢多了,思考的深度也慢慢有了,對試卷上的閱讀理解的分析能力也就不知不覺地培養了出來。

通過閱讀廣泛涉獵,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在當下的社會是前所未有的重要。

傳播學上存在一個知識鴻溝理論,意思是隨著當下大眾媒介的普及,因為家庭經濟能力的差異而造成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差異會越來越大。

當電子白板還沒有在很多貧困地區普及時,一線城市裡的孩子已經接受了非常系統的少兒編程教育了。

魯迅先生說過:專看文學書,也不是好的。廣泛的讓孩子去閱讀書籍,不斷地去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才能夠給孩子奠定一個好的知識基礎。

廣泛涉獵,對孩子的寫作幫助也非常大。最高中語文老師感到頭疼的就是寫作的教授,很多孩子往往文思枯竭,抒情言志蒼白無力,或者就是詞不達意,說理邏輯混亂。

積累孩子的語言表達和遣詞造句能力,根據高中生的特點,從廣泛閱讀入手是一條非常好的途徑。

04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

培根的《論讀書》裡提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噬者。少數則需細嚼消化。

結合中學生緊張的學習節奏,高中教育專家給出了中學生如何利用碎片化閱讀時間進行閱讀的幾點指導建議:

1.可以藉助閱讀指導書進行閱讀。美國作家查爾斯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對中學生的閱讀具有很深刻的指導意義。2.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對於較為晦澀難懂的古文,專家建議可以採用做批註的方式進行閱讀,而對於較為通俗的大眾小說,澤可以採用略讀的方式。3.藉助課文,推動遷移。中小學語文書的很多課文均選自名家名篇,學生可以就名家的作品進行擴充閱讀,可以大量閱讀課文中引申的同時期,同題材作品。

不加理解、完全死記硬背式的讀書,不僅效率低下,也不利於真正的掌握書中的知識。南宋朱熹說,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葉聖陶先生強調讀書關鍵要心到。

讀書唯有用心,切忌死讀書,才能真正掌握書中的知識。

本文由@學霸學習方法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更多學霸學習方法、故事,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更多學習方法教程:

小學生上了很多外教課,英語不提高,名師坦言,先解決這2個問題

用這個方法45歲的家長都能記住單詞,孩子就更能記住了,不信試試

相關焦點

  • 名言摘抄大全:關於讀書學習的名言與英語勵志名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與英文勵志名言,希望大家喜歡!名言摘抄匯總讀書學習名言1、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羅曼·羅蘭3、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培根4、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5、讀書對於智慧也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愛迪生6、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於禽獸。
  • 關於讀書的名言
    ——諸葛亮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5.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6.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7.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 【薦讀】記住葉聖陶這十五句話,一輩子夠用了
    2月16日是葉聖陶逝世28年,我想多說兩句。  葉聖陶是個偉人。並非因我們在小學語文課就學過他的作品,背誦過他的名言警句,也並非他活到了96歲,是個老壽星。他的偉大在於——他確實偉大!對,就這麼簡單!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的佛教觀_佛教_鳳凰網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1894—1988),名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因而,敬仰、崇拜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法師者,也就大大多於了解作為詩人、學者與教育家、藝術家的李叔同者。 葉聖陶與這些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嚮往著西天佛國極樂世界的文人,大都有著相當密切甚至可以說是極其親密的關係。他與周作人、王統照、許地山同為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人,與後兩位還是極為要好的朋友。至於周作人,在附逆之後,葉聖陶曾經表示深深的惋惜。
  • 60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豐富語言素材庫
    ——諸葛亮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9、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10、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劉向22、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問》2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24、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25、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26、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2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2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 【書摘】馮友蘭教你把「死書讀活」
  • 滌蕩心靈的教育箴言——讀葉聖陶教育隨筆集《給教師的建議》
    教育家葉聖陶的教育隨筆集《給教師的建議》既解析了一些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又傳授了一些貼近實際的教育方法;既有針對教師個人的教學建議,又有針對學生群體的學習良策。一開篇,葉聖陶就開宗明義,強調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他建言說,教師在做好以身作則以外,多注重言傳身教,其實就是最大的為人師表。葉聖陶設身處地的站在教師的角度,以「如果我當教師」為題,進行了系統的闡明。
  • 100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豐富孩子的素材庫,值得收藏
    ——諸葛亮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9、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孔子19、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劉彝20、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劉向22、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問》2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24、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25、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 66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豐富語言素材庫,值得收藏
    ——諸葛亮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9.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10.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1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孔子19.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劉彝20.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221.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22.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 100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豐富語言素材庫,值得收藏!
    ——諸葛亮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9、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10、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1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1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清詩鐸·讀書》13、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 66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豐富語言素材庫,值得收藏!
    ——諸葛亮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9、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10、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1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1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清詩鐸·讀書》13、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 想要把書中的知識內化,就要學會用「活讀書」代替「死讀書」
    在我看來,一定是方法出了問題,俗話說「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這句話用在讀書上也沒毛病,之所以讀書卻沒有內化的原因就是你是在「死讀書」,簡而言之,你只是在完成讀書這件事,根本沒有想過讀書也講方法,讀的過程中也沒有動腦思考。那麼,怎麼才能不「死讀書」,而是「活讀書」呢?的《高分讀書法》這本書給出來答案。
  • 修身書道:100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豐富語言素材庫,值得收藏
    ——馮夢龍10、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1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劉向22、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問》2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24、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 做個會讀書的人
    讀書是一種幸福。古人云:「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諫之友謂之福。」五福之中,讀書列首,可見讀書之幸福。讀書分「不會讀書」和「會讀書」兩種情形,不會讀書的人會把活書讀死,會讀書的人能把死書讀活。
  • 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憶讀書》文本教學解讀與學習活動設計
    那麼,這個思考題提示的本課的學習目標,可以表述為:快速默讀,按要求抓住關鍵詞句,梳理冰心的讀書經歷和對書進行評價的信息,把握冰心心目中好書的標準,即體會冰心先生的「多讀書」是讀了哪些書,而「讀好書」的「好書」標準是什麼。具體來說,文章第2至5自然段,作者講述了自己讀《三國演義》的經歷,從由聽舅父講故事,到自己一知半解地讀,再到由於關羽、諸葛亮的死讀讀停停,欲罷不能。
  • 16歲學霸被北大預錄取,8個月通過CMA考試,死讀書不丟人
    「我才不要像我們班那個誰一樣,每天只知道死讀書,活脫一個書呆子。」你是否也在學生時代,看不上班裡的第一名。那個只會埋頭學習,不會玩遊戲,也不懂時尚的書呆子。以後再讀研讀博,從事與計算機相關的行業或走科研道路。看他對自己未來的安排計劃,可以說非常的飽滿。一路「埋頭學習」,然後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似乎也沒什麼不好。有人說他是「書呆子」,如果熱愛學習,清楚的規劃自己的未來,並一步步付諸行動就叫書呆子,那整日遊手好閒豈是變得理所應當了。
  • 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全民閱讀,幹部先行;全民讀書熱,幹部先開卷。實際上,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率先垂範,不僅本身堪稱讀書典範,而且在許多場合提倡讀書和推薦好書,為推動全民閱讀注入強大動力。黨員領導幹部當有追隨之志、倡導之意、引領之範,自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帶動全民閱讀成為生活方式和習慣,進而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 陪你讀書:葉聖陶先生與《稻草人》
    大家好,歡迎來到新東方在線陪你讀書,我是青陽老師。至今為止,想必你們已經讀過不少童話了。像《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裡面的童話故事,你們隨隨便便都能講出一二十個,可謂是妥妥的童話大王!雖然你們對外國童話比較熟,但對中國的童話呢?你還能快速地掰著小手指講出一二十個來嗎?我想,你已經在搖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