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二手書交易平臺的「逆行」——

2020-12-19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記者 張君成

  ▲多抓魚書店門面設計以暖色調為主,希望給讀者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多抓魚書店試營業期間,讀者反應熱烈,這給了「多抓魚」繼續經營下去的信心。

  多抓魚 供圖

 

  思凡覺得讀者進入「多抓魚」的線下書店,有一種「尋寶」的衝動,這激勵他們不斷前來,提高復購率。

 

  一提到二手書交易平臺,現在很多讀者馬上就會想到「多抓魚」。這個成立於2017年的線上二手圖書交易平臺憑藉著優質的服務,在很短時間內虜獲了不少愛書人的心。

  隨著線上二手圖書交易量的逐漸攀升,業內和讀者也開始關注「多抓魚」的下一步行動。然而讓人吃驚的是,它的下一步並不是放在線上,而是放在了線下——「多抓魚」開書店了。

  「多抓魚」的第一家實體書店於2019年10月底在北京大望路開業。經過兩個半月的試營業和兩個月疫情影響下的被迫關店,4月1日,多抓魚書店又與讀者見面了。對於它的未來,不少業內人士持懷疑態度,因為在實體書店面臨困境的今天,貿然進入並非良策。而面對質疑,「多抓魚」卻相信自己這次的判斷。

  實體書店始終是有需求的

  多抓魚書店是整體以二手書為主的店鋪,復古風的空間設計給讀者帶來了溫暖的感覺。多抓魚書店店長思凡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開實體書店,「多抓魚」籌謀已久。

  「大概是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有了開實體店的想法。在線上售賣中我們發現,有些書因為比較冷門,知道的人很少,信息也缺失,就很難被檢索到或者得到足夠高的權重推薦,但這些書其實質量很棒,你沒有摸到它的時候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書。」思凡說道。

  在思凡看來,實體書店是個很好的隨機發現一本書的場景,比起線上以知名度定輸贏的規律,線下讀者更可以調用自己的感官,直接通過書名裝幀和內容去遇見一本書。

  不過在調研過程中,思凡與她的團隊聽到最多的就是質疑聲,很多人認為「實體書店不賺錢,顧客來了只買不看」。然而,她們沒有氣餒,相信實體書店一定有它的價值,於是通過一次「快閃書店」小規模地進行了測試。

  在2018年10月「多抓魚」舉辦的「快閃書店」活動中,有3000個顧客到書店中,在6天裡買走了近2萬本書。至今思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有些激動:「大家一進到書店,就拿著一個小筐一頭扎進去。非常認真地選書,很少聊天或拍照,最後開心地抱著一摞書離開。通過這次『快閃書店』活動,我們覺得開一家價格便宜且品類豐富的二手書店是可行的。」

  對實體經營來說,最大的成本是房租。對圖書這樣單本毛利很低的商品來說,書店的租金就要更低。思凡前前後後看中了很多地方,都是因為租金貴沒能承租。「我們在選址上綜合考量了交通、人流客群、房屋改造申請報批、停車等因素之後發現一個事實,在一個好的位置上開店,沒有知名度很難拿到一個有價格優勢的租金。」

  最終,「多抓魚」定下了大望路這個地址。不過對思凡來說,遺憾還是有的:「其實我們的書店位置並不是特別有利,開在一個距離地鐵站比較遠的產業園區,整個園區都沒有自然人流。」

  然而,靠著口口相傳和用戶的自發推薦,多抓魚書店在試運營期間就變成了「大眾點評」朝陽區人氣第一名的書店。

  優質選品助力書店「落地」

  當被問到「多抓魚」開設實體書店優勢的時候,思凡給出的回答是「『多抓魚』擁有更大、質量更好的選書池」。

  和其他書店不同的是,多抓魚書店的書是二手書,是全國各地的用戶賣給他們的,所以種類很豐富,甚至有不少絕版書。另外,「多抓魚」還通過機器算法學習甄別書的質量,判斷它們是否值得在二手市場流轉。這決定了什麼樣的書收,什麼樣的書不收。思凡認為,「多抓魚」在選品上的優勢決定了它旗下實體書店的未來。

  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多抓魚」將其線上長尾的好書,都放到實體店來賣,銷量很是不錯,因為售出率很高,所以每兩個月,整個書店的書會全部更換一遍,也給讀者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感覺。

  另外一點,思凡覺得讀者進入「多抓魚」的線下書店,有一種「尋寶」的衝動,這激勵他們不斷前來,提高復購率。對此,思凡表示,在實體店的圖書中,有一部分是非常小眾的書籍,它們可能無法在「多抓魚」線上商店、圖書電商得到充分的曝光,或是即使有曝光,作者、出版社不是那麼有名,也不會賣得很好。「但是你來到一家書店翻到它,也許就會有不期而遇、邂逅了新朋友的感覺,這就是這家書店選品帶來的認知拓展。」

  想通了這個,思凡認為「多抓魚」線下書店一定行得通。一方面線上線下同價,線上的價格競爭力可以原原本本地複製到線下,另一方面,「多抓魚」線下書店在商品的獨特性上很明顯,長尾書籍的範圍更廣。

  實體書店的未來在於生態

  「多抓魚」實體書店試營業期間表現良好,當整個團隊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疫情讓工作陷入了停擺。和所有實體書店一樣,困難來自過去兩個月的停擺帶來的租金壓力。對實體書店來說,不營業等於沒有收入。「書店又重新開門了,收入會逐步恢復到之前的水平。但要消化掉那兩個月停擺帶來的損失,還需要一段時間或者是來自政府對實體書店的補貼支持。」思凡有些無奈地說。

  在思凡看來,當下實體書店舉步維艱的原因在於,書籍是標準商品,也不算稀缺,標準商品價低者贏是客觀的經濟規律。而這中間稀缺的是對於標準商品的選品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實體書店卻沒有獲得利潤。「能夠隨時翻閱的書架,和只存在於網頁裡的封面標題,完全是兩回事。」她說。

  由於實體書店因體量的關係常常拿不到比大型電商更低的折扣,導致消費者的行為常常就是「在實體店種草,去電商下單」。最近,「多抓魚」策劃了「小綠袋書籍循環計劃」,消費者在「多抓魚」合作實體店買書閱讀後,裝進「多抓魚」小綠袋裡賣回「多抓魚」,能賣更多的錢,相當於花了更少的錢看到了新書。「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那些因為價格而只看不買的消費者下單,幫助更多的實體書店。」

  對於未來,思凡希望「多抓魚」的實體書店售賣的商品能更加豐富,不僅僅是書。

  「我們希望用健康的經營、惠及所有人的商業模式,讓循環理念深入人心。希望未來能把『多抓魚』循環商店開遍中國,讓每個人都直觀地體會到循環商品的好處。我們長遠的理想,就從眼下這家小小的商鋪開始吧。」思凡如此說道。


相關焦點

  • 在線二手書交易平臺現身 盈利模式有待探索
    盧嘉倩花了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特地抽空整理出《小王子》《呼嘯山莊》等8本年月久遠的舊書,打算通過二手書交易平臺來置換。在眾多的二手書交易平臺面前,她發現雖然有很多選擇,但是審核標準備很嚴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 實體書店遇冷,轉轉「突圍」打造二手書交易平臺
    反觀家庭層面,目前家庭存書較多且利用率不高的棄置現象普遍存在,有些書通常通讀一遍後就被束之高閣,甚至從未被翻閱,為家庭帶來了一定的存放和處理壓力,因此,二手書籍的處理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將成為社會發展的剛需。目前,國內針對「二手書」交易這一領域還沒有一個成熟的市場,而此次轉轉上線的「轉轉有書」業務將幫助填補這一市場空白。
  • 高中生建二手書網上交易平臺 所得捐助貧困地區
    原標題:高中生建二手書網上交易平臺 所得捐助貧困地區   昨日,武漢外校開發團隊4名核心成員孫芮、蔡汝晨、黃雨琦、胡心怡(從左至右)展示自主開發的二手書交易平臺「1/2舊書網」 見習記者任勇 攝(實習生李蒙)   下載一個軟體,二手書掃一掃,網上半價賣,藉助「
  • 當當網稱將加大二手書交易平臺開放尺度
    網易科技訊 2月14日消息,在受到用戶「門檻過高」的指責後,當當網相關負責人今日表示,該公司正考慮加大二手書交易平臺的開放尺度,逐步放開交易範圍、引入搜索功能等。
  • 一個好玩的二手書交易小程序——多抓魚
    「多抓魚」就是一個二手書交易市場,為什麼叫「多抓魚」呢?創始人是設想用戶是挑剔的貓,在平臺上如同撈取遊魚般尋找喜歡的二手書。和其它二手書平臺不同的是,客戶可以在「多抓魚」買書賣書。多抓魚會對書籍進行嚴格篩選,只收沒有物理硬傷的書,同時會進行清潔翻新和殺菌處理,這樣就打破了二手書長久以來的破舊、泛黃、帶著汙漬的刻板印象。
  • 浙江大學書易Bookiki二手書交易網站
    單位名稱:浙江大學  項目名稱:浙江大學書易Bookiki二手書交易網站     項目描述:  書易Bookiki擁有面向大學生,專注於二手書的C2C網絡平臺,免費提供大學生發布二手書供求信息並在校園中進行自主交易的服務平臺。
  • 絕版書走俏當當網二手書平臺
    記者獲悉,自8月下旬進一步放寬二手書交易平臺的準入尺度,允許普通會員以可用積分兌換的方式開設自己的二手書店鋪以來,當當網二手書平臺的交易量以及開設店鋪的會員數均呈倍速上升態勢。此前,當當網僅允許鑽石VIP會員使用賣書功能,金卡會員或普通會員則只可以買書,而沒有賣書權限。
  • 當當網啟動二手書交易 寓意滲透C2C?
    當當網啟動二手書交易 寓意滲透C2C?eNet&Ciweek   日前,當當網已經面向消費者開通了二手書交易平臺
  • 小程序交易二手書市場新勢力
    除了傳統的閒魚、豆瓣同城、孔夫子舊書網等二手交易平臺,以多抓魚、閱鄰小書市、漫遊鯨為代表的「小而美」的二手書交易新方式,為這個略顯冷淡寂寞的市場,增添了幾多活力。  它們在文藝青年的口口相傳下,正逐漸走向公眾的視野。
  • 二手書市場崛起 哪個平臺買二手書最划算?
    在消費分級這一大背景之下,以圖書品類為例,當紙質閱讀熱情回暖、圖書價格卻水漲船高之際,二手書市場正在迅速崛起。  像轉轉這樣的全品類二手電商以及多抓魚、漫遊鯨等垂直品類平臺,就因為提供二手圖書交易業務而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不過,因模式不同等因素,各家的服務到底如何?雙11期間,記者在上述三家平臺分別購買二手書籍,通過實際交易對各家的服務體驗進行真實測評。
  • 大學生「創」出全國最大二手書交易平臺
    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團隊,由最初拼揍2萬元組建舊書網站,經過8年堅守與拓展,打造出一個全國最大的二手書交易平臺——「有路網」。起步:從廢品中發現商機8月13日,記者走進位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清華科技園內的「有路網」,尋訪這幾位創客,並了解他們的創業之路。
  • 閒置書籍換新書、可買也可賣…… 二手書交易平臺,你用過嗎?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處理書的理念和方式也在與時俱進。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逐漸接受循環經濟、物盡其用等綠色消費理念,成為消費二手商品的常客,由此一些以舊書交易為主題的平臺也開始湧現。上二手書交易平臺,用閒置書籍換新書,成了都市人的新生活方式之一。
  • 二手書交易小程序開發,提升書籍的變現效率!
    二手書顧名思義,是指已經經過閱讀、使用過的書籍,雖然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但是仍然有不少消費者喜歡閱讀紙質書籍,並且喜歡尋找並收藏有價值的書,因而推動了二手書交易市場的發展。
  • 用戶狀告轉轉二手交易平臺
    IT之家8月24日消息 海澱法院網發布案件快報,稱轉轉App用戶湯先生稱自己提交的二手圖書被拒上架交易,遂將轉轉二手交易平臺的運營者北京轉轉精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訴至法院,要求支付書款11.25元。原告湯先生訴稱,2018年6月28日,湯先生通過轉轉平臺中的「轉轉有書」下單,向轉轉平臺出手10本二手書籍。轉轉平臺安排了快遞公司到湯先生住所取件。轉轉平臺收到貨後以書籍破損等原因,拒絕支付其中6本書的價款共計11.52元。
  • 36氪首發 | 二手書分享及循環交易平臺「熊貓格子」完成 Pre-A輪融資
    同時,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保、接受共享理念,針對二手書的循環交易平臺應運而生。 36氪認為我國二手書交易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一方面購書需求不斷加強,一方面人們對二手理念的逐步接受,未來這個市場可能將達到千億規模。 但是二手書交易也存在著一定痛點。
  • 二手書交易需求與日俱增 你的閒置書去哪兒了?
    隨著人們對於閒置物品的處置需求逐步提升,對閒置二手書的交易需求也與日俱增。  同時,又有很多人願意去二手書市場淘選有收藏價值的二手書,因為便宜,也因為一種淘寶樂趣。中國書店、潘家園舊貨市場、北京書市,都是北京地區淘書愛好者的攻略地。書法愛好者李大爺是北京燈市口的中國書店的常客。
  • 備受資本青睞,二手書交易能否發展成小而美的市場?
    據艾媒發布的報告,去年我國在線二手交易用戶規模達0.76億人,增長率達55.1%,預計2018年用戶規模將超過1億人。其中,轉轉和閒魚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二者在共同做大二手交易市場。相對於全品類交易平臺的活躍,以圖書為代表的二手書交易平臺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就要低很多。
  •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10月開業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首店將於10月正式開業。   毛坯房裡做快閃?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   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國內十大二手交易平臺使用攻略分析
    近年來二手平臺應用而生,二手閒置物品越來越多。從阿里旗下的閒魚,到現在大家都在用的轉轉,當然瓜子那種二手車的,我們這裡就不說了。有魚塘系統,可以在同一個地區或同一個類型產品的區域發布或購買產品,有線下和線上兩種交易方式,由支付寶擔保交易過程。閒魚,淘寶二手,淘寶上買到的東西可以通過閒魚直接賣出去。當然規則也是和淘寶一樣嚴格。
  • 36氪首發 | 二手書交易平臺「回流魚」獲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依託...
    36氪獲悉,二手書交易平臺「回流魚」已於近日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該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優化平臺內的交易智能定價系統,提升用戶賣書、買書體驗。基於二手書交易,「回流魚」還將與各大出版社合作,助其去庫存,並計劃拓展其它品類二手商品。隨著閒魚、轉轉等二手巨頭多年的市場培育,「回流魚」認為:二手消費已逐漸為大眾所接受。而在二手書這一垂直領域,隨著紙張和新書書價日益飛漲,二手書也逐漸成為大眾購書的重要選擇。而回流魚這樣的二手書平臺,則能極大提升二手書的品質和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