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和吳錦小兩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 李 釗 通訊員 胡瑞琪 文圖
閱讀提示|昨天一大早,記者走進正陽縣錦文盲人按摩店,見一樓大廳掛滿了錦旗,老闆娘吳錦樂呵呵地在吧檯招呼著;二樓的按摩師們推、揉、捏、搓,正在給客人做按摩……
身殘志堅回鄉創業
吳錦,正陽縣真陽鎮人,1991年出生。在她15歲讀高二那年,因藥物過敏引發重度皰疹,經搶救挽救回了生命,但皰疹致淚腺破損,一個花季少女從此雙目失明。
突降的厄運,沒有打倒堅強的吳錦。在縣殘聯的指導和幫助下,她來到鄭州康利針灸推拿學校學習針灸按摩技術。畢業後,她在鄭州、深圳等地打工謀生。打工期間,她遇到了大她一歲從小眼睛有殘疾、視力不到0.1的洛陽小夥李文,兩人相識、相知、相愛。2013年,他們二人回到吳錦的家鄉正陽縣創業,開了這間充滿愛意的錦文盲人按摩店。
立足社會幫助他人
由於小兩口待人真誠,按摩手法嫻熟,店裡的客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錦文盲人按摩店也從剛開始的50平方米、只有兩位按摩師的小店,發展為上下兩層160平方米、12位按摩師的大店。長期在這裡工作的按摩師中,有5位原來都是貧困戶,現已全部脫貧。
「我們店裡的按摩師,都是眼睛有殘疾的,但靠自己的手藝,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生存問題,還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每次做完按摩,聽到客人滿意的評價,很有存在感和獲得感。」李文說。
「在這兒包吃包住,每個月還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們大家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全盲的張師傅說:「生活上有人照料,每天都很快樂、很充實。」
「我們請有專職做飯、洗衣的阿姨,照顧大家的生活。」李文在一旁插話。
年年有計劃歲歲有收穫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我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學習,平時我經常摸盲書自學,每年都參加幾次技術培訓。」吳錦說。她雖然看不見,但藉助讀屏軟體,可以熟練地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多種功能。利用手機發簡訊、網購,每天都在與外界聯繫。
「我剛去鄭州學習完小兒推拿回來,今年已經去鄭州學習了3次,由於有基礎,上手很快。今年五一,我們就會推出小兒推拿這一個新的項目。」說起小兒推拿,李文侃侃而談,很看好明天。
「2014年,我做了淚腺移植手術,雖然術後視力還不到0.1,但能看到模糊的人影,這已經很滿足了。2015年,按摩店擴大了規模;2016年,我和老公補拍了結婚照;2017年,我成功考取了盲人醫療按摩資格證。前不久,在巨源城市花園首付15萬元,訂購了一套126平方米的房子。我們每年都許個心願,並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奮鬥,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吳錦告訴記者。
「今年,我們最期待的就是女兒的出生,希望女兒長大後,能像我們一樣腳踏實地,靠奮鬥走出自己的人生風景。」說到未來的三口之家,準媽媽吳錦和丈夫李文自信十足,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憧憬。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