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幾個月沒有談日本音頻市場概況了,沒辦法,手頭要寫的評測,體驗較多,完全抽不出空。好在雙11終於結束,我們來看下日本e-earphone專業耳機連鎖店剛公布不久的,他們的年度音頻器材銷售榜單。
這份榜單有兩份統計結果,分別是以銷售額和銷售量計。
計時從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0月31日。
由於精力有限,我們也就只談各分類中的前三甲吧
首先年度總榜(各分類匯集一起)
以銷售額計算,該連鎖店的2019年度銷售冠軍是來自索尼公司的WH-1000XM3
WH-1000XM3是索尼1000X系列頭戴降噪藍牙耳機的第三代型號,以超強的降噪算法和近乎完美的外出佩戴體驗實現了對競品——BOSE QC系列頭戴的碾壓。
同時,它也幾乎實現了HIFI發燒友和出街黨的雙重認可。
大牌旗艦、年度降噪明星、無數人甘願免費給它硬廣、所有平臺對其放行和跪舔、不可阻擋的銷售火焰。
總之仨字——實力派
第二位:索尼WF-1000XM3
這是一個月前,我個人最愛的真無線耳機(也有些小毛病的),直到隨後不多久的1MORE真無線降噪耳機和魔聲千元級的帶有周年紀念意義的Turbine Airlinks蹦出來,我才稍微降低了一點對WF-1000XM3的好感。
1000XM3外形設計精美,拿在手上有高級感,智能降噪體驗令人很滿意,尤其音質,有些出乎我預料,非常平衡,稍有一點索尼流行味兒的渲染令人感動。
WF-1000XM3同頭戴的WH-1000XM3一樣,不論國內外,也都是明星級待遇,大批人給它唱讚歌,當然也有一些詆毀和酸的,變相助力(炒作)它的熱度。
話說,好東西(成功的)也往往是在這樣的輿論中壯大的。
最後,WF-1000XM3綜合實力是肯定碾壓airpods的。
第三位:是個美帝的牌子——empire ears,翻譯過來是帝國的耳朵,果然是美帝,這麼霸氣的名字。型號是legend X(傳奇X),產品開發時,邀請格萊美獲獎的錄音師參與,是個圈鐵構成的耳塞,調音上,用了一些比較前沿的製作技術。
這東西沒玩過,也沒見過,就經常在Head-fi那邊見,國內賣的似乎一般(超過1萬的耳機,不硬廣都是這個結果)
它在日本的售價比索尼IER-Z1R還要再貴一些(官方售價高出索尼那個大約2400元人民幣)
由於日本市場賣的比較好,它還推出了只針對日本的金色版(話說金色明明是我「中華帝國」的土豪大愛色系)
如下圖:
該連鎖店年度銷售額第四:丹麥JABRA(捷波朗)ELITE ACTIVE 65T
65T這個型號,在國內的京東上很火,品牌常被我念作「賈巴爾」。由於型號名太長,我對它的書寫興趣一直不大。也基本很少推薦,希望有時間能蹭到。
題外話:類似JABRA捷波朗的音頻\數碼品牌還有美國JAYBIRD捷伯德……
真是太煩了……撞名很影響站外推廣。
第五位是森海塞爾momentum true wireless
續航是索尼初代降噪豆的水平——3小時,且聲音渲染的有些過分,不是特別平衡。
它的音質,我覺得略輸於WF-1000XM3,以上這兩條原因,讓我很快把它出了閒魚(倆月跌了600塊)。
但它品牌名氣大,逼格比較高,且支持aptx,也實打實的吸引了一些人
由於發布的早於索尼WF-1000XM3(2019年7月),且當時高端真無線耳機領域沒幾個像樣(能打)的型號,森海塞爾這款耳機即便標價近2000(國行)也還是吸引了大批「極客」型玩家購買。
由於森海多年專注HIFI耳機,粉絲對其品牌價值感、認同感很高,我覺得這個型號的全新國行價格似乎還會較長時間保持在高位。
「森海大法也很好呦」
好了,下面是各分類榜單:
有線入耳式耳機銷售額榜單:
前三位是:
1、美帝empire ears legend x japan gold
2、日本sony ier-z1r
3、美帝campfire audio ANDROMEDA(仙女座)
美日一家親
粘一張legend x japan gold美圖
然後,索尼ier-z1r美圖
上萬的耳機,光是看著,心情都很好……
饒脖的傳統有線型藍牙入耳式耳機:
2019年度銷售額榜單前三:
1、taotronics bh026
2、taotronics bh07
3、sony wi-1000x
第一和第二位都是日本市場的常年熱賣型號,走的是類似小米的那種「高性價比」路線,自我2017年開始習慣性的觀察日本耳機市場時,就時不時的看到這個牌子,低調的實力派,做工、設計、音質都沒的說。
BH07是新發布的(如下),支持aptX和IPX7級防水,3000多日元,約200塊(人民幣),外形酷炫,適合錢緊的人選購。但從性能參數來說,有些炸天……
至於第三位這個神仙,就不用介紹了。我感覺索尼的耳機產品已進入全盛時期,對於競爭對手來說,非常恐怖。
真無線耳機成為如今耳機市場中新的增長點,從幾十元到一兩千,各價位段都有熱賣款,一派繁榮景象,甚至給人一種飽和感。
2019年度e-earphone真無線耳機銷售額榜單前三:
1、sony wf-1000xm3
2、jabra elite actIve 65t
3、sennheiser momentum true wireless
不再解釋了。
有線頭戴耳機2019年度銷售額榜單前三:
1、sony cd900st
2、TAGO STUDIO TAKASAKI T3-01 [錄音室監聽耳機]
3、MDR-M1ST
榜單前20裡面,還有森海塞爾HD800S,FOSTEX TH909等等,其中還有一款相對陌生卻非常頂級的JVC 90周年特別企劃的耳機,它2017年就出來了,但或許因其是一個聽音系統內的組成部分,國內一直沒有銷售。型號是Victor HA-WM90(售價378,000日元,超過2萬人民幣),如下:
另外,排在第二位的耳機在日本VGP2019 SUMMER也獲得了獎項(我之前有報導過)。
其售價大概是人民幣3000+,也是錄音室使用,出品廠商較為神秘,實物圖如下:
它配備一個新開發的高性能φ40mm驅動器單元,所使用的振膜使用了蠶絲蛋白塗層,據悉,它有著非常優美的聲音。
排在第三位的是索尼今年新出的MDR-M1ST(如上圖),也是錄音室使用。外形比較漂亮。國內也有一些大法粉絲從日本購買。閒魚上也有人出,我沒買,因監聽耳機超出1200元,我還是有些抵抗的。
就像森海塞爾IE40PRO 七八百的售價就足夠好聽,甚至直接擊潰自家IE80S那樣。
在我看來,七八百買個監聽用的耳機,就不用再企盼什麼了吧,所以,除非你特別痴迷這種聲音,否則最好理智下。
頭戴的話,C900ST足夠了
無線頭戴耳機:
1、SONY WH-1000XM3
2、Skullcandy Crusher360
3、Skullcandy VENUE
第一個不說了,後兩個都是「骷髏頭」家的,日本人對這個牌子(美帝)似乎很迷。
就我觀察的這幾年,它在日本是真的火,可能不亞於Beats,只是我還沒有接觸過,若未來有機會,再掰扯掰扯。
排在第二位的crusher360價格比較高,人民幣大概2000多,貌似主打低音、極速充電,第三位的venue大概1200元的樣子。
PS:德國的極致在日本市場也比較有號召力,它們的高價頭戴耳機一直不缺擁躉。
……這種遊戲耳機沒啥美感
1、Razer Kraken(8980日元)
2、SENNHEISER GSP 600 (26,543多日元)
3、Kingston Hyper X Cloud Revolver(19,330日元)
不是專業遊戲玩家,這種就不談了。
定製類入耳式耳機:
1、empire ears legend x japan gold(257,000日元)
2、Unique Melody MAVERICK III(192,908日元)
3、Ultimate Ears UE5Pro(67,800日元)
第二位的UM這個外形很酷,我個人很喜歡,但根本接觸不到(1萬+人民幣)。流下口水,完畢。
下面這個是播放器/放大器:
前三:
1、中國 凱音N6II
2、韓國 IRIVER Astell&Kern A&Futura SE100 fripSide版
3、日本 SONY ZX300
凱音N5II的聲音是很好聽,N6II木有接觸過。但如此戰績,我們要恭喜下。
線材方面:
只記第一就行了:
舒爾的RMCE-BT2,國內最低價800元不到。支持aptx、aptx-hd、aptx-ll,10小時續航,
好了,以上就是2019年度,日本e-earphone專業耳機銷售連鎖店的數據。下期我們看下他們統計的,以銷售量計算的年度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