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牛肉麵,這是最好的特產!蘭州牛肉麵,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蘭州拉麵,不過我們蘭州人不叫拉麵,都叫它牛大。《舌尖上的中國》裡說,蘭州人的早晨從一碗牛肉麵開始,作為蘭州人,的確是這樣。牛肉麵這種食物,每天連著吃都吃不膩。
牛肉麵的特點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一清,指的是湯頭清。湯是牛骨熬製,再以多種中藥為佐料,拉麵師傅們每天早上五點多久到店裡,先把燙熬好。有一些頭湯狂熱分子,天還不亮就侯在麵館外面,等著吃第一鍋湯煮出的面。二白,指的是蘿蔔的白。蘿蔔片經過牛肉湯的熬煮,已經變得晶瑩透白,能看到蘿蔔上面的紋理。咬下去的時候,蘿蔔牛肉湯的味道,清香無比。
三紅,指的是辣椒的紅。大學同學去蘭州,我請他們吃牛肉麵,我一再建議他們多放點辣椒,但他們卻因為怕辣,而選擇少放或者說不放。其實牛肉麵館裡的辣椒一點都不辣,那是一種香,放再多也不會感覺到辣。我每次吃牛肉麵,都要放四五勺辣椒,辣椒之道是蘭州牛肉麵的玄學,只有麵條上面都沾上辣椒,吃起來才叫香。
四綠,指的是蒜苗的綠。蔥看起來似乎是牛肉麵中最微不足道的佐料,但從色彩搭配的角度,蒜苗和辣椒在一起,完美詮釋了「紅配綠」的中華傳統美學。當然,除了色彩,溜一口沾著辣椒的麵條,偶然咬到一兩顆蒜苗,那味道,不可說不可說!
五黃,指的是蓬灰麵條的黃。為什麼說其他地方的蘭州拉麵店就是做不出蘭州的味道,很關鍵的一個原因是麵條。蘭州牛肉麵用的是當地秦王川地區的和尚頭小麥,和面的過程中用蓬灰水,這種面做出的拉麵非常筋道,才能經得住拉麵師傅的反覆蹂躪。
牛肉麵這種東西,外人說它是市井小吃,蘭州人肯定一百個不同意。幾百年的歷史傳承下,牛肉麵儼然已經成為蘭州人飲食中不可替代的主食,牛肉麵就是蘭州人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