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孕育寶寶的過程中,伴隨著生理上的變化,如:子宮、乳腺、體重、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變化,常常會讓孕媽出現一些不適應的症狀.....這些孕期不適應的症狀該怎麼緩解呢?
早孕反應一般在停經6周開始,常發生在清晨,於停經10—12周後自然消失。通常表現為:食慾欠佳、噁心、晨吐、燒心、反酸、倦怠無力嗜睡、精神不振等。
1.保證充足睡眠,忌熬夜,可增加午睡;
2.儘量吃幹的食物,減少湯水的攝入;
3.少食多餐,避免過於辛辣的食物,嘗試澱粉類食品,如:餅乾、饅頭;
4.早孕反應一般於12周後自行緩解,這時候給自己多些鼓勵;
5.放鬆情緒,避免緊張。
大多數孕婦在孕早期有尿頻現象,到孕中期多可緩解,但在孕晚期會再次出現,而且會有夜尿次數增加和尿失禁的現象。
1.放鬆緊張情緒;
2.及時排空膀胱,白天多喝水、多排尿,晚飯後儘量減少喝水或飲料;
3.從孕晚期開始注意做縮肛鍛鍊;
4.如出現尿疼、尿道口燒灼感或腰痛、發燒,要及時就醫。
早、中期下腹部會有隱痛或下墜感,類似月經前的徵兆或痛經,特別是在起立或轉身時。
孕晚期會出現部位不定、時間不定、程度較輕、發作短暫的腹痛或腹壁緊的宮縮痛(夜間明顯)。
從孕中期開始,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腰背和膝踝關節酸痛。
1.放鬆情緒,正常生理現象,可自然消退;
2.經常變換體位、姿勢,避免長時間站立,側臥位休息;
3.準備一個有靠背墊的座椅或在下腹部戴一個腹帶;
4.建議穿低跟(小於2釐米)、柔軟、舒適的鞋;
5.適當運動,增加腰背肌力;
6.注意如果疼痛加重或持續存在,要去醫院尋求幫助。
孕期胃腸道肌肉蠕動減弱和增大的子宮壓迫,是導致便秘和痔瘡的主要原因。
痔瘡可以是懷孕後首次出現或原有痔瘡的復發或加重。
1.清晨空腹時喝一杯溫水;
2.多吃纖維素多的食物;
3.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4.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大便秘結;
5.適度運動(散步、遊泳、縮肛運動),避免久坐;
孕中晚期很多媽媽會出現手腳浮腫的情況。輕度的水腫其實不用特別擔心,畢竟寶寶在肚子裡一天天長大,準媽媽體重的增長也會對血管產生壓力,影響血液回流,容易造成下半身的水腫。
1.儘量避免長期站立或壓迫雙腿;
2.睡覺時儘量左側臥位;
3.可選用彈力襪;
4.每天堅持適度運動,如:散步、遊泳等,促進血液循環;
5.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提倡清淡、低鹽飲食;
6.不要提過重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