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畢業季,「大膽慫」就業或「焦慮佛」考研,比的是這三樣東西

2020-08-26 大臉貓講故事

用情感詮釋故事,用故事講述情感,這裡是大臉貓講故事

轉眼又到一年畢業季,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又開始思索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到底是就業還是考研呢?很多四五十歲「不惑之年」的家長,面對自己畢業季子女的「二十不惑」,心中經常是「大惑不解」。真想把自己前半生走過的溝溝坎坎都提前告訴孩子,讓他們少走些彎路,可無奈這些似乎都不奏效,年輕人依舊照做著讓父母左右不理解的事。就跟最近的熱播劇《二十不惑》的劇情差不多,家長不明白,只因這社會變化快。年輕人,早已是二十就不惑了,也是因為時代不一樣了,變化太快。

比如,你的經驗是混職場需要的就是經驗,高學歷就意味著高期待,加上平白「浪費」了好幾年的考試和學習時間,這不是比別人少了好幾年混職場的時間和機會嗎?學校裡坐在課桌上學習的三年(甚至更長),怎麼能跟職場上三年的摸爬滾打相比呢?何況……就業的這幾年,你能保證不遇上個伯樂什麼的,抓住個上升機會什麼的……可任憑你說了半天,年輕人就是不聽,認準了考研這條路。因為,大學學歷,在父母那一代是香餑餑,敲門磚,可是現在,只是個起步,研究生學歷,已經成標配。

可是,那些家裡明明很富裕,希望孩子去考研鍍金的,這年輕人卻就是硬要去上班。總之一句話,家長說什麼,年輕人偏偏反著來。正因為家境好,需要的才不是什麼「學歷鍍金」,更應該用實戰經驗和人脈來武裝自己。

那麼,到底是該選擇「大膽慫」著去就業,還是「焦慮佛」著去考研呢?說來說去,其實你要考慮好自己這三樣東西。

第一,家境。正像上文說的,家庭背景不同,選擇就不同。如果家裡經濟不錯,不指望子女早早出來賺錢,尤其是有企業的,那麼,實戰經驗確實重要,按自己的心意去做選擇即可。比如《二十不惑》裡的段家寶,喜歡追星,就索性去做藝人經紀公司去做助理,一天到晚活得開開心心,沒心沒肺的。

第二,興趣。其實,選擇就業還是選擇考研繼續深造,也不光要考慮那些世俗的因素,年輕人,還是應該適當考慮一下自己的興趣,如果你屬於實戰派的,對繼續學習已經沒啥大的興趣了,那就不妨試著就就業。如果就是對做學問有興趣,眷戀校園,也不妨深造。我看《二十不惑》裡的姜小果,在面試遭拒後,還敢於去勇敢爭取第二次,熱衷於職場成長,儼然一個新晉小油條,就非常適合就業,而不是考研。

第三,實力。除了考慮自己的家境和自身的興趣,最終的選擇,當然還要綜合實力來考量。比如,家境雖好,可興趣不在這上,那就需要制定一個換賽道的準備。至於是換專業進修,還是去相關企業鍛鍊,那就要看實力如何了,缺少什麼就補什麼。如果家境不好,那麼就更該從自己的實力出發,不要盲目好高騖遠。

相關焦點

  • 畢業季:考研?就業?出國?你會如何選擇?
    現在就業形勢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公司都在裁員,甚至倒閉,所以造成了今年畢業生就業相當困難,甚至一些211名校的就業率也相當低,據統計某211名校就業率不足百分之十。其實學生畢業去向無外乎就是以下幾個:升學、就業、留學、以及考公務員。
  • 畢業季又見「逃避式考研」 社會趨勢讓大學生們焦慮
    畢業季又見「逃避式考研」 社會趨勢讓大學生們焦慮時間:2019-07-29 15:34   來源:今日頭條 內場西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畢業季又見逃避式考研 社會趨勢讓大學生們焦慮 有機構發布報告顯示,大學生正在讀研和準備考研的比例在上升。
  • 農民小鍾第一次到城裡吃海鮮自助餐,先拿了這三樣東西
    我的農民朋友小鍾第一次到城裡來,我請他去吃自助餐,原本看著小鐘有點局促不安的樣子,我還想提點他幾個吃自助餐的注意事項。但是看他先拿了三樣東西,我就知道他其實很會吃,根本不需要我多說什麼。我之前一直是收採小鍾種植的水果的,聽說小鍾要到城裡,我肯定要盡東道主的情誼。
  • 雲上畢業季:期待論文與就業穩穩落地
    需要接受無奈的結果時,也可以用這句話來勸慰自己:如果迫不得已,那也由我說了算。」雲上畢業季,或許正是特殊時期對個人心態的一次獨特考驗,無論在何種形勢何種情況下,我們都有終極自由——選擇以何種態度去面對。
  • 評論丨武漢百萬高校學子返校:大膽奔湧,乘風破浪
    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學生是一場巨大的人生考驗:他們需要和線上學習不斷磨合,逐步適應;需要逐步擺脫考研的焦慮,走上新臺階;更需要頂住就業的壓力,實現突破。一群被象牙塔保護得好好的學生,開始直面突然而至的風雨。
  • 這個畢業季,一樣多彩
    來源:人民日報這個畢業季,一樣多彩(解碼·大學生畢業就業)中南大學為畢業生提供的卡通畢業照模板。本版今日講述三名畢業生的故事,傾聽他們在論文答辯、畢業合影、求職考研的點點滴滴,感受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奮鬥和磨礪所鑄就的不變的青春光彩。——編 者校車接站、發抗疫禮包返校了,溫暖又踏實出發前,吳潔茹並沒有想到,返校的這一天會是如此特別。
  • 畢業有焦慮,今年格外重 | 簡單三步調整心態,開啟全新未來
    2020的畢業季,註定跟往年有太多的不同。無論外界發生了什麼,時間總是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五月如期而至,畢業季真的成為現在進行時。曾經,在你的想像中,這應該是你在大學裡最後的一段美好時光。從線上課程到線上答辯,取消了畢業典禮,沒有了畢業照,推遲了考研複試,錯過了春招,又面對著最難就業季。面對這些「難」,你會焦慮嗎?
  • 這個畢業季,一樣多彩!
    趙萌萌供圖受疫情影響,今年874萬高校畢業生面臨著不一樣的畢業季:隔屏相望,遠程答辯;天南海北,雲端合影;投遞簡歷,網上面試……為了順利畢業,他們要克服更多挑戰,也收穫了更多磨礪和成長。從教育部到各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保障畢業生順利畢業。學校和社會的細心舉措,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關愛。
  • 步入中年的女人,扔掉這三樣東西,餘生活得更自在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人到了中年,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生活冗雜瑣碎,每天似乎都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如果將人生比作是一杯水,那麼中年就像是杯中原有的水,被各種事物以烏鴉喝水的方式填滿,想再增加一滴都很難。
  • 藝術「後浪」遭遇最難畢業季|聚焦畢業季
    顯然,由於疫情影響,當與畢業季相關的所有活動幾乎都要挪移到雲端時,這些過去在線下的畢業展中才能獲得的感受體驗和發展機遇被大打折扣。事實上,疫情對畢業季的影響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最初,人們對新冠病毒疫情危機的認知並不準確、全面,更未料到疫情的防控周期會如此長。
  • 更懂年輕人的抖音,用雲端畢業季和800萬畢業生一起告別青春
    從大咖導師直播、雲畢業典禮直播,到線上「雲端畢業季」挑戰賽,抖音的「雲端畢業季」活動,都極具時代特點,這樣的一系列活動,是這屆年輕人的「時代福利」。抖音大學生群體覆蓋廣,是大學生記錄生活、表達自我的重要平臺。
  • 人到一定的年齡,必須要扔掉這三樣東西
    《斷舍離》這本書,說越簡單越好,丟掉多餘的東西,才能填補更新的東西。世界越來越複雜,我們一定要過得越來越簡單。人到一定的年齡,必須要扔掉三樣東西。要知道,人生大多數捷徑,在開始會讓你嘗到甜頭,到最後都會慢慢衰敗下來。真正優秀的人,往往活得很通透,也活得更簡單。所以他們會扔掉無意義的酒局,專注於自己的事情。
  • 再戰高考,你會慫嗎?
    轉眼間就到了高考了,時間從不曾停止,而歲月也沒有饒過誰。回看高考,那些歲月充滿青春朝氣,充滿夢想!假如再給你一次高考的機會,你慫不慫?高考的難度沒有考研那麼大,但是高考的影響力度卻是考研的好幾倍。高考,是人一生當中第一次面臨的大型考試,也是最重要的考試。談到高考,無數人都是唏噓不已。
  • 就業?考研?正在焦慮的你,聽聽他們怎麼說?
    一年前的10月,趙燕麗正在圖書館五樓複習功課,在她的身邊,有著一群和她一樣的考研人,不大的桌子被厚厚的書籍所佔滿。離2019考研不到80天,可她卻還沒背完專業課。「當時情緒很崩潰。」她說,「我那時為了節省晚餐時間,甚至吃麵包到吐,可還是複習不完。」
  • 最難畢業季:放棄、逃避與雲就業
    去年9月,研三的任冉雪在學長的內推下,順利進入了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實習。因為大公司的名額難得,所以任冉雪十分珍惜這次機會。自入職以來,一直打著十二分的精神,是組裡最早到,也最晚走的人。臨近春節,任冉雪想著「終於能放鬆一下了。」
  • 大學生就業焦慮:「就業幾乎是我人生中迄今遇到的最大困難」
    過去那種「唯分數說話」的局面一下子轉變成「市場說得算」了,原來是「我的青春我做主」,畢業季,忽然一下子自己做不了主了。心裡落差陡然逆轉,讓即將跨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頓感手足無措。覺得自己沒用、同學會看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諸多想法襲上心頭,諸多問題堆到眼前。脆弱的神經還從來沒有承受過如此重負,於是有人選擇了逃避。記者了解到,特別是一些家境貧困的畢業生,承受的心理壓力往往更大。
  • 考研or就業,為什麼選擇考研
    從自身出發,抓住三個核心問題人這一輩子,真正讀書的機會是很少的,特別是現在的社會,看上去誰都可以讀書,但真正能用來讀真正的書的時間是很少很少的,精力有時候更是有限。如果你現在還處於大一和大二期間,當然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不用過於焦慮,等到你考研還有好幾年,這段時間可以多讀書鞏固知識,也可以積極參見實踐活動來豐富自己,平時關注考研信息掌握整體情況,有備無患。那麼對於臨近考研的學生來說或者是辭職考研的同學們來說,就要想好自己的實際情況了。如果都想清楚了,就不要猶豫,一個字,衝!
  • 如何做「佛系」社群團長,在不焦慮中獲取最大收益。
    世間人所理解的「佛系」,就是都可以。 佛系不是無所謂,而是不焦慮,為什麼學佛的人可以做到這也行那也行,因為在他們看來,沒有好與壞,靜與穢,生與死。 世間人看到什麼都要「分別」出一個好與壞,喜歡不喜歡。
  • 杭州名師行 | 帶你上手商業項目,留學、考研、就業三不誤!
    思及新冠,不少家庭在把「人身安全」納入思忖範疇後,「留學」、「考研」還是「就業」就成了擺在面前的最難選擇題。其實拋去「經濟水平、考學方向、家庭背景、個人能力」等因素不談,在面對這三條不同出路時,每位同學都不免產生諸多不安、焦慮和疑問。
  • 「吃雞」「佛系」……畢業季這些大學校長的致辭火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7日電(冷昊陽)近期,高校密集迎來畢業季,在大學生走出校門之前,校長給他們上的「最後一課」備受關注。  今年各高校的畢業典禮上,校長們的畢業致辭或溫情,或哲理,還不乏時髦,充滿了給畢業生的期許與祝福。快來看看,他們都講了啥?資料圖:6月22日,中南大學舉辦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