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基礎知識篇

2020-12-16 yeah子

自然地理——懂原理、知規律

一、地球運動相關規律

1.地球自轉和公轉速度分布規律[來源:學科網]

(1)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零;自轉角速度除南北極點為零外,其他各地都相等,均為每小時15°。

(2)地球公轉線速度和角速度均是在近日點(1月初)最快,遠日點(7月初)最慢。

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示意圖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受到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即太陽直射點)是變化的。

3.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

(1)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如下圖所示)。具體規律是: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降低;夏至日——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降低;冬至日——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降低。

(2)正午大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同一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而變化。某時離直射點近,該時正午太陽高度就大;某時間段內直射點向該地接近,該時段該地太陽高度就增大,(即近大遠小規律)。

4.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規律

(1)季節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2)緯度分布規律

①赤道上始終晝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②同一緯線上各點晝夜長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緯度地區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即北半球某地的晝長與南半球相同緯度的夜長相等。

③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極晝、極夜出現的範圍也經歷了不斷擴大、縮小的過程。

二、大氣運動規律

1.熱力環流規律

(1)近地面冷,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即冷下沉、冷高壓)。

(2)近地面熱,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即熱上升、熱低壓)。

(3)近地面與高空氣壓相反。

(4)水平氣流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

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

(1)分布規律(以北半球為例)

(上述風均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①自赤道向南、北,約每隔30度為一個氣壓帶,全球共7個氣壓帶,且由赤道向兩極,低氣壓帶和高氣壓帶相間分布。

②兩個氣壓帶間是一個風帶,全球共6個風帶。

③各氣壓帶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氣壓帶——0°,副熱帶高氣壓帶——30°,副極地低氣壓帶——60°,極地高氣壓帶——90°。

(2)移動規律

3.「副高」與鋒面雨帶的移動規律

(1)副高」與鋒面雨帶的關係:鋒面雨帶始終位於「副高」的西北側,是從「副高」吹來的暖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相遇形成的;鋒面雨帶與「副高」同進退。

中國東部鋒面雨帶進退圖

(2)移動規律(正常年份)

①春末(5月):「副高」位於15°N~20°N―→「雨帶」位於華南(南嶺)。

②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帶」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直至日本。

③7~8月:「副高」北進到25°N~30°N―→「雨帶」位於華北、東北。

④9月:「副高」南移―→「雨帶」南移,北方雨季結束。

(3)影響:「副高」強或弱,會導致「雨帶」推進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澇南旱」或「南澇北旱」。

4.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1)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以北半球為例)

(2)主要氣候類型分布規律

5.成因分析規律

(1)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①緯度。②地形地勢。③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湖泊、裸地、寒流、暖流等)。

④天氣狀況(陰、晴)。⑤季節。⑥人類活動。

(2)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①緯度:熱帶小溫帶大。

②下墊面性質:海洋小於陸地;沿海小於內陸,有植被(水面)的小於裸地。

③天氣狀況:陰雨天氣多的地區小於陰雨天氣少的地區。

(3)影響降水多少的因素:①大氣環流(風帶、氣壓帶、季風);②地形(迎風坡、背風坡);③洋流(寒、暖流);④海陸位置;⑤向岸風或離岸風。

(4)影響氣候的因素:①緯度位置;②大氣環流(風帶、氣壓帶、季風);③地形;④洋流;⑤海陸位置(東西岸、內陸等)。

三、水體運動規律

1.水循環規律

(1)水循環過程

結合上圖,水循環的過程可以歸納為:

(2)地理意義

①將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聯繫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②水循環過程中不斷進行勢能和動能的轉換,產生了流水的各種外力作用,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

③水本身是很好的溶劑,促進了礦物質元素的不斷遷移。

④水是熱量調節器,在不同熱量區之間的水循環運動促進了熱量的平衡。

2.海洋表層洋流(風海流)分布規律

四、地質規律

1.只有地球內部的巖漿冷卻凝固才能形成巖漿巖。

2.各類巖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積巖。

3.各類巖石在變質作用下都能形成變質巖。

4.各類巖石在地下深處重熔再生形成巖漿,回到地球內部。

5.地質循環中的能量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內力作用釋放出的地球內能;二是促進外力作用進行的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

五、自然環境地域分異規律

1.水平地域分異規律

2.世界氣候類型與陸地自然帶的對應關係

3.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譜複雜程度的因素

(1)緯度:山體所在緯度越低越複雜,緯度越高越簡單。

(2)海拔:山體海拔越高越複雜,海拔越低越簡單。

(3)相對高度:山體相對高度大則複雜,相對高度小則簡單。

4.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海拔高度的因素

(1)緯度:山體所在緯度低則海拔高,緯度高則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體陽坡高,陰坡低。

5.影響雪線分布高度的因素及雪線高低的判讀

本文擇自地理專刊《2018我的高考我的教師君》

相關焦點

  • 「重磅」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必背答題模式
    ⑶熱量帶(地理位置)的判斷:通過山地基帶名稱確定所處的溫度帶⑷陰坡和陽坡的判斷①根據自然帶數量判斷;②根據同一自然帶分布得到最高上限判讀。「重磅」高考地理地表形態的塑造專題必背答題模式全在這「重磅」高考地理大氣環境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
  • 2020高考地理複習建議:理解基礎概念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1、狠抓基礎、提高能力  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複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密聯繫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 地理乾貨|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匯總,地理高分直通車,快拿走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學科,它兼有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要求同學們既要有較強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備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因此,不少文科生在學習地理時感到十分困惑,甚至頭疼。關於高考地理的知識點學姐已經整理好了,同學們快拿好!以下是學姐為大家總結的高考地理必背黃金知識點,同學們要認真學哦~需要電子版的同學點擊頭像關注後私信我發送[地理01 ]哦。每日不定時更新學習資料,還不快悄悄收藏。
  • 期末+高考乾貨:高中地理重要區域地圖+知識梳理!掌握輕鬆提20分
    童鞋們好哇,有同學向學姐吐槽學姐最近總是分享一些高中理科資料所以學姐本文帶來了文科資料,嘻嘻嘻2021高考即將到來,高中的期末考試也越來越近了其實高中地理很容易高分的,如果你真的想提分,看看學姐的建議▲平時注意:基礎打好,紮實▲考試注意:地然地理:要融會貫通
  • 高中地理「回扣基礎」必備!「26個微專題」幫你迎來地理新春天
    ❤學姐近階段又收到不少同學的消息,說自己地理成績太差了、基礎不太好、成績總也提不上去,諸如此類的問題有很多,學姐就不一一舉例了,作為你們的知心學姐我,必須幫助你們呀!❤其實學地理跟學其他科目一樣,都是要重點先抓基礎,學姐這幾天熬夜整理了高中地理回扣基礎必須突破的【26個微專題】,46頁輕鬆搞定高中地理重點基礎知識,從此迎來【地理新春天】。❤快跟學姐進入下面的地理學習吧,建議收藏哦,都是乾貨!
  • 高考地理小專題——文化與地理環境
    (2)說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築結構特點及其反映出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參考答案:(1)多代同堂(或多子多福),以顯家庭興旺(要丁興旺),有利於促進人口的增加。(2)北方:結構特點:門戶、窗戶均較小,嚴實;反映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冬季寒冷,多風沙天氣。(合理即可)南方:結構特點:高敞,門戶、窗戶均寬大,通透性好,屋簷多長廊;反映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潮溼多雨的天氣。
  • 高考地理,地理必修教材知識點回顧,趁暑假全力衝刺高考
    眾所周知,高中地理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在高考的地理試題中,單純的考察某一部分的題很少,都是綜合來考。理論上,要複習好地理這三部分都不可偏廢,其實我的思想是重點複習自然地理就可以了,其他的平時多積累,地理成績差不了。那麼,臨近考試到底該如何複習呢?
  • 高考地理丨世界地理「重要區域地圖」匯總!更有你意想不到的乾貨
    ❤天氣不錯,我覺得適合更新地理哈哈哈哈哈!大家猜一下學姐今天為你們準備了什麼資料呢?❤今天學姐給大家準備的是高考地理--世界地理部分,為大家整理了世界地理重要區域地圖,都是一些❤除此之外,更有各大洲地理特徵等重要知識點匯總,看了你就賺了,快跟學姐看看這些乾貨知識吧!
  • 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人文地理+可持續發展)
    童鞋們你們好呀,對於高三來說高考將至高中地理又有很多易錯易混點,必須要糾正,避免踩到出題老師設計的陷阱所以學姐今天為高中生帶來了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地理40+人文地理49+可持續發展26)+高考地理答題模板(考試就能用得上!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4分)(3)描述該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3分)(4)判斷圖示河流的大致流向,說明這條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描述該河流的水文特徵。(2)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甲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典型例題六:(2017·福建師大二附中高二期中)中亞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合作夥伴,深入理解中亞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有助於認識我國與該地區經濟合作的重要性。讀圖回答問題。(1)分析中亞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 高中地理最強大招丨必背地理之最筆記!補基礎,學技巧,提分必背
    又來發乾貨啦!今天給大家整理的是高考必背的地理之最筆記。這些知識不光能夠節省你某些題的答題時間,更能提升你的地理分數。快快積累記憶吧,補基礎,學技巧,迅速提分喲!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點擊作者頭像私信「地理34」即可領取完整版
  • 自然地理發展史
    自然地理發展史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 高考地理難嗎?其實不難,關鍵是高一打好基礎
    地理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基礎學科,既有和其他學科共通的學習方法,也有獨特的學科思維方式,通過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就會輕鬆自如地學好地理。高考地理難度就是理綜中的「物理」,最難的學科,得分往往不高,很多文科生就作死在地理上。如何學好地理成為大家探討的熱點!要學好地理自然就該從起始年級開始,今天老平就來探討一下高一如何學好地理。
  • 新高一地理PPT·2.3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A·必修2人教版·課件·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地理等級考·選科選考地理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1、必修2。高二地理課件選擇必修1《自然地理基礎》、選擇必修2《區域發展》、選擇必修3《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
  • 備戰高考地理乾貨:中國地理知識速背口訣,提高50分拿走不謝
    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內容大體分成三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區域地理實際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論在區域中的實際運用。在開始高三地理複習時,同學們要做到全面複習,徹底掃除知識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雪線
    典型例題四:圖為「雪線景觀示意圖」和「南美洲自然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圖例A代表________(自然帶),該自然帶常年受________(氣壓帶)影響。(2)南美洲東部自然帶按A—B—C—D—E的序列更替,體現了自然帶的________分異規律,________條件是產生這種分異的基礎。(3)圖19中甲處的熱帶荒漠帶呈南北狹長分布,其影響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 【複習技巧】一線名師整理的高考地理區域地理的複習方法
    許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離不開區域地理的具體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它們的分布、特徵、成因、變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註解」或「說明」;而系統地理的原理、規律、結構、聯繫等又需要在區域地理中去落實、驗證。因此,區域地理的內容是複習地理知識的基礎,許多圖像判讀技能的訓練、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間的聯繫、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間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觀點的建立等,都應在區域地理學習中完成。
  • 高中地理「必修一」學霸筆記,看看學霸如何學地理
    高中教育將地理歸納於文科之中,很多學生認為地理是一門只需要背,記的學科,用學習歷史,政治等學科的方法學習地理,效果並不理想.要想學好地理,必須弄清楚地理學科的特點.高中地理內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以及支撐地理學科的地圖,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專門的學科知識.地理既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又區別於政治,歷史等文科課程.學生只有掌握科學的學習地理的方法,才能學好地理.
  • 世界地理複習精講-世界地理概況
    高考複習之世界地理概況從歷年高考來看,區域地理知識約佔試卷分數的30%~40%,平時常說「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區域地理知識。因此,從命題角度看,區域地理是命題的基礎和背景,如果區域地理知識掌握不紮實,無論理論知識掌握得多紮實,答題也是南轅北轍,得到「一棋走錯,滿盤皆輸」的結果。
  • 高中地理乾貨:基礎知識核心彙編,一份資料讓你地理次次滿分
    在文綜考試裡,普遍認為政治最難,地理最簡單,高中地理考試題目大多都是考書上原話,也就是直接考知識點,不需要太多的分析,所以通常是只要背住了就能拿分,但是很多同學依然拿不了高分!首先孩子自制能力比較弱,貪玩是大多孩子的共性,學習上很刻苦的,往往都是學霸,成績好的學生並不是更聰明,只是更努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