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將是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互利共贏之道

2020-12-17 OFweek維科網

  近日,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和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促進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合作」研討會圓滿召開。會上,中美半導體行業代表對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開放屬性達成一致,強調了中國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探討了如何從全球價值鏈上的獲益,哪些動力讓其進一步發展。

  「在未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一定需要合作,共同努力推動產業發展。只有交流,才能夠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形成共識;只有共識,才能想出辦法;有了辦法,才能合作;有了合作,才能共同發展。」中國半導體協會執行副會長徐小田說。

  全球價值鏈的開放是未來必由之路

  「全球價值鏈有開放屬性,這個行業只有開放起來,創新精神、創業能力才能大幅度增強。」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Michael Murphree指出。

  Michael Murphree認為,目前全球半導體行業存在著一種「海妖」。這個「海妖」實際上是一種保護主義,他用美妙的歌聲在唱著「我們要保衛我們國家的榮譽,我們要保護就業」。雖然聽起來很好聽,但目的是自我保護,結果是毀滅性的。

  全球價值鏈指的是價值附加值通過全球分散的生產網絡進行分布。這意味著,當一個沒有競爭力的行業開放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力量進入來進行創新。這意味著,當行業有共同標準,貿易壁壘、投資壁壘很低的時候,企業就能進行全球收購,願意去參與外企的收購、或者政府採購。這意味著,當行業準入門檻更低,企業不再需要投入過多的資源才能建立完整的產業鏈,這樣企業的創新精神就會更強。

  Michael Murphree指出,做為一個垂直性整合的行業,半導體產業內每天有幾千億美元在各個環節流動,如果沒有那麼多壁壘,那麼只要有創新的想法,很快就可以通過分散的全球生產網絡找到相應人才,完成創新的需求。

  不過,現實的情況是,全球價值鏈還存在一些阻礙,全球產業鏈的實力不一致,並不是每個小的團隊都能在任何點加入價值鏈,也不代表能得到同樣的收益。目前,最受益於全球價值鏈的是走在價值鏈前端,能夠控制行業需求,制定標準的那部分企業。

  他表示,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經濟當中應當共贏。每個單獨的地區不可能產生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需求。例如最能從全球價值鏈受益的標準制定者,也必須走開放和合作的路徑,才能真正獲得成功。

  「從過去的經驗可以獲知,促進半導體行業發展和創新的正是專業化和多樣化。只有儘量保持開放,才能讓我們創新的速度更快、深度更廣。」Michael Murphree說。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開放,要有共同的標準和互相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還要能夠獲得智慧財產權。目前,很多國際性半導體大公司都在開放他們智慧財產權的組合。這是因為,當越多人能夠獲得這些智慧財產權,他們就越能夠快速進行創新。

  「我們一定要意識到保護主義的抬頭,全球產業需要開放、互惠,才能繼續存在下去。全球價值鏈的優勢,在單一一個國家沒法實現,無論這個國家內部的生態系統多麼多樣化,都不可能像全球體系一樣全面和具有創新性。所有的供應鏈必須是開放的、競爭的,才能實現互利。」Michael Murphree說。

  中國參與全球半導體價值鏈需要合作共贏

  「中國半導體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密切融合,其發展就是世界半導體的發展,不能狹隘地將兩者對立起來。關鍵在於各國心平氣和地尋求共同利益,才能做到共贏,取得更好和更大的成績。」魏少軍強調。

  中國作為電子產品製造大國這個趨勢不會改變。近年來,中國電子產品的產量佔全球的比例持續增加。根據美國IBS數據,中國手機製造的全球佔比從2009年的的47%增長到2014年的84%;彩電製造的全球佔比從2008年的45%增長到2014年的66%;PC製造的全球佔比從2008年的58%增長到2014年的81%。

  然而,從具體價值來看,中國每年手機產量超過10億部,但一直處於價值鏈的低端。以目前市場上一部售價748美元的手機為例,其中製造成本只佔4.5美元。連包裝盒裡的耳機、充電器等內容成本還有5美元。製造成本甚至達不到包裝盒內容的價值。

  魏少軍指出,這樣長期的價值鏈不平衡會導致模式不可持續,導致這種全球化分工被打破。中國雖然電子製造業規模很大,但長期處於產業鏈低端,想轉向價值鏈的高端是必然的,希望通過晶片的發展提升價值也是必然。

相關焦點

  • 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
    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國際時評)  任寰宇  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27日至29日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這是習近平主席連續第七次出席或主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充分體現了中方對二十國集團機制的高度重視,以及維護多邊主義、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堅定決心。  二十國集團是多邊合作的重要產物和體現,是發達國家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平等對話協商的重要平臺,是全球經濟治理進程的重大進步。
  • 【每日一習話】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
    習近平: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段話出自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地區聯通在一起,交往內容越來越豐富。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
  • 外交部:中美教育交流合作互利共贏 光明磊落
    來源:央視原標題:外交部:中美教育交流合作互利共贏 光明磊落在今天(1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攻擊中方「毒害」美高等教育等有關言論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蓬佩奧有關攻擊行為完全錯誤
  • 「每日一習話」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
    習近平: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段話出自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 構建合作發展新平臺 實現互利共贏新局面-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
    構建合作發展新平臺 實現互利共贏新局面 2012/05/15 20:59 來源:文成新聞網 瀏覽:2485
  • 中美合作互利共贏:辦法總比問題多
    但在習特海湖莊園會晤後,川普表示,他與習主席建立了非凡的友誼,「美中作為合作夥伴,可以通過共同努力,推動雙邊關係達到歷史新高度」。此次川普訪華,是兩國元首的第三次會晤,川普進一步了解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和悠久的中國歷史,從成果看,雙方更加務實,在多個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第三,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是中美關係乘風破浪不斷向前的壓艙石。
  • 攜手合作互利共贏 提供公平優質教育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人類帶來巨大威脅和挑戰。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人類歷史發展的邏輯告訴我們,無論前途是晴是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陳寶生表示,在學前教育方面,公益普惠是中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中國政府加大經費投入,重點扶持中西部貧困地區的幼兒園建設,不斷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和教師隊伍水平。
  • 李克強:中美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 貿易衝突沒有贏家
    原標題:李克強:中美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 貿易衝突沒有贏家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郭金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來華訪問並出席中美交通論壇第九次會議的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  李克強表示,中美發展穩定健康的關係符合雙方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 歐盟13國「抱團」 全球半導體產業要變天?
    如果歐洲在微電子領域沒有自主權,就不會有數字主權,因此對歐洲來說,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也難以預料,歐洲希望將數字主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目前發表的聲明表示,全面合作、共同參與半導體技術投資價值鏈,以及支持半導體技術在歐洲的使用,是所有參與歐洲半導體產業聯盟成員國需要牢記在心的兩大發展方向。
  • 搶抓機遇拓寬合作領域 實現互利共贏
    東北網11月4日訊 11月3日下午,牡丹江市委書記楊廷雙會見玉禾田環境發展集團副總裁王鳳全一行,雙方圍繞全省旅發大會籌備、項目合作、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入交流,並表示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交流、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 全球價值鏈網絡中的「三足鼎立」格局...
    文章基於全球貿易、生產及消費數據測算分析了全球價值鏈從2000年到2017年的結構演變。文章發現,2000年全球貿易、生產及消費都呈現出以美國為核心的亞太區塊和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區塊的「雙極結構」。當前全球價值鏈網絡已呈現出「北美-歐洲-亞洲」的三足鼎立區塊格局,美國、德國及中國作為其中的核心節點存在。在此背景下,各區塊內、區塊間如何實現協作共贏、中國如何發揮對亞洲經濟的支撐作用,均是當前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該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義。在貿易爭端、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中美關係不容樂觀。研究結果表明,在全球經濟和貿易領域,全球「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事實形成。
  • 優化全球投資規則 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
    為切實推動G20由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經濟治理機制轉型,作為主席國,中國全面推動G20加強貿易投資機制建設,紮實推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發展。中國方案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南北矛盾,構建全球投資規則成為一大難題。 國際投資合作是解決各國資金短缺、制約投資保護主義抬頭以及促進綠地投資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全球投資增長與世界經濟復甦的關鍵。
  • 促進國際科研合作走向互利共贏
    科研的全球化進程並未止步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科學家們仍在繼續尋求國際同行展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2020年1—5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的國際合作水平很高,有34%的相關研究屬於跨國合作。此外,2020年非冠狀病毒相關研究的科研合作也得到了持續,其合作率為28%。這表明,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但科研的全球化進程並未止步。
  • 互惠互利 合作共贏 義烏市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
    ,雙方將在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環境科技理論發展及產業化應用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副市長朱有清,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楊敏,分別代表雙方在合作、共建協議上簽字。據悉,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是全國領先的生態環境領域綜合性研究機構,是我國生態環境科學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基地、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
  • 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杜庫姆經濟特區官員薩利赫說,杜庫姆地區地廣人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園建成後將吸引更多外國投資,為阿曼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加強與中國合作,我們不斷取得互利共贏新成果。」阿曼國家委員會官員哈特姆·泰伊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到包括阿曼在內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參與投資和建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要聞】深化多領域務實合作 實現雙方互利共贏發展 黑河市與中鐵...
    【要聞】深化多領域務實合作 實現雙方互利共贏發展 黑河市與中鐵一局集團在我市座談對接合作 2020-08-18 09: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國牛」登上全球乳業價值鏈
    近年來,以蒙牛為代表的中國乳企,從「本土時間」向「國際時刻」跨越,從源自內蒙古的「草原牛」向在全球擁有穩定奶源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國際牛」變身。  優質乳品新國貨  不久前,蒙牛集團發布公告,擬收購澳大利亞最大的乳品和飲料企業之一 Lion Dairy and Drinks。
  • 讓互信互利、合作共贏的中國聲音響徹南太平洋
    習近平主席強調,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中心、世界銀行成立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中國將通過建設「一帶一路」、開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啟動絲路基金等途徑為此作出貢獻。  實現世界經濟平衡增長,必須建設開放型經濟,中國樹立了榜樣。
  • 人民日報: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時速320公裡,運行正常,預計30分鐘後抵達吉達站。」杜庫姆經濟特區官員薩利赫說,杜庫姆地區地廣人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園建成後將吸引更多外國投資,為阿曼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加強與中國合作,我們不斷取得互利共贏新成果。」阿曼國家委員會官員哈特姆·泰伊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到包括阿曼在內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參與投資和建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共同譜寫互利共贏的美好明天 莆田市與河海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譜寫互利共贏的美好明天 莆田市與河海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2020-09-29 08: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