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這項賽事以漢語為「接力棒」 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

2020-12-16 東方網

上外這項賽事以漢語為「接力棒」 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

2019/7/4 16:38:07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程媛媛    

  

  以漢語為「接力棒」的同傳賽你見到過嗎?臺上8個同聲傳譯的「小黑屋」一字排開,選手們在裡面先聽一段外語演講視頻,並將其同步翻譯成中文,再由選手翻譯成法語、德語、阿拉伯語……7月2日,第二屆多語種接力同傳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該賽事一改國際上以英語為中繼語的賽制,首次以漢語為「接力棒」,採用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通行的多語種接力同傳的比賽形式,涵蓋聯合國全部六種官方語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相關語言。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執行院長李正仁告訴記者,大賽首創性地以漢語為接力同傳的中繼語(相當於中文作為中介語言),從翻譯的角度建構漢語在國際交往中的話語權。此外,在第一屆多語種接力同傳賽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大賽在比賽的賽制規則、素材安排、評分標準、組織管理等各個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將語種組合從去年的4對增至今年的8對,同時還增加基於網絡平臺的預賽篩選機制,擴大獎項範圍,激發全球各地口譯選手參與的熱情。

  此次大賽的評委陣容也堪稱「豪華」。中國翻譯協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院長周明偉,中國翻譯協會口譯委員會秘書長詹成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口筆譯跨學科研究中心聯合主任、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Hannelore Lee-Jahnke(李漢娜)教授,德國慕尼黑應用語言大學Katrin Zimmermann(金凱琳)教授,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阿拉伯語口譯科科長LahlouSoumiya(拉赫絡·索米雅)女士,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Nasser Abdelaal(納賽爾·阿卜杜阿勒)教授,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陳瑞清副教授出席此次決賽。

  本屆大賽初賽吸引來自國內外43所院校的共計337名同學踴躍報名,並於4月18日在全球同步進行線上初賽。經大賽組委會老師的專業評定,共有來自國內外27所院校的112名選手從預選賽中脫穎而出,晉級此次決賽,其中包括不少外國選手。來自蘇丹的留學生周瑜已經學了8年中文,目前正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攻讀研究生,他笑稱阿拉伯語和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而他此次參加的正是中文+阿拉伯語的組別,他表示,「我在上海已經待了3年,非常喜歡這座城市,未來希望繼續留在上海,當一名翻譯。」

  決賽採用多語種組合接力同傳模式,各語種決賽選手同場競技,以漢語作為接力語種,聯動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德語、日語、朝鮮語8個語種,進行外語-漢語、漢語-外語同聲傳譯。大賽新穎的「上外模式」獲得了諸多國內院校學者和譯界專家的廣泛支持和認可,也贏得了聯合國、歐盟和其他國際組織的讚賞。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巖松表示,本屆多語種接力同傳賽的舉辦是上外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文化「走出去」重大戰略,助力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多語共存的和諧社會的舉措之一。上外希望通過比賽搭建溝通的平臺,與海內外各高校相互切磋,共同交流,互相學習,一同推進高水平專業口譯人才的培養,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為在世界舞臺傳播中國聲音,盡一份力。

相關焦點

  • 上外學子翻譯60首熱門歌曲:讓世界聽到中國青年的聲音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郜陽新民晚報新媒體 鍾荷 「希望讓世界聽到更多中國青年的聲音」
  • ...了解上外新傳!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新」火相「傳」,傳播...
    上外「享」你2020「新」火相「傳」,傳播世界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學類」主題分享活動,通過和大家分享自己在上外新聞傳播學院的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習的經歷,幫助對上外、對新聞傳播各專業感興趣的學弟學妹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 上外學生把中文歌曲翻譯成英文版 想讓世界聽見「中國聲音」
    原標題:他們想讓世界聽見「中國聲音」 《紅玫瑰》中的「是否幸福輕得太沉重」,團隊的翻譯更是大有來頭,翻譯為「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借鑑了自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細心的團隊一方面擴散好歌,另外還不斷科普著英文知識,讓不少網友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還能學到英文,於是走紅便顯得更加順理成章。
  • 上外跨文化交際課登陸英國慕課平臺,校長:向世界講中國故事
    【對話】澎湃新聞:國務院近日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決定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上外此次上線中國首門全英文的「跨文化交際」課程,和國家「雙一流」目標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 上外人,與世界一同創造卓越
    在那裡,他選修了英語演講課程,從廣場舞到共享單車,他在課堂上講述著自己家鄉的故事;他還參觀了央視北美分臺,聆聽央視記者王冠講述在美國介紹中國故事的經歷與感悟。這一切都令他更加深入地體悟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要義。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熊子卿一直在思考與探索。2018年秋天,他作為志願者接待了來自哈佛大學學生會的代表。作為陪同翻譯,熊子卿與哈佛學子一同聽課、遊覽、學習中國文化。
  • 漢語學習網讓文化閃現迷人光芒 摩洛哥學生傳播中國自信
    漢語學習網讓文化閃現迷人光芒 摩洛哥學生傳播中國自信漢語學習網讓文化閃現迷人光芒 摩洛哥學生傳播中國自信語言是溝通交流的橋梁紐帶,各國對學習中文的需求持續旺盛,漢語越來越受到歡迎。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中國愈加深入地融入國際社會,「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等逐步成為世界熱詞,「中國模式」「中國方案」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經驗和借鑑,世界各國了解中國和走進中國的願望逐漸增強,促進了海外中文教育的持續升溫。促進了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鑑和民心相通。
  • 上外學子譯熱門歌 每周一曲傳唱世界
    向世界傳播中文歌曲,可以先讓更多的人能懂得中文歌詞的意思,同時保留中文歌詞的音韻美和動人故事。於是,一群熱愛英語和音樂的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生,聚到一起,他們決定學以致用,創立了「MelodyC2E」這樣一支團隊,並開設了同名微信公眾號。  團隊解釋說:「Melody是一段旋律,也是一種韻律。
  • 延慶英文網正式上線 向世界傳播延慶聲音
    延慶英文網將藉助國際在線多語種傳播平臺,以國際化的視野,向世界推介延慶文旅資源,講好延慶故事,傳播延慶聲音。此外,延慶依託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長城等30多處開放的景區景點,已形成「春賞百花、夏享清風、秋觀紅葉、冬戲冰雪」的四季旅遊產品,年接待遊客量超過2100萬人次。  近年來,延慶以舉辦2019年北京世園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不斷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
  • 以全球視野詮釋世界發展用世界語言表達中國聲音
    以全球視野詮釋世界發展用世界語言表達中國聲音 原標題:   2014年在上外推出全英語授課的《中外時文選讀》,由學校外語專業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課教師聯袂開講,通過新穎的方式與視角開展教學,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探索外語專業課程教學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的有效方式。
  • 巴拉圭老外學中文 讓中華文化傳播向世界
    巴拉圭老外學中文 讓中華文化傳播向世界巴拉圭老外學中文 讓中華文化傳播向世界>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國際化,現在不僅僅只是中國人想到外國去學習,也有很多外國人想要到中國來,但是很多外國人來中國也要苦學中文,雖然現在很多國外學校已經正式將中文納入教學系統,但是大部分外國人都會覺得中文實在是太難學了,作為中國人,我們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多元化,今天就來討論討論老外學中文是什麼感受?
  • ​師說|劉穎異:用英語演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
    再後來Change英語戲劇社團就應運而生,劉穎異向記者回憶起往事,仿佛曆歷在目。 用英語演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我發現有很多外國作家或者導演都很喜歡去嘗試中國題材,用外國人的思維去講述中國故事。我就在思索為什麼不讓我們自己的孩子去講述屬於我們民族的故事呢?」
  • 上外學子英譯60多首熱門中文歌曲,試圖把中國音樂感動帶到世界!這份歌單值得收藏
    如何讓外國人愛上中國歌,了解中國文化,唱出中國旋律中的唐詩宋詞明清情懷?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這些學生決定學以致用,試一試,向世界傳播中文歌曲。「C2E」即「Chinese to English」,意思是將旋律從中文世界傳播到英文世界。團隊每周翻譯一首中文歌並附上演唱。
  • 上外學子進行跨國田野調查 以青年視角觀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
    近日,觀察團在校園裡以成果分享會的形式,交流收穫和感悟,並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為號召,呼喚更多的上外學子一路向西且行且思,勇當新時代青年的「絲路擔當」。  置身其中 「一帶一路」不再是簡單的概念  寫意版的「SISU」,在上外藍的背景前蜿蜒成沙丘與河流,伴著駝鈴升起的,是廣袤大漠上的一輪朝陽。那朝陽向四周散射光芒,像極了一隻眼睛。
  • 外國留學生學漢語熱 對外漢語教學方興未艾
    人民網上海4月22日電(陳晨)2018年4月21日,第二屆「漢教英雄會」夏令營江浙滬片區選拔賽暨「上外·沃動杯」第四屆江浙滬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學技能大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順利舉行。來自江浙滬地區19所高校的52名中外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比賽。
  • 賽區資訊丨2020《中國好聲音》東莞校園賽事協辦單位成功籤約
    日前,2020《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東莞賽區再傳喜報,東莞市聲夢課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聲夢課室」)與東莞賽區組委會成功籤約,成為2020《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東莞校園賽事協辦單位。2020《中國好聲音》東莞賽區城市賽事、校園賽事雙賽道同步火熱進行中此次聲夢課室的加入將在校園分賽區執行學員培訓、賽事評審等方面提供支持,注入新活力
  •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主管的崑崙決懷化站賽事圓滿落幕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出席,並為獲勝選手頒獎。龍宇翔、姜華為獲勝選手頒獎崑崙決(Kunlun Fight)成立於2014年,是一項由中國原創,掌握核心規則制定權與話語權的世界職業搏擊賽事,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主管,傳承中華武術精神,弘揚中華武術傳統文化,全力推進建設體育強國。
  • 從用漢語承載中國到用漢語表達世界
    中國走向世界,是中國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世界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漫長的歷史進程來看,漢語國際傳播在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漢語是中華文化的「全息」載體,保存著豐富的中華文化信息。作為載「道」之「器」,它不僅記錄了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也構建起了中國人的精神空間,已成為重要的中國符號。
  • 賽區資訊丨2020《中國好聲音》東莞校園賽事協辦單位成功籤約
    日前,2020《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東莞賽區再傳喜報,東莞市聲夢課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聲夢課室」)與東莞賽區組委會成功籤約,成為2020《中國好聲音》全國海選東莞校園賽事協辦單位。廣東啟明傳媒執行董事、東莞賽區組委會主席陽明明(左)與東莞市聲夢課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達萌(右)完成籤約2020《中國好聲音》東莞賽區城市賽事、校園賽事雙賽道同步火熱進行中此次聲夢課室的加入將在校園分賽區執行學員培訓、賽事評審等方面提供支持,注入新活力東莞市聲夢課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
  • 專家學者共聚上外 探討世界文學中的「中國故事」
    圖說:開題論證會暨學術討論會在上外召開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世界經典文學作品都展現出什麼樣的中國故事?這些對中國故事的多樣表述對當今中外交往有何啟發?上周末,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張帆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徵引闡釋及啟示研究」開題論證會暨學術討論會在該校召開。會上,來自全國諸多知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深入探討如何系統呈現中國故事在世界文學中的立體豐富性和多維流散性,建構中國故事世界譜系,揭示中國故事參與共建世界文明的價值意義。
  • 你好,來認識一下上外女神
    ←張紫璇聯合國維和警隊中的上外女生:為和平綻放的青春之花。崔玥盈→接受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接見, 與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面對面。上外學子的「世界範」和「中國情」李昕陽國際傳播中的上外聲音,人文交流中的上外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