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神採奕奕的浙大新生中有幾對一樣的面孔,他們和自己的雙胞胎兄弟姐妹一起來到了浙大求學,一起來看看他們相互學習,相互鼓勵,考上浙大的故事吧。
諸葛均瑤、諸葛均豪
近視度數都差不多的兩兄弟逐夢浙大
從幼兒園到初中,諸葛均瑤和諸葛均豪兩兄弟一直在同一個學校讀書,初中升高中時,兩人憑藉優秀的成績,一起保送至浙江省甌海中學。如今,兄弟倆雙雙收到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段緣分又一直持續到了大學。
都說雙胞胎有特別的「心靈感應」,初入高中,特別巧合的事情發生了,哥哥均瑤連著三四次考試都比弟弟恰好高一分,「以前在初中總是他比我好,現在我比他分數高了,感覺很高興!」哥哥笑著說。那時哥哥均瑤認為可能高中的學習模式更加適合自己。可沒想到,在之後的考試中,弟弟反超哥哥,一直領先。
因為兄弟倆從小在一起學習,所以兩人的學習方法也比較一致,會經常把好的解題思路整理起來,並且將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知識點,以及有聯繫的知識點都總結記錄下來,反覆學習、溫故知新。
今年疫情期間,兩人也陪伴著彼此,但兄弟二人對學習的環境要求還是有一點不同的,哥哥均瑤很享受家中安靜的氛圍,並且可以時常跟弟弟交流學習。但弟弟均豪則更喜歡學校中的競爭氛圍,這樣讓他更有學習的動力。
這對雙胞胎兄弟有著相似的長相、身高、體重,甚至連兩人的近視度數都很接近。如此相像的他們,對於「被認錯」這件事早已習以為常。
提前招進入高中時,兩個人分別在不同的班級。有一次,哥哥均瑤突然遇到一個同學問他英語單詞「potential」是什麼意思,當時均瑤根本沒聽到,沒有收到回應的那位同學因此覺得「弟弟」是個非常冷漠的人,直到與兩兄弟熟絡起來後,才知道當時自己認錯了人。
兩兄弟都是較為內向的性格,但兄弟倆直言,哥哥均瑤比弟弟又稍微外向一些。當面對這種被認錯的場景,哥哥均瑤往往會直說:「我是哥哥。」而弟弟均豪更常用疑問句「你是不是認錯了?」給予回應。
哥哥均瑤從小到大就一直把浙大作為目標,並為之不斷努力奮鬥。高考前,日夜奮筆疾書的哥哥被浙大招生宣傳片《你的名字》激勵,他說:「看完後感覺很震撼,在學累的時候得到了動力,想再在高考前衝刺一把,要努力成為燦若星辰的浙大人!」
弟弟均豪的腳步也從未停歇,一直全力奔向浙江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他說:「我自己本身對這個專業很感興趣,並為此選修了技術,而且我們浙大的這個專業在全國大學都是比較領先的,我也希望有一天成為浙大的學生。」無論是專業還是學校,浙大都是均豪的心之所向。
兩位兄弟雙雙被浙大錄取,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接到快遞員電話的父母立馬叫弟弟拿著準考證和身份證,下樓去拿錄取通知書。哥哥那時正在做家教,在房間裡給學生輔導功課,並不知道浙大已經來到身邊。而弟弟均豪也沒有為此去打擾哥哥,家人也以為這麼大的事哥哥早已經知道。但是,直到那天晚上,哥哥才發現自己理想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安安靜靜的在他身邊等候了幾個小時。
雙胞胎父親在朋友圈發的錄取通知書,得到很多人的點讚
哥哥均瑤目前已被錄取到浙大工科試驗班機械與材料大類,他坦言:「目前對這個專業的了解還不夠多,在未來,希望隨著學習不斷深入對它的了解。」而弟弟均豪目前的小目標,是努力進入信息大類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希望未來有一天能成為計算機領域的高端人才。
包潔婷、包潔雨
別人家的孩子x2
照片裡的包潔婷、包潔雨姐妹倆舉著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對著鏡頭微笑,蓮花一般的美好模樣讓人感到歲月靜好。她們畢業於浙江海鹽元濟高級中學,今年9月初,將一起攜手來到浙大,開啟期盼已久的大學之旅!
「雙胞胎的確是挺特別的存在,它帶來的既有困擾又有歡樂。有個雙胞胎妹妹,從童年一起走到大學,陪伴似乎成了最平常的存在,但當我們仍然站在分離的岔路口,陪伴又成了目標與渴望,習慣了兩個人,不可避免地對於隻身一人抱有牴觸。這種羈絆從出生到現在,給予雙方一種心靈的支撐的同時,也會讓雙方很早明白分享與競爭的含義。」包潔婷說,自己和妹妹包潔雨經常被親友放在一起比較,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她們懂得彼此珍惜,不停追逐成為更好的一方,並不是彼此針對,而是互相促進的學習動力。雖然這對姐妹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和興趣愛好,但她們在享受著同一帶來的歸屬感時,卻也會渴望差異與區別。
「雙胞胎,總的還是歡樂多於困擾,當血脈上的聯繫升華成心靈的不可或缺,吵吵鬧鬧都成了平日生活裡的調味劑。她似乎已經是另一個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以明白。」包潔婷、包潔雨的父母對她們以「散養」為主。不管其他人如何對姐妹倆下意識比較,作為最明白和最親近的人,他們無論二人成績如何,總是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會對成績有過高的期待。對包潔婷和包潔雨來說,父母的支持給了她們源源不斷的動力。
高三的校園生活非常忙碌,令這對姐妹感到難忘。包潔婷、包潔雨每天6點就要起床,6點40分到學校,之後是早自修、上課、晚自修,「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我的座位了。」包潔婷笑著說。
包潔婷參加網上宣誓活動
「我的高三,並沒有一個個通宵學習的夜晚,也沒有一堆堆各科的練習題,只有自己一點點摸索出來的學習計劃以及日復一日的堅持。」包潔雨認為,學習最重要的不是天賦,而是一種堅持,一種始終如一的堅持,而高三這一年便是把這種堅持貫徹得更徹底、更堅決的一年。「就是在所有人努力的洪流之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將波濤作為自己前進的推力,把自己推向更開闊的海洋。」
包潔雨在學習
高考成績放榜,姐妹二人都被浙江大學錄取為2020級大一新生。包潔婷說,浙江大學離家比較近,而且地處杭州這一快速發展但又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學校的綜合實力也很強,有很多優秀的老師與學生,很期待大學生活。
包潔婷和包潔雨分別被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和工科試驗班(能源化工高分子)錄取,這和她們高中的學習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小到大,姐妹二人一起學習生活,就連高考的選考科目也一樣,都選擇了物理、生物和政治。包潔雨說:「我自己本身是學習物理的,對於工科類的專業比較感興趣。」
浙江大學的老校長竺可楨曾給學生們留下了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浙大學子: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做什麼樣的人?
對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包潔婷、包潔雨說:「到浙大,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看到更多優秀的人,看到更大的世界,想看見一個人未來無限的可能性,想找到自己熱愛並願意奮鬥一生的職業,想明白學習價值所在,想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對於自己,對於他人,甚至對於社會都可以發出一點光熱。未來希望自己不是一個庸庸碌碌度日的人,而是願意為了心中所想而不懈奮鬥的人。」
(內容整理自:浙江大學)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