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書寫青春答卷——記蔡家鎮90後扶貧幹部唐於婷

2020-12-15 江津網

唐於婷幫助貧困戶打掃家裡衛生。

青春是什麼?對於蔡家鎮扶貧開發中心的扶貧幹部、90後女孩唐於婷來說,青春是一場大考,是一段段破繭成蝶、淬鍊成鋼的故事,並在恆久的歷練之中踐行自己的使命與擔當。

2018年2月,畢業於西南大學的唐於婷來到蔡家鎮扶貧開發中心,負責脫貧攻堅工作。一個剛畢業沒有經驗又人生地不熟的女孩下鄉扶貧,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可是千難萬難,工作總要開展。面對這場大考,唐於婷迅速調整心態,制定好脫貧攻堅業務及幫扶工作的目標和重點,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開展工作。

唐於婷走村入戶了解貧困戶情況 。

脫貧攻堅要「脫真貧、真脫貧」,臺帳工作必須做好做實。唐於婷沉下心、俯下身,嚴格按照「四進七不進」「一出三不出」原則,認真細緻地開展貧困戶建檔和幫扶臺帳工作,確保貧困群眾不漏進一人、不錯退一戶。她走村入戶,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發現一例解決一例,迄今共解決18戶貧困人口低保、6戶教育、49戶住房、52戶公益性崗位問題,確保教育、住房、社會保障兜底等政策到村到戶到人。此外,她每月深入村社組織召開院壩會,宣講脫貧攻堅政策,宣傳貧困戶勤勞致富典型,消除「等靠要」思想;做好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及大數據平臺等信息維護工作,引導3743名愛心人士註冊社會扶貧APP,幫助2483名貧困戶順利認證。

唐於婷在貧困戶家中做飯燒菜。

「唐姐姐,今天我學會了做回鍋肉,改天回來給你做一頓大餐!」近日,家住蔡家鎮文昌村的盧軍給唐於婷發來一條微信,言語間充滿了欣喜與感激。

盧軍是唐於婷接手幫扶的貧困戶楊永全的大兒子。初次走訪時,除了戶主楊永全,楊家兩個兒子完全不理會她。得知盧軍高中只讀了半學期就輟學在家,唐於婷試圖勸說盧軍重返校園但無果。「孩子讀書和工作是大問題,他不理我,我也要理他!」唐於婷心裡默默地想。借著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她經常走訪楊家,和他們拉家常,還幫著整理家中環境,楊家原本髒亂的房前屋後逐漸變得乾淨整潔,一來二去,她與楊家人慢慢熟絡起來。一次,盧軍在微信中流露出想學廚師的想法,她心裡一動:現在不正好有「雨露技工培訓」政策嗎?她立即行動,幫盧軍聯繫好到開州區長江烹飪職校學習。盧軍聽後十分開心,帶上行李就出發了,學習期間,盧軍經常與她分享學習進度,還拍著胸脯說等學好了要回來給她做一頓大餐。看到盧軍的成長,唐於婷非常欣慰。在她的幫助下,楊永全一家享受了產業獎補政策970元,小額貸款10000元,大兒子盧軍享受技工培訓補助1200元,小兒子楊路享受初中生活費補助1400元等政策。

唐於婷疫情期間走訪摸排了解貧困戶各項需求 。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肩負繁重的扶貧工作、沒來得及鬆口氣的唐於婷,大年初一匆匆從合川趕回了蔡家,在戰「疫」戰場上,她頂著巨大壓力,先後在備勤值班組和隔離觀察組辛勤工作。疫情緩和後,她又為貧困戶疫情期間的就業問題忙活開來。截至目前,她通過推送就業崗位、公益性崗位、就近就業等方式,幫助491人解決就業相關問題。

「身材嬌小,卻勇擔重任;年紀輕輕,卻不焦不躁。不管辦公室業務還是走村入戶,她任勞任怨、兢兢業業。」這是蔡家鎮扶貧開發中心主任劉興利對唐於婷的評價。參加扶貧工作兩年來,唐於婷入戶走訪,真心與貧困戶交流,千方百計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由她負責幫扶的3戶貧困戶全部如期脫貧。如今,唐於婷已成為蔡家鎮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她用行動為90後正名,在青春大考中奮力書寫優異答卷。

(記者 徐瑩)

相關焦點

  • 劉樂:「90後」扶貧幹部青春綻放在扶貧一線
    公示信息顯示你是『90後』,好年輕啊。」這是2017年劉樂駐村第一天,平輿縣高楊店鎮王莊村幹部對他的第一印象。現年28歲的劉樂是2017年鎮黨委指派,到王莊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自此,劉樂就暗暗下決心:要做好扶貧工作,不負韶華,努力奔跑,爭當一名扶貧領域「90後」的稱職代表。
  • 安慶青年幹部扶貧記
    餘柳松:青春在脫貧攻堅中閃光餘柳松,桐城市交通局幹部,2018年選派到黃甲鎮楊頭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扶貧專幹,先後獲桐城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慶好人」等稱號。餘柳松始終把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班子建設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建強配齊領導班子為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障。
  • 三個月錄入整理幾千餘條信息 「80後」扶貧幹部書寫青春之歌
    原標題:三個月錄入整理幾千餘條信息 「80後」扶貧幹部書寫青春之歌   凌晨1點,關上辦公室的門,範超鈺才算結束了這一天的
  • 決勝2020 看三位駐村扶貧幹部交出怎樣的「脫貧答卷」
    它的核心指標就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一位位扶貧幹部投身於鄉村、投身於基層、投身於最困難地區,與廣大農民群眾並肩作戰,書寫初心與使命。新年伊始,三秦都市報記者對話3位駐村扶貧幹部,聽他們的所盼所思所想,他們的故事,正是決戰決勝2020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
  • 李文生:用行動書寫扶貧答卷
    看到貧困戶的各種困境令李文生的心久久無法平靜,在全面了解每戶貧困戶致貧原因後,他因戶施策擬定脫貧計劃,並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全心全意地開展好工作讓群眾早日脫貧致富。李文生(左一)走訪貧困戶。他經常告誡隊員:「我們把工作做細一點,群眾就會受益多一點。一個數據往往就決定了我們工作的成敗。」
  • 廣州駐英德扶貧幹部黃卓勇倒在扶貧路上
    記者今天從英德市政府獲悉,年僅38歲的廣州駐英德扶貧幹部黃卓勇倒在扶貧路上,日前中共廣州市委追授黃卓勇同志「廣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黃卓勇,男,1982年8月出生,漢族,廣東廣州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16年12月入黨,生前任職廣州輕工工貿集團下屬廣州市穗聯企業發展公司雕刻製作部副經理,2019年5月擔任廣州輕工工貿集團駐清遠英德市黎溪鎮黎洞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 扶貧路上一罐雞湯「映」初心
    「遭遇車禍後,長灘村5位村民捧著自家燉的土雞湯守護在病房外。」嘔心瀝血攻脫貧,鞠躬盡瘁踐初心。驚聞駐村扶貧幹部王小權同志犧牲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後,內心深感痛惜的同時,更被他忠誠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折服。他就像一面旗幟,鼓舞著我們年輕幹部的鬥志;就像一座燈塔,指引著我們年輕幹部奮鬥的方向。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 靖邊縣80後鄉鎮幹部白新榮倒在扶貧路上
    這麼好的幹部怎麼說走就走了!」靖邊縣席麻灣鎮大溝村委會主任高春在電話裡哽咽著說。高春口中的「好幹部」,就是靖邊縣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原主任白新榮。11月18日晚,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白新榮因勞累過度導致大腦出血,經搶救無效去世,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9歲。他的辦公桌上,沒有合攏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當天扶貧工作的內容。
  • 記因公犧牲的肇慶扶貧幹部沈海鴻
    記因公犧牲的肇慶扶貧幹部沈海鴻 原標題:   新華社廣州12月19日新媒體專電 題:平凡點滴何以樹起群眾心中口碑?——記因公犧牲的肇慶扶貧幹部沈海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田建川  他駐村扶貧僅半年,卻被群眾記在心裡、掛在嘴邊;他平凡的扶貧點滴、溫情故事被人們銘記;他猝然離世,令村民扼腕嘆息。  11月23日晚,廣東肇慶市懷集縣蓮社村駐村扶貧幹部沈海鴻遭遇車禍,於11月30日不治離世,因公犧牲。
  • ...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是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水城縣比德鎮比德小學...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大學期間,我對這些詞語只是通過網絡、身邊人口中聽見一些零散的信息,當時的我沒有想到走出校門進入工作崗位後,我竟然會成為那些詞彙當中的一份力量,也因為扶貧工作得以快速成長。
  • 諸城經濟開發區郭新莊村扶貧幹部郭鵬:脫貧工作記心頭 精準扶貧為...
    中宏網山東12月19日電在諸城經濟開發區(濱河片區)郭新莊村,只要提起郭鵬這個名字,村裡的貧困群眾無不交口稱讚,稱他是個扶貧好幹部,並由衷感謝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好。回到村裡後,郭鵬將本村貧困群眾的脫貧工作始終牽掛在心,認真琢磨,反覆思考,通過實施精準幫扶策略,幫助他們拔窮根,摘窮帽,成功書寫了脫貧攻堅工作的優秀答卷。
  • 【我的扶貧故事】旅遊扶貧路上的追夢人
    我叫周麗,44歲,中共黨員,興義市文體旅廣局職工,旅遊扶貧路上的一個追夢人。  緣牽旅遊,攜手民宿。2012年,我懷著對從事旅遊業夢想的強烈追求,從一名普通的教師轉崗到興義市文體旅廣局工作,從此與旅遊行業結下不解之緣。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我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主動請戰,積極投身萬峰林的旅遊扶貧工作。
  • 扶貧故事 | 廣州交投: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扶貧故事 | 廣州交投: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2020-12-21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走基層】扶貧掛職幹部袁聖凱下鄉報到記
    雪路奔「觀水」 ———扶貧掛職幹部袁聖凱下鄉報到記開車的人,有扶貧掛職幹部,有市派第一書記,到區委組織部集中報到後,他們將分赴各自掛職單位和任職所在鎮村對接工作。最終目的地雖不同,但扛著同樣的責任———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我生在農村,但並不了解農村。」途中,袁聖凱說起掛職扶貧的初衷。精準脫貧,是我們黨自上而下打響的一場攻堅戰。
  • 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 | 陳蕾:行進在扶貧路上的真情女漢子
    奔康路上,有我巾幗力量!即日起,廣安市婦聯將陸續刊發「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帶領大家領略廣安扶貧戰一線的巾幗風採。今天讓我們走近武勝縣街子鎮扶貧專幹 陳蕾來看看她的扶貧故事吧~01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基層幹部的初心都說,扶貧專幹是多面手,是最基層的致富「領頭雁」,是服務群眾的「貼心人」,只有當好這個「多面手」,才能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 用心用情書寫扶貧答卷 至真至誠助哈尼少女蝶變
    用心用情書寫扶貧答卷至真至誠助哈尼少女「蝶變今天我們從一封特殊的信件說起景洪市黎明派出所輔警波處2020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波處的求職之路並不是那麼順利,畢業後的她一度陷入迷茫。這時候,波處家的幫扶責任人黎明派出所黨支部副書記、教導員袁安在得知情況後,多次到波處家裡與她交心談心,鼓勵她加入公安隊伍,並積極向上級部門報告,獲得了景洪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在他的幫助下,波處籤訂了人生的第一份勞動合同書,成為了一名輔警。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譜芳華丨鎮遠縣報京鄉扶貧工作站劉雪
    我叫劉雪,2017年剛從大學畢業的我,帶著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基層工作的嚮往,來到了貴州省100個貧困鄉鎮之一的黔東南州鎮遠縣報京鄉工作,開始了忙碌而充實的扶貧生活。儘管負責的扶貧工作多而雜,但我卻任然保持一顆初心堅守在崗位上,耐心為前來諮詢和辦理業務的幹部群眾服務好。  「我來找扶貧站的劉妹啊……」「謝謝你,劉妹妹。」「辛苦了,劉妹。」……每當聽到前來辦事的幹部群眾這樣親切地叫我,瞬間也感覺充滿了力量。
  • 中國通服交出精準扶貧滿意答卷
    原標題:中國通服交出精準扶貧滿意答卷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人民同全國一道進入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 徐華福:不負韶華 奉獻青春_「扶貧路上」交大力量_上海交通大學...
    8、9月,校友總會辦公室、校就業中心、校團委牽頭組織了校友服務發展協會與校團委「青苗計劃」一期學員集中採訪近40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校友,記錄他們落實精準扶貧,實現群眾增收、百姓富裕的真實故事,共繪「扶貧路上」交大人的斑斕地圖。本期讓我們跟隨徐華福校友的腳步,走進廣西北海市,繼續「扶貧路上」交大人地圖之旅!
  • 做好後扶貧時代鄉村振興的必答卷
    中國小康網訊 在脫貧攻堅即將摘帽出列、邁入勝利之門的關鍵時刻,如何在後扶貧時代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擺在各級黨員幹部面前的一張必答卷。江西省修水縣渣津鎮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在鄉村振興進入後扶貧時代,有三支隊伍仍需要高度關注。一是村幹。在脫貧攻堅的高強度戰鬥中,不少基層幹部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村幹部,或多或會出現「工作耗竭」, 一旦脫了貧摘了帽,難免會出現放鬆、消極、懈怠等心理,基層幹部的工作疲憊、職業疲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特別是現在不少地方,超過70%的村支書、村主任都在45周歲以上,文化程度偏低,而且收入水平不高,積極性調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