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影評:原來善良的人真的會被溫柔以待

2020-12-25 淡香殘留的小書屋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二戰中,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

知道這部影片的名字的時候,我是拒絕觀看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實在是太low了,然而,當我不情不願的看了個開頭以後,就被現實無情打臉,我開始覺得,這實在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好電影。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惱羞成怒對日本宣戰之後,幾乎所有年輕人都去參軍了,包括我們的主角,戴斯蒙德。然而,他拒絕服兵役,卻又跑去參軍,並且拒絕拿起槍枝,只是做了一個戰地醫生。

他曾經差點殺死自己的親兄弟,從而留下了陰影,發誓永遠都不會殺人,哪怕是在戰場上。

他做到了,毫無疑問,他作為一個戰地醫生非常的盡職盡責,在美軍攻佔鋼鋸嶺的時候,他救回了好多被遺棄在戰場上的傷病,包括幾個日本軍人。

或許在戴斯蒙德的眼裡,並沒有什麼敵方我方之分,有的僅僅是一個奄奄一息又鮮活的生命,而他身為醫者的良心,除了救死扶傷以外,不允許自己做出第二個選擇。

看完影片後,我不得不感嘆,這個主角是開了主角光環吧?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僅僅是最後,鋼鋸嶺就要被美軍攻佔的時候,被炸彈的餘波所傷,甚至能夠躲過日軍地毯式搜索,簡直是上帝的寵兒。

然而,就當我知道這是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之後,一時好奇,去百度了一下戴斯蒙德這個人,我才知道,導演這麼拍,已經是很含蓄了。

當時美軍攻佔鋼鋸嶺潰敗之後緊急撤兵,只有他留在了戰場上,開始了他的表演,包括給傷員止血輸血,甚至在離日軍基地只有十幾米的地方拖回來一個傷員。據說事後還有日方的狙擊手回憶說見過這個不要命的衛生兵,但是每次要打他,子彈總會莫名其妙的卡殼。

沒有人知道戴斯蒙德到底救了多少人,第二次攻佔鋼鋸嶺時,他獲準宣讀聖經,為自己的國家和戰友祈禱。或許吵到了上帝他老人家,於是戴斯蒙德被炸彈炸傷。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然而,現實中的戴斯蒙德並沒有因此而結束他的表演。他將自己的擔架讓給了另一個受傷的隊友,而他自己走了回去。

了解到這裡,我開始感嘆他的神奇,並且認真的考慮,自己要不要去做個虔誠的基督徒。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好人有好報吧。

相關焦點

  • 再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影評《血戰鋼鋸嶺》
    諮詢微信13602424805(手機)====再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影評《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由真人事跡改編而成的美國戰爭題材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一名信仰基督教的醫療兵在攻打日軍佔領的鋼鋸嶺時的驚人壯舉,他的名字叫做戴斯蒙多斯。
  • 電影《血戰鋼鋸嶺》
    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衝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衝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兇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 《血戰鋼鋸嶺》與其他四部二戰電影的PK
    《血戰鋼鋸嶺》2016,圖片來自豆瓣■《血戰鋼鋸嶺》梅爾·吉勃遜的電影中,《耶穌受難記》還可以,但吉布森卻因此片得罪了很多人,之後的《啟示錄》又得罪了人,緊接著的反猶言論徹底令其離開導演椅達十年之久,其間他只能出演一些諸如《黑暗邊緣》這樣的類B級片,再就是客串《敢死隊》這樣的養老院動作片,直到2016年的鋼鋸嶺才得以重執導筒。
  • 《血戰鋼鋸嶺》中未見署名 投資方麒麟影業欲維權
    麒麟影業在國內上映的《血戰鋼鋸嶺》被莫名抹去署名,這一事件讓整個圈內人士震驚,思考到底是何人改動了一條合同文本上明文約定的署名?隨後,在電影《血戰鋼鋸嶺》製片及發行渠道的解析圖中,史雷永對該影片的製片階段與發行階段進行了明確的界限劃分,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麒麟影業直接參與了對該影片製作的投資。   而影片在中國地區的分包發行商熙頤影業,從全球總發行IM Global手中買斷了大陸地區的發行權。
  • 網傳《血戰鋼鋸嶺》內地定檔12.8 還原衝繩島戰役
    網傳《血戰鋼鋸嶺》內地定檔12.8 還原衝繩島戰役 時間:2016.11.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WY 分享到:
  • 血戰鋼鋸嶺:上戰場唯一不拿槍的人,只求上帝讓他多救一人
    而一部好電影也不單單是刻畫戰爭場面多麼慘烈,更多的是劇情的內容,毫無疑問,這幾點梅爾·吉勃遜在《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都做到了。是啊,你又怎麼知道傷的這麼重就一定會死,他還活著難道就要被放棄?也正是這樣的不拋棄,不放棄,讓所有的士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正是他們堅信,即便他們受傷了,道斯也不會放棄他們,一定會帶他們回家。反觀之前從鋼鋸嶺下來的士兵,有害怕的發抖,有眼神呆滯,跟丟了魂一般。
  • 《寶貝老闆》亂入奧斯卡提名影片 萌娃「血戰鋼鋸嶺」
    《寶貝老闆》亂入奧斯卡提名影片 萌娃「血戰鋼鋸嶺」 發布時間:2017-02-27 09:08:07.0光明網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盛典將於明日(2月27日)隆重拉開帷幕,被提名的熱門候選大片自然成為眾多影迷的關注話題。
  •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信仰 良知與慘烈戰爭的較量
    看完《血戰鋼鋸嶺》,我立馬給它起了另一個標題——信仰、良知與慘烈戰爭的較量,呵呵,雖然我的有點長,但是似乎與影片所表達的主題更貼切些。就這部影片,我想談談它給我帶來的強烈震撼,139分鐘的時間,我是一點沒拉下,看完全篇又看字幕,當白色的字幕出現,音樂響起,我仿佛看到影片製作團隊在幕後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還有那充滿著興奮的激情、巨大的成就感。
  • 觀看《血戰鋼鋸嶺》,可以讀讀這幾本關於二戰的書
    觀看《血戰鋼鋸嶺》,可以讀讀這幾本關於二戰的書 路聰 2016-12-08 16:45 來源:澎湃新聞
  • 衝繩戰役中,鋼鋸嶺的懸崖上為何有一張繩網?日軍故意留的
    首先《血戰鋼鋸嶺》這段劇情當年確實是被吐槽過,但事實上,人家這個並不是杜撰的「神劇情」,在真實歷史上,日軍當時確實是沒有割斷繩網。電影《血戰鋼鋸嶺》實際上是以衝繩戰役為背景拍攝的。特別是《血戰鋼鋸嶺》中的日軍,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敗象盡現,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日軍面對強大的美軍,他們能做的不是怎麼勝利,而是怎麼拖住美軍,儘可能地苟延殘喘。鋼鋸嶺上的的的戰鬥目標不是守住這個地方,而是儘可能地給予美軍殺傷。這是我們來解讀這個問題得一個前提。
  • 《血戰鋼鋸嶺》中救了75條人命的繩結還有多少打法?|荔枝軍事
    2016年上映的《血戰鋼鋸嶺》影片中,殘酷慘烈的戰場衝擊著觀眾的眼球,軍醫戴斯蒙德·道斯堅守信仰及原則
  • 豆瓣高口碑電影推薦三:心靈捕手,血戰鋼鋸嶺,記憶碎片
    在天使的指引下,喬治看到了如果自己沒有來到這個世界,很多人的人生會變得不幸和痛苦。他由此明白了自己生命的價值何在,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的故事。1946年12月20日於美國上映。豆瓣評分:8.8《心靈捕手》是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
  • 真實的《血戰鋼鋸嶺》 詳解太平洋戰爭中衝繩島之戰
    最近美國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熱映,引發了人們對於太平洋戰爭中衝繩島之戰的濃厚興趣。美國人戈登·L·羅特曼著的《衝繩島1945——最後的搏殺》(海洋出版社)一書,對於衝繩戰役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這本書主要是從整體框架上來客觀介紹這場戰役,顯得有些乾巴,細節不夠豐滿。
  • 《血戰鋼鋸嶺》被一聲絕望而又虛弱的help me拉回了戰場
    到夜,再到第二天的太陽再次升起,見證Japs毫不留情殘酷一刀刀刺死戰友,目睹老鼠暢快吃著美味的血肉之餐,逃過一次次日本人的生死追擊,甚至,救過幾個垂死的日本軍官,他用雙腿雙手和溫和的言語救了75名軍人,不乏敵軍,當然他們被送下後沒「挺過去」。
  • 長津湖戰役背後:志願軍衛生部隊遭遇「鋼鋸嶺」,敵我凍傷凍亡人數...
    【環球網軍事報導】在抗美援朝戰爭二次戰役的史海中看資料,翻閱《第20軍衛生志》時,看到志願軍醫護人員在冰天雪地的戰場,冒著敵人的狂轟濫炸搶救受傷的戰友時,我想起二戰影片《鋼鋸嶺》在日軍炮火中奮力救戰友的主人公多斯。
  • 願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願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善良的人,眼神裡都是溫柔,都是平靜,都是溫暖,在他們的視角裡,整個世界都是柔和的。善良的人,總會把笑容掛在嘴邊,總會把快樂帶給每個人。善良的人,總是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模樣,總是給人一種想要親近他的模樣。所以當我們面對每一個真誠善良的人的時候,我們都不會輕易動怒,而是會被他的善良和溫柔所打動。但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做,也會有人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報。
  • 對比了臺灣和大陸的電影譯名,美國人實在忍不住了!
    點藍字關注我們我們時常會發現,同一部外國電影,大陸與臺灣的翻譯名會不一樣。大陸譯名:《血戰鋼鋸嶺》這個翻譯會讓人想到超級英雄片或一些不相關的概念,而且它並沒有英文的原始暴力感,甚至光看名字都不知道這個電影要幹嘛。」他還認為,「中國的《血戰鋼鋸嶺》才是最貼切的翻譯」
  • 願每個善良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這個世界上有善良的人,也有自私的人,有時常給予別人溫暖的人,也有總是忽視和傷害別人的人,而越是善良的人,越容易受到別人的傷害,越容易不被善待,因為很多時候善良會被辜負。如果一個人的善良總是被辜負,受到過各種冷漠對待,或者是傷害,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善良,變成一個冷漠的人,甚至會因此滋生惡意,變得有點自私,或者選擇報復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
  • 《鋼鋸嶺》發行方母公司Tang Media Partners收購《聚焦》發行公司
    一度票房火爆的《血戰鋼鋸嶺》製片成本有50%以上由IM Global提供,在北美由獅門影業擔任發行公司。除北美地區之外,由IM Global負責國際發行。此次收購Open Road,除了看中優秀的發行、製片能力以外,還看中這家公司背後的院線背景。Open Road,是美國第一大院線AMC與另一家公司共同成立的,雙方各持股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