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預警應急廣播率先在川滇啟用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國地震預警應急廣播率先在川滇啟用

2015-05-26 14:40: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成都5月26日電 (周迪迪)26日,記者從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該減災所在四川省科技廳、成都市防震減災局、昆明市防震減災局、昭通市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頂尖創新團隊項目等支持下,川滇5個場鎮和3所學校在全國率先啟用地震預警應急廣播。

  應急廣播是指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危機時,應急廣播可提供一種迅速快捷的訊息傳輸通道,在第一時間把災害消息或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傳遞到民眾手中,讓人民群眾在第一時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應該怎麼撤離、避險,將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此次啟用地震預警應急廣播的5個場鎮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三郎鎮、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務基鄉、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等;3所學校包括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高級中學、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甸沙鄉中學、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永定鎮小學。

  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地震預警應急廣播在地震時可自動啟動廣播向民眾發出含有倒計時和預估烈度的地震預警警報,並通過網絡、手機網絡、北鬥網絡進行遠程應急廣播。

  「地震預警應急廣播在收到預警信息後0.5秒內可發出聲音警報,大大優於傳統廣播十幾秒的啟動時間。同時,預警中心全天24小時監控設備狀態,確保了設備的正常運行。」王暾告訴記者,由於整個系統具有秒級響應能力,系統還可接入滑坡、泥石流、山洪、惡劣天氣等預警信息並進行自動播報。適用於場鎮、學校、社區、辦公樓、農村集中安置點等人員密集場所。

  研究表明,如果預警的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的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的話,人員傷亡比將減少39%,如果預警的時間為20秒,則可使人員的傷亡比減少到63%。

  據了解,中國大陸地震預警網從2010年自汶川餘震區含德陽開始起步,已延伸至31省市區,覆蓋210萬平方公裡,佔中國人口密集地震區的面積86%,覆蓋了6.6億人。該預警網已連續成功預警了蘆山的7級強震、魯甸地震、景谷地震和阿拉善左旗地震等29次造成了破壞的地震,無一漏報和誤報。(完)

相關焦點

  • 臺灣宜蘭縣海域發生6.4級地震 福建預警爭取30-81秒預警時間
    中國日報8月8日電(記者 侯黎強)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8月8日5時28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52度,東經121.96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立即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部署福建省地震局、臺網中心等單位開展緊急會商,密切關注震情發展趨勢,收集災情信息。汶川地震後,中國地震局持續推進地震預警技術攻關和試點示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於2017年2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項目可研報告,2018年開始建設,預計2022年前完成。
  • 臺灣宜蘭海域6.4級地震 福建爭取到30秒至81秒預警時間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孟植良)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8月8日5時28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52度,東經121.96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 中央媒體走進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深入報導地震信息化建設成果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全國地震監測臺網數據的匯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初步構建了感知系統、信息資源、核心應用和智慧服務的新一代業務體系。
  • 山東出臺地震應急預案!
    3.7 宣傳、培訓和演習宣傳、地震、科技、教育、文化、紅十字會、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單位)應加強協作,不斷開展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活動,增強社會公眾、在校學生的地震應急意識,提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
  • 關於刷屏的地震預警系統,你不知道的……
    在上述地震預警專家看來,無論叫什麼名字,這種報警方式都不能神化。「事實上,地震預警是個系統工程,從採集、處理到發布都必須可靠。比如接到報警,應急方案是什麼;再比如到了發布環節,還得有多種渠道發布才行。」已啟用超過一年的「多渠道發布」,在此次宜賓地震中廣受關注。
  • 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原標題: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7日,記者從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獲悉,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經過近1年半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並於當日投入運行,將為首都圈民眾和地鐵、化工等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
  •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如何?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支付寶上將開通「地震」生活號「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四川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日本地震應急預警速報技術到底啥樣一一橫浜市應急管理二十年之我見
    「5.12」汶川地震災害應對研究與培訓中心學術主任、西南科技大學土建學院特聘教授、四川省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應急學會副會長顧林生教授陪同「四川省地震應急預警速報訪日考察團」一行訪問橫浜市危機管理室(危機管理中心),開展關於日本大城市地震應急預警速報公共服務和綜合減災治理的考察與交流。
  • 汶川地震6周年:中國地震預警網絡正在成形
    而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0萬千米/秒,因此,地震發生之時,震源附近的地震監測儀可以將捕捉到地震波數據傳遞到預警中心,而預警中心的電腦分析這些數據後,能在地震波到達並造成破壞之前,向將會受到地震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報(見「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理論研究顯示,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例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例可減少39%。
  • 北京市地震局到市廣播電視臺商談地震預警信息播發工作
    12月3日,北京市地震局到市廣播電視臺商談地震預警信息播發工作。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谷永新,市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艾冬雲出席會議,市地震局震害防禦處(公共服務處)、地震監測與信息中心,市廣播電視臺總編室、新聞節目中心、北京交通廣播、北京新聞廣播負責同志及相關技術人員參加座談。
  • 地震預警咋回事?看完你就懂了
    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當多臺儀器監測到破壞性地震後,預警系統利用縱波數據快速處理並產出地震預警信息,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將地震預警信息推送到企業或公眾手中。
  • 王宏偉:地震預警系統管用,但也得善用
    6月17日,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我國在汶川地震後開發的地震預警系統的作用再次刷屏,社區廣播預報地震來襲的倒計時聲令人記憶尤其深刻。地震是一個規律尚未完全被人類所掌握的致災因子,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不確定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地震造成的危害與影響愈發具有複雜性、連鎖性和系統性。因而,防震減災是應急管理領域難度較高的一個課題。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與自然災害不斷抗爭的歷史,也是一個試圖馴服偶然性與不確定性的過程。1755年11月1日,裡斯本9.0級大地震的發生催生了地震學,地震「天譴論」的神話被徹底拋棄。
  • 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
    根據地震事件的類型和地震災害的嚴重程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分別承擔相應的組織指揮和應急處置工作。  1.4.3 綜合協調  四川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統一協調在川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的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國防後備力量、各類搶險救災隊伍。中央駐川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各類志願者隊伍和個人,依照本預案明確的責任、任務,協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吉安市地震應急預案及吉安市突發...
    吉安廣播電視臺、井岡山報社: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形式,廣泛宣傳地震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減災等常識;按規定及時播發有關地震信息及地震救災情況。吉安銀保監分局:指導保險公司做好保險理賠和給付。
  • 北京將建大震風險預警 地震後5至10秒超快預警
    本市還將建設大震風險預警系統,實現地震發生後的5至10秒內向震中周邊區域發出超快測報預警,居民可採取切斷煤氣等應急措施減小災害。另外,本市將推動建立超大城市地震巨災保險制度。    北京處於三大地震帶交會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長吳仕仲介紹說,北京處於華北平原、山西和張家口-渤海三大地震帶交會部位,活動斷裂發育,地震災害嚴重,是中國大陸唯一發生過8級地震的大城市,和東京、墨西哥城並列為世界上僅有的三個8度設防超大型首都城市。
  •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一夜刷屏 各國預警系統各顯神通
    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地震預測依舊是一個世界難題。地震預測雖然尚未獲得實質突破,但地震預警技術在全世界範圍其實已較為成熟。縱觀全球,墨西哥、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在地震預警系統的研發中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除此之外,土耳其、西班牙等國也在積極研發地震預警系統。目前,這些地震預警系統建設進展如何?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又有什麼差別?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什麼是地震預警
    2008年 6月14日早上8點43分,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和宮城縣發生芮氏7.2級地震,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檢測到了震源地的縱波,提前10秒鐘,在部分地區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布的地震預警。例如,古川第三小學就因為安裝了速報預報裝置,在地震前10秒鐘,校內就響起了地震預報廣播,正在上課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馬上跑到了附近的安全地帶。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地震應急預案》的通知
    中國電信南通分公司、中國移動南通分公司、中國聯通南通分公司:負責實現災區現場與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之間視頻、音頻、數據信息的雙向傳遞;搶修、恢復通信基礎設施,保證通信暢通。 (5)各級各類應急與救援隊伍進入應急救援待命狀態,做好隨時開赴地震災區開展應急救援和搶修搶險的準備。 (6)市應急管理局、財政局等部門檢查、落實應急救援物資和抗震救災資金準備情況。 (7)依據震情的嚴重性、緊迫程度和危險區域,相關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決定啟用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組織群眾避震疏散,要求學校臨時停課。
  • ...中國電信四川公司「5.12」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發展紀實
    十年一瞬,曾經滿目瘡痍的「5.12」汶川大地震災區如今已面貌一新,煥發勃勃生機。作為在川央企,十年間,中國電信人發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堅持科學重建、科學發展,奮發有為重建家園,實現了從災難中重建到跨越式發展的奮力拼搏,中國電信在四川的網絡與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全面飛越。
  • 地震預警終端落戶豐南
    日前,在河北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豐南區兩所學校完成了地震預警終端的架設安裝,可實時接收河北省地震局推送的地震預警和全球地震速報信息,有效提高豐南區的防震減災能力,減少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豐南區應急管理局全力做好地震預警工作,積極配合國家地震局做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河北子項目)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終端安裝部署工作。通過前期考察,豐南區選定豐南胥各莊小學和豐南區實驗小學東校區作為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終端的首批安裝試點,依託網際網路24小時接收地震預警信息,當符合預警發布條件時通過喇叭通知師生立即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