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大富翁》的初衷是用來展示資本主義的邪惡?

2020-12-20 界面新聞

圖片來源:Mark Strozier/Flickr

「買土地吧,再不買就沒了。」馬克·吐溫曾這樣說,而這句格言在玩《大富翁》遊戲時會格外有幫助。《大富翁》是多年來銷量最高的桌面遊戲之一,教會了數代小孩子去購買土地、建立酒店、從其他玩家那裡收取高額租金。

《大富翁》的發明者伊莉莎白·瑪吉(Elizabeth Magie)並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如果她看到這款遊戲的現代版本的巨大影響力,她可能會直接去自首。為什麼?因為現代版的《大富翁》提倡的遊戲價值觀與她的目的截然相反。

瑪吉出生1866年,積極發聲反抗當時的社會準則與政治。她到40歲時依舊未婚,她獨立自主,並引以為豪,甚至通過製造噱頭來發表她的看法。她曾在報紙上公開售賣自己,稱自己為一個「年輕美國女奴隸」,並願意委身於出價最高者。她告訴震驚的讀者,她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注意到女性在社會中的附屬地位。「我們不是機器,」她說,「女孩有想法,有欲望,也有希冀和野心。」

除了反抗性別政治,瑪吉同樣反抗資本主義系統下的土地所有制,這一次她沒有製造噱頭,而是製作了一種桌面遊戲。她的父親詹姆斯·瑪吉(James Magie)是一位反壟斷政客,他給了小瑪吉一本亨利·喬治(Henry Goerge)的經典著作《進步與貧窮》(Progressand Poverty,1879),正是這本書給了瑪吉關於《大富翁》的靈感。在書中,瑪吉讀到亨利·喬治的論斷——「人們平等使用土地的權利,與他們平等呼吸的權利一樣清晰,這是人們生來具有的權利。」

《進步與貧窮》
[美]亨利·喬治 著

19世紀70年代,亨利·喬治在美國旅行時見證到了貧困與富裕之間的矛盾,他相信,造成進步與貧窮這兩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土地所有制的不公所致。所以不像馬克·吐溫一樣去號召人民購買更多土地,他要求政府向土地徵稅。以什麼原因呢?因為大多數土地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建在土地上的建築,而是取決於土地下的水、礦物等自然資源,或是取決於周邊的社區價值:公路鐵路、繁榮的經濟、安全的街區、出色的學校和醫院等。此外,他認為徵收的稅款也必須投入到公共建設中去。

在「富裕」模式中,每當他人獲得一塊新的土地時,每個玩家都會從中受益(用來反映亨利·喬治的土地稅收政策);當起手時錢最少的玩家獲得雙倍的資金時,玩家就會贏得這局比賽。在「壟斷」模式中,通過購買土地,並從不幸停留在此處的玩家那裡收取通行費反而會讓你領先,而讓其他人破產的玩家則會成為唯一的贏家(聽上去耳熟嗎?)。

瑪吉說,這兩套規則的設定是為了讓玩家體驗「現代土地所有制系統的特點和後果」,因此更好地理解不同的土地所有制方將如何對社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的。「這更像是一個『生活的遊戲』,」瑪吉強調,「因為它包含了真實世界中成功與失敗的所有元素,而且遊戲的目標也與真實世界大致相同,比如收集財富。」

這個遊戲馬上在左翼知識分子之間流行起來,比如沃頓商學院、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大富翁》在教友派(Quaker)教徒中也十分流行,有些教徒會更改規則,並用亞特蘭大城的街道名稱重新繪製地圖。其中一位無業教徒名叫查爾斯·達洛(Charles Darrow),後來他將這個經過修改的遊戲版本當作自己發明的遊戲,賣給了遊戲公司帕克兄弟(Parker Brothers)。

當帕克兄弟遊戲公司發現《大富翁》遊戲的真正發明者後,買下了瑪吉的專利版權,並以同樣的名稱《大富翁》重新發布了遊戲,並只提供了一種規則:一個玩家獲得勝利即遊戲結束。更糟糕地是,公司仍然宣傳這個遊戲的發明者是查爾斯·達洛,並稱達洛是在30年代時做夢夢到了這個遊戲,將這一想法賣給帕克公司,搖身一變成了真正的「大富翁」。這種「從一貧如洗到富有」的美化,正好諷刺地說明了《大富翁》的含蓄價值觀:如果你想要獲勝,那麼一定要追逐財富並打敗你的對手。如果下一次有人邀請你玩一局《大富翁》,你可以這樣做。當你準備機會卡和命運卡時,另外準備一種土地稅收卡,每當一個玩家向其他玩家收取通行費時,同時應該上交稅費。土地稅應該有多高呢?收得的稅費又該如何利用呢?這些問題一定會在《大富翁》牌桌上引起激烈的討論,但這正是瑪吉希望看到的。

翻譯:李思璟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相關焦點

  • 從嘲諷資本主義到經典懷舊崩盤——大富翁系列應該何去何從
    最早的《大富翁》是一款多人策略的圖版遊戲。它誕生於遙遠的美國。除了《大富翁》以外,這款名為《Monopoly》的桌遊還有另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地產大亨》。如果說《大富翁》是一個略帶含蓄的名字,那麼《地產大亨》(最早出現在中國臺灣地區的譯名)就是一個完全暴露資本主義貪婪本性的名字——事實上不僅空有虛名,《大富翁》系列遊戲的設計初衷正是旨在暴露資本主義的貪婪。
  • 千萬別給孩子買大富翁,它是世界上最黑暗邪惡的桌遊
    趁著榨汁機先生挑烤肉爐子的時候,我帶著娃們在超市裡亂逛,企圖發掘一下我沉寂已久的購物慾,感受一下消費帶來的好心情,然後呢,就看到促銷架子上擺著一款大富翁桌遊:當時毛頭就指著這個說我當時心念一動,哎呀呀,好像孩子也終於長到了可以玩大富翁的年齡啊 !心裡突然回憶起很多年前,電腦單機遊戲大富翁4給我帶來的快樂。
  • 藏在大富翁桌遊背後的黑暗往事,我們每個人都被資本玩弄了
    儘管桌遊已不如以前流行,但大富翁的殘酷規則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遊戲最後只會有唯一一位「大富翁」獲勝。這也意味著,其他人不是破產,就是在破產的路上。我們就是從這款桌遊中初次體會到「有錢真好」、「錢能生錢」等道理的。不過,回過頭看大富翁發明的這113年歷史,那才真是一個充滿銅臭味的暗黑故事。
  • 曾經的大蕭條時期,成功把桌遊大富翁,風靡整個美國!
    Magie)在1904年首次因《地主的遊戲》獲得專利,她設計這款遊戲是為了讓全世界知道資本主義的邪惡。她的遊戲在左翼政治圈子裡流傳了幾十年,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大西洋城的貴格會信徒開始接受她的遊戲。這是在大蕭條時期賣給帕克兄弟公司的遊戲的翻版,並在商業上獲得成功,使公司免於破產。大富翁遊戲的成功令許多人迷惑不解。
  • 揭發萬惡的資本主義 你可能玩了假的大富翁
    達洛憑藉這個山寨版的「地主遊戲」,不但笑納了7000美元專利版權入帳,成為了「大富翁」桌遊的創始人,還成為了史上第一個憑藉著賣桌遊,成為百萬富翁的人……因此,他是真正靠「大富翁」變成了大富翁。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原始版本的大富翁,可以說,它完完全全就是20世紀初大美帝資本主義社會的縮影:很多地塊都是按照當時大西洋城的街道命名的,比如馬爾文花園、巴爾的摩大道、紐約大道、地中海大道等等……
  • 從桌遊中拯救世界:北極熊如何救?女性怎麼活?黑人有多黑?
    你一定聽說過最著名的桌遊之一《大富翁》,它其實是反抗資本主義系統下的土地所有制的產物。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之下,瑪吉發明了一款「大地主」遊戲,揭發資本主義經濟投資的隱藏危機。遊戲規則當中有「繁榮」(Prosperity)和「壟斷」(Monopolist)這兩種。「繁榮」指的是在土地共有的情況下,每個玩家賺錢後共享並且一起勝利;「壟斷」則是在土地私有的情況下,讓玩家們經過競爭最終產生唯一的寡頭。
  • 是什麼原因讓《大富翁》的真正作者只拿到500美元?
    各位80後、90後的玩家們年少時估計都體驗過「大富翁」系列的PC遊戲,資歷再老一點的,可能也曾在桌遊《強手棋》(Monopoly)中買賣地產玩的不亦樂乎。這兩款遊戲玩法的相似之處,是因為「大富翁」電子遊戲原本就是從《強手棋》中發展而來的。而桌遊《強手棋》(Monopoly)從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超過百年的時光。這裡就來大家講述一下「大富翁」桌遊的歷史故事。
  • 【桌遊專題文化】大富翁是如何成為一款家喻戶曉的經典桌遊的?
    文/Buffalo《大富翁》,或者又叫做《強手棋》,是一款現象級的桌遊!同時也是世界上名氣最大的桌遊!說起這款遊戲,即便是中國玩家,也不會對它感到陌生的。拜大宇公司出品的《大富翁》電子遊戲所賜,即便是從沒有接觸過桌遊的國人,也聽說過阿土伯、孫小美、錢夫人、沙隆巴斯這些名字,進而知道了《大富翁》這個名頭。
  • 薩爾才是王老五 魔獸世界版《大富翁》桌遊
    魔獸世界將於Hasbro's USAopoly推出《魔獸世界》與《星際爭霸》的桌遊版遊戲,並且推出魔獸世界版《大富翁》桌遊。
  • 論大富翁遊戲的成功
    大富翁,無論是需要實體棋盤的桌遊版,還是可以直接在PC、主機上下載的電子遊戲,相信每位遊戲玩家都一定接觸過這款遊戲。中國著名音樂人高曉松曾經在他的節目《曉松奇談》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大富翁可以說是最成功的遊戲」。那麼,這樣一款當初旨在暴露放任資本主義的弊端的簡單桌遊,到底是為什麼能取得如此經久不衰的成功呢?
  • 大富翁類桌遊?任天堂將推超級馬裡奧主題桌遊
    不少人都玩過類似大富翁的桌遊,而這類遊戲至今仍受歡迎,說到底遊戲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成為富翁,而其他的競爭對手全部破產,其中的樂趣只有體驗過的人才知道。不過當下的年輕人對於傳統大富翁類桌遊已經不滿足,為此任天堂和孩之寶推出了Manopoly Gamers大富翁類桌遊。
  • 重溫經典,一帶記憶大富翁桌遊,世界之旅再升級
    說起桌遊,就不得不說的是狼人殺、三國殺了,但是在這之前還有一個我們小時候或者說童年的記憶桌遊了--大富翁。只要一說著這大富翁,相信很多朋友的小時候,基本上都或多多少的接觸過,不說都玩過,但是絕大部分都是看見過,或聽說過這桌遊。
  • 暴雪桌遊《冒險:星際爭霸》和《大富翁:魔獸世界》
    今個周末,暴雪表示他們經已和「USAopoly」達成協議,合作開創兩款「新的」桌面遊戲 -- 《大富翁:魔獸世界》和《冒險:星際爭霸》,兩款桌遊都將於年內在北美發行。
  • 大富翁是如何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桌遊的?
    《大富翁》,或者又叫做《強手棋》,是一款現象級的桌遊!同時也是世界上名氣最大的桌遊!
  • 古人也會玩桌遊 《升官圖》恍如現代《大富翁》
    原標題:古人也會玩桌遊 《升官圖》恍如現代《大富翁》   原標題:這張紙,原來是古代人玩的桌遊   昨天寧波教育博物館展出這件古老玩具,可有點說頭。博物館負責人說,這是古代人玩的桌遊。
  • 贏遍全世界 即時策略桌遊《天才大富翁》上架雙平臺
    贏遍全世界 即時策略桌遊《天才大富翁》上架雙平臺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南山頑石 時間:2015
  • "85後"設計本土元素桌遊 泉州版"大富翁"望推廣
    "85後"設計本土元素桌遊 泉州版"大富翁"望推廣 qz.fjsen.com 2012-09-13 08:17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陳申晟以自己為原型設計了遊戲角色「真心哥」玩過大富翁遊戲嗎?
  • 《質量效應》版大富翁桌遊問世
    大富翁原名「Monopoly」,直譯是壟斷者,在國內還有強手棋跟地產大亨之類的名字,是一種曾經風靡歐美的知名桌遊。相信即便是沒玩過原版的人,應該也見過各種各樣的祖國版。近年來,美國玩具公司孩之寶將大富翁授權給眾多合作廠商,推出了各種主題版本,玩法也各不相同,不過要玩到電視遊戲主題的大富翁,現在還不那麼容易。
  • 《大富翁》、《三國殺》這些桌遊的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
    前面我們說的圍棋、象棋這些能在桌子上進行的遊戲,是廣義範圍的桌遊。現在提到「桌遊」二字,多半是指在桌上玩的卡牌遊戲,比如大富翁。       遠在造紙術和印刷術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就手工製作了許多有趣的遊戲道具。而在近代的德國,桌遊更是一度風靡。
  • 那些曾經試圖改變世界的桌遊,後來都怎麼樣了?
    沒錯,這款遊戲就是著名桌遊「大富翁」的前身,在當時名為《大地主遊戲》。瑪姬設計這款遊戲的初衷是為了解釋「喬治主義」的單一稅理論,所謂單一稅,簡單來說就是主張只徵收地價稅,把地租轉化為財政收入,以此實現土地國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