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昆明小升初遊記類作文指導案例:遊昆明世博園記(含點評)

2020-12-13 昆明小升初

作文標題:《遊昆明世博園記》

作者:家家樂學校 五17班 趙子璨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吟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繪出了春天的絢麗多彩;「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詠出了春天的和煦溫暖。伴隨著聲聲古詩,我們來到了充滿春意的昆明世博園。

一進大門,一團團絢麗多彩的花映入我的眼帘,一棵棵平淡無奇的樹在園林工人修剪下變得錯落有致。花海十分迷人,有菊花、鬱金香、玫瑰……爭奇鬥豔,使燦爛的春天變得有色有聲。紅的如火,白的勝雪,黃的賽金,粉的似霞,形態萬千。宛如一位大方的姑娘怒放的,好似一位剛出嫁的姑娘害羞地開了兩三瓣的;花苞寶寶也看起來馬上要破裂似的。

沿著小路曲折向前,來到一個湖邊。湖裡的水,十分清澈,偶爾翻起幾層漣漪。湖畔上幾棵柳樹亭亭玉立,柳芽才探出頭來,對前景開始了無限的遐想。

春天的昆明世博園帶給了我許多驚喜、希望。行走其間,我不禁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教師評語:一開篇的三句古詩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奼紫嫣紅的明媚春光圖,接下來跟著小作者的腳步,欣賞了大門口的花兒姑娘的形態萬千,湖邊柳樹的亭亭玉立。清晰的遊蹤、豐富的語言寫出了昆明世博園與眾不同的美。

【申明】本文由家家樂學校提供,投稿kmzkfd

相關焦點

  • 2019年昆明小升初遊記類作文指導案例:石林遊記(含點評)
    作文標題:《石林遊記》家家樂學校 五144班 李純純看過不少名山大川,但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雲南的石林。一進石林,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汪汪清泉。
  • 昆明世博會舉辦20年更好的昆明世博園呼之欲出
    原標題:逐夢奮進二十載改革創新再出發 昆明世博會舉辦20年更好的昆明世博園呼之欲出    A1類世園會。  回顧這一路走來,20年風起雲湧,20年初心不改,20年矢志不渝。輝煌屬於曾經,如今,砥礪奮進的世博人主動擁抱改革,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正在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昆明世博園大事記  ·1995年12月初  國際展覽局第117屆會員大會一致通過了同意1999年世博會移址昆明舉辦的決議。
  • 昆明世博園:打造昆明「城市會客廳」
    人民網昆明5月1日電 (楊文明、徐前)5月1日,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二十周年慶典暨2019華僑城文化旅遊節雲南啟動儀式在昆明世博園舉行。 輝煌20載的昆明世博園,如何再創輝煌?
  • 2019年昆明小升初現場確認材料中的自薦書怎麼寫?推薦信寫作指導
    昆明的重點中學,都有各自的側重點,比如有的學校重視閱讀,有的學校重視作文,有的學校重視棋藝,如果學生本人恰好在這些對應方面有突出的成績,寫個人自薦書的時候,可以多下點筆墨,把自己的特長和學校的特色結合起來。三、我對未來學習的展望。
  • 昆明世博園
    首頁>國新專題>發展中國家新聞部長研討班>雲南>圖片昆明世博園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門戶網站 www.scio.gov.cn | 發布:2010-07-20 | 來源: | 作者:世博園景
  • 昆明世博園一日遊
    昆明世博園一日遊【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簡稱世博園)是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裡。博覽園主要有5個場館、7個專題展園、34個國內展園和33個國際展園組成。
  • 2019年昆明小升初遊記類作文指導案例:春之瀑(含教師點評)
    作文標題:《春之瀑》作者:家家樂學校 五62班 龍姝妤春天,百花盛開,清流如黛,瀑布猶如萬紫千紅中的銀簾,光彩照人;夏天,綠樹成蔭,激流飛湧,瀑布猶如萬馬奔騰,氣勢雄雄……我今天去遊覽的瀑布公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 昆明世博園打造西南文旅新地標
    (昆明,2019年7月25日)近日由全球首屈一指的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事務所JERDE總體規劃及建築設計的世界展覽會文旅綜合體項目 ——「昆明世博園改造提升項目」的建設啟動儀式在世博園內中國館前廣場隆重舉行。
  • 2018昆明小升初作文指導:如何用200字寫出精彩的場面描寫作文
    從2016年起,昆明民辦初中採取「50%搖號+50%課堂體驗」的小升初新政策,2018年小升初最新政策出臺之前,暫且按照前兩年的情況來備考。而在2016年和2017年的昆明小升初語文真題試卷中我們發現,作文部分字數減少到200字,而且有了新的要求,比如說「運用場面描寫」,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緊摳字眼,有可能就拿不了高分。那麼,運用場面描寫如何在200字內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呢?現提供一篇由家家樂學校提供的名為《三月昆明》的作文,同學們可做參考。
  •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遊記
    對世博園最初的印象,那是在1999年舉行的世博會,當時還小,只能在電視上看看,漸漸也就忘了;後來讀書的時候跟同學去了,也許當時的目標都在同學之間,對景色也就沒太多印象;後來的後來,我們最近兩年的公司年會都在世博園的中國館舉行。但是,要說單純的去世博園遊玩還真是第一次。來吧!
  • 昆明世博園改造升級項目,引入「城市客廳」概念
    記者 | 趙曉嬌1作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昆明世博園曾憑藉著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原創性的園林園藝大觀園,具有獨有的歷史文化和景觀價值,也一度是昆明的旅遊「名片」。但同全球世博園區普遍面臨的問題一樣,昆明世博園歷經20年「平穩」發展後,在「後世博」時代,面臨資源業態單一、缺乏文化包裝、後續發展乏力,觀賞性有餘、參與性不足等發展瓶頸。昆明世博園這張雲南旅遊的名片,亟待從單一的景區升級為文化旅遊綜合體。
  • 2018年,昆明世博園春節燈會,1月25日正式開幕!
    2018年1月20日下午,2018年華僑城世博園新春燈會在昆明世博園景區內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本次燈會由由華僑城集團主辦,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華僑城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承辦,本次燈會於2018年1月25日在昆明世博園盛大開幕,本次活動持續到2018
  • 昆明世博園迎來20歲生日 將打造成春城「城市會客廳」
    雲南世博集團在慶典上表示,為讓昆明世博園重新煥發青春,將通過改造提升和創新發展,將其打造成為昆明「城市會客廳」。1999年,以「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為主題的昆明世園會舉行。「昆明世園會舉辦時,我和家人專門從紅河趕到昆明來參觀,場內場外人山人海,大家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那麼多國家的園藝,流連忘返。」來自紅河的遊客劉女士說,一轉眼20年過去了,昆明世博園仍是雲南一張靚麗的名片。輝煌20載,昆明世博園如何再創輝煌?
  • 昆明新世博園2年後建成 盤龍區正在悄悄做大世博片區
    從地圖上看,這4個片區都在世博園周邊,其中世博片區的規劃本身就包含世博園,長地梗村和青龍山到世博園也非常近,就連最遠的白龍寺村,到世博園的距離也不到1公裡,所以都可以看成是未來大世博片區的一部分。而盤龍區調整上述項目規劃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充分利用世博園更新改造的機遇,進一步做大世博板塊。
  • 「後世博」時代 昆明世博園準備打造一張新名片
    據悉,全新擘畫和改造提升後的昆明世博園,將以開放型的5A級景區呈現,每年可實現500萬-700萬人次客流,積極帶動昆明市片區經濟發展和品質提升,成為昆明「城市會客廳」和文化旅遊新地標、新名片。逐步呈現」的實施步驟和國際視野、國際標準,在2—3年內,將世博園建設成為真正的文化旅遊綜合體,打造成為中國西南文旅融合新地標,為各地的世博園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新範本。
  • 199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昆明世博園讓我重新把它拾起
    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設址雲南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就幾公裡。進入園區,廣場被各種鮮花裝點,煞是好看和氣派。2016年8月3日,國家旅遊局批准雲南省昆明市昆明世博園景區為5A級景區。
  •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首次舉辦的專業類世博會
    1999年昆明世博會一景 資料圖片 4月29日,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20年前的4月30日,我國首次舉辦的專業類世博會——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為後來中國舉辦奧運會等大型活動積累了經驗。 親歷者說 講述人:郭方明,原雲南省園藝博覽局局長,負責昆明世博會籌備工作。 「說起昆明世博會,我能講上幾天幾夜。」1997年,臨近退休的郭方明「臨危受命」,成為雲南省園藝博覽局局長,負責1999年昆明世博會的籌備工作。他說,籌備昆明世博會是自己「打過最硬的仗」。
  • 昆明世博園,光一個展館就佔地上萬平方米,來昆明必看景點之一
    導讀:昆明世博園,光一個展館就佔地上萬平方米,來昆明必看景點之一古代我們就很喜歡建造一些供人遊玩的觀景園,比較有名的肯定是圓明園,可惜它卻在戰亂之後只剩下一片廢墟。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們的嚮往,很多地方都建有很符合當地特點的觀景園林。
  • 昆明世博園邀你來參加萬聖節狂歡
    雲南網訊(記者 陳世金)10月19日至11月11日,一場神秘刺激的萬聖節狂歡盛宴將在昆明世博園拉開序幕 ,各類「精靈異獸」、「南瓜人」紛紛出動,讓你體驗一場魔幻、刺激的神奇之旅。活動以 「世博哈嘍餵 yao你來吹燈」為主題,活動期間每日17:30至22:00可入園狂歡,門票只需20元。
  • 昆明世博園斥資千萬打造中秋花雕燈展藝術匯 夢幻造型奉獻視聽盛宴
    9月10日,記者從昆明世博花雕燈展藝術匯新聞發布會獲悉,為保護和弘揚中國傳統習俗文化,塑造城市夜間旅遊特色,國家5A級雲南省世博園風景區在中秋、國慶到來之際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花海燈潮·璀璨春城」花雕燈展藝術匯,為市民及全國遊客奉獻一場藝術與色彩、傳統與創新完美融合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