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樓層逐漸增高,結構越來越複雜,火災事故也頻頻發生。當發生火災時,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爭分奪秒,快速逃離現場。萬一被火圍困,更要隨機應變,設法脫險,那麼火災發生後,我們應該怎樣正確逃生呢?
一、發生火災時,不能乘電梯,因為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或被火燒壞,在火災初期,樓道、走廊沒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時,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溼裹住身體,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沿防火安全疏散樓梯朝底樓跑,利用樓道走廊逃生。
二、高層、多層公共建築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利於逃生的物品,如把床單、窗簾、地毯等接成堅固的繩,進行滑繩自救,下到安全的下層。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利用外牆立面處滿足一定承重荷載要求的金屬雨水管進行逃生。
三、利用空間逃生。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情不嚴重時可採用這個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室內的可燃物清除乾淨,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室內的可燃物,消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後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並用淋溼的被子、毛毯封堵防止煙和有毒氣體進入,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人員的救援。
四、突遇火災,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儘快撤離險地。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竄。撤離時要注意,要儘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逃生五大誤區
一、原路逃生:一旦發生火災,人們總是習慣沿著進來的出入口和樓道逃生,發現此路被封死時,才去尋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時也許已失去最佳逃生機會。
二、朝光亮走:緊急情況下,人們總是朝著有光亮的方向逃生。但此時火場中,電源多半已被切斷或已短路跳閘,光亮之地正是烈火肆虐之處。
三、盲目追隨:常見的盲目追隨行為有跳窗、跳樓,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等。
四、慣性思維: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火是從下面往上燒,越高越危險,只有儘快逃到一層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這時底層可能已經是一片火海。
五、冒險跳樓:面對愈來愈大的火勢,愈來愈濃的煙霧,人們容易失去理智,但此時也不要輕易跳樓、跳窗等,要考慮你所在樓房位置的安全高度和樓下場地安全情況,要考慮是否有可靠的下樓安全保護措施;當然,最好還是另找出路,或採取其他辦法避險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