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她坐月子時,娘家忙著蓋房,弟弟結婚回家幫忙,推開門愣住了!
01.
「丫丫,你弟快要結婚了,你有時間的話,回來幫幫忙吧!」她接到母親的電話,心裡頓了一下,但還是答應母親明天就回去。
她只有一個娘家弟弟,她比弟弟大三歲,從她記事起,她挨打挨罵的次數比弟弟高,除了自個的原因,更多的是替弟弟受過,每當她辯解,母親就說她是姐姐,沒有帶好弟弟。
那時,她並沒有認為母親偏心弟弟,身邊的家庭都是這樣的,小的犯錯,大的受過,況且在衣食上,母親對她和弟弟一碗水端平。
直到母親說家裡的條件實在有限,供不起兩個孩子,想讓她退學,她才知道母親終究還是對弟弟更疼愛些。
她沒有哭鬧,順從了母親的安排,她對母親既有怨又有理解,她家和別人家不一樣,別人家都是父親是頂梁柱,她的父親卻是除了會喝酒發牢騷,其他一點忙也幫不上,都是母親操心家中大大小小的事。
雖然失去上學的機會,但她也是個心氣高的女孩,父母和出身無法改變,但自己的未來卻是可以改變的。於是,她把心思都放在掙錢上,別的小姐妹去逛街,她留下加班,除了給家裡寄錢,她想多攢點錢,將來做個小生意,總比打工強。
後來,到了結婚的年齡的她,遇到了一個男孩,男孩對她很好,事事以她為先,讓原本成熟的她感覺到被呵護的感覺,兩人相處一年後,她把男孩帶回去給母親過目。
02.
她堅信母親不會反對,男孩是家中的獨生子,他的母親早年病逝,父親沒有再娶,在村裡種植果園,家中條件不差。
就像她所料那樣,母親沒有反對他們在一起,等她去男孩家拜見他的父親後,兩家開始談婚論嫁。母親要的彩禮,不高不低,在當地屬於中等,不過母親說養大一個閨女不容易,要留下一半的彩禮,男孩的父親表示理解,一口同意。
半年後,她和男孩領了證辦了婚禮,婚後的生活甜蜜而平靜,她和老公在城裡住,那時她的弟弟不知道怎麼回事沒有考大學,跟著別人闖蕩去了。
婚後第二年,她查出懷孕,考慮到沒有婆婆,她提前跟母親說好,到時母親過來照顧她坐月子,母親也同意了。可是等她坐月子時,娘家忙著蓋房,母親說沒時間一直在她家住著照顧她,照顧她幾天,母親回家住兩天查看蓋房子的進度。
就這樣,母親斷斷續續照顧她坐完月子就回去了,留她自己手忙腳亂的學著照顧小嬰兒,老公只能下班回來後幫她一把。
此後的一年,她以照顧孩子忙,孩子小為由,再也沒回娘家,在她最需要母親的幫助時,母親沒有全力幫她,傷了她的心,她才不想回娘家。
母親似乎知道她的想法,沒有要求她回娘家,偶爾過來看她。直到弟弟要結婚,母親給她打電話,讓她回娘家幫忙。
03.
接到母親的電話,她頓了一下,但還是答應回去幫忙,唯一的弟弟結婚,她怎麼樣也得回去幫忙,帶著孩子,坐車回到娘家。
剛下車,就看到弟弟在等她,看到她,弟弟笑著接過孩子,說家裡的飯菜早已做好,就等她回家了。跟著弟弟回到家,家裡的老房子煥然一新,變成兩層小樓,短短一年,家裡的變化竟是這樣大。
她回去的時候已經過了午飯點,吃完飯後,弟弟把她帶到一個房間前,說:「姐,這是你的房間!」邊說邊推開門,她愣住了,喃喃的說道:「我的房間?」弟弟說:「是啊,咱媽說這間房是你的,讓你回來時有個住的地方!」
看到房間裡的家具一應俱全,考慮到孩子,房間裡的床加寬了一大塊,此刻,她的心被觸動,原來母親什麼都明白。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常聽別人說出嫁後,再回娘家已沒有了她的房間,她的母親卻為她留了一間房。
其實,為人父母后,她理解了母親的難處,母親不是不愛她,是條件不允許罷了!她決定,以後有事沒事要常回來看看母親!
(情感圖片來源於網絡,和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