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孩子學習不認真,總是走神,三心二意,一會玩玩這個,一會兒動動那個,就算是「老老實實」的坐在桌子前面,腦子裡也不知道在想什麼,本來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學習任務,硬生生拖幾個小時,家長們上火,孩子卻不以為意,就像現在流行的那句話說的一樣「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大部分家長們在面對類似的問題時,總是很容易著急上火,輕則斥責,重則「家法伺候」,很多人應該都看過那張照片,一個媽媽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非常煩躁,為了「冷靜」一下,她打開冰箱,把頭伸了進去,不得不感嘆一聲,家長們真不容易。
其實,大部分的煩惱都是因為方法不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番茄工作法」就是專門用來應對學習和工作中出現的不專注等問題。
番茄工作法是一個非常簡單易用,而且效率極高的時間管理方法,由弗朗西斯科·西裡洛在1992年創立,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時間管理方法。
簡單的說,就是選擇一個任務,設定二十五分鐘的鬧鐘,稱為一個「番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只專注於工作和學習,中途不允許自己做和任務無關的事情,等到一個單位時間結束之後,在紙上畫一個X,允許自己休息五分鐘,這五分鐘內做什麼都可以,每四個番茄時間可以多休息一會。
番茄工作法的好處是張弛有度,能在工作時保持極度的認真和專注,同時也能很好的放鬆和休息,最重要的是,每完成一個番茄時間,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我們的內心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原來我也可以專注工作和學習」。這種方法不僅大人可以使用,孩子們在學習時也可以採用,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每個番茄時間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可分割,中途如果出現不專注的情況,那麼這個番茄時間作廢,也就是說,不存在半個番茄時間;
第二,在學習和工作之外,不要使用番茄工作法,比如使用三個番茄時間打遊戲,或者用五個番茄時間陪孩子玩,讓孩子玩兩個番茄時間的玩具。番茄時間只可以用來工作和學習;
第三,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把學習時間規劃和安排好,儘量不要佔用孩子的休息時間。
第四,剛開始的時候,每個番茄時間結束時,家長應該先跟孩子溝通,詢問孩子的專注情況和目標完成情況,用√來表示目標完成,X則表示沒有完成目標。再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及時發現學習中的問題,並且協助解決。
需要注意的是,出現打擾的情況是無法避免的,尤其是孩子,幹擾因素更多,孩子們與大人不同,他們的專注力很難養成,難免出現走神等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著急,也不要過於情緒化,對於孩子來說,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著急往往只會起到反作用。
其實,番茄工作法其中有很多弊端和不足,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有一段沒有任何打擾的時間,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需要應付的事情實在太多,比如:
這些都是番茄工作法的弊端,所以,家長們應該注意一個問題,番茄工作法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時間問題,而是專注,應該把重點放在孩子專注能力和認真能力的培養上,不要太拘泥於番茄時間。
除了番茄工作法之外,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還有很多方法,一個不專注的孩子,背後往往有一個喜歡打斷孩子的家長,比如,孩子正在玩一個大人不喜歡讓他玩的玩具,家長們往往會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打斷他們,「寶寶,你看這裡有個好玩的」。
在家長們的心裡,孩子不管做什麼都是在玩,打斷也無所謂,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他們的「工作」,而這些習慣,都會成為他們的「工作記憶」保存在海馬體中,影響以後的學習和工作。
所以,想讓孩子專注,請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隨意打斷他們的「工作」。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