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中,貸款佔比下降、企業債券和股票融資佔比上升體現了融資結構逐步優化的大趨勢;而信託貸款佔比下降主要是加強規範監管的結果。上半年社會融資總規模小幅下降和結構有所改善的特點,既有助於支持今年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將對抑制通脹發揮積極作用。
還有專家認為,7.76萬億元的總量反映出市場融資需求相當旺盛,尤其是投資方面。
7月15日,央行公布了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初步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7.7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847億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本報記者表示:「上半年社會融資總量較去年小幅下降,符合宏觀調控穩中偏緊的總體基調。」
雖然在7月12日央行發布的上半年金融數據中沒有出現社會融資總量,但隨後,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上半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7.7萬億元。對於讀者此前的猜測,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社會融資規模管理涉及「一行三會」多個管理部門,因此數據可能尚未全部統計出來。此次央行也特別註明: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來源於人民銀行、發改委、證監會、保監會、國債登記公司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
如果說,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即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從機構上來講,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來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那麼現在來看,社會融資規模數據來源多個政府管理部門,基本能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係,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
雖然上半年社會融資總量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但是從剛剛公布的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6%、CPI同比上漲5.4%來看,7.76萬億元完全能夠支撐中國經濟較快增長;社會融資總量同比的小幅下降,也符合宏觀調控穩中偏緊的總體基調,否則流動性還會更多。
從央行公布的上半年社會融資結構看,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53.7%,同比低3.2個百分點;外幣貸款佔比4.3%,同比高2.0個百分點;委託貸款佔比9.1%,同比高5.1個百分點;信託貸款佔比1.2%,同比低6.2個百分點;銀行承兌匯票佔比17.1%,同比高0.2個百分點;企業債券佔比8.5%,同比高0.5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佔比3.4%,同比高0.5個百分點。
「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中,貸款佔比下降、企業債券和股票融資佔比上升體現了融資結構逐步優化的大趨勢;而信託貸款佔比下降主要是加強規範監管的結果。」連平表示,上半年社會融資總規模小幅下降和結構有所改善的特點,既有助於支持今年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將對抑制通脹發揮積極作用。在總體新增貸款規模下降的情況下,局部地區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難度增大,加之發行股票和債券融資的門檻較高,中小企業融資較為困難。
對於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接受採訪的專家們普遍認為,支持中小企業還需財政等相關政策協調發力,尤其是稅收政策,降低企業所得稅將有利於市場流動性更好地留在實體經濟中運行。
「7.76萬億元的總量反映出市場融資需求相當旺盛,尤其是投資方面。」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則認為,雖然上半年貨幣政策收緊,但是財政政策依舊積極,其中國家財政推動的投資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社會融資總量保持高位。
值得關注的是,扣除上半年新增的人民幣貸款,其他方面的融資不得不讓人重視,而這部分資金高達3萬多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假以時日,證券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渠道的融資規模將會與人民幣貸款基本持平。按照降低間接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宏觀指導思想,未來銀行新增貸款下降非常正常,因此更應該關注社會融資規模數據。
另外,多數受訪專家表示,由於上半年緊縮政策的效果將在下半年逐步顯現,因而下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會較上半年放緩。如果按照上半年7.76萬億元計算,並以年平均速度來看,今年全年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或許會超過去年的14.27萬億元水平,但也不會太多。盛松成今年4月表示,今年社會融資規模將在14萬億元左右,基本與去年持平。
對於下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的預判,連平也談了他的預測:一般來講,下半年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會較上半年有所下降,加之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繼續維持穩健,因此下半年的社會融資總量較上半年可能會有所降低。全年社會融資總規模為14萬億元左右,較去年的14.27萬億元略有下降。從結構上看,下半年新增貸款規模較之上半年會有所下降,而股市可能迎來階段性行情,特別是加大力度鼓勵和支持債券融資,將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佔比。 記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