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老大、老二,流水的老三,這是中國白酒界的江湖排名更迭歷史。從「茅五瀘」到「茅五劍」,再到「茅五洋」,我們看慣了瀘州老窖、劍南春、洋河在老三位置上的潮起潮落,但不變的是茅臺、五糧液的穩如泰山。
其實,中國調味品界也有「茅臺」、「五糧液」。
海天味業自從上市以來,股價一路高歌,如今市值已逼近3500億,把萬科、恆大、碧桂園等地產巨頭都遠遠拋在了腦後,業內稱之為醬油中的「茅臺」。有人說,海天味業一年200億的營收,如何能撐得起3000多億的市值,但反過來想,茅臺一年不到千億的營收,又如何創下了1.6萬億的高峰。
▲海天味業股價(截至5月8日上午11點30)
茅臺稀有,只屬於少數人,所以一直高高在上。而海天雖然平凡,但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可以說它面對的是14億的消費人群。茅臺不常有,海天日日吃。於是,他們都在自己的行業裡成了獨特的「王者」。但即使是「王者」也不能獨霸「江湖」,也時刻面臨著對手的挑戰。
正如茅臺身邊的五糧液,一直緊跟從未遠離,而海天味業的背後,也有一個不甘心的老二,對「一哥」的位置虎視眈眈。
中炬高新,光看這個名字,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它和調味品扯上關係,但現實是,這家從園區建設起家的公司,現在就靠賣醬油生存。也許很多人沒有聽過中炬高新,但你或許買過美味鮮、廚邦,它們都是中炬高新旗下的品牌。
2019年報數據顯示,中炬高新超過95%的營收都來自於調味品,而其中的主力就是醬油。雖然中炬高新一年的營收只有46億左右,與海天味業的200億比起來差距還比較大,但其用戶群體卻比海天有更大的優勢。
海天味業主打中低端,其醬油等調味品最大的目標市場不是家庭而是餐館,數據顯示,海天味業近70%的營收都來自於餐飲服務業。而中炬高新則偏重於中高端,美味鮮、廚邦的平均終端市場售價,都要高於海天,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中國醬油市場的開發潛力,就在於中高端市場。
▲姚振華
2019年3月,中炬高新發布公告,實控人由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變更為姚振華,中炬高新正式變成一家民營企業。姚振華和中炬高新糾葛的4年,也是中炬高新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的4年,無視大盤,一路穩步爬升,走出了自己的獨立行情。
▲中炬高新股價(截至5月8日上午11點30)
當年10塊錢的中炬高新,如今已站上了50元線,市值也逼近400億大關。當然姚振華也大賺了一筆,當年入主中炬高新的成本約26億,如今他的股權市值已超過56億,4年賺了30億。但這30億對於身家已經超過千億的姚老闆來說,並不算什麼,更大的意義是,他進入了一個可永續經營的行業。
其實,業內從2015年就開始一直在質疑,靠資本運作發家的姚振華,能賣得好醬油嗎。但現實是,這4年來,中炬高新的營收規模幾乎翻了一番,利潤漲了3倍。至於說中炬高新和海天味業爭鋒誰能笑到最後,你又怎麼看呢?
來源:糧油調味品招商網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