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脈動》:你所有的驚為天人,都是因為見識太少

2020-12-15 清潯的海角

你聽說過豆瓣10分的片子嗎?

就是這貨。《地球脈動》(也叫《行星地球》)。

雖然後來評分滑到了9.8,但這也真是夠喪心病狂了啊!

如此好片,怎麼能不安利呢?!

2006年BBC推出《地球脈動》第一季。

評分也高達9.7。

由《藍色星球》的製作團隊親力操刀。當年橫掃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

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自然紀錄片,一點都不為過。

十年之後,第二季《地球脈動》誕生了。

而與此同時,技術上的革新,使得畫面更加驚豔。

《地球脈動》第二季過去三年中,全程採用4K高清設備。(說實話我也不懂4K是什麼意思,想知道的自己百度,但是畫面令人震撼,即便是電腦畫面,也足夠驚豔)

第二季將分為6個系列片。英國生物學家David Attenborough擔任旁白。

而陰差陽錯地,無意間看到了第2集,總覺得要寫點什麼,才能表達內心的那種震撼和驚豔。

如果說此時此刻內心有什麼感受,那就是劉同之前寫的東西,好像有了那麼一點點的感同身受。

看紀錄片之前,我並沒有把它當成紀錄片。

而是一種窺探。

哦,原來他們的世界是這樣的?

原來和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生物,是這樣的?

越是了解到更多的未知,越是覺得自己的無知。

紀錄片和電影最大的不同是。

紀錄片看過一次之後,就能記得特別深刻,補的是眼界和震撼。

而電影更多補的是情感和情緒,所以容易遺忘。

一些鏡頭由攝製人員親自完成。

在零下20℃下蹲守了100個小時,才得以拍到金雕,還是如此近距離拍攝,危險程度可想而知了。

同時由航空組由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

僅此一點,評分給11分都不算多了。

多一分讓他們驕傲。

下面就跟著我看看那些震撼、驚豔而又令人深思的畫面。

明明只有58分鐘的視頻,為了截圖,愣是看了一個多小時。

為我的敬業點個讚!

山脈。

行走在峭壁上的羱羊(ibex)。

翱翔的金雕。

捕獵。

略萌的灰熊。

灰熊用樹摩擦背這一段加上背景音樂真是太逗了,強烈推薦23333

還有賣萌的小動物們。

雪山景象。

火烈鳥在冰面上行走真是萌到我了。

摔也要摔的優雅。

說好的優雅呢?!其實是這樣的。

當然還有那每一幀都可以作為桌面的壁紙。

而更應該肯定的東西,或許是他們的敬業精神。才會有後期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

震撼、驚豔。

是我用來形容這部紀錄片最多的詞彙了。

越是了解到更多的未知,越是覺得自己的無知。

紀錄片看過一次,就能記得特別深刻,補的是眼界和震撼。

生活還是如此,我還是那麼無知。

如果覺得無知,那就去看看《地球脈動》吧。

相關焦點

  • 豆瓣9.9《地球脈動》|在紀錄片中看「生態」
    《地球脈動》很想引用一段影評開頭:「大部分劇,如果你覺得好看,心裡會感到開心。而有這樣一種劇,看完後你心裡反而會感到後怕:因為它太震撼了。震撼到讓你突然意識到,如果你當初沒有鼓起勇氣打開第一集,耐心看完前5分鐘,你就會和這樣一部絕世好劇失之交臂。《地球脈動》就屬於後者。」「因為看完《地球脈動》後,我真的感覺自己啥都見過了。什麼長假出行,什麼環遊世界,真的不如在一臺高清彩電上,把兩季《地球脈動》給看了。」
  • 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一季》,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
    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一季》,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著名的紀錄片製作團隊,曾經製作出藍色星球的BBC,再次集結奉上這部堪稱是難以超越的紀錄片電影地球脈動,從地球的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到非洲草原和熱帶叢林,再從荒涼的頂峰到深邃的大海,難以計數的美妙生物,只能展現著他們賣力的身姿,我們看到洪水的掌握,以及周邊賴以生存的對我們的生存,狀態,也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同樣也見到了冰原上的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精細生物,同時還有地球各地的壯美景觀和奇特地貌,紀錄片團隊,無私的將這一些,最為光豔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 《地球脈動》觀後感
    《地球脈動》觀後感吳奕冰地球脈動,第一集講的是兩極之間,兩極指的是南極和北極,這兩極都是非常寒冷的地方。講的主要是動物之間相互殘殺和一年四季的變化。可有些動物則是因為人類的捕殺和垃圾導致滅亡,所以我們一定不要亂扔垃圾。《地球脈動》觀後感看完了《地球脈動》後,裡面的畫面一直在我的腦海裡跑來跑去。
  • 美術生手繪地球,開始覺得太違和,畫紙裁掉一半後:見識太少!
    美術生手繪地球,開始覺得太違和,畫紙裁掉一半後:見識太少!相信很多網友都見識過不少美術生的畫作吧,現在的美術生都非常厲害,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讓美術生產生靈感。他們的腦洞還非常大,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美術生畫不出來的。
  • 《地球脈動》觀後感5篇,快來看看吧!
    下面我要推薦一個「地球脈動日記」。理由:為了拍攝全世界最大的一堆便便——-蝙蝠糞便堆成的山,攝製組竟然住在了那堆便便的邊上!他們真是不容易啊!最令我爸爸媽媽暈倒的是我喜歡看「地球脈動」的程度竟然超過了看「哈利波特」!因為從「地球脈動」裡我學習到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知識。
  • 《地球脈動》拍到第二部,BBC如何像拍大片一樣拍紀錄片?
    BBC 的自然紀錄片Planet Earth (中文譯名《地球脈動》)第二季一經播出就被譽為神作。這幾乎是一件可以預見到的事情:一方面,BBC 的紀錄片素來就保持著一流的水準,可以說「BBC 出品必屬精品」,另一方面,2006 年《地球脈動》第一季的轟動就讓人們見識到了這個系列可能會達到的高度。
  • 5部BBC神級紀錄片:優秀孩子背後,拼的都是見識和思維
    你有帶孩子看過自然科學紀錄片嗎?或者帶著孩子真正地走近大自然嗎?最近跟朋友聊起育兒的話題,他說:「現在的孩子,天天坐在課桌上從早寫到晚,成績拿滿分,生活常識卻一無所知。你說這樣的孩子,長大是不是真的就有出息?」我想想也是,現在的孩子,對生活常識,對大自然了解得實在太少了。
  • 大部分的煩惱,都來源於見識太少。
    現在很多人買好吃的東西給小孩吃,就會說:「小寶貝,這是專門給你買的。」家長自我感覺自己對小孩很好,把好吃的都給他吃。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是害了小孩。讓小孩從小就有了一個意識:「這個東西是專門給我買的。」
  • 騰訊視頻與BBC同步上線《地球脈動II》 一起感受直擊心底的震撼
    騰訊視頻與BBC同步上線《地球脈動II》 一起感受直擊心底的震撼 10年前,一部《地球脈動》的出現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
  • 《地球脈動》幾乎每一集都有你能記住的驚人場面
    《地球脈動》本片共計11集,每集講述不同的生物群落在地球上的棲息概況,對地球生物多元性做了一次權威性的觀察。這部對地球的禮讚之作,擴展了自然史電視的領域。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
  • 快去買臺4K電視,全球最佳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即將回歸!
    過去10年,當你走進任何一家家電賣場,你一定可以看到一整面牆的電視機都在播放全球各種美到令人窒息的自然景色——從雪山到熱帶雨林、從大草原到沙漠。你看到的這些景色,很有可能是來自 BBC 的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eath)》。《地球脈動》在2006年一經播出,立刻成為了未來自然紀錄片拍攝的標杆。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地球脈動極光的成因
    新華社東京2月2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等機構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員利用地球空間觀測衛星發現了地球脈動極光的成因。極光是在高緯度的天空中帶電的高能粒子(通常是電子)和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
  • 地球每26秒「脈動」一次 科學家至今沒找到答案
    科學家對地球的認知還有很多不足,比如為何每26秒脈動一次,這個問題困擾了專家60年了,到現在還沒有解決。1961年6月6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傑克·奧利弗在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通過紙質記錄儀,第一次記載下了「地球脈動」,每26秒跳動一次。
  • 豆瓣評分9.9神作《地球脈動2》 小米4K電視完美呈現
    BBC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在2006年播出時曾轟動全球,被無數紀錄片迷封為神作。時隔十年,這部史詩級紀錄片的第二季重磅回歸,開播之後,不僅霸氣刷屏各大媒體和社交網站,豆瓣評分更是衝上9.9這樣罕見的高分。現在,《地球脈動》第二季已登陸小米電視,你將在大屏上超近距離地感受大自然不可思議的奇妙與壯美。
  • 漢斯季默×BBC「地球脈動 生命禮讚」上線 雲交響音樂會形式呈現...
    時光網訊BBC特別節目《地球脈動 生命禮讚》(Planet Earth: A Celebration) 雲交響音樂會將於9月1日12點獨家上線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平臺。《地球脈動 生命禮讚》(Planet Earth: A Celebration) 以雲交響音樂會的形式呈現,單集片長60分鐘,共1集。本片由BBC經典巨製《地球脈動II》和《藍色星球II》中八個精彩片段重新製作而成。
  • 酷我音樂上線BBC《地球脈動 生命禮讚》雲音樂交響會 呈現絕美視聽...
    在音樂中見證地球上每個生命瞬間,9月1日,BBC特別節目《地球脈動 生命禮讚》(Planet Earth: A Celebration) 雲交響音樂會上線酷我音樂
  • 地球的未解之謎:為何每26秒脈動一次 科學家60年還沒找到答案
    科學家對地球的認知還有很多不足,比如為何每26秒脈動一次,這個問題困擾了專家60年了,到現在還沒有解決。1961年6月6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傑克·奧利弗在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通過紙質記錄儀,第一次記載下了「地球脈動」,每26秒跳動一次。2005年,科羅拉多大學格雷格·本森利用三角測量法,成功定位脈動震動信號聲源位置在非洲西海岸幾內亞灣。2011年的研究進一步縮小了震源範圍,認為位於幾內亞灣的邦尼灣。
  • AR版《地球脈動2》已進入新聞業深度測試階段
    在我們看來,不僅僅是美國新聞業,全球的新聞業都逐漸步入這個階段。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 BBC 和 AR 技術公司 Blippar擦出火花,為史上評分最高的紀錄片《地球脈動2》製作 AR 體驗。就在前幾天,BBC 宣布和英國最大的 AR 廣告公司 Blippar 合作,利用 AR 技術來推廣《地球脈動2》,這部紀錄片在英國首播時,創下 15 年以來最多人觀看的自然歷史系列節目的成績。
  • 謹防:地球脈動 免安裝中文硬碟版下載
    遊戲名稱:謹防:地球脈動英文名稱:Beware Planet Earth!
  • BBC紀錄片可不只有《地球脈動》
    感動、震撼,每一幀都是美到哭的畫面,令觀眾不禁感嘆:怎麼會這麼美,怎麼會那麼美!      多年來,作為名副其實的生態大片,BBC自然片一直引發著有關地球和生物的廣泛討論。對於BBC的自然紀錄片,無論如何讚嘆都不為過,可以說自然片是BBC的拳頭產品,而BBC是自然片領域的第一號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