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項目1300萬工程款遭央企追討 超威動力跨界遇尷尬

2020-12-17 每日經濟新聞

光伏項目1300萬工程款遭央企追討 超威動力跨界遇尷尬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2 22:13:53

每經記者 彭 斐    每經編輯 湯 輝    

作為國內電池行業的標杆,去年前三季業績翻番的超威動力(00951,HK),在2019年料定大賺。不過,這樣一家富戶旗下,卻也有因「欠債不還」惹上官司、被央企直接討債。

「剩下1300多萬元的工程款,對方(池州超威)的人說,就算公司被破產清算,也不會支付。」1月9日下午,提到與池州超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池州超威)合作時,用丁文磊的話講,已經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丁文磊的身份是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航禹)的實際控制人。從關係上來看,山東航禹只是池州超威5.98MW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分包商,與池州超威有直接承包關係的,是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公司(以下簡稱貴州電建)。

這本是一個幹活拿錢的買賣,卻因業主方不願支付1300多萬元工程尾款,2019年11月份,央企旗下的貴州電建直接將其告上法庭。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中,一位與貴州電建與超威方面均有接觸的人士表示,池州項目是目前超威跨界光伏的唯一落地項目,隨著光伏上網補貼政策調整,超威方面可能已經在儲能板塊的光伏領域收縮戰線。

在被央企訴訟討債的背後,卻也隱藏著超威在儲能板塊布局的尷尬:光伏發電上網補貼退坡之後,超威多元儲能布局該何去何從?

▲鄒利製圖

超威動力旗下公司被央企追債

事情還要追溯到2017年,那一年,港股上市的超威動力的四級子公司,池州超威正式成立。

國際能源網的文章顯示,2017年12月16日上午,超威集團旗下超威電力公司5.98MW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開工儀式在安徽省青陽縣舉行,來自青陽縣、超威集團安徽公司、中國電建集團等領導參加儀式。此舉標誌超威儲能產業板塊邁出關鍵一步。

這一項目的業主方,為當年5月12日成立的池州超威。在開工儀式5天前(2017年12月11日),貴州電建與池州超威籤訂了《池州超威電力有限公司5.98MW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EPC總承包合同》(以下簡稱EPC合同)。

合同採用項目EPC總承包合同,固定單價為5.39元每瓦,初步的總價款為3134萬元。隨後,在2017年12月27日,貴州電建將項目分包給了山東航禹,並籤訂了分包合同。

「山東航禹實質承包了池州超威的電站項目施工工程。」丁文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分包合同籤訂後,山東航禹於2017年12月25日開工,並於2018年8月16日併網發電投入使用。經雙方確認,最終裝機量為5767.74kWp,根據合同固定單價5.39元/瓦結算為3109萬元。此外,還因池州超威變更設計、增購二期用二次設備等原因,總計增加費用119萬元。

「總共3228萬元工程款,業主前後三次支付1126.9萬元。2018年12月份我們和業主達成了一份和解協議,重新安排了剩餘工程款的付款進度,之後收到了767萬元工程款,這也是我們至今收到的最後一筆。」山東航禹項目經理梁審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池州超威與貴州電建於2018年12月25日籤訂的《超威池州項目付款協議》顯示,池州超威於2017年12月18日支付EPC合同預付款626.9萬元,後分別在2018年6月6日和9月25日支付進度款200萬元和300萬元。

上述協議主要包含5個條款:包括在2018年12月31日前池州超威支付767萬元工程款;承包商不追究池州超威延遲付款的責任;承包商優先承包二期工程等。協議同時載明:池州超威承諾在2019年6月30日前支付除質保金外的所有剩餘款項,並承諾在2019年12月31日支付質保金。但執行的前提是基於「乙方整改項目驗收中的問題合格」,承包商需要在進度款支付一個月內整改完畢。

不過,2019年6月30日是上述協議約定的截止日期,如今已經進入2020年,貴州電建和山東航禹並沒有收到剩餘工程款項。貴州電建與池州超威最終鬧上公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民事起訴狀顯示,貴州電建已於2019年11月11日,將池州超威及其母公司超威電力(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超威)告上法庭,並要求法院判定池州超威立即支付工程款1333.8萬元以及相應利息。

1月10日上午,貴州電建的委託代理人、貴州秉尚律師事務所律師蔣軍國向記者確認了該訴訟。

質量問題還是為轉讓項目鋪路?

「剩下1300多萬元的工程款,對方(池州超威)的人說,就算公司被破產清算,也不會支付。」1月9日,丁文磊多次提及。

對於資金未結清款項的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超威光伏項目負責人安華陽手機,並發送簡訊,但均未獲得回應。此外,超威集團多位高管也在接聽前直接掛斷了電話。

不過,池州超威與貴州電建籤訂的《超威池州項目付款協議》中的第三條,也成為後續爭議的焦點。該條款載明,池州超威在2019年6月30日支付質保金外所剩餘工程款項的執行前提:基於「乙方整改項目驗收中的問題合格」,承包商需要在進度款支付一個月內整改完畢。

記者獲取的一份池州超威5.98MW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工程竣工驗收記錄顯示,該項目於2018年8月16日併網發電,竣工驗收日期為2018年11月23日,資料核查項目為合格,質量核查為基本合格。設計單位在綜合驗收意見及結論註明:現場驗收基本符合設計要求、與設計內容一致。總承包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均在該驗收記錄上蓋章確認。

山東航禹方面提供的一份庭審筆錄掃描件顯示,在2019年12月20日在青陽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貴州電建起訴池州超威一案中,辯訴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付款協議》中規定的項目驗收中的問題是否合格,池州超威的辯護人提出了5~6個未整改問題,比如電纜沒完全直埋、合同中約定的監控設備未施工等;原告(貴州電建)則質疑相關證據的真實性。

「他們找出一堆電站質量問題的理由來解釋,但是我們建設的電站是通過有關部門的驗收的。」在山東航禹項目經理梁審龍看來,驗收通過了沒有問題,現在說有質量問題,很顯然是不成立的。

對於超威方面在庭審中提及的質量問題,記者聯繫超威集團多位人士,均未獲得回應。此外,一位曾在池州超威的項目負責人,對於質量問題,也並未確認。

在丁文磊看來,池州超威拒絕支付尾款,可能與其轉讓池州超威股權遇阻有關。他向記者透露,在2019年6月30日之前,3、4月份的時候,超威集團曾試圖將池州超威的全部股權轉讓,但未拿到工程款的施工方,拒絕了意向方提出的分期5年償還的建議。

對此,記者嘗試向與蘇州超威、貴州電建、池州超威等三方就池州超威股權轉讓形成四方協議的青島十川節能工程有限公司方面求證,相關負責人在簡訊中稱:「我們和超威沒有籤署協議,暫也無合作意向。」

多元儲能布局遭遇尷尬

按照超威動力2019年中報淨利2.36億元、同比增長72.16%的實力,為其旗下的池州項目公司支付工程尾款,應該不成問題。

不過,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中,前述從池州超威離職的負責人也提到,在2018年「531」後,光伏發電補貼政策的調整,行業都在收縮戰線。

池州超威5.98MW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併網發電,正是在「531政策」發布之後。一位光伏行業人士直言,超威靠電池起家,其涉足光伏領域屬於跨界,在行業內都一片哀嚎之時,超威應該也意識到了跨界的風險。

而早在2017年池州項目開工之時,該項目也被認為標誌著超威儲能產業板塊邁出關鍵一步。超威動力旗下的超威電力公司,則是這個電池巨頭涉足光伏行業的實施者。

國際能源網轉自超威集團官網的文章顯示,超威電力公司是超威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依託超威集團在鉛炭、鋰離子電池方面的長期積累,以「儲能、光伏發電、微電網系統集成、能源網際網路」等領域為主要關注點和目標市場。

一位與貴州電建與超威方面均有接觸的人士表示,池州項目是超威在光伏的唯一落地項目,隨著光伏上網補貼政策調整,超威方面可能已經在儲能板塊的光伏領域收縮戰線。

對於該說法,記者於1月10日多次嘗試聯繫超威電力有限公司光伏事業部總經理安華陽,但其電話始終未予接聽。

在一位光伏領域人士看來,超威轉讓池州光伏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應該與輕資產思路一致,但因為工程款支付引發糾紛,顯然讓超威電力的多元儲能布局頗為尷尬。

超威動力(00951,HK)1月10日收盤價2.780港元/股,較1月9日下跌0.36%。近五日最高2.850港元/股,最低2.710港元/股,總體呈現震蕩下跌。

相關焦點

  • 超威動力旗下公司拒不支付光伏工程款 被指間接拖欠數十位農民工工資
    據財聯社記者獨家了解到,港股上市公司超威動力旗下公司池州超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池州超威」)將5.98MW的光伏電站承包給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公司,隨後又將工程分包給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航禹能源)。但是項目在完成併網之後,池州超威卻拖欠工程款近1400萬元拒不支付,目前承包方已經起訴了池州超威。
  • 光伏扶貧工程款為何屢遭拖欠?
    併網差不多快兩年了,現在還欠著3000多萬元。」說起催款,協鑫能源工程公司澠池光伏扶貧項目負責人喬某向記者倒起了苦水。作為國家「十三五」首批光伏扶貧項目,澠池光伏扶貧電站為何遭遇工程款拖欠?在全國光伏扶貧推進的過程中,工程資金的整體給付情況如何?在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作為國家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已經幫扶全國407萬戶貧困戶的光伏扶貧又面臨著怎樣的考驗?
  • 追討工程款未果 男子放火被刑拘
    (原標題:追討工程款未果 男子放火被刑拘) 追討欠薪,天經地義,但切記依法
  • 漳州南靖:百名工人追討百萬工程款 319國道短暫擁堵
    漳州南靖:百名工人追討百萬工程款 319國道短暫擁堵來源:東南網-海都報閩南版作者:記者陳青松 白志強日期:2012-12-13[導讀]福建興龍鋼纜廠宿舍樓建設項目,從去年開始,陸續拖欠工人工資。 事發後,南靖縣政府及南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立即組織縣勞動、建設、公安部門趕到現場調解、維持交通秩序,並協調工程業主單位、施工方、工人代表就如何發放拖欠的工程款進行協商。
  • 央企拖欠工程款超10年,最後怎麼解決的?
    2020-09-25今天來源:裁判文書、基建通律所作者:川工程領域拖欠工程款是家常便飯,而面對強勢的央企,該怎麼辦?今天咱們就通過一個真實的案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對策!這是一起央企拖欠民企工程款長達十年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案件涉及的關係:甲方:某央企西南分公司乙方:四川某建築公司(民企)
  • 超威1號,樹立電池動力新標準
    在動力電池領域,動力衰減成為了消費者的頭號痛點需求,亟待有效解決。作為超威動力全新擔當——超威電池的全新產品「超威1號」,給出了解決方案。電動車的關鍵配件之一是動力電池,而動力指標是考核一塊電池質量是否過關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影響了電動車的續航和耐用。所以說,如何提升電池動力,解決續航痛點,增加電池耐用度,成為行業亟需攻克的共同議題。其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提升電池動力。
  • 有這3個條件,實際施工人直接起訴發包人,追討工程款
    但是,在建設工程領域,由於工程項目被轉包和違法分包的現象非常普遍,經過多層的轉包或分包,最終在實際施工人與發包人、總承包人之間,很可能間隔多個的轉包人或分包人。工程款被層層拖欠的情況下,實際施工人往往最難追討工程款,這種情況下實際施工人能否直接向發包人主張工程被拖欠的工程款
  • 電動自行車全球走紅 超威動力股價猶如」過山車」
    12月16日,動力電池企業超威動力(00951.HK)股價暴漲超10%,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2020年7月7日,超威動力創下了4.79港元/股的年內最高價,隨後股價一路下跌,截至12月23日12時,報2.85港元/股,重新回到年初的水平。
  • 包工頭為討工程款偽造證據騙法院 事情敗露遭罰2萬
    工人追討工資為名,包工頭索要工程款為實在建築工程領域中,包工頭僱傭工人從事其承包的部分項目,在工程期間,包工頭通常以自有資金支付工人的工資,待工程結束後,工程方、發包方才將相應的工程款發放到包工頭手中。
  • 1.8億工程款開出3.8億發票?6000萬訴訟引出天寶股份蹊蹺工程
    2014年,大連瓏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嘉洲分公司(簡稱「瓏達」)起訴天寶股份拖欠工程款6000萬元,要求判決立即支付。  之後法院委託第三方對原告已完工程部分的造價進行司法鑑定,認定造價為1.82億元。但瓏達認為鑑定未將追討的6000萬元計算在內,對鑑定結論不認可,因此該起訴訟至今未宣判,工程款在重新鑑定中。
  • 包工頭如何討要工程款
    01、包工頭如何討要工程款 1、討要工程款要果斷,不要拖泥帶水。 出於不好意思或者害怕影響關係,要工程款欲言又止,是討要當中最忌諱的事情。不論是何種關係,討要工程款要及時、果斷,不能拖泥帶水。因為要回自己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甲方即使不高興但對你的行為也不可厚非,一般也不會影響後期合作的。 2、視情接受轉化處理。
  • 貴陽企業打造亞太區域最大單體光伏發電項目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日前,由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簡稱電建國際)、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貴陽院)聯合承包的亞太區域最大單體光伏發電項目——越南虹峰光伏發電項目,在越南平順省北平縣正式投入運營。
  • 工程款被拖欠多年,浙江一公司遭項目發包方舉報涉黑多人被捕
    湖南懷化一房地產項目竣工驗收6年後,承建該項目的浙江一建築公司多名工作人員因遭項目發包公司舉報涉黑而被當地公安部門執行逮捕據了解,2011年5月,東陽建工與懷化市大漢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大漢置業」)籤訂承建大漢龍城一期二標段項目的《施工總承包合同》,2012年3月進場開工建設,2013年9月起,大漢置業拖欠工程款導致東陽建工無法及時支付勞務班組人工費,東陽建工相關員工多次帶農民工到大漢置業討薪,東陽建工甚至一度致函當地建設局申請停工。
  • 中國光伏騰飛40年周期開啟!致敬行業!
    8月18日上午,四川樂山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國內另一個多晶矽大戶——通威股份旗下永祥股份,不得已緊急停產。上遊原料供應短缺很快引發了價格上漲。光伏企業因原料價格上漲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緊接著光伏玻璃也開始供需失衡,產能缺口越來越大,「瘋狂」漲價,甚至是封裝材料也在經歷價格爬坡。
  • 廣東徐聞縣鯉魚潭水庫光伏發電項目實現併網發電
    近日,筆者到徐聞縣鯉魚潭水庫光伏發電項目基地採訪時了解到,去年10月底,徐聞縣鯉魚潭水庫光伏發電項目實現併網發電,截至目前,其發電量達1300萬千瓦時,產值約1300萬元。據了解,徐聞縣太陽能資源豐富,年平均日照為2003.6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485KWh/m。「十一五」以來,該縣共引進新能源項目21個,其中光伏項目5個。
  • 創新光伏建築一體化 國家能源集團等央企加快布局
    國家政策方向的進一步明確,已經讓多家央企以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為切入點,加快在這一領域的布局。銅銦鎵硒(CIGS)薄膜光伏發電是指利用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技術方式。
  • 100億加黑科技 東潤環能能源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將給分布式光伏帶來什麼
    通過100億元基金投資的項目,進行的配套融資額度將達到300億元。  基於能源大數據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的技術優勢,東潤環能已經積累了很多優質的清潔能源項目。該基金的成立,即是東潤環能要將金融帶入清潔能源產業,加快清潔能源產業,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為產業綠色升級,創新技術和節能減排工作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資金解決方案。
  • 工程款縮水700萬?總承包方和勞務施工方到底誰在「詐騙」?
    求助人名叫姜輝,據他反映,他於2018年初,與鄭州冠華置業東方領域項目的總承包商負責人林大偉達成口頭協議,施工兩棟樓的主體,然而一直到現在,工程款以及工人工資都沒有結清,1300多萬的工程款,對方只認600萬,而自己目前實際拿到手的也只有100多萬……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五年暴增14倍 分布式光伏力推山東躍升光伏應用第一大省
    對於山東省來說,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進入了光伏發展的快車道。  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山東省以1801萬千瓦的累計裝機規模穩居全國第一。可以預見的是,到2020年底,山東省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光伏裝機容量突破20GW的省份,成為名副其實的光伏應用第一省。
  • 總包拖欠分包工程款怎麼索賠
    下面由薛飛律師進行解答:一、總包拖欠分包工程款怎麼索賠總承包人拖欠分包人工程款的,分包方可以向總承包人追討工程款,如果總承包人不支付的,分包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二、實際施工人可以向誰追討工程款實際施工人追討工程款有以下途徑:途徑一,實際施工人應首先向轉包人,違法分包人主張權利。實際施工人往往與轉包人、違法分包人籤訂合同,他們是轉包或違法分包合同的相對人。實際施工人起訴索要工程款的,首先應當向與其有合同關係的轉包人或違法分包人主張權,這是實際施工人主張權利的主渠道和主導方向。途徑二,實際施工人可以發包人為被告直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