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如何做到一周看7本英文繪本?6歲男孩是如何做到中英文閱讀每天至少半小時的?
記者採訪了一個5歲女孩和一個6歲男孩的家長,發現了這兩個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的秘密所在。
餘芷墨小朋友,今年五歲,來自四川。據餘芷墨小朋友的媽媽反映:她兩歲多開始讀英文繪本,一開始買的是《小兔湯米》系列的繪本。
孩子一開始覺得很新奇很好玩,於是家長就讀繪本給孩子聽,家長像演員一樣模仿各種聲音,這對家長是很大的考驗,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慢慢培養出了孩子的閱讀習慣。
孩子每天起床的時候會隨手拿起一本書看,雖然不認識字,但是會看圖。孩子現在5歲了,基本每天看一本書。一周會看到7本。說到成功的秘訣,媽媽強調的是:孩子閱讀,不是短時期,完成任務式地去讀書,而是在整體的氛圍中去感受,最重要的是有家長的親子陪伴,這個過程可能是一年到兩年的時間,然後孩子閱讀的興趣會慢慢養成,並逐漸變成一種習慣。
在選擇繪本的時候,媽媽也給出了她的建議,她提到了中國的繪本和國外的繪本的區別:英文繪本充滿想像力,中文繪本主題意味還是很重,家長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選擇。
黃煜坤小朋友今年6歲,來自四川雅安。據他媽媽反映,他今年讀一年級,現在黃煜坤小朋友每天的閱讀量中文加英文至少半小時。孩子從三歲多開始學英文,平時用英語不多,但是會一些簡單的口語;在4歲多的時候,晚上睡前會讀一讀圖片和色彩比較豐富的小繪本。
自從參加奧茲卡親子閱讀的活動之後,媽媽和孩子一起陪伴閱讀了大約4個月,孩子的聽力明顯有很大的提升,性格變得更加開朗,在交際方面變得更加主動,在公眾場合也變得更加自信敢開口說了。
媽媽的教育秘籍是什麼呢?媽媽更多時候是用啟發式的方式引導孩子,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媽媽強調:「閱讀不分中英文,只要是閱讀,就會在無形中引導孩子,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閱讀,慢慢成長。」
此次親子閱讀賽前後持續了大約半年時間,從孩子們的現場表演可以看出,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是十分享受的,家長和孩子的互動也處處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樂趣。在整個親子閱讀比賽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們各自發揮他們的特色,在舞臺上盡情展示他們的熱情和風採,整場比賽的氣氛都很活躍。
奧茲卡親子閱讀項目的發起人田亮老師在現場發表感言:我們能夠讓孩子們在閱讀中變得更加勇敢。中國孩子往往結果性很強,太單調、太平面,一味地追求閱讀數量,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在親子閱讀過程中,讓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經歷整個過程。家長要帶動孩子一起表演,形象地帶動孩子在輕鬆愉悅的交流氛圍中不斷提高閱讀興趣。
陳建敏老師表示,現場的家長和孩子表現非常棒,看到臺前的表現,也能感受到父母在臺後的付出。「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經歷了整個過程。閱讀的目的不是僅僅帶孩子讀幾本書,而是在閱讀過程中多啟發和引導孩子。多問一些開放性問題,從細節影響孩子的小的行為習慣,這比反覆說教更有意義。」
現場的家長表達了最近幾個月陪伴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在他們看來,更重要的是從此培養出孩子的閱讀習慣,並增加孩子和父母的陪伴時間。「讓孩子什麼時候都喜歡讀書,並且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即使這麼小的孩子也能慢慢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未來的打算是什麼。這是親子閱讀最大的意義所在吧。」一位家長說道。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