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夥直播帶貨日銷300萬:額,我們市場裡很多這樣的

2020-12-15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偉豪 張曉培 文 / 攝)"親愛的粉絲們,大家久等了,歡迎走進我們的直播間 …… "晚上 7 點,帶感的音樂配上熟悉的開場白,90 後小夥邱天和他的"網紅"老婆準時出現在手機屏幕前,準備再次刷新銷售業績。

小兩口每晚 7 點"不見不散"式的開播,意味著接下來 4 小時的直播註定像打仗一般。他們的直播間在徐州宣武市場一個 500 平方米的大倉庫裡,裡面堆滿了衣服。在這個當地最大的批發市場,像邱天夫婦這樣的直播間,就隱藏在各個角落。

關掉店鋪當"網紅",直播 1 小時賣出 3 萬單

"倒計時,3、2、1,開搶!"話音剛落,100 支睫毛膏瞬間被搶購一空,這驚人的秒殺速度,讓邱天夫妻倆也倍感驚訝。隨後,便是"狂風暴雨"般的改價、打單、打包、發貨 …… 這樣的場景,已足足有了一年。

一年前,邱天夫妻倆還只是小小的服裝批發店主,一年後,他們搖身一變成了擁有 50 萬粉絲的"網紅帶貨王"。

"年收入翻了 50 多倍,但一切才剛剛開始。" 28 歲的邱天說。

邱天是武漢人,五年前他和老婆來到徐州宣武市場做服裝批發生意,夫妻倆經營著一家小店鋪,日子也算湊合。後來,他發現有一些店主在市場的引導鼓勵下做起電商直播,銷量蹭蹭往上漲。

"看到別人在搞,我去年 11 月份也開始嘗試做起了直播。"邱天一開始就嘗到了甜頭,"既然要做,就要做得更專業、更純粹"。

邱天關掉了他的店鋪,在宣武市場另租了一間 500 平方米的工作室,購買直播設備、裝修直播間、布置倉儲發貨區、組建自己的直播團隊 …… 而和這些相比,如何快速"漲粉"是邱天最關心的問題。

"人家都說有了粉絲,就有了流量,那麼商品自然就有了銷量。"於是,邱天開始模仿別人拍段子、發視頻、上熱門,有時一個熱門視頻就能吸粉 1 萬多。

邱天笑著說,原本他和老婆兩人都做主播,後來發現,老婆比他更有魅力,粉絲們更"崇拜"他老婆,於是他被 PK 下場,而他的老婆漸漸成為了擁有 50 萬粉絲的"網紅"老闆娘。

現在,邱天擁有了一支專業直播團隊,團隊成員分工協助,主要經營服裝、化妝品和生活日用品三大類。

"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 12 月 3 日,邱天和他的團隊直播 1 小時,賣出 3 萬單,日營業額三百萬元。今年的雙十二,他們直播時共下單 11669 單,營業額達 90 多萬元。"以前做實體批發,每天 1 萬多的營業額,現在是過去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邱天說,直播一場下來,有時光打包發貨都得一個星期。"每天感覺時間不夠用,真的太忙了。"

生意經歷"過山車",直播將他的皮草銷向全國

和邱天一樣,今年 43 歲的杜明明在"直播帶貨界"也小有名氣,但和邱天不同的是,他經歷了實體生意遭遇電商衝擊後最難捱的日子。

24 年前,杜明明開始搞服裝零售,當時生意的火爆,讓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好到什麼程度?孩子在哺乳期,我老婆忙得都沒時間回家,都是老母親抱著小孩來店裡給孩子餵奶。"

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電商經濟的興起,杜明明的服裝生意遭遇"滑鐵盧"。"那時,幾天沒銷量太正常了。"

隔行如隔山,轉行對於杜明明來說並不現實。後來,杜明明來到徐州宣武市場轉向發展做服裝批發,和廠家洽談拿到更優惠的價格,靠走量增銷量。在杜明明的努力下,生意漸漸有了起色,但他並不滿足,他覺得自己應該能做得更好。

"我也是看到別人在直播帶貨,他們能行,我也一定能行。"杜明明 3 年前開始將自己的皮草服裝拍成視頻,發布到直播平臺,並且嘗試搞起了直播,但起初銷量並不理想。"因為我賣的是皮草,價格偏高,而且現在皮草以次充好的太多,很多看我直播的人都不敢輕易下單。"

杜明明沒有氣餒。

"我想著,即使大家不敢輕易下單,但直播也能讓網友知道我有實體店,大家可以到店裡來試穿,自己評價判斷是不是貨真價實。"

功夫不負有心人,每天不間斷的直播,讓杜明明人氣逐漸高漲,而且由於貨真價實,越來越多的網友信賴這名主播。有鐵粉從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專程趕來看貨,也有網友直接從直播間下單,直播讓他的皮草銷向全國。

"現在店鋪是我跟老婆一起在打理,另外還聘了 5 個店員,店裡有 10 個微信號,我除了直播還在微信上發些圖片,網絡時代,不跟上就會被淘汰。"

從最初租用 8 平方的店鋪,到現在買下市場裡 15 間店鋪,杜明明很慶幸自己抓住了機遇。

一名店員發自肺腑地說:"生意火不火,關鍵看老闆的腦子是不是活絡。"

直播新秀月銷五六百萬:我只是個小戶

淺色休閒夾克,配上深色休閒褲,30 歲的李朋總是穿得帥氣又有品位。他精心地整理著貨架,準備晚上的直播。

李朋在宣武市場主營男裝批發,後來在市場管理方的引導下,他摸索著"觸網",拓寬思路,將大部分精力轉移到了直播上來。

"白天,我是男裝批發店主,晚上,我是帶貨主播,雙重身份,讓我的兄弟漸漸『遠離』了我。"李朋打趣地說,自打今年他每晚玩起直播後,兄弟們的約飯,他總是缺席,時間一長,朋友們再也不約他了。"他們也理解,說等我有空了,再約他們吧。"

有失就有得,李朋說,雖然自己少了年輕人本該有的瀟灑和放鬆,但生意的猛增讓他有了另一番收穫。

"其實吧,我總是慢半拍,電商興起那會我沒有抓住機遇,錯過了,很遺憾,這兩年直播興起,我又慢了,我今年才剛剛嘗試,但好在沒有再次錯過。"

李朋說,今年 10 月 5 日、6 日這兩天,他直播總共賣出 1 萬件男裝,營業額 100 多萬元。"真是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李朋不僅有實體店,還有 400 平方的倉庫及一個精心打造的直播間,月營業額平均可達五六百萬。

其實,這麼多店主的轉型,和市場管理方、政府部門的積極培育和大力推動是離不開的。前些年,為鼓勵商戶們擁抱網際網路,加速轉型,宣武集團專門成立了電商產業園,引導商戶"觸網",不斷探索營銷新路徑。據徐州市雲龍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宣武市場從事直播帶貨的電商有 100 餘家,2018 年,該市場實現電商交易 120 億元,同比增長 9%,其中個別大戶已實現網上交易超億元。

隨著 5G 時代的到來,對於這些"帶貨王"們來說,又將迎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2020 年,李朋給自己定下目標,銷量要在末尾再多一個" 0 ";杜明明計劃再多開幾間商鋪,能讓"老鐵"們盡情挑選試穿;邱天將在新的一年啟用 3000 平方左右的倉庫,要把直播做得更專業,加速"瘋狂"。

(編輯 黃媛媛)

相關焦點

  • 盲人小夥靠唱歌走紅 直播帶貨助家鄉土特產遠銷全國
    【小康中國】盲人小夥靠唱歌走紅 直播帶貨助家鄉土特產遠銷全國【解說】「直播帶貨」成為網絡平臺銷售的新時尚。近日,在重慶銅梁區,有這樣一位「網紅」,他雙目失明,平臺粉絲卻有90多萬人。他喜歡唱歌,喜歡秀家鄉的農特產,通過「直播帶貨」,讓家鄉的農特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 外國小夥:在美國,沒有中國這樣的直播帶貨
    「在美國,沒有這樣的直播帶貨。」昨日,來參加「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的美國小夥雷福興奮地說,自己的拍攝選題是《直播和有機採購》,他將前往嘉定安亭採訪,了解他們是如何幫遠在福建的農場做採購和直播帶貨的,「希望我的視頻能吸引外國人來了解中國的成就」。
  • 直播帶貨套路都有哪些?職業打假人王海揭秘直播間裡的套路
    據報導,廣州白雲市場監督局已經對「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立案調查,辛巴或將面臨15年的有期徒刑。這是一件好事嗎?當然。我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為這烏煙瘴氣的直播帶貨行業終於能得到整頓感到高興。今天就帶大家盤一盤這個行業有多亂。有人可能會提辛巴捐款1.5億的事,捐款了社會感謝他,可是這就給了他違法的權利嗎?不需要為自己的過錯複雜了嗎?你有沒有想過,直播間裡的東西為什麼便宜,虛假報價?像之前某老闆買個號稱帶真鑽的項鍊,1980一刀看到了98,你不是比渣渣輝還牛叉,就是想把我們智商按在地上摩擦。這個太低級,你但凡動動腦或者去其他渠道對比一下就露餡了。
  • 彭莉琴:直播帶貨助銷湘西農產品,挺好的!
    紅網時刻湘西5月23日訊(記者 李豔華 視頻 朱玉涵)「直播帶貨助銷家鄉農產品,用自己的流量為家鄉做貢獻,我覺得挺好的,也感到很榮幸。」近日,湘西網紅、吉首西收費站收費員彭莉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名人直播帶貨形成一股熱潮。彭莉琴表示,湘西的農產品很多,也很有特色,有湘西臘肉、柑橘、獼猴桃、永順莓茶、萬坪豆腐、餈粑等。這些產品在湘西以外都很受歡迎,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銷售出去,讓老百姓增加收入,為家鄉的脫貧攻堅做出自己的貢獻,感到非常高興。她希望更多的湘西人加入直播中來,助銷更多的湘西特產。
  • 手機屏裡飄出高山茶香,90後家鄉茶園直播帶貨
    小葉說,最近兩個月,粉絲量突然暴增到20萬人,目前日均觀看超過1萬人,在直播間裡,他把大部分時間用來介紹自己的家鄉,「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用來售賣家鄉的特產——高山綠茶。」  小葉說,通過這樣的直播,「我更希望有人了解我們的家鄉,更多人來關注我們這裡,來這裡投資旅遊,讓這裡的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 90後女老闆轉戰直播帶貨:一場直播賣出2.7萬單零食,發貨用了4天
    幹批發生意時,是擔心貨賣不掉,現在是擔心快遞發不出。」嘗到了直播帶貨紅利的常琳琳毫不掩飾,為此,她砍掉了經營10年的服裝檔口,開啟由傳統批發商向帶貨主播的進階路。簡單對著琳琅滿目的服裝拍個短視頻,就積累起33萬粉絲,一場直播帶貨2.7萬單,僅包裝發貨就用了4天,這個90後美女主播,有啥與眾不同的生意經?
  • ...掙300塊」的河南網紅小夥嗎?他來杭州想學直播帶貨,6家機構搶著要
    「後浪代表」來杭州遭6家直播帶貨機構瘋搶「來杭州想學直播帶貨,更想做一些有意義有溫暖的事!」11月21日,在抖音上有111.5萬粉絲的短視頻博主任海龍,從大連飛到了杭州。很長時間不變的平臺個人主頁介紹,也在他來到杭州後,換成了上面的這句話。
  • 90後小夥嘗試副業賣水果,第一周賣出500斤!一年賣出500萬!
    所以,真正決定我們生活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機遇都在拐點。01像90後青島小夥耿林,最初只是青島一家普通企業的銷售員。在紅豆角,疫情期間,一大波新用戶成為帶貨主播,他們原本面臨店鋪關門歇業,企業停工停產,家庭月收入斷流……還好他們選擇了直播賣貨的方式,實現了復工復產,且取得了可喜成績。
  • 「人皇SKY」做客拼多多秒殺直播間帶貨 超20萬網友拼走300萬元數碼...
    而說到中國電競第一人,在很多80、90後的心中,只有一個名字——「人皇SKY」。「大家好,我是SKY,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遊戲利器,優惠700元。來!上連結。」11月11日晚,SKY做客拼多多,與守在秒殺直播間的20餘萬名網友見面。
  • 為什麼直播帶貨是外貿企業轉型突破的最佳賽道?
    在最近的各種新聞報導中我們不難發現,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外貿行業轉型突圍的熱門關鍵詞。若我們把常見的線上社交電商渠道分為傳統電商模式,如淘寶天貓、阿里巴巴1688、京東、拼多多、蘇寧;社交平臺的抖音、快手;及基於這些社交電商平臺的網紅、素人直播帶貨;再加微商社群拼團等。那麼,在眾多線上渠道中,為什麼直播帶貨會成為99%外貿企業轉型突圍的首選?
  • 直播帶貨只能低價促銷?可口可樂、完美日記這樣用紅人帶貨 | 超級...
    特約觀察員楊澤 網紅帶貨無疑是今年營銷圈最熱門的話題,尤其是中國第一代網紅羅永浩在抖音開始直播後。於是更願意找李佳琦、薇婭這種頂級帶貨能力的網紅,並以超低的價格與這些網紅合作,看似網紅收穫了廣告費、粉絲獲得了實惠、企業得到了銷售額,但據我所知,很多企業的網紅帶貨都是賠本賺吆喝,花了坑位費、犧牲了利潤,而網紅不僅賺到了坑位費、銷售分成,還藉助企業的產品不僅讓現有粉絲獲益,提升了黏性,還吸引了更多粉絲,相當於很多企業出錢出力供養了網紅的粉絲。
  • 直播帶貨這麼賺錢?我們該怎麼做呢?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直播帶貨飛速發展的一年。 年度熱詞「直播帶貨」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網絡直播產業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其中,在疫情期間,電商直播成為今年上半年發展最為迅猛的網際網路應用之一。
  • 我們整理了一份直播帶貨TOP100「爆款」商品名單
    比如, 3 月 26 日,LV在小紅書上進行了新品的直播首秀,但這次直播只吸引了1. 5 萬人觀看;李湘賣貂, 162 萬人觀看,下單量為0;薇婭曾直播賣勞斯萊斯豪車,優惠 100 多萬,但最終一輛都沒賣出去。可見,影響直播帶貨的因素有很多,不僅包括產品品類、品牌知名度,還包括利潤、客單價、帶貨主播等等。
  • 童裝市場「後浪」洶湧,直播帶貨和跨界聯名成新玩法
    過去十年,童裝相關企業註冊量不斷增長,2017年企業新增量突破7萬,2019年企業新增量突破9萬。市場需求細分趨勢明顯,中高端市場成「突圍」關鍵「80後」、「90後」的為人父母者,對童裝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除了信賴大品牌以外,對於童裝的安全性、舒適度和款式也非常看重。
  • 金價創新高深圳水貝市場遇冷 珠寶企業直播帶貨「淡季不淡」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珠寶產業集聚地,深圳水貝珠寶市場卻沒有想像中那麼熱鬧。7月11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水貝市場走訪,不少店鋪都打出了出租、轉讓的招牌。雖然人流量並不差,但是有商鋪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幾天人漸漸多起來了,有一些外地珠寶商來拿貨,但是相比往年數量並不多,整體銷量還是起不來。」
  • 辛巴直播帶貨燕窩「翻車」,需退賠6198.304萬
    12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12月11日,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工作人員稱:「只是在調查,並沒有說立案調查,如果有了新的進展會第一時間公布。」「辛巴燕窩事件」的持續發酵,給生意火爆的燕窩市場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 福州小夥黃奮翔:直播帶貨是門技術活
    黃奮翔正在直播帶貨。  黃奮翔是一名福州小夥,在直播間裡,粉絲們更愛叫他「黃小白」。他是福州最早一批嘗試直播帶貨的人,在他看來,直播不僅是項體力活,更是一門技術活。  不光會聊天還要能吃苦  個性的T恤,配上時髦的鴨舌帽、酷炫的墨鏡和運動鞋,眼前的黃奮翔潮流感十足。瞧見黃奮翔的第一眼,記者還以為他是一名「95後」。
  • 舟山海鮮市場復甦 90分鐘直播帶來百萬銷售額
    舟山海鮮市場復甦 90分鐘直播帶來百萬銷售額來源:聯商網2020-03-23 20:40聯商網消息:今年,往日熱鬧的舟山海鮮銷售遇到了問題。直播間熱鬧非凡,海上的信號卻不作美,直播間有些卡頓,嚴重時,直接斷線。一旁拼購的技術人員陳蘇楠、常超及時調整,穩住了直播信號。尹鴻怕會流失觀眾,誰料,重新打開後發現,觀眾非但沒少,反而增加了很多。不過一會,船老大張聰炳向尹鴻做了個手勢,示意可以過來直播收網了。巨大的漁網從海中緩緩提起,臨近海面先露出來的是白白的魚肚,張聰炳瞟了一眼知道這次穩了,應該有不錯的收成。
  • 金價創新高深圳水貝市場遇冷 珠寶企業直播帶貨「淡季不淡」-黃金...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珠寶產業集聚地,深圳水貝珠寶市場卻沒有想像中那麼熱鬧。7月11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水貝市場走訪,不少店鋪都打出了出租、轉讓的招牌。雖然人流量並不差,但是有商鋪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幾天人漸漸多起來了,有一些外地珠寶商來拿貨,但是相比往年數量並不多,整體銷量還是起不來。」為了尋求突圍,珠寶企業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曾睡豬棚的貧困小夥成網紅主播 一個月直播帶貨賣出2萬斤獼猴桃
    徐國泰(左)在直播賣貨□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俊恩施大山裡的貧困青年徐國泰,養豬遭受挫折,後來負債纍纍,最困難時一家人住在豬棚裡。面對逆境不退縮,他勇敢嘗試直播行業,在杭州幫扶隊的輔導下,僅三個多月就擁有4.3萬餘名粉絲,逆襲為「新晉網紅」。一個多月內,他直播帶貨賣出2萬多斤獼猴桃。小夥當上領工資的「農民主播」徐國泰的家在山巒起伏的恩施市太陽河鄉寶塔巖村,一度偏遠閉塞交通落後。19日下午,他正在恩施市忙著準備一場晚上的民俗演出,說起自己這幾年的境遇,他露出憨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