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網2020-03-23 20:40
聯商網消息:今年,往日熱鬧的舟山海鮮銷售遇到了問題。魚、蝦、貝、藻、蟹等海鮮在3月份的時候本是銷售旺季,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原有的銷售渠道在物流上遇到困難,很多漁民辛辛苦苦出海捕獲的海鮮找不到銷路,擠壓在自己手裡,打開新的銷路成了當務之急。
3月22日清晨,舟山碼頭天色陰沉,捕了二十多年魚的船老大張聰炳望了一眼海平線處的陰雲催促道:「快出海吧,看這天色,怕是要下雨。」
常年生活在海邊,海風將船老大張聰炳的皮膚吹得有些乾澀,面頰稜角分明。今天這趟出海與往日不同,船上多了三名蘇寧拼購的客人,他們將在海上現場直播捕魚過程。張聰炳對直播並不陌生,但在自己船上直播還是頭一遭,臨行前,他有些緊張地問:「這次會有多少人看我們的直播?」
負責直播的尹鴻趔趔趄趄走上漁船,答道:「以往經驗,至少有十萬人吧。」
「十萬人?」張聰炳瞪大了雙眼:「我捕了二十幾年魚,也沒十萬人上過我的船。萬一今天捕不到魚,那我不是丟大人了?」
1、
漁船在海裡行駛了近半個小時,張聰炳一直在觀察天氣和海面。捕魚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一名經驗豐富的船老大可以根據周遭環境判斷出何處有魚群,一網下去,收穫頗豐,但這也需要點運氣,沒有人敢保證自己百分百不看走眼。
海上開始稀稀拉拉飄起小雨,張聰炳意識到必須馬上下網了,不然雨勢一大,必然影響捕魚和直播,百米大網沿著船體緩緩而下。
一旁直播的尹鴻狀態正好,從剛開播到現在,直播間的人數嗖嗖往上竄,不一會便聚集了十幾萬圍觀群眾。搖晃的直播鏡頭,更具真實感,似乎把觀眾帶到了船上一般。尹鴻馬不停蹄在船上踱步,給觀眾介紹各種海鮮小知識,並大力吆喝起這次直播主打的兩款產品:深海小黃魚和舟山帶魚。「我們蘇寧拼購的海產品都是從張老大這樣漁民手中收來的,下單直發,眼見為實。」
直播間有不少家庭主婦,她們猶如逛菜場一般,東一句西一句詢問產品問題,「網購海鮮打不打稱?」「快遞幾天能到?」「萬一送到了不保鮮怎麼辦?」
直播間熱鬧非凡,海上的信號卻不作美,直播間有些卡頓,嚴重時,直接斷線。一旁拼購的技術人員陳蘇楠、常超及時調整,穩住了直播信號。尹鴻怕會流失觀眾,誰料,重新打開後發現,觀眾非但沒少,反而增加了很多。
不過一會,船老大張聰炳向尹鴻做了個手勢,示意可以過來直播收網了。巨大的漁網從海中緩緩提起,臨近海面先露出來的是白白的魚肚,張聰炳瞟了一眼知道這次穩了,應該有不錯的收成。很快,裝滿海魚的大網被起重機掛在船頭——這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網被打卡的一剎那,上千斤海魚「魚貫而下」,譁的一聲,瞬間鋪滿了船頭。
直播間的彈幕達到了高潮,「買買買」的彈幕瞬間刷屏!
2、
疫情之下,2月至今,舟山海鮮銷售受到了極大影響,從日銷萬斤變成了滯銷,漁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從事海鮮銷售多年的蘇寧拼購商戶葉梁梁表示:「一到五月份,舟山漁民就要陸續進入休漁期。兩個多月沒有銷售,已經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如果不抓住3月份的尾巴,儘快恢復銷售,漁民損失太大了。」
葉梁梁從蘇寧拼購商管口中得知「拼購助農18條」後,主動聯繫了商管,希望能藉助蘇寧平臺優勢,為漁民打開銷路。商管建議她聯繫當地漁民,做一場直播帶貨。「疫情期間,我們蘇寧大力推廣直播帶貨,組織了上萬場直播。單是『超店播計劃』一天的直播場次就超過3000場,累計觀看人次超1.3億,創下行業之最。」
22日的這場舟山直播,雖然只有短短的90分鐘,但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饋。大數據顯示,直播期間,賣出了6萬斤小黃魚和4萬多單帶魚,累計銷售額突破百萬元。
從全國來看,在這段「足不出戶」的日子裡,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得不更多選擇網際網路。網購蔬菜、日常用戶等行為頻頻增多。整個2月份,蘇寧拼購幫助600多戶農戶銷售了逾千萬斤農產品。攀枝花的西紅柿、雲南的土豆、陝西大荔的胡蘿蔔、湘西的蘆柑等果蔬產品位列銷量榜前列。並為214家商戶提供貸款,另外還有40多家在授信中,累計貸款金額逾2000萬。蘇寧菜場銷售環比增長7倍,家樂福到家業務訂單增長412%,新近推出的同城配(10公裡範圍內半日達),訂單也單周環比增長296%。
面對直播帶貨形式井噴,人們很容易聯想起17年前電子商務借著非典疫情崛起的那段往事。非典催生了消費者「觸網」,這次疫情或許加速了消費者「觸播」,但其用戶滲透之勢遠勝2003年,產生的影響值得期待。
如今,天氣轉暖,春風拂面,生機勃勃。疫情最為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復工大潮來臨,蘇寧拼購在舟山撒下了迎春第一網,萬業春季也即將到來,蘇寧拼購願意為更多商戶充當「撒網人」,捕撈起沉甸甸的收穫。
(來源: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