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帶火海頭鎮幾十億的海鮮生意

2020-12-20 水產頻道

  


  一年播放量165億次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全國人民13億人民人均觀看12次。

  

  在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的報告中,江蘇省連雲港市的贛榆區海頭鎮創造了這個全國短視頻播放量最大的記錄。

  

  海頭鎮人都在拍些什麼,讓全國人民這麼喜歡看?答案是海鮮。在這上百億次的海鮮相關短視頻背後,還有一個年產值幾十億的海鮮電商市場。

  

  直播電商火起來

  

  海頭鎮是傳統的漁業大村,東臨黃海,擁有捕撈船隻1000餘艘,佔全省1/5,盛產各種海鮮,尤以黃魚、梭子蟹、東方對蝦、紫菜、貝類等海鮮珍品為最。當地有著名的蘇魯海鮮市場,多年來通過貨車把海鮮運往全國各地。

  

  但現在,海頭鎮更以電商聞名,大量海鮮通過快手等電商渠道直接銷往全國。每天晚上9點到12點,海頭鎮家家戶戶都打開快手等平臺做海鮮相關的直播:

  

  「老鐵們,看這新鮮的八爪魚,還有下午剛上岸的皮皮蝦!」

  

  「海螺你就放水裡,大火煮10到15分鐘。蟹啊?大火八九分鐘就行,肚皮朝上蒸,這樣才能把湯汁留在蟹裡。」

  

  在快手電商風靡之前,海頭鎮只有兩三個順豐快遞員,現在鎮上順豐快遞網點就有好幾個,每個網點都配有至少十幾個快遞員。而能保證不摔件的京東,據說去年在海頭鎮做了高達5000萬元的業績,一天就要收單三四萬單。零零總總的快遞件加起來,海頭鎮一天能出幾十萬個快遞,這其中大部分銷路都來自直播。

  

  海頭鎮海前村黨總支書記周家新說,全村共有1320戶,其中400多戶個體工商戶,經營海鮮產品的佔到一半以上,2017年全村網上銷售額達到2.3億元。但村裡的從業者認為實際銷量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可以肯定的是,電商從根本上改變了這裡的銷售模式。海頭鎮被認定為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鎮,海頭鎮海後村、海前村、大興莊村、青口鎮裡沙村4個行政村被認定為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

  

  這一切都起源於2015年2月,一位名叫張延喜的村民,在直播平臺開始發布記錄自己漁民生活的短視頻。他上傳了漁船出海、捕撈、進港的畫面,也拍下了當地的海鮮市場和各種各樣的海鮮做法。在粉絲達到10萬多的時候,有人想從他那裡買到視頻中看到的海鮮。

  

  現在,張延喜有近50萬粉絲,每天可以穩定出單幾百單,一年利潤上百萬元,並且帶動整個海頭鎮開始走上電商之路。

  

  一個有趣的變化是,以前海頭鎮人民用海鮮來做蝦醬、蟹醬等傳統的海鮮醬,現在因為全國各地的人都想吃到當地海鮮,為了解決食品新鮮和烹飪技巧的問題,海頭鎮人開始用作麻辣熟食的方法處理海鮮。生產「麻辣小海鮮」的廠家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新的食品標準也因此形成,發展出「海娃」等本土新品牌,一年產值能達到3億多。

  

  除了通過網絡對個人進行零食,直播也使當地的批發生意觸角伸得更遠。因為快手用戶來自五湖四海,很多看直播的人來自偏遠的內地,甚至從來沒有看過大海。在快手上結識後,很多人開始從海頭鎮批發大量活海鮮去內陸,現在就連新疆都能吃上來自海頭鎮的活蝦活蟹。

  

  更多被改變命運的人

  

  在榜樣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直播擴展自己的事業和生意。

  

  陳建康是當地的經營能人,本科學的是動畫設計,2015年回到家鄉希望在當地就能經營自己的事業。他一開始選擇做淘寶,卻發現淘寶的流量非常昂貴,必須花很多錢做廣告才能有生意。當張延喜在直播平臺上積累粉絲並且開始賣貨時,陳建康發現這是一個更好的平臺,利用自己的動畫設計特長拍攝出大量廣受歡迎的熱門視頻。

  

  很快,陳建康開始招募村裡賦閒的婦女來共同經營直播平臺上的生意。她們有的成了客服,有的被培養成了臺前的主播。靈活的工作時間和固定加提成的收入模式,非常適合這些還需要照顧家庭和孩子的婦女。

  

  因為擅長拍視頻,陳建康還被各個村子輪流邀請去做培訓如何拍好直播。有一個村子總共100多戶,培訓當天每家都至少有一個人到場學習,大家都非常好奇怎麼能拍好直播,怎麼能從直播平臺上做起小生意。

  

  「直播對當地經濟的改變實在太大了,」 海頭鎮海前村黨總支書記周家新感慨道。在他的規劃裡,海前村海頭電商產業園西側將開工建設200畝的海鮮電商產業園。「未來,我們要更加注重產品質量,打出自己的拳頭產品,讓直播平臺的老鐵更喜歡我們海頭海鮮。」

相關焦點

  • 王思聰前女友雪梨,直播賣貨賣了幾十億
    直播行業最近可謂是火爆至極,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直播行業,大家熟為人知的主播有李佳琪、薇婭、辛巴等等,但還有一人在直播帶貨的熱潮中殺了出來,那就是雪梨。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大家可能對雪梨不太熟悉,但王思聰大家應該知道吧,著名的富二代,外號「國民老公」,萬達老總王健林的兒子,而雪梨就是她的前女友之一。
  • 關於網絡直播帶貨的幾點思考
    今天跟大家聊聊直播的事情。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茶叔身邊很多實體店或主動或被迫地加入了直播賣貨的行列。而以薇婭和李佳琦為代表的網絡直播銷售佼佼者,以其超高的人氣和超強的吸金能力,直接引爆了人們在網上直播賣貨的熱情。
  • 寧波象山:224萬網絡大V直播「帶貨」 帶動周末自駕遊熱潮
    他的微博以及時資訊和網絡橋段吸引了不少網友,其中也包含美食、旅遊、求職交友及投訴維權等信息內容。開通九年,西門町的新浪微博粉絲數已超過223萬,在寧波本地頗具影響。在寧波圈,大家都知道,本名周奇的西門町,是土生土長的寧波人,更是寧波「百事通」。
  • 直播帶貨,不只是做生意
    (張巍攝)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網絡直播大顯身手,成為推動經濟重啟的法寶。4月8日,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報告地——湖北武漢宣布「解封」。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正是在那一天武漢市副市長李強第一次走進了網絡直播間。  李強戴著口罩,介紹他最喜歡的武漢美食——熱乾麵。
  • 同樣都是嫁給澳門疊碼仔,安以軒賺了幾十億,吳佩慈卻欠了幾十億
    同樣都是嫁給澳門的疊碼仔,安以軒賺了幾十億,吳佩慈欠了幾十億 說到吳佩慈的老公相信大家近來都是很關注的,早在很久前的時候吳佩慈老公紀曉波欠錢的時候就曝光出來了,例如去年的時候紀曉波因為五百萬租金被起訴,還有旗下的上市公司負債幾十億被曝了出來等等,就連紀曉波當年送給吳佩慈的那棟豪宅也是被抵押了很多次的
  • 日本美女直播吃海鮮蓋飯,一口氣6大碗全部吃飯了
    日本美女直播吃海鮮蓋飯,一口氣6大碗全部吃飯了,網友:這姑娘誰養得起,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網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逐漸的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又一途徑。而網絡的發展也相繼的帶火了一些行業,就拿最近大火的直播行業來說吧,網絡的發展推動了整個直播行業的發展,這一行業也越來越受歡迎,不過想要進入這個行業卻不是那麼容易。
  • 幾塊錢成本造出「大牌口紅」 暗訪直播帶貨背後的造假生意
    原標題:暗訪|超低價「名牌口紅」何來:直播帶貨背後的造假生意根據做工細節好壞之分,以幾毛錢至5元錢不等的成本,就能造出一支正品需要三四百元的假口紅。經過造假者的分銷,這些假口紅通過微商、直播帶貨、網店、線下門店等渠道流入市場。
  • 「瀋陽網絡直播帶貨節」掀起直播帶貨風潮
    「瀋陽網絡直播帶貨節」掀起直播帶貨風潮 全省各地 │ 2020-03-25 15:10來源:瀋陽網 作者: 編輯:閆尚
  • 石獅古浮海鮮大排檔的「生意經」
    ­  生活在閩南,無海鮮不歡。對於三面環海的石獅而言,海鮮大排檔是一種「味覺記憶」的存在。在祥芝鎮古浮村沿海大通道旁有10餘家海鮮大排檔,因為物美價廉,一直口碑不錯,古銘港海鮮廳就是其中一家。這兩天,古銘港海鮮廳的老闆蔡國際特別忙,清掃衛生、整理餐具、訂購海貨……「往年都是到端午潑水節那天開張,今年提前到『五一』節。一是今年天氣暖得早,二是我對客源有信心。」
  • 國務院扶貧辦:直播帶貨是扶貧的重要方式!再不做帶貨,就out啦!
    4月24日,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洪波表示,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扶貧產品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近年來特別是疫情期間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一是把貧困地區的產品賣出去了,還有就是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的渠道,同時也讓城裡的人知道並且享受了貧困地區綠色、優質的農產品。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李莉是北京的一位白領,每天的午休時間,她都會某平臺上雷打不動地看關注的一位主播的直播。「關注她是因為她帶貨的一些東西都不錯,不像有些主播在直播間『喊麥式』的帶貨,但推薦的商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不過,隨著諸多監管規則的出臺和一系列行動的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顯然已經被戴上了「緊箍咒」。
  • 溫州人怎麼賺錢:據說他們靠海鮮生意就能暴富
    據說溫州當地人靠海鮮生意就可以發家致富,甚至暴富的人比比皆是,畢竟在溫州經營海鮮生意有著如下優勢:  1:佔據地利優勢  溫州人怎麼賺錢,自然靠海鮮生意就可以賺翻了。俗話說得好,靠海吃海,靠山吃山,而溫州人臨近海域,自然就需要好好利用這現有的資源。
  • 玩短視頻直播賣海鮮一夜賣200萬,新時代淘金賣水的創業商機
    而在連雲港海頭鎮和浙江義烏都有著貨源優勢的地方,不少抓住短視頻和直播風口的人,能做到日入六位數。三年前,匡立想只是連雲港海頭鎮一個普通的漁民,靠海吃海,生活拮据。現在他的「XX海鮮」在短視頻平臺上有近兩百萬的粉絲。
  • 萬寧港北海鮮產品組團上「海南好物節」直播
    長腰魚乾、巴浪魚排、魷魚乾、蝦皮幹、蝦米……5月5日晚,7種萬寧港北海鮮產品「組團」登上萬農村播「海南好物節」直播活動,通過線上直播帶貨的形式宣傳推動萬寧特色海鮮產品出省、出島、走進千家萬戶。「港北海鮮產品全部採用自然人工晾曬,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味道非常鮮美!」現場煎魚乾、蝦皮炒蛋,直播中,「有魚地」海產品牌創始人莫澤錦化身主播,現場為網友展示港北海鮮產品的多種吃法。「看著好好吃。」「烤好再配點小酒很棒的。」……視頻直播中,粉絲們好評如潮,紛紛直播平臺下方留言,為萬寧港北海鮮產品點讚。伴隨主播發放紅包、抽獎等一波波福利,直播更是高潮不斷。
  • 舟山海鮮市場復甦 90分鐘直播帶來百萬銷售額
    舟山海鮮市場復甦 90分鐘直播帶來百萬銷售額來源:聯商網2020-03-23 20:40聯商網消息:今年,往日熱鬧的舟山海鮮銷售遇到了問題。海上開始稀稀拉拉飄起小雨,張聰炳意識到必須馬上下網了,不然雨勢一大,必然影響捕魚和直播,百米大網沿著船體緩緩而下。一旁直播的尹鴻狀態正好,從剛開播到現在,直播間的人數嗖嗖往上竄,不一會便聚集了十幾萬圍觀群眾。搖晃的直播鏡頭,更具真實感,似乎把觀眾帶到了船上一般。尹鴻馬不停蹄在船上踱步,給觀眾介紹各種海鮮小知識,並大力吆喝起這次直播主打的兩款產品:深海小黃魚和舟山帶魚。
  • 銀行搭臺 企業唱戲 "網絡直播帶貨"為小微企業打開營銷新通路
    銀行搭臺 企業唱戲 "網絡直播帶貨"為小微企業打開營銷新通路 觀察家網 | 2020-11-26 16:50:10 11月26日,在一年一度的感恩節來臨之際,民生銀行北京分行開展了一場特別的"小微普惠金融日"客戶回饋活動,以"彼此相連 共贏未來
  • 翔安漁村喜迎周邊客:海鮮餐廳生意紅火 大嶝島遊客也逐日增多
    曾經品海鮮自駕遊的勝地,人們最愛去的海島漁村,是否依然火爆?去大嶝島買臺灣貨,遊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的熱情是否依舊不減?  帶著這些疑惑,記者走訪了翔安部分海鮮館,以及大嶝島的一些旅遊景點——海鮮生意紅火依然,大嶝小鎮回暖速度喜人。
  • 膠州大叔直播打魚成網紅 月售海鮮1500公斤
    馬希慶在船上直播。 劉 偉攝山東省膠州市漁民馬希慶算是2017年直播界的「另類」,在別人直播唱歌跳舞打遊戲時,他的直播間裡卻是海天一色、出海打魚。粉絲量日益增加的同時,老馬打上來的海鮮也走出青島,奔赴全國。
  • 網絡直播帶貨打假:法律制裁來得晚不晚?
    大同法制網報導:這段時期,王海與網絡直播帶貨硬扛上了近年來,在網絡直播的風口上,紅利突現,一批網絡帶貨的湧出水面,其中的佼佼者成為網絡帶貨界的尖端精英,單憑此項每年進帳就會有上千萬的收入,而且已然是團隊運作,公司化管理。自職業打假人王海重出江湖,重拳出擊,網絡直播帶貨一下子成為眾人關注焦點。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制假售假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 新鮮東海海鮮/「含桃量」70%的冰淇淋……農博會今日直播亮點頻出!
    7月20日,新區農博會鎮領導直播帶貨進入倒數第二天,登場的有川沙新鎮、浦東農發集團、南匯新城鎮和浦東供銷合作社。儘管前幾天已有多場直播,但今天的直播仍以諸多「亮點」,讓直播間的人氣以及觀眾的搶購欲持續高漲。中午11點開始的首場直播是川沙新鎮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