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閩南,無海鮮不歡。對於三面環海的石獅而言,海鮮大排檔是一種「味覺記憶」的存在。在祥芝鎮古浮村沿海大通道旁有10餘家海鮮大排檔,因為物美價廉,一直口碑不錯,古銘港海鮮廳就是其中一家。這兩天,古銘港海鮮廳的老闆蔡國際特別忙,清掃衛生、整理餐具、訂購海貨……「往年都是到端午潑水節那天開張,今年提前到『五一』節。一是今年天氣暖得早,二是我對客源有信心。」
現年50歲的蔡國際是古浮村人,之前一直做布行生意,五年前開始經營海鮮大排檔。剛開始時,布行和海鮮廳都在經營,後來海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就乾脆放下布行生意,全身心地做海鮮廳。去年,蔡國際的海鮮廳迎來了生意最好的一年,「客人多的時候,一晚上可以擺30來桌,沒桌子客人還得排隊。」蔡國際說:「按往年光景,國慶過後、天氣轉涼,我們就歇業了,而去年一直開到快過春節。」
好生意,來自好生態。古銘港海鮮廳位於臨海一側,聞名石獅的「白鷺天堂」大山嶼。2012年以來,隨著上萬隻白鷺在大山嶼上棲息繁衍,這座原本默默無聞的「心」形小島瞬間成為「網紅」,再加上古浮灣自身優質的生態環境,引得遊客紛至沓來。這一點,蔡國際很有感觸,「剛開店時,大多是親朋好友、生意夥伴來捧場,現在大多是衝著大山嶼來的觀光客、攝影愛好者。」
「小時候,白鷺在古浮灣就有,但不像現在這麼多;原來的大山嶼也沒有樹,光禿禿的,現在保護起來了,綠樹成陰,白鷺壘窩。」蔡國際說,他在海鮮廳裡,每天都可以看到白鷺出島覓食、回島棲息,「特別是夕陽落山的時候,一群群白鷺飛回大山嶼,那場面真是壯觀;聽說記者最近還在這裡拍到瀕危鳥類巖鷺,長得黑乎乎的,平時我們都沒注意。」
如果說,白鷺及大山嶼滿足的是人們的視覺享受,那麼,古浮灣天然的海產則滿足了人們味覺的享受。而這些,恰恰也是古浮海鮮大排檔的優勢所在。蔡國際說,其海鮮廳提供的活鮮都來自於古浮灣,有石斑魚、海蝦、墨斗(烏賊),還有各種螺,都是漁民討小海而來,連海蝦都是活蹦亂跳的;還有花蛤、紫菜都是古浮灣的特產。「五一開始休漁了,但討小海不受影響。」望著眼前的這片海灣,蔡國際十分得意,也充滿了感激。
初夏的古浮灣,遊客逐漸增多。站在古浮灣木棧道上,向東可近觀大山嶼,看白鷺舞蹁躚;向北,可眺望六勝塔和石湖港,甚至可以望到泉州灣跨海大橋的雄姿。不遠處的海灘,是古浮紫菜的養殖地,秋風起,紫菜香;海灣處,偶有輕舟漂過,那是養花蛤或討小海的人們;當潮水退去,走下棧道,漫步海灘、探秘礁石,還可以捉到小螃蟹……真是別樣的愜意。古浮灣,已成為石獅濱海生態旅遊的首選目的地。
隨著海岸帶整治的不斷深入,古浮海鮮大排檔將統一規範經營,蔡國際的古銘港海鮮廳也面臨搬遷。蔡國際表示,只要是對古浮灣生態環境有利,自己一定支持配合,「古浮灣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我們的海鮮大排檔生意才能越來越好。」(林恩炳)
點評:
古浮灣的好生態,引來了遊客,也為古浮村人帶來了生態紅利。多年來,石獅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實實在在「念」出了一部新時代的「綠色發展經」。
原標題:古浮海鮮大排檔的「生意經」講好石獅故事·城之美 故事報料:13959900888 賜稿專郵:ssrb93@163.com
責任編輯:朱詩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