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耗資超2485億建成的三峽大壩,對魚類生態的影響?

2020-12-25 騰訊網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與日俱增,社會需求飛速發展,為了滿足當前社會對物質資源的極大需求,中國也開展了各項大型的基礎建設,像我們熟悉的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大型工程等項目,提到三峽工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耗資2485.37億建成,如今三峽大壩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國人的驕傲。

提到三峽其實在三峽的建設之初,有許多人持有否定態度,如對周邊環境影響太大,魚類無法繁衍洄遊,還有戰爭威脅等,今天我就帶著大家再看一看三峽大壩對魚類生長等生態環境實際產生了哪些影響。

據環境部門報到三峽庫區水位常年20度左右,而下遊流出水溫僅5度,因為洩水口是斷面底部流出,所以庫區水位與下遊流出水溫天然的形成了15度左右的溫差,因為庫區大量的水分蒸發。

從而就造成了庫區周邊非常溼潤的環境氣候,就是這種溼潤環境的持續外散也緩解了西北地區的乾旱,建壩十幾年後黃土高原出現了綠草叢生的現象,就連冬季裡乾燥少雨的西安都顯得空氣溼潤,雨量也明顯變多了。

其實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水中的魚兒有沒有受到影響,有人說,因為大壩阻斷了魚兒的洄遊產卵,影響水中魚類的數量,還有人說造成不少逆流的魚兒撞壩而死。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我們專業的工程師們在建設時就已經給魚兒們建設了魚道,魚兒洄遊產卵可以走這些魚道,只是大家平時不太在意這些魚道罷了,有關資料顯示三峽庫區魚類108種與沒有建壩前多了十幾種其它水體中魚類物種,同時針對以往三峽自有的魚類數量和體積測算。

魚類的數量持續增多,魚類的個體體積明顯比以往大了許多,足以見得三峽大壩的建設不僅為魚兒建立的舒適的家園,而且魚類種類還有所增加,對於改善周邊的環境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三峽大壩每年平均給中國輸出847億千瓦時的綠色電能,它還將一如既往的對祖國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站在今天回看三峽大壩,它不僅改善西北惡劣的環境氣候,對於水生動植物也起到滋養的作用,養育了一方水土,利遠遠大於弊,三峽大壩起到了功不可沒作用。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一期的cool愛旅遊會帶你去更有意思的地方!

中國投資1500億,即將修建900公裡高鐵,沿線經過6市13縣

甘肅在挖防空洞時,無意發現東漢晚期的磚室墓,成中國旅遊標誌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石油會越來越多?今天算明白了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投資高達2485億!如今15年過去了,帶來了多少利潤?
    三峽大壩投資高達2485億!如今15年過去了,帶來了多少利潤?眾所周知,在前段時間我國大陸的三峽大壩被我國寶島的部分人嘲笑,因為他們表示我國的三峽大壩的壩體只要16.5公分,這讓我們是哭笑不得,對此我們也懶得向他們解釋了,他們願意這麼想就這麼想吧,反正裝睡的人你是無法叫醒的!那麼我國三峽大壩投資高達2485億!如今15年過去了,帶來了多少利潤?
  • 中國三峽大壩養的上萬條大魚,如今怎麼樣了?外媒:這不可能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米,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三峽水電站2018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新紀錄。
  • 旅遊:參觀長江三峽大壩
    之所以選擇跟團遊長江三峽大壩,主要是考慮到自由行過去沒法高效地在一天內體驗長江三峽大壩和兩岸的部分風景。假如沒打算由重慶坐郵輪玩到宜昌的朋友,或者遊玩時間不太充裕的朋友,不妨考慮一下直接過來宜昌東站後,參加一日團玩哦!如果時間充裕的,也可以遊三峽人家、清江畫廊等景點,淘寶店家的旅遊產品還是挺豐富的。
  • 三峽大壩落差110米,下遊的魚如何完成洄遊?難道一直分居兩地?
    三峽大壩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也是三峽大壩旅遊區核心景觀。大壩年發電量約為1000億度,佔全國總發電量的3%左右,更是為下遊提供了有效防洪措施,很難想像這是人工工程。雖然三峽大壩給我們帶來許多好處,但是如此浩大工程對自然生態的破壞也是必然的,其中之一就是魚類的洄遊問題。
  • 中國在建白鶴灘水電站,建成後僅次於三峽大壩
    西南部地區在關於水利工程的修建就有了比較多的一些經驗,從之前的三峽水電站,到烏東德水電站以及一系列梯級水電站的修建,都讓他們有了更多的一些優勢發展。而現在在這一地區建造上就是直接截斷了金沙江的,並且它的規模是能夠超越三峽水電站的,這裡就是更多人期待的白鶴灘灘水電站,在今年的8月18號這一水電站完成的一號機組的成功吊裝,這也意味著會更快的投入使用,在它整體建成之後,這裡也為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中國第二大水電站。
  • 美國耗資2.9億美元,建成的巨無霸水族館,光魚類就超3000種
    美國耗資2.9億美元,建成的巨無霸水族館,光魚類就超有3000種現在由於方面的提升也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一些享樂意識,不論是風景旅遊區還是一些娛樂項目的建立都越來越多,而在逐漸發展的過程當中人們也意識到了一些生態文明共同發展的好處
  • 三峽大壩已經建成14年,項目投資高達2000億,如今是賺了還是賠了
    眾做周知,三峽大壩是中國境內最有名的工程之一,也是一個令世界各國讚嘆不已的大工程,曾經國家花費2000億巨資打造的三峽大壩,如今有什麼作用?13年過去了,國家進行這個項目,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國家當年之所以在長江地區建立三峽大壩,主要是因為該地水流湍急,很有可能會引發水災和其他次生災害。
  • 我國「最聰明」的水電站,耗資1000億元,發電量相當於兩個三峽!
    中國最著名的水電站是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近幾十年來修建的最大的水利樞紐。目前,三峽水電站已發電1000億千瓦時,惠及江蘇、上海等南方十省市,隨著現代智能技術的發展,中國思考如何將現代智能技術應用於水電站,然後中國有一個水利工程,花了8年時間,耗資1000億元修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大壩,發電量遠遠超過了兩個三峽。
  • 我國又一「超級工程」將建成,10萬人因此搬遷,耗資高達800多億
    中國一個又一個「超級工程的竣工,標誌著我國基礎設施方面的巨大成就,清白」都是基礎設施和「這個稱號,例如港珠澳跨海大橋,北盤江大橋,項目等工程的每一個令世界對中國的突出程度,今天介紹了芒果的中國是另外一個」「超級工程竣工之際,有10萬人,所以遷移費用約為800美元,其次是芒果和一起看吧
  • 三峽大壩修建多年,長江裡的魚有多大?有沒有什麼「大傢伙」?
    三峽大壩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舉全國之力,大型修建的一座世界超大型工程,三峽在防洪、發電以及航運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在當時,三峽大壩的電量足以提供全國近一半人口的用電量,儘管三峽大壩有一定弊端,比如淹沒一些名勝古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周圍生態環境,大量人口被迫疏散遷移等等,相比三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這些問題可以忽略不計。
  • 三峽大壩修建好後,水裡原本養的有近萬條魚,它們現狀如何?
    為了人類的發展,我們在儘可能不傷害自然的情況下去攫取自然資源,但是只要開墾自然,就一定會出現環境的改變,就拿三峽大壩來說,三峽大壩修建好後,肯定會對生活在當地的魚產生影響。那麼水裡原本養的有的近萬條魚,它們現狀如何了呢?三峽大壩是有利於人類生活,發展的水利樞紐既能夠防洪洩洪,同時又能夠利用水力發電進行灌溉,節能又方便。
  • 【重返90年代之三峽大壩】一個超現實的中國奇蹟
    當時已然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中國,顯然沒有實力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薩凡奇的方案沒有得到蔣介石的支持。薩凡奇的學生張光鬥也對此提出了質疑,「三峽工程耗資如此巨大,國家這麼窮,萬萬不能在此時興建。」但張光鬥在國民黨撤退時把珍貴的水利資料留在了中國大陸,為後來三峽夢的實現埋下了種子。
  • 中國三峽總公司介紹三峽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我們必須做到安全發電、順利通航,要改善生態環境,當然從三峽工程本身來說是一個改善生態環境的工程。但不能說,修了三峽工程之後,使長江人民的飲水受到影響,或者是發生一些不可逆轉的災害,整體上的生態環境必須改善。
  • 當年耗資2000億打造的「三峽大壩」,10年賺了多少錢?
    但是這裡的景色雖然美,然而三峽位於長江的中遊地段,歷史上長江的中下遊都說是屬於洪水的多發之地。長江源起叫沱沱河,後來又叫做通天河、以及金沙江等等。長江在匯聚了岷江、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水源之後,浩浩蕩蕩衝進三峽峽谷,然後撲向大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發生了突如其來的洪災,對兩岸的百姓影響將是重大的。
  • 是誰最早發現三峽大壩彈性變形的?
    所以世界上有些國家已停止修建攔河大壩。例如巴西把原計劃在亞馬遜河上修建而未動工的25座水壩全部擱置起來。在馬來西亞,全國人民反對修建40億美元的沙澇越巴昆大壩。在印度,停建了已動工八年的賽倫特大壩。在澳大利亞,取消了富蘭克林河上修建塔曼斯尼大壩的計劃。」 黃萬裡進一步指出:「為了發電,攔河築壩雖能利用水力,但會影響地貌,危害民生。
  • 豐滿大壩重建工程讓生態更和諧
    2020年12月中旬,第26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在吉林市盛大啟幕,寒江曉霧、玉樹瓊花笑迎八方來客。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齊名,是我國四大自然奇觀。很多人都不知道,豐滿水電站發電下洩的相對高溫的水流是保證吉林霧凇形成的因素之一。每到冬季,儘管松花湖湖面已冰封如鏡,但冰層下面幾十米處仍能保持4攝氏度左右的水溫。
  • 三峽大壩遇建成後最大洪峰
    12時,長江三峽水庫以上幹流朱沱(重慶永川)至清溪場江段(重慶涪陵)超警1.75-11.13米,其中朱沱至寸灘江段超保0.75-8.13米,三峽水庫以下幹流宜昌至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水位超警0.02-0.65米。大壩hold住每秒2.6萬立方米洪水!
  • 中國在西藏蓄力新超級工程,投資規模6000億頂3座三峽
    中國明確要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地區,實施水電開發,相關項目總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6000億。中國電力集團方面表示,這絕對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巨大突破。一旦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成,其一年的發電量將會達到4000億度,這幾乎是三峽大壩的3至5倍,堪稱再建3個三峽大壩的規模。這個屬於中國的超級工程一旦完成,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也將就此誕生。不過中國在本國境內興建超級工程,印度方面卻不願意了。
  • 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告訴你三峽大壩有多堅固,核彈來了也沒轍
    自三峽大壩建成起,就有不少國家曾揚言攻擊三峽大壩。而近日連日暴雨有些地方被淹,爆發洪災,有些人又開始鼓吹三峽大壩潰堤。那麼三峽大壩的防禦究竟有多堅固,一旦受到攻擊會有怎樣嚴重的後果呢?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可謂關係到整個長江中下遊的經濟命脈。就拿發電量來說,三峽水電站的日發電量達四點三億度,佔全國日發電量的百分之五。
  • 《中國經濟周刊》最新封面報導:三峽三問
    其重要性正如1944年世界著名壩工專家薩凡奇所言:「長江三峽是關係到中國前途的至為重大的一個傑作。」1949年後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度重視下,三峽工程又經過數十年的嚴密論證、充分試驗後才付諸實踐。但時至今日,「輕率決策、遺禍無窮」的論調依然存在。其中,流傳最廣的是著名水利專家黃萬裡生前對三峽的反對意見——「三峽大壩若建成,終將被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