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攜一勺花之語,摘一曲花之歌,讓心釋然,已是欣慰。
眾做周知,三峽大壩是中國境內最有名的工程之一,也是一個令世界各國讚嘆不已的大工程,曾經國家花費2000億巨資打造的三峽大壩,如今有什麼作用?13年過去了,國家進行這個項目,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國家當年之所以在長江地區建立三峽大壩,主要是因為該地水流湍急,很有可能會引發水災和其他次生災害。
三峽水電站不僅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三峽水電站早在2016年收益突破了400億,三峽水電站當初建造總投資將近20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與三峽水電站幾年的利益來比不足掛齒。最令人感動的是,三峽水電站也將一部分收益捐給了國內的一些貧困地區,由此可見三峽水電站的建設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三峽工程的能力是我們不敢想像的,洪峰最大的時候為7萬立方米每秒,而三峽水庫以每秒2萬立方米的速度蓄水,可以保證蓄水達到13天左右,可以完全的保障汛期的時候長江不會有決堤的危險。三峽水電站也被許多人稱為貨幣印刷機,那麼這個水電站到底一天能賺多少錢?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按照這樣的速率,它一年可以產生1971億千瓦的電力,以0.5元/千瓦的價格計算,這些電力會創造985.5億的經濟價值。
其它年份發電量,大多都在800到900億度,三峽水電站的電,並不能直接讓百姓使用。要想送電入戶,首先需要連上電網,之後才能送到家庭或工廠中,電網其實相當於中間商的角色,三峽的電會批發賣給電網,此時價格大概是兩毛五,換算下來三峽賣電的收入,每年約有225億元,換算成天一天大概能掙6000萬,既然有人將三峽水電站,比喻成印鈔機,這裡做一個小對比,來了解一下印鈔機速度有多快。
除了發電,三峽大壩還有很大的功能,即防洪抗旱、航運、水產養殖等,雖然它沒有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但經過仔細計算,我們可以知道三峽大壩這個民生工程對我們的人民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在賺錢的同時,還解決了下遊的洪水問題。同時,它每年可以為我國節省3190萬噸煤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50萬噸。因此,13年後,三峽大壩為中國創造的經濟效益已經超過當年的投資,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開這些之外,由於水庫的修建,對於這裡的一些航運交通也有著更好的能源效率,這樣的一些發展都給了區域更多的一些進展可能,所以說雖然花費了這麼多的錢,但是還是比較值得的。此外,三峽大壩幾乎每天都接待大量的人流,雖然沒有入場費,但毫無疑問,人流的增加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工程之一,三峽大壩無疑是我國的逆鱗。
總之,如今距離三峽大壩成功建成已過去14年,當初項目投資高達2000億,現在肯定是賺了,大家覺得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