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已經建成14年,項目投資高達2000億,如今是賺了還是賠了

2020-12-20 家樂說世界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攜一勺花之語,摘一曲花之歌,讓心釋然,已是欣慰。

眾做周知,三峽大壩是中國境內最有名的工程之一,也是一個令世界各國讚嘆不已的大工程,曾經國家花費2000億巨資打造的三峽大壩,如今有什麼作用?13年過去了,國家進行這個項目,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國家當年之所以在長江地區建立三峽大壩,主要是因為該地水流湍急,很有可能會引發水災和其他次生災害。

三峽水電站不僅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三峽水電站早在2016年收益突破了400億,三峽水電站當初建造總投資將近20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與三峽水電站幾年的利益來比不足掛齒。最令人感動的是,三峽水電站也將一部分收益捐給了國內的一些貧困地區,由此可見三峽水電站的建設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工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三峽工程的能力是我們不敢想像的,洪峰最大的時候為7萬立方米每秒,而三峽水庫以每秒2萬立方米的速度蓄水,可以保證蓄水達到13天左右,可以完全的保障汛期的時候長江不會有決堤的危險。三峽水電站也被許多人稱為貨幣印刷機,那麼這個水電站到底一天能賺多少錢?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按照這樣的速率,它一年可以產生1971億千瓦的電力,以0.5元/千瓦的價格計算,這些電力會創造985.5億的經濟價值。

其它年份發電量,大多都在800到900億度,三峽水電站的電,並不能直接讓百姓使用。要想送電入戶,首先需要連上電網,之後才能送到家庭或工廠中,電網其實相當於中間商的角色,三峽的電會批發賣給電網,此時價格大概是兩毛五,換算下來三峽賣電的收入,每年約有225億元,換算成天一天大概能掙6000萬,既然有人將三峽水電站,比喻成印鈔機,這裡做一個小對比,來了解一下印鈔機速度有多快。

除了發電,三峽大壩還有很大的功能,即防洪抗旱、航運、水產養殖等,雖然它沒有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但經過仔細計算,我們可以知道三峽大壩這個民生工程對我們的人民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在賺錢的同時,還解決了下遊的洪水問題。同時,它每年可以為我國節省3190萬噸煤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50萬噸。因此,13年後,三峽大壩為中國創造的經濟效益已經超過當年的投資,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開這些之外,由於水庫的修建,對於這裡的一些航運交通也有著更好的能源效率,這樣的一些發展都給了區域更多的一些進展可能,所以說雖然花費了這麼多的錢,但是還是比較值得的。此外,三峽大壩幾乎每天都接待大量的人流,雖然沒有入場費,但毫無疑問,人流的增加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工程之一,三峽大壩無疑是我國的逆鱗。

總之,如今距離三峽大壩成功建成已過去14年,當初項目投資高達2000億,現在肯定是賺了,大家覺得嗯?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投資高達2485億!如今15年過去了,帶來了多少利潤?
    三峽大壩投資高達2485億!如今15年過去了,帶來了多少利潤?眾所周知,在前段時間我國大陸的三峽大壩被我國寶島的部分人嘲笑,因為他們表示我國的三峽大壩的壩體只要16.5公分,這讓我們是哭笑不得,對此我們也懶得向他們解釋了,他們願意這麼想就這麼想吧,反正裝睡的人你是無法叫醒的!那麼我國三峽大壩投資高達2485億!如今15年過去了,帶來了多少利潤?
  • 投資2000多億的三峽水電站,一天能夠賺多少錢?數字難以想像
    近幾年來因為我國的各種大型工程項目都逐一建成,像是港珠澳大橋以及大興機場等等,因此也就成了世界各國人民心中妥妥的「基建狂魔」,不過這證明我們的國家實力在日益增強,而它們的存在也著實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讓中國的經濟實力更上一層樓以及造福更多的百姓。
  • 中國耗資超2485億建成的三峽大壩,對魚類生態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與日俱增,社會需求飛速發展,為了滿足當前社會對物質資源的極大需求,中國也開展了各項大型的基礎建設,像我們熟悉的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大型工程等項目,提到三峽工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耗資2485.37億建成,如今三峽大壩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國人的驕傲。
  • 中國三峽大壩養的上萬條大魚,如今怎麼樣了?外媒:這不可能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米,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三峽水電站2018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新紀錄。
  • 中國擬建三峽大壩第二船閘 或投資400億(1)
    3月5日,重慶團全團建議出爐,建議提出,將長江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十三五」期間早日開工建設,破除長江水運「腸梗阻」。全 團建議指出,目前三峽大壩年過閘量已接近1.2億噸,提前20年超過設計通過能力;過閘船舶擁堵嚴重,在船閘檢修、汛期大流量禁航等特殊時段,擁堵現象更 為嚴重。隨著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的縱深推進,過閘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加。
  • 三峽大壩僅就發電一項,已經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峽大壩鳥瞰圖。從上遊看三峽大壩,上遊高峽出平湖。現在只能遠觀,任何遊客不得近距離接近大壩。水電站採用壩後式布置方案,共設有左、右兩組廠房以及後來建成的右岸地下電站共安裝6臺機組,加上左岸廠房14臺,右岸廠房12臺,三峽電站安裝32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和2臺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是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高架電塔。
  • 當年耗資2000億打造的「三峽大壩」,10年賺了多少錢?
    而到了近代「三峽大壩」的完成則充分利用了水力資源,不僅能夠起到防洪的作用,而且還能夠起到發電、航運等作用,堪稱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很多人不知道這項偉大的工程,最早提出的人是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1919年孫中山在他撰寫的《建國方略》中《實業計劃》提到:「改良此上遊一段,當以水閘其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資其水力。」
  • 洪水衝擊了十幾年,三峽大壩會變形潰壩嗎?專家:只會越衝越結實
    就算遇到千年一遇、萬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峽大壩的蓄洪能力也可以防止毀滅性的災害。三峽大壩的建成,使得荊江的防洪難題得到了解決。其次是發電。三峽水電站每年發電量近1000億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基地。
  • 旅遊:參觀長江三峽大壩
    之所以選擇跟團遊長江三峽大壩,主要是考慮到自由行過去沒法高效地在一天內體驗長江三峽大壩和兩岸的部分風景。假如沒打算由重慶坐郵輪玩到宜昌的朋友,或者遊玩時間不太充裕的朋友,不妨考慮一下直接過來宜昌東站後,參加一日團玩哦!如果時間充裕的,也可以遊三峽人家、清江畫廊等景點,淘寶店家的旅遊產品還是挺豐富的。
  • 價值如同3個三峽大壩!我國將開建超級水電站,年發電量3000億度
    隨著我國工業規模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為了在滿足電力使用需求的同時保護環境,我國越來越重視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利用,例如水力發電已是一種非常成熟且環保的發電方式,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莫過於三峽水電站。
  • 一分鐘了解三峽水電站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水電站,即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又稱三峽工程。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西陵峽段與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之二--實業計劃》中提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
  • 我心目中的三峽大壩
    14個寒暑,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在13億人民的祝福聲中順利實現了三大目標:水庫初期蓄水、船閘試通航、左岸首批機組發電。2003年6月1日,三峽大壩落閘蓄水,持續半個月後,大壩至重慶以下近600公裡範圍的狹長水庫雍成「高峽平湖」,水位漲至海撥135米高程。水庫漲水,心海漲潮。
  • 被作為「印鈔機」的長江三峽水電站,一天到底能賺多少錢呢?
    終於在1992年通過了《長江三峽工程決議案》,並且在2009年已經全部完工。那麼會有人問了,世界上最大的長江三峽,有著「印鈔機」的的稱謂。三峽水電站利肯定大於弊雖然三峽工程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是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這個工程的有利方面都大於這些弊端。三峽工程的主要效益有三個:防洪、發電和航運。
  • 中國在西藏蓄力新超級工程,投資規模6000億頂3座三峽
    中國明確要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地區,實施水電開發,相關項目總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6000億。中國電力集團方面表示,這絕對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巨大突破。一旦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成,其一年的發電量將會達到4000億度,這幾乎是三峽大壩的3至5倍,堪稱再建3個三峽大壩的規模。這個屬於中國的超級工程一旦完成,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也將就此誕生。不過中國在本國境內興建超級工程,印度方面卻不願意了。
  • 世界第一的三峽水電站,被稱「印鈔機」,每天究竟能賺多少錢?
    斥2000億巨資耗時12年三峽大壩作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在1994年便開始規劃建設,採用分期蓄水方式,經過12年的艱苦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地建成了這番世界之最的規模。三峽大壩建造最大的難點,其實並不是因為工程建設本身,而是在於工程的規劃與準備。
  • 是誰最早發現三峽大壩彈性變形的?
    現在三峽大壩存在彈性變形這個消息已經引起無數人的關注,畢竟事關長江下遊數億人的生命身家安全。 作為我個人,我還是希望專家和有關部門能夠對三峽大壩變形進行嚴密論證,能夠經得起網友質疑和時間拷問的那種,真正讓人們對這個問題不再有擔心,能夠對三峽大壩有更多的安全感。 說到底,人們對三峽大壩的安全感是建立在科學論證和數據計算基礎上,而不是一兩句話上。
  • 三峽大壩耗資高達2千億,如今14年過去了,究竟帶來了多少利潤
    許多看起來不可能的工程,都是由我國解決的,這也讓我國感到震驚, 比如三峽水庫工程,三峽水庫的總投資額達到了2千億元,現在已經過了14年,你有沒有想過到底帶來了多少利益? 接下來跟著小編看看吧!三峽水庫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建設,2006年5月20日全線建設成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最初是三峽水庫建設的論證階段,許多專家沒有看到這項工程的建設, 他們認為難度高,投入過大,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 【重返90年代之三峽大壩】一個超現實的中國奇蹟
    國家在七十年代開始實行的現代化進程是三峽工程的一個助推器,鄧小平在當時提出到了2000年全國發電量要翻兩倍,這項工程被列入過國家的五年計劃,而這一切都有很強的計劃經濟烙印。 可以說三峽大壩的建成經歷了「夢想70年,論證40年,爭論30年」的曲折歷程,在最後兩年,全國50多個學科,在國內知名、國際上也有重大影響的400多位水利水電專家和權威對三峽工程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再一次得出了「三峽工程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是合理的,國力上是承受的了的,上比不上好,早上比晚上好」的論據。
  • 三峽大壩,截斷巫山雲雨,巧奪天工
    4 月28日 ,6點,音樂叫早,開窗,這裡正對著一棟古建築,發現原來船已經靠泊在黃陵廟碼頭。早餐後遊三峽大壩,登岸時黃陵廟還沒開,看簡介,知道黃陵廟古稱黃牛祠,又稱黃牛靈應廟,是一座以紀念大禹開江治水的禹王殿為主體建築的古代建築群,主要保存有關長江三峽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遺蹟和實物資料。我們又穿過一片長長的旅遊商品售賣區來到停車場。
  • 三峽大壩免了門票賺了人氣 為旅遊景區發展提供新模式
    原標題:三峽大壩免了門票賺了人氣  收費數年,為何選擇實行免費  在9月2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沙先華宣布: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三峽工程,見證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建設成就,感受民族振興的自豪,自9月25日起三峽大壩旅遊景點對中國遊客(含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施行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