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獻血常識和誤區一網打盡,讓你的愛心行動不再有顧慮

2020-12-22 澎湃新聞

捐一份熱血 獻一片愛心

無償獻血 給生命以希望

但在我們的身邊

很多關於獻血的疑問以及謠言

綁架了大眾捐獻熱血的愛心

今天,小編整理了

最需要去傳播的獻血知識

和最需要去闢除的獻血誤區

幫您解惑

獻血疑問│TOP9

問題

01

獻血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年齡:18—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獻,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

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健康狀況良好,近期無疾病史,精神狀況良好。

捐獻全血全程需20分鐘左右,如捐獻血小板需達到採血前血小板計數≥150×109/L且<450×109/L,全過程需要100分鐘左右。

問題

02

獻血間隔期是多久?

全血捐獻間隔:不少於6個月

機採血小板捐獻間隔:不少於2周、不大於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准,最短間隔時間不少於1周。

機採血小板捐獻後與全血捐獻間隔:不少於4周

全血捐獻後與機採血小板捐獻間隔:不少於3個月

問題

03

獻血對身體有影響嗎?

人體內的血液量大約是體重的7~8%,如體重60公斤,則血液量約4000~5000毫升。人體失血不超過總血量的10%,則通過身體的自我調節,可以很快恢復。獻血一次為200—4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問題

04

獻血會傳染疾病嗎?

目前正規血站採血點的採血、檢測的耗材全部是一次性密封無菌的耗材,嚴格執行國家衛生標準進行耗材採購。採血時採用一人一針一血袋的方式採集,獻血者不會被傳染疾病。

問題

05

獻血前後應該注意什麼?

☞ 獻血前,您應注意哪些事情?

獻血法規定獻血者年齡通常為18周歲至55周歲。男子體重≥50kg,女子體重≥45kg。

有傳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嚴重疾病、地方病等都不能獻血,有感冒、有炎症、或女性例假前後三天等情況要暫緩獻血。

獻血前一周不要服藥。

飲食清談,食物應少脂肪,勿空腹獻血。獻血前一天和當天可按往常的習慣進餐,但以低脂肪為宜,不要吃像油條、牛奶、肉類、脂肪之類的油膩食品,太油膩會影響血液質量,暫不能獻血。

獻血前一天和當天不飲酒,尤其是不飲烈性酒。

獻血前一晚充足睡眠,不宜做劇烈運動。

必須帶好本人真實的有效的證件(公民身份證、軍人證、護照、駕駛證等)。

認真閱讀獻血知識,消除緊張心理。

☞ 獻血後,您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獻血的手臂儘量不要提重物,貼在針眼處的創可貼最少保持4小時,以保持針眼清潔。

獻血後半小時內不要吸菸,4小時內多飲水。

2至3天儘量不要做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及高空作業,避免外傷。

獻血後當晚保持充足睡眠,第二天工作和生活照常。

問題

06

冬季獻血,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促進血液循環

冬季溫度的降低必然導致血管收縮,而天冷人們活動量減少也增加了尋找血管的難度。因此獻血前要想辦法擴張血管,獻血者可以飲上一杯溫水以促進血液循環,或者輕輕拍打肘部使血管充盈。

保證睡眠質量

獻血前要保證睡眠質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獻血的前一天晚上和當天早晨,儘量不要吃油膩的食物,不要飲酒,更不要空腹獻血。由於天氣寒冷,獻血後,除了常規注意事項外,一定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獻血當天衣著寬鬆

獻血當天,建議穿上寬鬆、容易捋起袖子的衣服,以方便您獻血。

問題

07

夏季獻血,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夏季獻血,應當精神鬆弛,心情舒暢。獻血後應儘可能休息好,多喝些帶鹽成分的飲料,以補充大量流汗而損失的鹽分,並適當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以給「造血工廠」輸送原料,加快血細胞恢復。

順便再提醒一句,在高溫季節中,千萬不要貪涼快、食生冷,防止暴飲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誘發腸胃疾病。

問題

08

獻血後手臂青紫現象該如何處理呢?

針眼處的青紫現象有兩種可能:其一是由於在獻血過程中,血液流暢的速度與進針時,引起的皮下滲血,而出現的青紫。其二是針眼處的按壓時間不到。獻血完畢後,伸出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平按壓針眼處10分鐘才可鬆開,如用彈力繃帶,15-20分鐘摘掉,切忌不要揉搓針眼處。

如果青紫已經形成也不用驚慌,獻血後24小時內冷敷針眼處:如果是冰塊,最好是隔毛巾,避免皮膚的凍傷。48小時後熱敷:熱毛巾一條,敷在針眼處。2周後就會慢慢散去。

問題

09

為什麼鼓勵一次獻血400毫升?

一次獻血400毫升可減少輸血風險。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量大約4000~5000毫升,80%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環,以維持人體正常代謝;20%暫時留在肝、脾中,以備不時之需。

當一個正常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後,在肝、脾中待命的血液會釋放到外周血液循環系統,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生理水平。人體血液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的細胞產生。

長期堅持適量獻血的人,由於骨髓造血系統不斷受到激發,造血功能增強,具有較旺盛的新陳代謝,不斷產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輕血細胞。所以說,一個健康的人按規定的間隔時間參加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反而有利於健康。

獻血謠言│TOP9

1

獻血前不能吃東西

【真相大白】 獻血一定不能空腹!

【原因解釋】 平時去醫院體檢,抽血檢查時常常被要求空腹,所以大家誤以為獻血也應該是空腹,其實不然。因為空腹時體內血液葡萄糖含量相對降低,獻血後血容量下降,較容易使獻血者出現輕度或重度獻血反應。而進食可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和血容量,可大大減少獻血反應特別是重症獻血反應的發生。

【溫馨提示】 如果您忘記吃早餐了,我們的各大獻血車(屋)都是給您準備了餅乾和糖果的喲。

2

獻血前後不能喝水

【真相大白】 獻血前後一定要適當地多喝水!

【原因解釋】 獻血前半個小時可以喝一些糖水,因為糖水更容易進入血液,另外,喝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管充盈,對獻血者來說也有安全、舒適的感覺,從而使得採血過程順利進行。獻血後,需要對血容量進行補充,而補充血容量最快的方法是補充水分。通過大量補充水分,可使血容量在1-2小時內恢復正常。

【溫馨提示】 獻血前一定不要喝濃鹽水,這樣會使血液中紅細胞數量相對變少,而血漿變多,這對由於貧血而需要輸血的病人來說,血液質量就打了折扣。對於獻血者本人來說,也會增加胃腸負擔。

3

獻血後會引起肥胖

【真相大白】 肥胖的原因一定是攝入過多!

【原因解釋】 正常情況下,獻血是不會直接導致人體發胖的,因為造血並不是造脂肪,不能簡單將二者對等起來。獻血後,人體會在120天內完成全身所有血液的一個循環和補充,在此期間,如無特殊情況,人體會加大對營養的需求。正是因為如此,許多人會經常感覺到飢餓,食量也會變大,如果不加以控制,是很容造成肥胖問題的。

【溫馨提示】 獻完血後,補充營養要講究方式方法喲,不要食用高熱量、高油分的食物,清淡飲食才是對身體最好的呢。

4

獻血可能感染疾病

【真相大白】 無償獻血一定不會感染疾病!

【原因解釋】 無償獻血採血工作人員均為經過採血專業培訓的醫務人員;所用採血器材均為國家正規廠家生產的一次性器材,經過嚴格的消毒滅菌處理;每位獻血者採用一套新的採血器材,用後一律銷毀,決不重複使用。

5

獻血會讓人上癮

【真相大白】 無稽之談!

【原因解釋】 獻血不是吸菸,更不是吸毒,當然不會「上癮」。獻血後人體會以正常的速度再生血液,不會因血液「產生過多」而迫使獻血者不停地獻血。或許還是有人會問,那些獻血多次的獻血者,他們是為什麼一次又一次來獻血呢?小編回答你,因為愛。

6

獻血會造成氣血虛弱

【真相大白】 你小看了人體的調節機能!

【原因解釋】 獻血不會使人「虛虧」、「傷元氣」。血液每時每刻都在吐故納新,人體對血量的調節機能也十分健全,獻完血後絕不會產生氣血虛等情況。事實上,獻血者在離開獻血現場時,機體已經開始對獻出的血液進行補充。數小時後,血容量即可達到正常水平,不會感到不適。獻血者當天仍可從事非強體力性日常工作。

【溫馨提示】 獻血後的二十四小時內是不宜做劇烈運動的喲,請您好好休息。

7

獻血會貧血暈倒

【真相大白】 血液是會新生的。

【原因解釋】 不少人以為,獻血後需要補血,否則容易貧血。其實,獻血者按規定間隔日期獻血,不會引起貧血。每次獻出的少量血液通過機體調節,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並不影響血液再生功能。

【溫馨提示】 貧血是種疾病,貧血的人是不能參加獻血的。

8

獻血會導致血壓異常

【真相大白】 正常人的血壓異常多為緊張所致!

【原因解釋】 獻血不會引起高血壓或低血壓。有獻血者在獻血後幾天內出現血壓異常的現象,這往往是精神緊張或情緒興奮引起的,只需要多休息,保持穩定的情緒,血壓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9

獻血會影響生育功能

【真相大白】 獻血和生殖系統關係不大!

【原因解釋】 民間素有「一滴精,十滴血"的傳言,然而,生育能力取決於人體生殖系統的發育是否正常,取決於受精卵生長發育的條件與否,而與是否獻血沒有直接關係。

往期回顧

小貼士

TITLE CONTENT

了解無償獻血,從這裡開始

青島市無償獻血服務熱線:96606

微信:

微博:

抖音:

-End-

來源:健康傳播、健康中國、湖南省血液中心

大愛無私 ∣ 37度的溫暖

青島市中心血站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原標題:《科普 | 獻血常識和誤區一網打盡,讓你的愛心行動不再有顧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獻血常識誤區一網打盡 讓愛心行動沒有顧慮
    1.獻血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年齡:18—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獻,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 2.獻血間隔期是多久?
  • 【哈密科普大篷車】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在這裡
    【哈密科普大篷車】你想知道的獻血常識在這裡 2020-07-04 23: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寧中心血站:無償獻血奉獻愛心 傳遞社會正能量
    12月19日,自治區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組織自治區殘聯志願者服務隊到南寧中心血站「血液的奧秘」智慧科普館參觀並開展無償獻血活動。當天早上,自治區殘聯志願者服務隊到血站血液的奧秘科普館參觀,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中,大家了解輸血發展史、南寧中心血站發展史、無償獻血基本常識和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發展歷程等知識,志願者們熱情高漲、積極提問,紛紛表示對無償獻血有了更直觀深入地了解,深切感受到無償獻血和幫助殘疾人志願服務一樣具有意義,在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會支持和參與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用愛心行動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 【科普】夏季獻血,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科普】夏季獻血,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夏季人體出汗多,能量消耗大,獻血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呢?需要注意的是,應少喝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以免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開水。另外,無償獻血前幾天不要飲酒。避免陽光暴曬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上午10時至下午15時左右,獻血者前往愛心獻血點時請避免被太陽直射,可在皮膚上塗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
  • 【醫療在線】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醫務人員踴躍參與無償獻血奉獻愛心...
    【醫療在線】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醫務人員踴躍參與無償獻血奉獻愛心 連續多年獲得「西安市團體獻血先進單位… 2021-01-13 1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獻血會傳染愛滋?要空腹獻血?關於獻血的5個誤區,你踩了幾個?
    獻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拯救他人的性命,一般情況下獻血為無償的。無償獻血是一種無私奉獻的崇高行為以及個人愛心的一種體現方式。我國的無償獻血年齡在18歲到55歲之間。很多人可能對獻血存在一些誤區,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獻血的誤區有哪些呢?
  • 潘達深:獻完血就預約下次獻血時間
    至今,潘達深在南海血站共獻血82次,獻血總量達17300ml,超80人獲益,他也因此榮獲「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第一次獻血是潘達深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日子。2001年,潘達深還在念高三,剛滿18歲的他,在成人禮宣誓完成後選擇以獻血宣告自己成年。潘達深坦言,第一次獻血摻雜著好奇與儀式感。「我們三個舍友宣誓完後,相約一起去獻血,在打鬧玩笑中上了獻血車。現在回想,真是意義非凡!」
  • 愛心獻血 讓愛傳遞!
    11月4日下午2點,贛州天地人和餐飲的員工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愛心獻血車。整個獻血活動現場井然有序,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員工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填表、登記、體檢、化驗、獻血。第一次獻血的繆先生笑著告訴記者,「大家一起來獻血,一起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這樣的一個服務,提供更多的資源給大家,讓需要的人用得上,這很有意義。」前來獻血的員工中,有不少人和繆先生一樣,也是第一次獻血。組織本次活動的工作人員劉洪鏡告訴記者,「公司一直致力於做公益這一塊,這次活動公司六個店,所有的員工能獻血的都來了。」
  • 獻血誤區,你了解嗎?真的是越獻越好嗎?
    首先,要強調的是,無償獻血是光榮的,是值得令人尊敬的行為。下面講解幾個對於無償獻血的誤區。1、獻血對身體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錯誤。在給人抽血的時候總是聽到家屬在旁邊埋怨「妹子啊,你抽這麼多啊,這得吃多少營養品才補得回來啊?」但其實也就是抽十多毫升。我們獻血要求一次 200--400 mL。從人體血液量的角度來看:人體血液總量佔體重的7%-8%,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體重是50公斤,我們的血液總量有3500-4000ml,而我們假設一次獻血200ml,根本就不及我們血液總量的10%,不用害怕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 「十載同舟·一路有你」——深圳市無償獻血「紅色行動」十周年...
    央廣網深圳12月12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孫靜)12日,「十載同舟·一路有你」——深圳市無償獻血「紅色行動」十周年紀念暨第11屆活動啟動儀式在深圳福田區卓悅中心廣場舉行。來自深圳獅子會各服務隊成員及社會各界愛心市民積極參與其中,加入無償獻血行列中。
  • 「鐵血戰士」賴嘉河:獻血不會上癮,但獻愛心是上癮了
    23年累計無償獻血350多次,其中在深圳就有319次,總獻血量達到140000毫升。多年來堅持推動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志願服務達8000多小時,愛心足跡遍及北京、哈爾濱、青島、杭州等多個城市。曾10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最高獎,曾獲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被評為「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範)」,獲授深圳關愛行動「最具愛心人物」「愛心大使」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 疫情期間街頭獻血銳減,他們走進了上海愛心獻血屋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李奕潔在進行成分獻血,這是她個人第十一次獻血。 本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楊帆 圖3月17日12點45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李奕潔走進了閔行區梅隴愛心獻血屋,這是她第十一次獻血。
  • 寧波首個無償獻血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啟用
    該科普教育基地位於寧波市中心血站內,融合「網際網路+」思維以及圖文科普、多媒體互動、VR虛擬實境等前沿科技,作為科普社會活動的基地,後續將免費向市民開放。據了解,無償獻血科普教育基地面積為328平方米,分為血液知識、輸血發展史、獻血知識、獻血流程、互動體驗、獻血者風採以及市中心血站介紹七大展區。
  • 初次獻血,你緊張嗎?
    獻血時 有些人會聯想到疼痛 心情就有不同程度的緊張 這時可以和他人交談 分散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緩解疼痛 02
  • 「滿血行動派」2020年公益獻血周啟動
    人民網訊 為大力弘揚無償獻血者人道奉獻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在第十七個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由白求恩公益基金會主辦,解放軍總醫院承辦,首都無償獻血者協會協辦全國百家醫院和採供血機構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活動「滿血行動派公益獻血周」於6月13日上午在北京正式啟動。
  • 直播回顧丨一場關於成分獻血科普的約會
    ,傳統和時尚相搭配的方式,對成分獻血的宣傳方式進行不斷創新。」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服務二科科長 周倩通過彈幕互動,周科長深切感受到愛心與感動充滿了整個直播間,是公益的力量讓大家的心貼在一起。採用的治療手段有抗病毒治療、輸注康復者血漿以及特效免疫球蛋白治療。首都成分獻血也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中心特別調配了一輛採血車,圓滿完成了新冠肺炎康復者採集任務,助力北京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 連雲港兩位獻血達人20年無償獻血獻愛心
    無償獻血,挽救生命,是一件高尚而偉大的事情。在我市善後河樞紐船閘管理所,有兩位獻血達人———郭守軍和高紅旗,他們二十年如一日堅持無償獻血,為挽救生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也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  郭守軍和高紅旗是市善後河樞紐船閘管理所有名的「獻血達人」,兩人無償獻血至今已有20個年頭了。
  • 打消獻血顧慮從科學認知血液開始
    打消獻血顧慮從科學認知血液開始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獻血是一種公益行為,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將會保證臨床醫療用血,挽救更多鮮活的生命。儘管這些年獻血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離滿足臨床醫療對血液的需求和對比獻血率較高的國家,中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表明,在全球每年1.125億次獻血總量中,超過一半來自總人口佔世界人口19%的高收入國家。
  • 湛江雷州二中:校園獻血 奉獻愛心
    12月14日,雷州市第二中學高二、高三年級學生踴躍報名參加無償獻血公益活動,以熾熱情懷支持獻血事業。無償獻血雷州市第二中學師生情系社會公益事業。多年來,該校堅持每年都組織符合條件的師生無償獻血,至今已連續堅持了8年,共無償獻血7萬多毫升,先後多次被評為「無償獻血先進單位」。近日,雷州市獻血辦正在組織開展「校園獻血愛心活動」,該校領導主動聯繫獻血辦,表達要組織師生獻血的良好意願。獻血辦當即決定在該校舉辦大型獻血公益活動,以帶動社會更多愛心人士,踴躍加入獻血行列。
  • 「獻血淡季」 請你來獻血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蔣雋  每年7~9月的暑假,都是「獻血淡季」,暑期各大高校陸續放假及天氣炎熱、颱風及降雨等綜合因素影響,廣州採血量會明顯下降,血液供需存在一定的矛盾尤其是血小板,由於來源不易、儲存時間短等原因,更容易短缺。昨日,廣州血液中心呼籲更多的愛心團體和人士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