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湖解局
1979年,有一個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這個圈,就是一窮二白的小漁村——深圳。
深圳成了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個老人對深圳滿懷期許地說:中央只給政策,你們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那一年,20歲的黃楚龍,離開潮汕普寧市,來到了深圳。
沒文化、沒技術,黃楚龍做了一名水泥工匠。
1982年,來自揭陽市惠來縣的一名退休老兵,悄悄地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
這個老兵,買完地之後,又默默地回到惠來縣。他沒有聲張,連家人都並不知情。
黃楚龍和這名老兵,都不會想到,他們即將打開深圳房地產的潘多拉魔盒。一代潮汕商人,即將在這片熱土上,開啟「悶聲發大財」之旅。
一、
1992年的春天,鄧小平南巡,來深圳視察,進一步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地位。
而早在4年之前,已經是包工頭的黃楚龍,成立了深圳怡和公司,正式進軍房地產。這家公司,也是未來星河地產的前身。
當時,深圳有大大小小几百家地產公司,黃楚龍的公司,也是極其平庸的一家公司,並沒有太多突出的表現。
星河地產——黃楚龍
那一年,祖籍廣東饒平市的朱樹豪,早已經成為香港的紙業大王。
身處香港,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他敏銳地意識到,改革開放後的深圳,會大批量的產生富豪。
高爾夫,作為富豪們最喜歡的運動,一定會在深圳大行其道。
他帶著從加拿大讀書回來的兒子——朱鼎健,驅車4小時,來到深圳和東莞交界處。
那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垃圾場和荒地,朱樹豪在這裡圈了20萬平米方的地,要在這裡打造全世界最大的高爾夫球會。
18歲的兒子朱鼎健環顧四周,最「豪華」建築只有一家狗肉店,這讓他心裡打鼓:父親真能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建成奢華的高爾球會?
觀瀾湖集團——朱樹豪
朱樹豪在深圳成立了觀瀾湖集團,每天早上從香港來到深圳,跟進工地建設;晚上,他又從深圳回到香港家裡。
雷打不動,這成了朱樹豪的工作習慣。
終於在1995年11月,第41屆高爾夫球世界盃,在觀瀾湖起杆。海內外觀眾達4萬多人,觀瀾湖一夜成名。
朱樹豪,一舉奠定了「中國高爾夫教父」的江湖地位。
二、
1992年之後,深圳的房地產進入井噴時期,土地的價格也節節高升。
在此之前的黃茂如,跟著哥哥黃世再,正在為生計奔波。
為了謀生,他們開擺過地攤,開過餐館,還做過殺豬賣肉的「豬肉佬」。
茂業集團——黃茂如
有一天,黃茂如還有哥哥黃世再,以及黃茂展、黃振華等六兄弟,被父親拉到一塊,父親要告訴他們一個重大的消息。
這名退休老兵,看到兒子們過得清貧,再也藏不住心中埋藏了10年的秘密了。
他對兒子們說:10年前,我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現在你們可以拿去賣了。
網絡上的段子「父親告訴我,我幫你拿了塊地,我就知道我是富二代」,真實的發生在了黃氏六兄弟身上。
那一年,黃茂如在這塊地上,開發了第一個樓盤——茂業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5年,黃茂如整合了旗下的所有公司,成立了茂業集團。
次年,黃茂如進軍深圳的藍海百貨市場,拓展了茂業百貨。
憑藉著父親的一塊地,開發出茂業城,一舉奠定了黃茂如的事業版圖。
三、
1996年,就在黃茂如踏足百貨業時,紀海鵬在汕頭,成立了龍光建安公司,開始進入建築和房地產行業。
在此之前,紀海鵬已經開了兩家公司,分別是「農鋒醫療器材」和「農鋒建築材料」,通過建材和醫療器械,賺到了第一桶金。
成立之初,龍光建安在汕頭籍籍無名,並沒有在房地產市場掀起什麼風浪。
龍光地產——紀海鵬
同是那一年,一直在揭陽發展的賴海民,跟隨哥哥賴海宏的腳步,來到深圳寶安區。
賴氏三兄弟,賴海民最小,還有一個哥哥叫賴文同。
早在5年之前,26歲的賴海民,就已經創辦了揭陽建設總公司,涉足建築行業。
熟知房地產行業之後,31歲的賴海民帶著他的揭陽建設,從普寧市出走,在深圳寶安34區拿了一塊地。
當時,寶安在深圳屬於關外,沒有多少人看好。
賴海民獨具慧眼,開發了第一個樓盤弘雅花園,嘗到了房地產的甜頭。
鴻榮源——賴海民
就在關外的一片荒地上,賴海民硬是打造了幾個名盤。
1999年,賴海民整合了房地產業務,正式成立了鴻榮源集團,一時間在深圳名聲大噪。
同一年,同是普寧的郭俊偉、郭英成和郭英郭氏三兄弟,在深圳龍崗布吉接手了一個爛尾樓。
郭英成成立了佳兆業地產,接手好,將爛尾樓打造成主題公園。
2000年,佳兆業的第一個爛尾樓項目——桂芳園一期上市。一經推出,便引爆了市場,佳兆業也一炮走紅。
佳兆業——郭英成
同一年,名不經傳的龍光建安,在紀海鵬的帶領下,拿下了汕頭776畝的城中村改造項目。
隨著這個「金禧花園」的開盤,龍光迅速佔領了汕頭三分之一的市場,紀海鵬也藉此,賺得了第一桶金。
也是在這個時候,30歲的姚振華,通過深圳「菜籃子工程」,拿到了中港城地塊,正在如火如荼地開發之中。(詳見《寶能姚振華、演員田樸珺,王石沒翻過去的兩座大山》)
新世紀伊始,來自潮汕的地產大佬們,已經完成原始積累,開始在深圳大放異彩。
四、
嘗到了接手「爛尾樓」甜頭之後,2003年,郭英成帶領佳兆業,以4億元的價格,接盤了爛尾十年之久的「子悅臺」。
2005年,佳兆業走出深圳,在廣州接盤了中國第一爛尾樓——中誠廣場項目。
中誠廣場背景複雜,這一項目,引發了官場震動。
郭英成因行賄牽涉其中,但這並沒有影響佳兆業的狂飆猛進。
成功盤活幾個爛尾樓之後,佳兆業獲得了「爛尾樓改造專家」的光榮稱號。
舊改項目背景複雜,郭英成難以獨善其身。
2014年,深圳一官員被查,郭英成離開深圳,避居香港,住進了四季酒店,也即「望北樓」。
佳兆業的多個項目被迫停工,資金鍊瞬間斷裂。郭英成在香港遙控,以期自救。
孫宏斌曾想入場接盤,但由於水太深,而且對債務認定不一致,最終放棄。
佳兆業陷入了危機,郭英成並沒有坐以待斃。他找到了老鄉,生命人壽的張峻,讓其接手了一部分股份。
同時,郭英成又找到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同屬潮汕老鄉,賣了部分資產。
2015年,隨著郭英成與政府的關係修復,郭英成重回大陸,佳兆業起死回生。
就在佳兆業開始接盤爛尾樓時,在地產界一直小打小鬧的黃楚龍,開發了幾個小項目,成立了星河地產。
也是2005年,黃楚龍在深圳開發了星河丹堤,逆勢銷售8億元,一炮在深圳打響了名氣。
除了開發住宅,黃楚龍還對商業地產偏愛有加,還打造了COCO系列的商業地產。
放眼全國地產界,黃楚龍和星河地產,都算得上是異類。
黃楚龍一直奉行「有多少錢,辦多大事」的理念,極少負債。所有的地產商,都加大負債,通過槓桿來撬動規模。
而星河地產卻基本不負債,全靠自有資金髮展。
雖然發展沒有其它地產商迅猛,但無疑,黃楚龍選擇了一條最為穩健的發展之路。
在深圳站穩腳跟之後,黃楚龍也開始在全國慢慢擴張,分別在廣州、惠州等地落下棋子。
經過多年發展,星河集團資產過千億,但負債卻不到200億元,簡直就是地產界的一股清流。
由於星河集團沒有上市,黃楚龍是唯一持有星河集團的大股東,身價早已過千億。
但黃楚龍行事卻非常低調,鮮少出現在公開媒體上,也極少接受採訪,一直在深圳悶聲發著大財。
五、
在眾多的潮汕地產大佬中,茂業集團的黃茂如,算是最早登上富豪榜的人。
2003年,黃茂如開發了深圳的地標「世界金融中心」,身價大增。
2004年,年僅38歲的黃茂如,登上了中國百富榜,排名19。
當時的富豪榜上,還沒有馬雲、王健林和許家印的事。
當時,他是百富榜上前20名中,唯一來自深圳的商人,也被稱為「深圳首富」。
2008年5月5日,黃茂如將百貨業務從地產中剝離,成立了茂業國際控股,並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黃茂如的身價再一次暴漲3倍。
黃茂如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龍光地產的紀海鵬,也開始突飛猛進。
2003年,龍光地產以2.86億元,奪得了深圳寶安中心的地王,一舉進入深圳。
從此,拉開了龍光在深圳拿地王的序幕,龍光也成為了深圳的「地王製造機」。
到2013年,龍光地產擠入了百億俱樂部。
異常低調的紀海鵬,經過挪騰倒轉,將龍光地產的股權,悉數轉給上女兒紀凱婷。
通過開曼離岸公司,紀凱婷的海外身價,以及家族信託的代持,紀海鵬成功的將規避了監管。
2013年,龍光地產香港成功上市。
22歲的紀凱婷,以80億美元的身價,登上了中國90後富豪榜第一位。
紀凱婷也以超高顏值,被媒體追捧為,與「國民老公」王思聰齊名的「龍光公主」。
將女兒推上前臺,紀海鵬躲在聚光燈後面,帶著龍光地產低調前行。
上市融資成功之後的龍光地產,在製造地王的路上,一去不返。
2014年,在深圳龍華新區,拿下了玖龍璽、紅山片區兩個地王項目。
2016年,龍光先是一舉擊敗央企華潤、平安和珠碧桂園,以140億元拿到光明新區的地塊,成為了全國總價地王。
紀海鵬帶領的龍光,善於在逆周期下拿下地王。地王並沒有給龍光帶來累贅,相反,在市場回暖時,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龍光的業績也是一年一個臺階,2019年獲得了915億的銷售額,離千億俱樂部只有一步之遙。
六、
相比佳兆業和龍光,賴海民的鴻榮源,則更顯神秘和低調。
鴻榮源一直在深圳寶安蟄伏了9年,被稱為「寶安三巨頭」之一。
隨後,鴻榮源加快了在深圳擴張的腳步,在深圳關外拿了大量的地,又被榮稱為「關外地產王」。
2007年,鴻榮源又開始走出深圳,在環深的東莞拿地,並沒有進行全國擴張。
但鴻榮源的重心,依然在深圳,在深圳就離不開舊改拿地。
鴻榮源算得上是深圳的地主王,在深圳有1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在寶安、前海、光明和龍華,均有項目。
龍華新區的快速發展,也成了鴻榮源的糧倉,有高達15個項目的龍華新區。
2008年,鴻榮源本想借ST蘭光的殼進入資本市場,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無疾而終。
但這並沒有擋住鴻榮源迅猛發展,賴海明的財富也水漲船高。由於鴻榮源沒有上市,這也難倒了胡潤等財富排名機構。
2020年,不完全統計,賴海明以110億元的身價,位列《胡潤房地產富豪榜》第182位。
七、
潮汕人素來重男輕女,每家每戶以多生男孩為榮。
這也造成了潮汕人家族人口眾多,多幾個兄弟,多幾份力量,才不受人欺負。
潮汕人兄弟之間往往非常團結,兄弟情誼深厚,就是為了在家不受外人欺負。
而這一特點,投射在潮汕商人身上,就是兄弟齊心,一致對外,共同發展事業。
茂業集團的黃氏六兄弟、佳兆業的郭氏三兄弟、龍光地產的紀紙三兄弟,以及鴻榮源的賴氏三兄弟,莫不如此。
他們要麼共同創業,在一個公司相互支持;要麼單獨創業,在同一個商業世界裡相互支持。
在家靠兄弟,在外靠老鄉。
潮汕商人素來喜歡抱團取暖,在深圳的這幾位地產大佬,雖然市場上偶有競爭,但深圳市場足夠大,私底下他們常常交叉合作。
在深圳的這幾位地產大佬風格各異,星河地產的黃楚龍,以低負債著稱;佳兆業的郭英成,以爛尾樓出名;龍光地產的紀海鵬,以拿地王出名;鴻榮源的賴海明,以舊改成名;茂業集團的黃茂如,則以地產加百貨聞名。
雖然大佬們風格不同,但都有著潮汕人的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異常低調,保持神秘,不接受採訪,悶聲發大財,個個都是隱形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