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隱形巨富!起底那些在深圳「悶聲發大財」的潮汕地產大佬

2020-12-11 騰訊網

來源:大江湖解局

1979年,有一個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這個圈,就是一窮二白的小漁村——深圳。

深圳成了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個老人對深圳滿懷期許地說:中央只給政策,你們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那一年,20歲的黃楚龍,離開潮汕普寧市,來到了深圳。

沒文化、沒技術,黃楚龍做了一名水泥工匠。

1982年,來自揭陽市惠來縣的一名退休老兵,悄悄地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

這個老兵,買完地之後,又默默地回到惠來縣。他沒有聲張,連家人都並不知情。

黃楚龍和這名老兵,都不會想到,他們即將打開深圳房地產的潘多拉魔盒。一代潮汕商人,即將在這片熱土上,開啟「悶聲發大財」之旅。

一、

1992年的春天,鄧小平南巡,來深圳視察,進一步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地位。

而早在4年之前,已經是包工頭的黃楚龍,成立了深圳怡和公司,正式進軍房地產。這家公司,也是未來星河地產的前身。

當時,深圳有大大小小几百家地產公司,黃楚龍的公司,也是極其平庸的一家公司,並沒有太多突出的表現。

星河地產——黃楚龍

那一年,祖籍廣東饒平市的朱樹豪,早已經成為香港的紙業大王。

身處香港,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他敏銳地意識到,改革開放後的深圳,會大批量的產生富豪。

高爾夫,作為富豪們最喜歡的運動,一定會在深圳大行其道。

他帶著從加拿大讀書回來的兒子——朱鼎健,驅車4小時,來到深圳和東莞交界處。

那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垃圾場和荒地,朱樹豪在這裡圈了20萬平米方的地,要在這裡打造全世界最大的高爾夫球會。

18歲的兒子朱鼎健環顧四周,最「豪華」建築只有一家狗肉店,這讓他心裡打鼓:父親真能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建成奢華的高爾球會?

觀瀾湖集團——朱樹豪

朱樹豪在深圳成立了觀瀾湖集團,每天早上從香港來到深圳,跟進工地建設;晚上,他又從深圳回到香港家裡。

雷打不動,這成了朱樹豪的工作習慣。

終於在1995年11月,第41屆高爾夫球世界盃,在觀瀾湖起杆。海內外觀眾達4萬多人,觀瀾湖一夜成名。

朱樹豪,一舉奠定了「中國高爾夫教父」的江湖地位。

二、

1992年之後,深圳的房地產進入井噴時期,土地的價格也節節高升。

在此之前的黃茂如,跟著哥哥黃世再,正在為生計奔波。

為了謀生,他們開擺過地攤,開過餐館,還做過殺豬賣肉的「豬肉佬」。

茂業集團——黃茂如

有一天,黃茂如還有哥哥黃世再,以及黃茂展、黃振華等六兄弟,被父親拉到一塊,父親要告訴他們一個重大的消息。

這名退休老兵,看到兒子們過得清貧,再也藏不住心中埋藏了10年的秘密了。

他對兒子們說:10年前,我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現在你們可以拿去賣了。

網絡上的段子「父親告訴我,我幫你拿了塊地,我就知道我是富二代」,真實的發生在了黃氏六兄弟身上。

那一年,黃茂如在這塊地上,開發了第一個樓盤——茂業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5年,黃茂如整合了旗下的所有公司,成立了茂業集團。

次年,黃茂如進軍深圳的藍海百貨市場,拓展了茂業百貨。

憑藉著父親的一塊地,開發出茂業城,一舉奠定了黃茂如的事業版圖。

三、

1996年,就在黃茂如踏足百貨業時,紀海鵬在汕頭,成立了龍光建安公司,開始進入建築和房地產行業。

在此之前,紀海鵬已經開了兩家公司,分別是「農鋒醫療器材」和「農鋒建築材料」,通過建材和醫療器械,賺到了第一桶金。

成立之初,龍光建安在汕頭籍籍無名,並沒有在房地產市場掀起什麼風浪。

龍光地產——紀海鵬

同是那一年,一直在揭陽發展的賴海民,跟隨哥哥賴海宏的腳步,來到深圳寶安區。

賴氏三兄弟,賴海民最小,還有一個哥哥叫賴文同。

早在5年之前,26歲的賴海民,就已經創辦了揭陽建設總公司,涉足建築行業。

熟知房地產行業之後,31歲的賴海民帶著他的揭陽建設,從普寧市出走,在深圳寶安34區拿了一塊地。

當時,寶安在深圳屬於關外,沒有多少人看好。

賴海民獨具慧眼,開發了第一個樓盤弘雅花園,嘗到了房地產的甜頭。

鴻榮源——賴海民

就在關外的一片荒地上,賴海民硬是打造了幾個名盤。

1999年,賴海民整合了房地產業務,正式成立了鴻榮源集團,一時間在深圳名聲大噪。

同一年,同是普寧的郭俊偉、郭英成和郭英郭氏三兄弟,在深圳龍崗布吉接手了一個爛尾樓。

郭英成成立了佳兆業地產,接手好,將爛尾樓打造成主題公園。

2000年,佳兆業的第一個爛尾樓項目——桂芳園一期上市。一經推出,便引爆了市場,佳兆業也一炮走紅。

佳兆業——郭英成

同一年,名不經傳的龍光建安,在紀海鵬的帶領下,拿下了汕頭776畝的城中村改造項目。

隨著這個「金禧花園」的開盤,龍光迅速佔領了汕頭三分之一的市場,紀海鵬也藉此,賺得了第一桶金。

也是在這個時候,30歲的姚振華,通過深圳「菜籃子工程」,拿到了中港城地塊,正在如火如荼地開發之中。(詳見《寶能姚振華、演員田樸珺,王石沒翻過去的兩座大山》)

新世紀伊始,來自潮汕的地產大佬們,已經完成原始積累,開始在深圳大放異彩。

四、

嘗到了接手「爛尾樓」甜頭之後,2003年,郭英成帶領佳兆業,以4億元的價格,接盤了爛尾十年之久的「子悅臺」。

2005年,佳兆業走出深圳,在廣州接盤了中國第一爛尾樓——中誠廣場項目。

中誠廣場背景複雜,這一項目,引發了官場震動。

郭英成因行賄牽涉其中,但這並沒有影響佳兆業的狂飆猛進。

成功盤活幾個爛尾樓之後,佳兆業獲得了「爛尾樓改造專家」的光榮稱號。

舊改項目背景複雜,郭英成難以獨善其身。

2014年,深圳一官員被查,郭英成離開深圳,避居香港,住進了四季酒店,也即「望北樓」。

佳兆業的多個項目被迫停工,資金鍊瞬間斷裂。郭英成在香港遙控,以期自救。

孫宏斌曾想入場接盤,但由於水太深,而且對債務認定不一致,最終放棄。

佳兆業陷入了危機,郭英成並沒有坐以待斃。他找到了老鄉,生命人壽的張峻,讓其接手了一部分股份。

同時,郭英成又找到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同屬潮汕老鄉,賣了部分資產。

2015年,隨著郭英成與政府的關係修復,郭英成重回大陸,佳兆業起死回生。

就在佳兆業開始接盤爛尾樓時,在地產界一直小打小鬧的黃楚龍,開發了幾個小項目,成立了星河地產。

也是2005年,黃楚龍在深圳開發了星河丹堤,逆勢銷售8億元,一炮在深圳打響了名氣。

除了開發住宅,黃楚龍還對商業地產偏愛有加,還打造了COCO系列的商業地產。

放眼全國地產界,黃楚龍和星河地產,都算得上是異類。

黃楚龍一直奉行「有多少錢,辦多大事」的理念,極少負債。所有的地產商,都加大負債,通過槓桿來撬動規模。

而星河地產卻基本不負債,全靠自有資金髮展。

雖然發展沒有其它地產商迅猛,但無疑,黃楚龍選擇了一條最為穩健的發展之路。

在深圳站穩腳跟之後,黃楚龍也開始在全國慢慢擴張,分別在廣州、惠州等地落下棋子。

經過多年發展,星河集團資產過千億,但負債卻不到200億元,簡直就是地產界的一股清流。

由於星河集團沒有上市,黃楚龍是唯一持有星河集團的大股東,身價早已過千億。

但黃楚龍行事卻非常低調,鮮少出現在公開媒體上,也極少接受採訪,一直在深圳悶聲發著大財。

五、

在眾多的潮汕地產大佬中,茂業集團的黃茂如,算是最早登上富豪榜的人。

2003年,黃茂如開發了深圳的地標「世界金融中心」,身價大增。

2004年,年僅38歲的黃茂如,登上了中國百富榜,排名19。

當時的富豪榜上,還沒有馬雲、王健林和許家印的事。

當時,他是百富榜上前20名中,唯一來自深圳的商人,也被稱為「深圳首富」。

2008年5月5日,黃茂如將百貨業務從地產中剝離,成立了茂業國際控股,並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黃茂如的身價再一次暴漲3倍。

黃茂如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龍光地產的紀海鵬,也開始突飛猛進。

2003年,龍光地產以2.86億元,奪得了深圳寶安中心的地王,一舉進入深圳。

從此,拉開了龍光在深圳拿地王的序幕,龍光也成為了深圳的「地王製造機」。

到2013年,龍光地產擠入了百億俱樂部。

異常低調的紀海鵬,經過挪騰倒轉,將龍光地產的股權,悉數轉給上女兒紀凱婷。

通過開曼離岸公司,紀凱婷的海外身價,以及家族信託的代持,紀海鵬成功的將規避了監管。

2013年,龍光地產香港成功上市。

22歲的紀凱婷,以80億美元的身價,登上了中國90後富豪榜第一位。

紀凱婷也以超高顏值,被媒體追捧為,與「國民老公」王思聰齊名的「龍光公主」。

將女兒推上前臺,紀海鵬躲在聚光燈後面,帶著龍光地產低調前行。

上市融資成功之後的龍光地產,在製造地王的路上,一去不返。

2014年,在深圳龍華新區,拿下了玖龍璽、紅山片區兩個地王項目。

2016年,龍光先是一舉擊敗央企華潤、平安和珠碧桂園,以140億元拿到光明新區的地塊,成為了全國總價地王。

紀海鵬帶領的龍光,善於在逆周期下拿下地王。地王並沒有給龍光帶來累贅,相反,在市場回暖時,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龍光的業績也是一年一個臺階,2019年獲得了915億的銷售額,離千億俱樂部只有一步之遙。

六、

相比佳兆業和龍光,賴海民的鴻榮源,則更顯神秘和低調。

鴻榮源一直在深圳寶安蟄伏了9年,被稱為「寶安三巨頭」之一。

隨後,鴻榮源加快了在深圳擴張的腳步,在深圳關外拿了大量的地,又被榮稱為「關外地產王」。

2007年,鴻榮源又開始走出深圳,在環深的東莞拿地,並沒有進行全國擴張。

但鴻榮源的重心,依然在深圳,在深圳就離不開舊改拿地。

鴻榮源算得上是深圳的地主王,在深圳有1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在寶安、前海、光明和龍華,均有項目。

龍華新區的快速發展,也成了鴻榮源的糧倉,有高達15個項目的龍華新區。

2008年,鴻榮源本想借ST蘭光的殼進入資本市場,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無疾而終。

但這並沒有擋住鴻榮源迅猛發展,賴海明的財富也水漲船高。由於鴻榮源沒有上市,這也難倒了胡潤等財富排名機構。

2020年,不完全統計,賴海明以110億元的身價,位列《胡潤房地產富豪榜》第182位。

七、

潮汕人素來重男輕女,每家每戶以多生男孩為榮。

這也造成了潮汕人家族人口眾多,多幾個兄弟,多幾份力量,才不受人欺負。

潮汕人兄弟之間往往非常團結,兄弟情誼深厚,就是為了在家不受外人欺負。

而這一特點,投射在潮汕商人身上,就是兄弟齊心,一致對外,共同發展事業。

茂業集團的黃氏六兄弟、佳兆業的郭氏三兄弟、龍光地產的紀紙三兄弟,以及鴻榮源的賴氏三兄弟,莫不如此。

他們要麼共同創業,在一個公司相互支持;要麼單獨創業,在同一個商業世界裡相互支持。

在家靠兄弟,在外靠老鄉。

潮汕商人素來喜歡抱團取暖,在深圳的這幾位地產大佬,雖然市場上偶有競爭,但深圳市場足夠大,私底下他們常常交叉合作。

在深圳的這幾位地產大佬風格各異,星河地產的黃楚龍,以低負債著稱;佳兆業的郭英成,以爛尾樓出名;龍光地產的紀海鵬,以拿地王出名;鴻榮源的賴海明,以舊改成名;茂業集團的黃茂如,則以地產加百貨聞名。

雖然大佬們風格不同,但都有著潮汕人的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異常低調,保持神秘,不接受採訪,悶聲發大財,個個都是隱形巨富。

相關焦點

  • 在深圳「悶聲發大財」的潮汕地產大佬 個個都是隱形巨富
    1979年,有一個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1982年,來自揭陽市惠來縣的一名退休老兵,悄悄地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這個老兵,買完地之後,又默默地回到惠來縣。他沒有聲張,連家人都並不知情。黃楚龍和這名老兵,都不會想到,他們即將打開深圳房地產的潘多拉魔盒。一代潮汕商人,即將在這片熱土上,開啟「悶聲發大財」之旅。
  • 在深圳「悶聲發大財」的,潮汕地產大佬
    1982年,來自揭陽市惠來縣的一名退休老兵,悄悄地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這個老兵,買完地之後,又默默地回到惠來縣。他沒有聲張,連家人都並不知情。黃楚龍和這名老兵,都不會想到,他們即將打開深圳房地產的潘多拉魔盒。一代潮汕商人,即將在這片熱土上,開啟「悶聲發大財」之旅。
  • 做生意,真正低調的人,往往喜歡「悶聲發大財」(深度好文)
    「悶聲發大財」最常用於生意場上,做生意,那些真正能賺錢的人,往往喜歡「悶聲發大財」,賺錢往往也不難!不妨看看那些商界大佬,除非所做的生意需要張揚、需要高調,或者做到一定程度,實在無法低調,否則,基本都是真正低調的人,都遵循「悶聲發大財」的路子,而且,即便因為客觀現實無法做到「悶聲發大財」,他們也一定是喜歡「悶聲發大財」的,也一定會儘量保持低調,比如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就被視為「悶聲發大財」的代表,其餘像華為任正非、順豐王衛、段永平、曹德旺等等,都曾經乃至現在都被視為「悶聲發大財」的企業家。
  • 人生感悟:低調做人,「悶聲發大財」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子兵法》中國有句古語:「悶聲發大財」。對於這句話,褒貶不一,正面可以理解為發財有道,反面也有人理解為「做賊心虛」。正反各有說辭。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人:很少發朋友圈,從不結群結黨,總是獨來獨往,聽別人說他幹了什麼生意,賺了大錢。讓你內心充滿好奇,他究竟在悶聲做些什麼?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再正常不過。然而成功之路變數太多,誰也無法肯定會在哪一步失敗,與其面對失敗的打擊,在未取得任何成果之前,「悶聲」便是最好的做法。
  • 這三座城市,絕對的「實力派」,卻很低調 !網友:悶聲發大財!
    我國城市眾多,歷史差異大,工業起步時間也不一樣,發展模式各具特色,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系列的最具競爭力城市,如全球聞名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已是中國最核心的代表。除了這幾個大都市外,也有一些中心城市正在崛起,如成都、重慶、西安,在西部發展中起到了絕對的地位。
  • 有人說「人應該低調謙虛,悶聲發大財才是正道」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與偉大為鄰」,各種先賢無數名言總結在前,那麼低調謙虛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應該是沒什麼錯的。然而「悶聲發大財才是正道」,這句話卻有點怪怪的。首先,「悶聲發大財」跟「正道」組合在一起就有點怪。所謂正道,乃「正當的途徑,正確的道路」。而「悶聲發大財」指的是不事張揚,低調的把錢就給賺了或者低調的就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利益。
  • 2019年將會悶聲發大財的四大生肖
    有些人賺了錢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但有些人卻會比較低調,一聲不響地悄悄賺錢。那麼十二生肖中,2019年會悶聲發大財的生肖有哪些呢,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生肖馬屬馬的人向來是志向遠大的,他們認準一個目標,就會儘自己所能,克服各種困難,想方設法去實現。
  • 富人定律:真正的有錢人,往往喜歡「悶聲發大財」
    如果你留心觀察,或者你周圍都是那些真正富有的人,不難發現,這些人往往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往往喜歡「悶聲發大財」!這不僅是一種隱性的豐富思維,也可以說是一種隱性的賺錢法則,為什麼呢?悶聲發大財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所謂的「悶聲發大財」重點不是賺了一筆,雖然這也是一個值得提倡的低調,但是這句話壓力主要是一個人做事賺錢發財,從不炫耀,不要讓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 該國每年盜採我國南海3000萬噸石油,卻很低調,悶聲發大財
    有一個國家卻很低調,悶聲發大財,在南海獲取的利益最多,每年在南海盜採3000萬噸石油,這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從1983年開始侵佔我國彈丸礁,一直到1999年,馬來西亞共侵佔我國5個島礁,非法划走海域27萬平方公裡,馬來西亞侵佔我國的島礁都位於南海的東南邊,也是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方,馬來西亞侵佔我國島礁後,很低調,但是卻在不斷地竊取我國南海石油,南海每年被周邊各國盜採6000萬噸石油,馬拉西亞就佔了盜採總量的一半,每年盜採石油達到3000萬噸。
  • 有哪些生意看似不起眼,卻能「悶聲發大財」?
    有特色的生意相信很多人生活中都會發現有很多生意非常賺錢,但是自己卻做不了,只能看著別人在那「悶聲發大財」,比如最常見的就是在一些地方會有人靠著祖傳的藥方在「悶聲發大財」,以我們這邊的一個小診所為例,靠著祖上流傳下來治療腰椎盤突出的藥方,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全國各地每天都能看到慕名而來的人,而且還要排隊和提前預約
  • 深圳地產潮汕幫二三事:潮汕話是商幫的通行證
    一定程度上,現今擁有300多萬潮人以及100多萬潮商的深圳,是潮汕商幫長袖善舞的風水寶地。「低頭撿錢」的高利潤、高回報的地產行業讓潮商群體迅速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不過,在國內經濟逐步發展壯大、大佬享盡市場改革紅利的歷史進程中,對於民營經濟野蠻成長時期地產商原罪以及政商關係的追問,也屢屢被研究者們所探討。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悶聲發大財」
    文|上官青曼現代社會,更注重隱私,文化素質高的富人大多不願外露,寧願低調行事。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生活當中那些真正的有錢人,其實從表面上是完全看不出來的,甚至可以說他們低調到根本不像有錢人。這一點來看的話,確實讓人不得不服,與那些暴發戶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悶聲發大財」。這些人,一般都是家中特別有錢,但因為錢太多了,多到自己都麻木了,所以他們更想追求一些相對普通的生活。
  • 人到中年,看透了人心的人,都懂得「悶聲發大財」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經常就是努力了大半輩子,有錢了,卻不想要安穩,經常想著要顯示自己的能耐,引來別人的羨慕。其實,說到底,大可不必這麼做,這樣做不僅可能會讓別人難受,自己安逸的生活,也會受到打擾,甚至是被人的阻撓。能安穩的時候,就不要弄得那麼勞力傷財,何必呢?所以,人到中年,自己有錢了,別給自己增加沒必要的煩惱,要懂得「悶聲發大財」。
  • 真正能悶聲發大財的,是這四種人,看看你是不是
    而那些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往往是十分低調,喜歡悶聲幹大事的。 這類懂得「悶聲幹大事」的人,往往才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一門心思鑽研如何將事業、工作做大做強,並儘量隱藏自己的實力和財富,低調是他們的代名詞,亦是他們的保護傘。 在生活中,真正能悶聲發大財的人,往往具備以下四種特徵,快來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吧。
  • 這三種人看起來很單純,但不要小看,他們才是真正悶聲發大財的人
    還有另一種人,他們默不出聲,很少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人群中也不顯眼,十分低調,但是,當你知道他豐厚的身家時,你就會大吃一驚,他們正是我們口中所說的悶聲發大財的人。悶聲發大財的人,如同「大智若愚」的人一樣,都是低調的、安靜的,表面上是傻傻愣愣的,實際上,他們暗自在發力,最後出其不意地讓人大吃一驚。
  • 悶聲發大財之人,往往都有3個特徵,你有嗎?遇到抱緊大腿別錯過
    仔細觀察下四周,會發現越是有錢的人,越低調,正應驗了那句老話「悶聲發大財」。而那些隨時吹噓自己有多少資產、公司有多厲害的人,要麼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滿足虛榮心;要麼就是有意宣傳,為後續的融資、貸款、尋找合作夥伴等相關行為做好鋪墊。
  • 香港四大隱形巨富財團:皆富得流油,陰過華為、資助過李嘉誠
    我們都知道,香港有李嘉誠、李兆基、郭得勝、鄭裕彤四大雄厚家族,而其實港臺不乏富豪家族,滙豐財團、太古財團、怡和財團、嘉道理財團等實力也非常強大,不僅控制了15家上市公司,還涉及金融、零售、能源等各大行業,但是他們十分低調,卻各個「富得流油」,堪稱真正的隱形巨富。
  • 你身邊悶聲發大財的人,是靠什麼賺錢的?
    晚上,有朋友問,你身邊悶聲發大財的人,是做什麼行業的,靠什麼賺錢?要說悶聲發大財,那可能就是很多人不熟悉這個行業,而且本人也挺低調,才讓你根本不知道他賺了多少錢!不過,我倒是真有一個朋友,悶聲發大財,而且幹了好幾年了。1、一定要賣高價。如果你賣的產品利潤太低,那必須得靠量才行,不然是費力不討好,很難賺大錢的。你想一下,如果你的產品,一單就一兩塊錢的利潤。
  • 這3種人看起來很單純,但不要小看,他們才是真正悶聲發大財的人
    還有另一種人,他們默不出聲,很少在公眾場合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人群中也不顯眼,十分低調,但是,當你知道他豐厚的身家時,你就會大吃一驚,他們正是我們口中所說的悶聲發大財的人。悶聲發大財的人,如同「大智若愚」的人一樣,都是低調的、安靜的,表面上是傻傻愣愣的,實際上,他們暗自在發力,最後出其不意地讓人大吃一驚。
  • 這三種人,很難「悶聲發大財」
    只要你稍微留心,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悶聲發大財」的人,他們為人低調內斂,做事沉穩踏實,但又思路活絡,總能覓得商機,並將之做得風生水起。但也有一些人,明明握著「一手好牌」,到頭來,還是窮困潦倒,之所以與發大財失之交臂,是以下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