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對誰來說都是個沉重的話題,它會給我們帶來壓力,有時又會給我們動力。但如果我們用好的心態去面對,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它,那就能收穫一些想不到的快樂和福報,伴隨左右。心態決定想法,想法決定做法,做法決定結果。
很現實的一點是,人這一輩子為了生活,努力了大半輩子,有的時候真的沒有辦法去好好享受生活。更多的時候,是被生活享受,像是生活的奴隸,時時刻刻被生活牽著鼻子走。
有些人經受不住生活的壓力,甚至想跟電視或者是小說裡的人物一樣,隱居深山,過著那種清淨的生活。不用擔心任何事情,也不用為生活而費心,有時候會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理想中的生活,在恬靜自然的環境中,度過餘生。
但是幻想終究是幻想,現實總是非常的骨感,要知道,安穩的生活來之不易,讓自己有舒心的日子,更是難得。可是,生活中有些人,經常就是努力了大半輩子,有錢了,卻不想要安穩,經常想著要顯示自己的能耐,引來別人的羨慕。
其實,說到底,大可不必這麼做,這樣做不僅可能會讓別人難受,自己安逸的生活,也會受到打擾,甚至是被人的阻撓。能安穩的時候,就不要弄得那麼勞力傷財,何必呢?所以,人到中年,自己有錢了,別給自己增加沒必要的煩惱,要懂得「悶聲發大財」。
一、有錢別亂聲張,免得別人有事沒事都找你借錢
錢,人們每天都要提起,有時候錢就像是一顆定心丸,沒錢了,你就心慌氣短,經常發愁,甚至是心煩,弄得自己失眠,睡不著。但是,一旦你有錢了,就沒想那麼多了,做著自己的事情,跟別人談起天來都樂呵樂呵的,少了生活的焦慮,也就讓自己好過多了。
很現實的一點是,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把錢看得很重,因為沒有錢,也就沒有了生活,那如何再走接下來的路,就成了一個問題。不得不讓你在這方面多費點精力,去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安心?
所以,我們有錢的時候,就別亂聲張,一說你有錢,別人就管你借錢,你也不知道他們是真的有困難,還是看你有錢想拿情義敲你一筆。最怕的就是那些,借錢玩消失的,一旦你借出去,苦惱的還是自己。
要明白,借錢,還是要看人的,日常交流的時候,要多給自己留條退路,始終是件好事。錢本來就是你賺的,能藏著不被人知道,也是你的處世本領。有錢別聲張,就是在「悶聲發大財」。
二、無心的炫耀傷和氣,引來誤會誰都不好做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很深刻的一句話,在生活中,有的時候,別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帶動你的情緒,如果不是心態好的人,可能你也會被老李的話刺激到。
老李,為人很好客,但是說話卻老是讓人誤會。因為他家境比較好,日子過得非常滋潤,也沒經歷過什麼苦日子,導致了他很少能體會到別人過苦日子的感受。平常說話,也不怎麼注意分寸,這也導致了他,經常給自己找些不必要的麻煩。
有一次,老李請客吃飯,裡面有幾個朋友,是鄉下來的,難免跟城裡人都會有點觀念上的差別。等到菜一上來,老李就說:「大家多吃點,這些都是你們鄉下沒有的。」鄉下的朋友一聽,就有點不樂意了,不想傷到和氣就慢慢的吃了起來。
老李看他們不太好意思,說了一句:「哎呀,別客氣,你們鄉下人就是這樣,不識抬舉。」朋友一聽,有點坐不住了。後來,老李看見海鮮,又補了一句:「這海鮮,有錢人家才吃得起的,你們多吃點。」這下子,朋友徹底沒耐心了,覺得老李是在瞧不起人,跟他吵了起來。
所以啊,生活中,說話總是要注意分寸的,不然像老李這樣,好心辦壞事,傷了財還傷了和氣。俗話說:「和氣傷財」,有的時候,少說些不必要的話,其實就是少給自己添亂,少給自己找些不必要的麻煩,多點和氣,也就能「悶聲發大財」了。
三、聰明的人,都懂得悶聲發大財
生活中,不難發現,那些真正活明白,大富大貴的人,都很低調,他們能很平常的融入到別人的生活當中,跟別人愉快的相處。他們處世很聰明,為人低調,日子過得很舒坦。他們能以一顆平常心看待生活,知道一些事情,不用與別人爭,管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啊,人到中年,處世聰明的人,都懂得「悶聲發大財」。因為他們有著一顆健康的心態,去看待生活,他們都知道,隱藏自己的鋒芒,是在給自己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難免有時候,在不經意間誤傷了別人,這樣不僅讓自己不好做,別人也難受。因此,他們懂得,越是想富貴,讓自己生活過得去,就越要懂得保護自己的生活,「悶聲發大財」。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錢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