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上海:收官之年 上海民政揚鞭奮進創佳績

2021-0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紮實穩妥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民政系統勇挑重擔,聞令而動,承擔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地區組的任務,牽頭開展全市社區疫情防控,有效建立健全社區群防群控機制;同時,精心做好民政服務領域疫情防控,確保疫情時期民生保障工作安全有序,民政系統所屬各類服務機構平穩運行;還在疫情防控形勢下連續舉辦招聘專場,推動基層社區、社會組織招聘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幹部隊伍輸送優秀人才,有效助力「穩就業」大局。

統籌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境外人員回國隔離安置及物資分配工作。作為地區組牽頭部門,民政部門第一時間組建社區疫情防控的組織體系,堅持黨建引領,社區、公安、衛生「三駕馬車」齊心協力,在全市廣大基層社區,形成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居(村)委會、社區民警、社區醫務人員緊密聯動,物業企業、業委會全力配合,黨員、社區骨幹、志願者等共同參與的網絡體系,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推動多方力量支持社區疫情防控,上海共選派5批、近5000名市級機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一線頂崗工作,各街鎮鄉統籌轄區派出所、社區衛生、市場監管、城管、房屋管理等力量聯勤聯動支持居(村)工作,累計下派社區人數近6萬人;有序推進社區封閉式管理,全市215個街鎮鄉,6077個居(村)委會的20餘萬名基層幹部和志願者衝在一線,推動 1.3萬個住宅小區、2.47萬個村組實現「封閉式管理」;臨危受命,履職境外輸入性疫情防控工作,3月以後,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成為重中之重,地區組主動跨前做好口岸防疫,市民政局派駐志願服務小組13批85人次,24小時值守浦東機場,協調指導機場和16個區閉環轉運工作,累計承擔境外入境人員居家隔離觀察31萬餘人,集中隔離觀察13萬餘人,接送入境人員近13萬,未發生一例交叉感染。

全力做好民政系統服務行業疫情防控。從1月24日上海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至今,上海民政所有工作都不曾停擺。市民政局以「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殯葬管理、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婚姻登記及彩票站點」等7大類服務行業為著力點,全面加強上海民政系統內所有服務行業的疫情防控工作,明確7類行業工作規範及操作流程,做到「無死角、全覆蓋、零報告」,確保各類服務對象健康安全。同時,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確保民政系統所屬各類服務機構安全有序,保障好民政服務對象的生活和健康,實現業務工作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兩促進。

規範有序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抗疫捐贈。精心組織、統籌安排,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鼓勵和引導社會捐贈,截至9月,全市疫情防控慈善捐贈收入為18.75億元。其中,還激發了40家基金會籌集社會捐贈超過18億元,湧現了像回滬探親援疆幹部和老黨員祖孫三代擔當志願者的感人案例。

助力高校畢業生「穩就業」。市民政局第一時間牽頭相關委辦局,連續舉辦兩場專場招聘。4月28日,「2020年上海社區工作者高校專項招聘」舉辦,面向本市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提供1000個社區工作者崗位。5月29日,市民政局組織「上海市社會組織助力大學生就業招聘周活動」,一周內通過視頻直播與高校畢業生進行交流對接,崗位名額超過300個。

創新方法織牢民生保障網

民政託的底,在很大程度上是上海民生的底,是上海這座城市的底。近年來,上海民政創新方法和制度,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海民生保障力度持續加大,全市各類困難群眾及基本社會福利保障對象達到數百萬人。

推廣應用「上海市民政資金內控監管平臺」。各項民政資金的發放與監管,事關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基本民生保障,事關人民對城市溫度的切身感受。市民政局聚焦資金發放這一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改變原先以「戶籍屬地化管理」為基礎的「市級制定政策、區級指導落實、街鎮審核發放」的民政資金發放管理方式,對「業務審批」和「資金內控」分別進行流程再造和系統優化,建立起市、區、街道(鄉鎮)三級涵蓋業務、財務、財政等跨部門、跨層級、多業務的資金內控平臺,將政策制定、對象審核和資金發放三個環節分別設置在市級、街鎮和區級三個層級,將原「區級指導」轉變為「區級發放」,使三個層級之間相互制約,著力解決民生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問題。資金發放範圍包括城鄉低保等六大類定期、定量類民政對象的資金,同時試點將臨時救助、特困配套和社會散居孤兒等三項資金納入平臺發放,其間市紀委監委將其作為侵害群眾身邊利益問題專項整治的實事項目進行督察督辦。截至2020年11月,全市16個區和農場局的227個街鎮級單位全部納入平臺試運行,通過資金內控監管平臺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7.7億元,服務了62萬民政對象,累計發放440萬人次。經過試點應用,夯實了內控監管的手段,確保了民政資金的「精準發放、精準預算、精準記帳」。

全面推行「社區救助顧問」制度。市民政局今年在長寧區成功試點的基礎上,下發《關於實施「社區救助顧問」工作的指導意見》,在全市所有區全面實施「社區救助顧問」制度。探索智慧救助評估系統,從多維貧困治理出發,科學區分高度、中度和低度困境,聚焦教育、就業、身心健康狀況、社會參與以及兒童青少年等維度,精準識別困難群眾的致貧原因。按「一戶一方案」原則設計專業救助計劃,對於困境程度較低的家庭,提供一般預防型服務;對於有發展潛力的家庭和個體,提供支持提升型服務;對於困境程度較高的家庭,開展重點保護型服務,實現針對困難群眾的精準救助服務。截至目前,長寧區已對7000多名救助對象實施了精準評估,860多家社會組織(單位)參與其中,150多戶家庭接受了重點救助幫扶。

以需求為導向找民生服務落點

直面需求的政策措施最能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上海立足超大城市的發展實際,推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發展理念,賦予了上海民生服務新的使命,上海民政積極創新公共服務的提供方式,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作為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地區, 上海市是全國唯一一個覆蓋省級直轄市全市範圍的城市。為了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上海加強頂層設計,實現了租賃服務體系創新,不僅做到區、街鎮兩個「全覆蓋」,制訂出臺《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規程》地方標準,還會同太平洋保險上海分公司研究康復輔具社區租賃產品質量責任險,根據輔具產品分類制定保險方案。同時,推動租賃服務模式創新:堅持開放性,向社會公開招標,讓符合條件的全球產品都可以進入產品目錄,符合條件的服務企業都可以進入供應商目錄;堅持市場化,對租賃試點實行項目化運作,由企業作為市場主體負責具體運營和提供服務,並建立同步覆蓋租賃試點的信息平臺,確保對特定人群的社區租賃服務補貼的事中事後監管有痕跡;堅持協同性,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形成合力,資源共享,推進康復輔助器具產品進社區、進機構;堅持多樣性,建立由政府推動的基礎性租賃和市場上企業自發形成的租賃模式相結合的體系,不斷滿足老年人、殘疾人和傷病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截至目前,上海已實現了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範圍覆蓋全市16個區以及215個街鎮鄉,累計發生康復輔具社區租賃訂單970筆,服務911名老年人,金額總計159萬餘元,其中補貼金額100萬餘元。

推動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長三角民政工作一體化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2018年初,經上海市民政局發起,由浙江省民政廳、江蘇省民政廳和安徽省民政廳共同響應,四方決定進一步加深合作交流,共同建立「長三角民政論壇」合作機制,輪流主辦,每年確定一個主題,共議區域民政事業發展。2018年首屆論壇在上海召開,發布「上海共識」,三省一市民政部門就推進長三角區域養老合作與發展形成多項共識,共同推進區域養老合作聯動;2019年第二屆論壇在安徽合肥召開,三省一市民政部門籤署了推進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建立養老共建對接合作機制。三年來,四省市民政部門不斷建立健全區域養老工作協作協商機制,通過項目化方式,推進解決涉及長三角一體化養老的具體問題;以共建養老服務領域統計制度為目標,建立共享數據平臺;以「一地認證,三地認可」為目標,探索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服務和管理標準,養老護理員從業資格的互認互通;以推動異地結算為目標,探索建立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機制;共同打造助推養老產業發展平臺、強化聯動監管、深入開發養老護理人力資源等,切實推進「一體化戰略下長三角區域的社會養老服務業」實現高品質共享發展。截至2020年11月,上海已有13個區和江浙皖三省24個城市籤署了雙邊和多邊養老服務合作協議;發布首批長三角異地養老機構名單,涉及長三角20個城市的57家機構,核定床位25698張;首次舉辦長三角養老一體化聯合展區,亮相上海老博會,共計60餘家單位參展;首次舉辦長三角養老人才招聘會,培育養老人才專業市場;依託上海市養老服務平臺,開通長三角養老頻道;首次發布《長三角養老政策彙編》;成立長三角養老行業人才培養共享平臺,積極探索「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實習實訓」四位一體的養老行業人才培養新模式,首批共有長三角區域37所院校、24家協會、28家大中型企業、4家養老培訓中心參與;打造首個長三角區域養老服務能力建設基地,探索開展場景化、成規模、多功能的能力建設;舉辦「2020年首屆長三角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今後將每兩年舉辦一次、輪流舉辦,有力提升長三角地區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推進長三角養老護理服務隊伍建設。

科技賦能引領「未來民政」

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治理。上海市民政局在全面分析總結全市社會治理創新制度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社區疫情防控實踐,反覆徵詢各區、市有關部門以及部分街鎮、居村的意見,參與制定形成《關於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規範化精細化水平的若干意見》。按照基層治理現代化要求,努力推進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建設,不斷完善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打造社區治理智能化的「上海品牌」。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市社區工作會議精神,推動社區數據共享,充分為基層所用,上海全面加快「社區雲」建設,為社區精細治理、精準服務提供支撐。「社區雲」是上海市民政局在研究基層社會治理經驗做法基礎上,探索形成的新時代社區治理智能化工具,主動融入「一網統管」,歸口整合部門在居(村)層面的信息系統,打造市、區、街鎮鄉、居(村)一網上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鏈閉環,推動社區治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社區雲」的框架結構就是「1+2+X」,「1」是一個全市統一的「社區治理主題資料庫」,上接大數據中心,下接各區、街鎮鄉和居(村),橫向連通各政府職能部門,為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提供大數據支撐;「2」是兩個應用平臺,面向居(村)幹部的社區治理平臺和面向居民的居社互動平臺;「X」則代表開放性,各區現有的社區治理平臺,各街鎮現有的特色應用程式,各政府條線部門現有的應用,經過改造都可接入。上海「社區雲」平臺於2019年12月上線,目前已在上海9個區的20多個街鎮試點運行。預計今年底,上海市16個區215個街鎮鄉,6077個居(村)委會,都將能夠通過該平臺開展社區治理和為民服務工作。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就在眼前。「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上海民政系統將繼續揚鞭奮進,整裝出發。

(本版文圖由上海市民政局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17)


相關焦點

  • 上海之J
    這座酒店位於中國最高、世界第三的上海中心上部,具有無與倫比的世界之巔風光。更加令人矚目的還在於,這是一座中國人擁有、中國人管理、媲美世界最高水準的酒店。它的開業,也將是中國人自己的頂尖酒店品牌J酒店首次亮相。   上海之J,將是上海未來的閃亮名片。   上海之J的故事,可以溯源到10多年前,那時上海中心還在建設之中。
  • 加壓再奮進!歷下區教育和體育局召開2020年暑期培訓提升工作會議
    8月23日,歷下區教育和體育局2020年暑期培訓提升工作會議在歷下區委黨校召開。副局長丁宇同志主持會議。局黨組書記、局長顧朝霞以《聚焦落實 聚力創新 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為題,從「總結成績,策馬揚鞭當倍加努力
  • 上海交通大學學子在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再創佳績
    2020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簡稱「國賽」、CUMCM)獲獎名單近日公布,上海交通大學學子再創佳績,首次獲得國賽三大獎項之一「知網研學獎」(概率0.0024%),這是上海交通大學、也是上海賽區首次獲得該獎項
  • 【回眸,只為更好地展望未來】——新太陽四方幼兒園2020年年終總結大會
    時光如梭,轉眼間2020年到了尾聲,回顧這一年的工作,那種緊張狀態歷歷在目,本學年通過全體教師的努力,幼兒園各項工作都順利完成,本著「反饋、總結、自省、提高」的原則,新太陽四方幼兒園2020年12月31號,全體教職教職工總結大會正式開始啦!
  •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式公布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取得佳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達44項,其中附屬九院口腔42項。
  • 這項人才激勵計劃,上海交大再創佳績,和復旦差距逐漸拉大
    日前,上海市2020年「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資助名單公布,上海交通大學再創佳績,共有130名博士後獲得資助,獲資助人數再次位列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這項計劃已經實施了3年。上海市高校3年來超級博士後資助人數3年來,上海市各高校及科研機構已有數百名博士後獲得該計劃的資助,上海交通大學獲資助人數穩居第一,並與第二名復旦大學的差距逐漸拉大。
  • 致敬70年—行進中的上海海洋大學:70年砥礪奮進,從校門變遷史細數...
    致敬70年—行進中的上海海洋大學:70年砥礪奮進,從校門變遷史細數學校滄桑巨變 2019-12-2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風化雨育桃李 拼搏奮進創佳績——陶營初中2020年中考喜訊
    2020年8月11日,鄧州市陶營鎮初級中學發布2020年中考喜訊,原文如下:2020年鄧州市市重點高中錄取工作已經結束,我校中招再創佳績:重點高中上線人數290人(重點高中最低控制線386分),上線率達66.1%。重點高中錄取222人,錄取率達50.45%,再創我校歷史新高,錄取人數位於我市農村初中前列。其中一高中錄取62人,同比增長26.5%;二高中、湍北高中錄取71人,同比增長42%;四、六高中錄取89人,和去年持平。
  • 回望2020天津:以民政之作為反射黨的陽光溫暖
    2020年,天津市民政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用心用情打造了天津民生保障的新高地,用民政之作為反射黨的陽光溫暖。聚焦黨建引領2020年,天津民政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高站位推動黨的決策部署在天津民政領域落地生根。同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自覺。堅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將民生冷暖作為最重要的考量。
  • 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全面奔小康」知識...
    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全面奔小康」知識大賽第二階段題庫發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為了讓廣大上海市民更好地回望這段走向小康生活的不平凡之路,砥礪新時代、奮進再出發,由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與「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臺聯合主辦的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全面奔小康」知識大賽已於6月30日啟動。現在,大賽第二階段品質生活篇的題庫也已經發布啦,「學霸」們又可以學習起來啦!第二階段答題系統也將於7月30日正式開啟。
  • 2020年汝城高考再創佳績!
    2020年高考汝城學子再創佳績,熱烈祝賀袁子傑697分被北京大學錄取,朱煒700分,朱宇濤689分,朱博樂682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汝城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現2020年高考錄取第一榜,第二榜,第三榜正式公布,看看學子們被那所高校錄取,可喜可賀。
  • 響水縣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7月24日,2020年高考成績揭曉,我縣高考再創佳績,一本達線超歷史,其中,一名同學高考成績通過清華大學專項計劃報名審核。這一成績的取得,既是莘莘學子勤學奮進的美好果實,更是縣委、縣政府傾力支持、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奮力拼搏、社會各界重視關心的喜人收穫。
  • 文來中學2020年中考再創佳績,七寶中學上線211人
    2020年上海中考,文來中學再創佳績!中考喜報如下:朱*瑜同學以624分(含政策加分)取得最高分,汪*軒同學以615.5分取得裸分最高分。
  • 鄒城一中開展「金秋時光美,奮進戰鼓擂,學習創佳績,舍我又其誰」主題教育活動
    東方聖城網訊(通訊員 顧興殿 張景堂)鄒城一中開展「金秋時光美,奮進戰鼓擂,學習創佳績,舍我又其誰」主題教育活動新學期開學以來,秋高氣爽,是學習的最佳黃金期,鄒城一中以此為契機,以學校「12字」發展之路和「18字」學風建設為指引,在全校開展「金秋時光美,奮進戰鼓擂,學習創佳績,舍我又其誰」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推進學校「18字」學風建設,掀起全校學生學習新熱潮
  • 2020年上海中芯學校英語周活動圓滿收官
    2020年上海中芯學校英語周活動圓滿收官。
  • 2020年周口市高考再創佳績
    本臺訊 2020年我市高考共報名105376人(其中普通生91370由於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各招委成員單位組織協調有力,各項工作預案準備充分,依法治考、從嚴治考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高考工作平穩有序,我市高考成績再創佳績。
  • PicsArt美易照片編輯再創佳績 首屆「藝術家作品展」收官
    2020年1月15日,2019美易藝術家年度展正式圓滿落幕。本次藝術家年度展由PicsArt美易照片編輯策劃並組織舉辦,該活動以深度服務和連結用戶為宗旨,在短短時間內,匯集了全國在內近7000名創意圖片製作者。
  • 【曬績推優】眾志成城謀發展,策馬揚鞭創未來——尖字沽鄉2020年度...
    【曬績推優】眾志成城謀發展,策馬揚鞭創未來——尖字沽鄉2020年度重點工作紀實 2020-12-30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平一中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不忘初心,爭創一流——高平一中2020年高考再創輝煌 桃李競芬芳,長平傳捷報。在剛剛放榜的2020年高考中,高平一中全體師生奮勇爭先,再創佳績,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來之不易的優異成績單。
  • 溮河中學2020年中考再創佳績
    2020中考再創佳績2020年中考成績已揭曉,溮河中學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