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由1930年創刊的《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發展而來,是我國出版最早的學報之一。今天的《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雙月刊,逢單月6日出版,184頁,大16開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秉持「追蹤前沿、聚焦熱點、倡導原創、注重綜合」的辦刊理念,努力築建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傳播高地。本刊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北大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刊核心期刊,是國家社科基金第一批資助期刊之一和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先後獲全國百強社科期刊、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優秀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全國高校社科名刊、湖北省出版政府獎、湖北十大名刊成就獎等多種獎勵。
為了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各種重要問題提供理論支撐,《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特就以下選題向國內外專家學者徵稿:
1.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政治學、法學、歷史學、哲學)
2.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政治學、文學、歷史學、哲學)
3. 生態文明建設的多學科反思(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歷史學、哲學)
4. 東西方文明互鑑與對話(文學、歷史學、哲學、新聞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
5.後疫情時代的國際關係、全球治理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哲學)
6. 移動傳播、智能傳播與媒體融合新發展(新聞學、社會學、哲學)
7. 金融科技、業態創新與普惠金融(經濟學、管理學、法學)
8. 數據要素市場、技術創新與內循環經濟發展(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
9. 社會保障、公共安全與社會治理創新(政治學、法學、管理學、社會學)
10. 大數據、人工智慧、網絡空間與科技創新(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新聞學、社會學、文學、哲學)
論文寫作要求將學術研究和現實關懷相結合,具有開闊的研究視野和強烈的問題意識,觀點明確、內容翔實、論證嚴密,研究成果具有原創性和前瞻性。論文字數以1-1.8萬字為宜,格式體例可參照《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 年刊發的論文。請通過本刊投稿審稿系統(網址:www.wujhss.whu.edu.cn)進行投稿。本刊實行專家雙向匿名審稿制度,單次審稿周期最短為21天。本刊不收取版面費、評審費等任何費用,論文一經刊用即向作者支付稿酬。
編輯分工:
主 編:汪信硯責任編輯:塗文遷(負責哲學、政治學)楊 敏(負責經濟學、企業管理學、新聞傳播學)何坤翁(負責文學、心理學、跨學科)桂 莉(負責歷史學、公共管理學、教育學)李 媛(負責法學、社會學)
聯繫方式:
地 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珞珈山街16號武漢大學(郵編430072)
聯繫電話:
辦公室 027-68753788
主 編 027-68754972
編輯室 027-68754203 資料室 027-6875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