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2月11日電 12月10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通報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考核情況,《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考核中獲評「優秀」。綜合政治導向、辦刊規範、重要舉措、質量效果和資金使用等情況,《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國社會科學》、《考古》、《歷史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24家期刊考核「優秀」;149家期刊考核「合格」。
國家社科基金自2011年12月起,開展社科類重點學術期刊資助工作,推動期刊實現高質量發展,著力建設一批具有較強學術引領力和社會影響力的權威期刊,重點培育一批標識中國學術水平、代表國家學術形象的國際名刊,逐步打造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的高端學術期刊集群。國家社科基金申報條件和遴選程序嚴格,每3年從資助期刊中遴選一批優秀期刊。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第一批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學術期刊。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資金支持和制度保障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期刊管理力、學術傳播力、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形成獨特的辦刊模式,成為高等學校學報的一面旗幟。
《清華大學學報》
在清華大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辦刊導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各項部署,堅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更好成為研究闡釋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堅強陣地。加強議程設置能力建設,堅守社會責任,維護國家利益,豐富議程設置技巧,設置「十九大專題」欄目,宣傳和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從學理上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創新性的成果。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突出特色塑造品牌,主動服務學校中心工作。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和戰略布局,積極引導哲學社會科學立足世情國情黨情,瞄準重大命題和前沿問題推出了一系列專題,如「歷史研究」「文學研究」「哲學研究」「國情研究」「經濟與社會」等,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服務學校學科建設,支持清華特色學科發展,關注「絕學」、冷門學科的研究成果。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戰國竹簡,是近幾十年史料上的一大發現。《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直非常支持這批出土文獻的保護、整理與研究,創造性地設置了「清華簡研究」專欄。相關文章對國家發展、文明傳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清華簡研究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努力打造培養學術新人的平臺,不以人定文,唯文章質量為本,主動發現和培育具有學術潛質的優秀中青年學者,努力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學術人才成長的搖籃,為學生和青年科研人員的成名成家搭建橋梁,為國家培養德業雙馨的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家。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不斷拓展數位化傳播渠道,微信公眾平臺「獨立精神」於2015年正式運營,從每期紙質版本刊發的文章中摘選部分社會熱點文章發布。由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和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編制的「CSSCI源刊微信公眾號傳播力指數」(測試版),是國內首次發布的以中文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微信公眾號為研究對象的傳播力統計報告,在該報告中《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獲得高校學報類第一名。
供稿:《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
編輯:陳曉豔
審核: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