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全市未成年人樹立身邊典型榜樣,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在全市聯合開展了2018年度贛州市「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經層層推薦、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最終確定30人為2018年度贛州市「美德少年」。我區贛縣中學劉清凡和白鷺中心小學劉雅莙同學分別榮獲"奉獻助人"和"勤儉環保"美德少年榮譽稱號。
今天,讓我們通過贛州市「美德少年」劉雅莙同學的事跡,從中感受、學習、弘揚贛縣區客家兒女的美好品德。希望全區廣大未成年人以「美德少年」為榜樣,勇當時代新人、爭做美德少年,弘揚美德,傳播文明。
劉雅莙,今年12歲,就讀於贛縣區白鷺中心小學六年級(1)班。在家裡,她乖巧聽話,孝敬長輩,總是積極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個好孩子;在學校,她勤奮好學,心系集體,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且成績顯著,是個好學生;在社會,她樂於助人,熱心為他人服務,是個小小好公民。因為有她,家庭充滿歡笑,班級更加團結。
劉雅莙同學從小立志做一名環保小衛士。她經常把自己了解到的環保知識和小竅門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讓同學們了解如何在生活小事中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課後,她還通過組織環保知識小組競賽、節約用水、回收廢舊物品等環保實踐活動,帶動同學們不斷增強環保意識。在她有帶動下,同學們都養成了隨手撿紙屑、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家裡,劉雅莙經常做一些拖地,倒垃圾等力能所及的家務事。生活中,她特別注意勤儉節約,家裡的洗手池,廚房都被她貼上了「請節約用水!」,她自己也想了很多辦法來節約水,如用淘菜水衝廁所,把洗手水儲存起來洗拖把,將沒喝完的礦泉水收集起來澆花等。她還逢人就津津有味講怎樣保護水資源,在她的帶動下,身邊的很多人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三年級雲北京去旅遊時,因為找不到垃圾桶,她將一個糖果袋在手中捏了大約一裡路,導遊阿姨直誇獎她是一個習慣好的孩子,就算一點垃圾也不隨手亂扔。從這之後,劉雅莙同學積極投身到鄉村組織開展的各項環保活動,她經常在周末和樓下的小夥伴一起撿拾垃圾。暑假期間,她以倡議書的形式為村民獻上環保計策,並且將環保計策小紙條張貼在小區的大門口。
劉雅莙同學說:「雖然我現在做的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我堅信,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美麗純淨」。
素材提供:贛縣區白鷺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