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樹立學生身邊的典型形象,引導學生學習美德、弘揚美德、踐行美德,從自我做起,培養良好習慣,強化自身素質,營造爭當美德少年的濃厚氛圍,我校組織開展了「美德少年」 主題教育暨評選活動。通過班級推薦、少先大隊部初選等環節,以下同學作為候選人參加學校的「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現將他們的事跡公示如下。
鮑一碩同學是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一二班的學生,他是一個刻苦好學,勤於動腦,尊老愛幼,富有愛心的孩子。
他很愛自己的班級和校園。有一次放學後同學們都走了,他默默地把教室垃圾桶裡的垃圾倒掉,並把門口垃圾桶旁邊的紙屑撿起扔進垃圾桶裡。平時,對於有困難的同學,他總是樂於伸出援助之手。他每天上學總是要多帶幾根鉛筆,說借給有需要的同學。看見同學的東西掉了,就主動幫他撿起來。他的行為也感染著班裡的其他同學,使班級風氣越來越朝氣蓬勃。
歐裡庇得斯曾說過「美德在勞動中產生」。相信鮑一碩同學一定能更加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年。
王又冉同學是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一二班學生。她善良,有愛心,助人為樂。看見同學的東西掉了,主動幫助撿起來,看到同學沒帶文具主動借給他。對於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積極給予幫助,遇到難題只要自己弄懂了,就毫不保留地講給同學聽。
她不光是對待同學有愛心,小小年齡的她對待陌生人也是那麼熱情。有一次坐公交車,車上十分擁擠,坐在座位上的她看見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奶奶上車了,小小的王又冉連忙站起來,把位置讓給她。老奶奶向她表示感謝時,她紅著臉說:「不用了,這是應該做的。」
王又冉同學那善良真誠的心靈,助人為樂的精神將會影響著更多的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武凌墨是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一六班這個快樂大家庭中的一員。
他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觀開朗。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主動幫助他們。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常說:「媽媽和奶奶一直照顧我很辛苦,我有好吃的一定要和媽媽奶奶分享」。平時買了好吃的,他總是想著媽媽和奶奶。他還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有一次他遇到兩位老人乞討,就把手裡剛買的麵包塞到老人手裡,又把零錢放到老奶奶面前的小碗裡。今年,他也加入駐馬店市雙創中來,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他從不亂扔垃圾,找不到垃圾桶時,就一直把垃圾拿在手中。實在找不到垃圾桶就把垃圾帶回家。他說: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駐馬店的環衛工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這就是他----武凌墨,一個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陽光少年。
趙姝雅是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一七班的學生,既是班長又是語文課代表,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她學習刻苦,上課聽講非常認真,發言積極大膽,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總是保質保量地完成,字體工整乾淨,是全班同學學習的榜樣。只要有不會的問題就會問老師,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她不但學習好,還特別愛幫助同學,只要班裡有哪個同學在學習上遇到不會的問題,她都會熱情幫助,耐心講解,就像一個親切和藹的小老師一樣,從不在同學面前擺班幹部的架子,確實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家裡她是一個孝順的孩子,知道媽媽工作很忙很辛苦,她從不在媽媽面前吵鬧,主動幫媽媽做家務,打掃衛生,而且每天寫完作業都會給媽媽捶背,揉肩。真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
羅芊妤是一五班小同學。剛剛入學兩個多月的她,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善於發現。開學第二周她觀察到老師每天放學後都要返回班中打掃班級衛生,很晚才能下班。從那天起她就主動擔任起了班裡的衛生班長。每天中午、下午放學都留在班裡幫老師打掃衛生,擺放桌椅,擦黑板。如果說堅持一天兩天,一周兩周是孩子的興奮期,那堅持兩個多月的她真的把這當成了自己的使命,並下決心要一直堅持做下去。
她說:我要做班級裡的一隻螢火蟲,用自己的努力照亮自己和別人,給別人帶來美好的感覺。像螢火蟲一樣做一名光明使者是她的追求。
「爸爸,我真的好想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住在咱們家,這樣我們就可以多照顧老人了!」這就是眼睛不大皮膚白白的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四班的顧錚同學常提起的一句話。她還是運動場上的小健將,「爸爸,我想和小朋友一起打球,你說過,好的要分享、不好的要分擔。我還會告訴小朋友遇見困難不是發脾氣,而是多微笑。」這是顧錚同學時常要求自己做到的一句話。「阿姨我幫你刷碗」、「同學之間不能打鬧」、「這次主題班會我們要多學會勇敢。」... ...無論家裡還是校內,這是顧錚同學常付出行動的話語。
品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心中有愛、言行有愛的顧錚無愧為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