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考行測省時技巧:通過條件複句找主旨

2020-12-15 人民網教育

什麼是條件複句:中公教育專家認為, 條件複句中分句之間的關係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又可分為充足條件句和必要條件句,充足條件複句指假設的條件發生,則結果一定發生,而必要條件複句指沒有假設的條件,則結果一定不會發生。

充足條件句的關聯詞:「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總)」

如:只要認真複習,就能考試。

必要條件句的關聯詞:「只有(除非)……才(否則)……」(或者單用「才」字)

如: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不怕困難才能戰勝困難。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片段閱讀中,當充足條件複句在末尾做總結句時,我們就去分析結果是好的還是壞的,是我們想要的還是不想要的,如果是好的想要的,則假設的條件是作者想強調的;如果結果是不好的,則作者對假定的條件持否定態度。

例1:現在電影創作對熱門題材大肆重複利用,一個題材有市場,多方人馬就一湧而上,這不是健康的電影生態。相比之下,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卻不多見,比如以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秋節等為背景的開發,以及對崑曲、黃梅戲等民族藝術元素的利用都很少。一旦用心去挖掘這些中華民族文化財富,呈現在創作者面前的就是一個精彩紛呈的藝術寶庫,國產電影也將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最準確的概括是:

A.國產電影不能陷入題材重複利用的誤區

B.國產電影應該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寶藏

C.國產電影需努力擺脫不健康的生態

D.國產電影將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答案】B

【中公解析】文段前兩句做了一個背景介紹,國產電影對名族文化挖掘不多。最後一句用條件複句表面了作者態度,一旦挖掘,就是「精彩紛呈的藝術寶庫」這樣一個好的結果,說明作者想強調要挖掘民族文化,對照答案,只有B設計到挖掘民族文化。

例2:歷史劇一個必須承擔的功能,就是認識歷史。再現也好,表現也好,強調歷史觀不同也罷,歷史的大格式是不能逾越的,因為歷史是民族共有的,不是哪一個藝術家個人可以隨意剪裁的布料,這也就給歷史劇在藝術審美上提出了真實性和嚴肅性的要求。如果失去了對歷史的尊重,也就不該或不能冠之以歷史劇之名。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歷史劇必須承擔起認識歷史的功能

B.歷史劇應以真實還原歷史為創作原則

C.歷史劇的演繹應建立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

D.歷史劇應在真實性和娛樂性之間達到平衡

【答案】C

【中公解析】文段分總結構,最後用條件複句作總結,意思是電視劇如果不尊重歷史,就不是真正的歷史劇。結果是不好的,因此作者對不尊重歷史持否定態度,也就是強調要尊重歷史。只有C選項涉及尊重歷史。

當必要條件複句作總結句時,作者一定是在強調必要條件。我們找到必要條件,再到選項中找相同意思的選項就可以了。

例3:為了保護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申遺無疑意義重大。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申遺只能給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名分,要想使傳統文化真正發揚光大、深入人心,還有許多文章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使之與當代人的文化定位接軌,這樣才能喚起當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激發人們參與傳統文化的熱情,從而達到保護傳統文化的目的。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要提升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參與度

B.要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使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C.要給傳統文化資源申請文化遺產保護,使其發揚光大

D.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激發國人的民族認同感

【答案】B

【中公解析】尾句說傳統文化與當代人文化定位接軌才能保護傳統文化,也就是「接軌」是必要條件,再看選項,B的「走進人們日常生活」就是題幹中「接軌」的意思,而其他選項都不涉及「接軌」,因此答案選B。

有些表達了必要條件的句子可能沒有關聯詞,但是我們也要讀出其中的條件關係。

例4:現在的學術發言環境比過去好多了,可知識分子中存在一種奇怪的犬儒主義,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講出來,唯恐得罪什麼人。之所以存在這種情況,有些是過去搞怕了,有些是膽小,但你在學術界,不把真正的問題講出來,看別人的臉色行事,是做不成學問、搞不成研究的。

對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做學問要敢於挑戰權威

B.沒有骨氣的人成不了學術大家

C.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學問

D.學術環境是影響學術成就的重要因素

【答案】C

【中公解析】第一句交代個現狀:不敢講。第二句先分析原因,然後用「但」字轉折,表達了作者自己的觀點:不講出來做不成學問。也就是表達了「講出來」是「做學問」的必要條件,而C選項就是作者觀點的同意轉換。

在公務員考試中在做片段閱讀的時候,當條件複句作結尾,則重點關注條件中的概念,再到選項中去找,以節約考試時間。

來源:中公教育

相關焦點

  •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省時技巧:通過條件複句找主旨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省時技巧:通過條件複句找主旨,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什麼是條件複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http://nx.huatu.com/)認為, 條件複句中分句之間的關係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
  • 2014國考行測備考:如何通過條件複句找主旨
    什麼是條件複句:專家認為,條件複句中分句之間的關係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又可分為充足條件句和必要條件句,充足條件複句指假設的條件發生,則結果一定發生,而必要條件複句指沒有假設的條件,則結果一定不會發生。  充足條件句的關聯詞:「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總)」  如:只要認真複習,就能考試。
  • 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通過條件複句找主旨
    公告丨報名入口丨報名指導丨備考講座丨QQ群:239154691 丨關注微信:hljhtjy   什麼是條件複句: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網認為, 條件複句中分句之間的關係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又可分為充足條件句和必要條件句
  • 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技巧:並列複句知識點解讀
    國考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提供2019國考行測輔導複習資料,包括言語理解怎麼提高、言語理解片段閱讀、閱讀理解、片段閱讀、邏輯填空、詞義辨析、語句表達等。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技巧:並列複句知識點解讀。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考行測技巧7:翻譯推理題解題技巧
    國考行測技巧7:翻譯推理題解題技巧這節課主要為大家講解一下公務員國考行測之推理判斷的翻譯推理的部分,這部分題型常見的出題方式往往是:「從這段文章可以推出什麼?」「文段意思接近的句子是哪個」。好了,知道了國考行測之翻譯推理題的判斷方法之後,下面我們就圍繞理論部分和真題講解部分給大家詳細講解這類題型的解題技巧!理論部分公務員國考行測之翻譯推理題一共有5種題目類型,它們分別是等價命題,否定命題,推出關係,模態關係,二難推理。
  • 行測言語理解主旨觀點題解題技巧:利用條件句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主旨觀點題一直是考生們的「老大難」,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文段太長都不懂,二是讀懂後選項迷惑性大容易糾結。今天中公教育專家試著藉助題幹中的條件句來巧解主旨題。首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條件句。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必要條件關係對於主旨題解法探究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必要條件關係對於主旨題解法探究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必要條件,主旨題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0年寧夏省考行測解題技巧:主旨觀點題巧用「條件句」
    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本期,寧夏華圖為各位考生帶來了行測主旨觀點題巧用「條件句」。小編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 2017福建社區工作者行測備考:假設複句在行測片段閱讀中的重要運用
    2017福建社區工作者行測備考:假設複句在行測片段閱讀中的重要運用 福建社區工作者考試網提供福建社區工作者考試教材,包括2017福建社區考試報名時間/入口、社區考試條件、社區考試科目、社區考試面試、社區工作者考試培訓輔導等信息
  • 公務員行測:條件複句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應用
    有時前一個分句中用了否定詞,形成「如果不……就會……」、「除非……都會……」等句式,這種表達方式依然是陳述假設的條件,只要把假設部分否定的內容反過來變成正面的,就是作者想要說明的主要內容了。  例1、(2012年國考61題)中國學術歷來輕「術」。經濟學、金融學都是太低級的「術」,所以,它們往往被忽略。
  • 2018國考行測備考:用必要條件關聯詞解言語題,你會嗎?
    2018國考行測備考:用必要條件關聯詞解言語題,你會嗎?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華圖,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招警行測答題技巧:假設複句在片段閱讀中的重要運用
    招警考試網:招警考試行測備考需要考生學習答題技巧,掌握行測答題技巧快速解題,為行測分數贏得時間。本文分享招警行測答題技巧之假設複句在片段閱讀中的重要運用。更多北京招警考試備考資料,請點擊招警考試網。
  • 2019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圖形推理對稱性技巧
    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提供2019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大全,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解題方法。本文整理2019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圖形推理對稱性。更多國考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點擊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一筆畫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一筆畫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病句題解題技巧-語句緊縮法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病句題解題技巧-語句緊縮法,更多關於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病句題解題技巧,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病句題的內容請關注廣西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國考交流群:928698228),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2016國考,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題口訣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圖形推理題口訣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1國考行測詞語理解題之你離主旨觀點題的正確答案僅有一步之遙
    國考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答題技巧提供2021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片段閱讀、邏輯填空、詞義辨析、語句表達等。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詞語理解題之你離主旨觀點題的正確答案僅有一步之遙。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