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

2020-12-12 廣東華圖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2016國考,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為幫助考生更好備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華圖教育專家整理了一系列考試技巧。下面廣東人事考試網為考生提供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望考生多加關注,2015年廣東公務員考試答疑群:145334620。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

  華圖教育 馬天翔

  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片段閱讀中,會有些並列結構的語句,我們要抓住並列結構的特點,利用其解題技巧可快速解決問題。

  並列複句有如下兩種情況。

  1.表示相關的幾種情況並存。

  【關聯詞語】

  單用:而=又=同樣=同時=與此同時=另外=此外=再說=並且=加上等。

  雙用:也……,也……;又……,又……;既……,又……;一邊……,一邊……;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2.表示兩種相反或相對的情況。

  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解題要點】

  並列複句沒有重點,需全面概括。

  並列複句可省略關聯詞語,表現形式為句式相同。

  【真題範例】

  例1:記憶沒有體積,它卻既可以讓人敞開襟懷去擁抱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兒狹隘得芥蒂難容。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 )。

  A.記憶的作用巨大,無所不包

  B.記憶可以讓人寬容,也可以讓人忌妒

  C.記憶的作用無法把握,可大可小

  D.記憶提醒人們做事不可太死板

  【答案】B

  【華圖解析】文段用「既……又……」形式連接的並列複句,應全面概括。即談到了記憶的好處,又談到了記憶的壞處,故選B。

  例2:從羊皮紙、竹簡到紙張、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從摩爾斯電碼、二進位代碼到影像的數位化,文化產品的載體越來越輕盈,精神產品的傳播也越來越迅捷。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明和應用,打破了文化內容傳播的時空界限,讓文字、視頻、音樂可以在瞬間傳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同時,藉助科技創新的種種新工具,人們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製作精彩紛呈的動漫遊戲、數字影視、手機報紙、網絡出版、有聲讀物等等,並由此創造出一個個全新的文化產業。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文化的進步包含科技的發展和創新

  B.科技創新使文化創新的潛力變得無窮

  C.科技創新大大推進了文化創新的進程

  D.科技創新為文化創新提供了工具和載體

  【答案】D

  【華圖解析】文段運用關聯詞「同時」引導的並列關係,前文強調科技創新為文化創新提供了載體,後文強調科技創新為文化創新提供了工具。全面概括的選項為D,故D項正確。

  熟練掌握其規律,可以快速提高做題速率。

  關注「廣東華圖」微信,獲取最新資訊、真題答案、內部資料等信息!

  考公神器【華圖在線APP下載】|微信搜索「廣東華圖

  公職交友社區【新公社APP下載】|微信搜索「gdhtgwy
 

相關閱讀推薦:
》》》拼24天拿下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
》》》第九屆華圖杯素質大賽報名地址
》》》2016國考行測技巧大匯總

廣東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招考信息】【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時間】【報名入口】

【準考證列印】【成績查詢】【面試名單】【錄用公示】【考試快訊】

  以上是 為幫助考生更好備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華圖教育專家整理了一系列考試技巧。下面廣東人事考試網為考生提供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望考生多加關注,2015年廣東公務員考試答疑群:145334620。的全部內容,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2016國考,國考,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信息敬請加入廣東公務員考試群,及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

(編輯:廣東華圖)

相關焦點

  • 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技巧:並列複句知識點解讀
    國考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提供2019國考行測輔導複習資料,包括言語理解怎麼提高、言語理解片段閱讀、閱讀理解、片段閱讀、邏輯填空、詞義辨析、語句表達等。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技巧:並列複句知識點解讀。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
    電話:0311-89806225,地址:石家莊南小街金裕商務1010。  文京教育2015年河北省考鉑金班所有學員均順利進入了面試,  創造了筆試班奇蹟!!!  雙用:也……,也……;又……,又……;既……,又……;一邊……,一邊……;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2.表示兩種相反或相對的情況。  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解題要點】  並列複句沒有重點,需全面概括。  並列複句可省略關聯詞語,表現形式為句式相同。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並列複句例題(一)
    解題思路:依次羅列或全面概括【解析】「此外」「還」引導並列複句。文中共三層含義,前三句「許多度假勝地……造福了當地的百姓」為第一層內容,介紹火山的生活價值。
  • 公務員行測:條件複句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應用
    有時前一個分句中用了否定詞,形成「如果不……就會……」、「除非……都會……」等句式,這種表達方式依然是陳述假設的條件,只要把假設部分否定的內容反過來變成正面的,就是作者想要說明的主要內容了。  例1、(2012年國考61題)中國學術歷來輕「術」。經濟學、金融學都是太低級的「術」,所以,它們往往被忽略。
  •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的句子類型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的句子類型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行測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之關聯詞辨析
    行測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之關聯詞辨析京佳教育關聯詞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是經常考查的一種題型,其中主要分為並列關係、遞進關係、因果關係、轉折關係、條件關係、順承關係、選擇關係等。一、並列關係既……又……、又……又……、一邊……一邊……等等二、遞進關係不但……而且……、不但……還……、……甚至……、……更……等等三、因果關係因為……所以……
  • 2020省考行測言語理解主旨觀點之「並列」
    眾所周知,在行測言語理解的片段閱讀中,考察最多的是主旨觀點題,它是我們片段閱讀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們言語理解的靈魂,為啥會給它如此高的評價,其實言語萬變不離其宗,重在理解,故而學會理解學會分析很重要。雖然主旨觀點題的核心解題方法是主題詞篩選和行文脈絡分析,但是我們說也可以藉助閱讀敏感當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句解題,在關鍵詞中有一類比較特殊的並列關係常常被同學們「冷落」,但是它也是我們的重要考察點之一而且還是易錯點之一,它就是-----並列關係,今天北京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來看看並列關係為何看似簡單但其實小坑不斷。
  • 言語理解|必要條件複句例題
    【知識要點】條件最管用【注意】必要條件複句強調的是對策,當文中必要條件引導的對策為主旨句時,正確選項的設置往往多是「對策」的描述。補充練習【補充題】(2016 江蘇)隨著現代化的推進,傳統文化與當代人的距離正在拉大,恢復傳統文化,絕不是簡單地蓋座仿古建築,或穿上漢服、行幾個跪拜之禮就足矣。
  • 八大複句
    八種複句類型:①並列複句 ②轉折複句 ③條件複句 並列關係  常見的並列關係複句主要包括平列式並列和對照式並列兩種。  (1)平列式並列  幾個分句平列地敘述幾件事或一件事的幾個方面,分句之間無主次之分。
  • 杜老師信箱丨分號也可用於非並列關係複句
    杜老師:我在使用分號時,常有疑惑:分號可不可以用於非並列關係的複句?平時我只將分號用於並列關係的複句。請您說說,謝謝。
  • 言語理解:言語理解與表達之邏輯填空巧用相反相對
    對於事業單位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一直以來就是很多同學頭疼的難題。整個言語理解與表達一共分為三大模塊,分別為從題型上看,主要包括邏輯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種題型。其中邏輯填空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一種題型,常考查實詞、成語以及虛詞的使用。主要涉及考察兩個方面的能力---語境分析能力、詞語辨析能力。今天主要針對語境分析能力進行講解。
  • 邊拍邊說——語法之複句的類型
    語法之複句的類型a輔導與點撥:上樓樓梯,步步高升,語意上、文意上、修辭上的步步高升叫遞進。下樓樓梯,層層深入,這也叫遞進。最後一句是並列複句,不是遞進,也不是轉折和選擇。a輔導與點撥:如果有交警指揮,這裡就不會堵了;如果不是道路施工,這裡也不會堵。現在怎麼辦?要麼先讓東西方向的通行,要麼先讓南北方向的通行。如果互不相讓,這問題就無法解決。只要有一方做出讓步,這路就通了。除了三個假設複句外,四五兩句是選擇複句,最後兩句是條件複句。
  • 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題(一)
    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是國家行政職業人員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所以在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它也是必考內容之一。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主要測查應考人員運用文字的能力,其中包括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從語法、語氣、語義等方面對有關句子做出正確判斷;概括歸納短文的中心、主旨;對短文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對比較複雜觀點或概念的準確理解,根據短文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等。
  • 以言語理解與表達為例,省考如何做好一波靠譜的考前準備?
    直播時間12月14日-18日,每晚的19:00,具體安排如下:當然,像題目說的那樣——以言語理解和表達為例,如何做好一波靠譜的考前準備?今天,小圖就以「言語理解與表達「為例,手把手教你做一波靠譜的考前準備!
  • 現代漢語(複句)
    假設/條件轉折/選擇/並列3.這種依存關係使分句間可以承前或蒙後省略某些成分。既然(你)沒有帶來有效證件,你就不能取走這些東西既然你沒有帶來有效證件,(你)就不能取走這些東西。4.分句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語義上的依存關係,就不能構成複句,即使有關聯詞語也不行。北京下雨了,四川人都不能上街了·*因為北京下雨了,所以四川人都不能上街了。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聯考考情
    小編這就為各位考生雙手奉上近三年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的聯考考情,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複習方向。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來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的必考題型沒有發生變化,選考題型的部分發生了一定變化。詞句理解有了較大變化,連續兩年沒有考察。態度理解題的考察也有所減少,2019年沒有出現,2018年也僅出現了一道。代詞指代題基本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僅2019年A卷中出現了一道,基本上出題量在0~1左右。最後是下文推斷題,基本上考情較為穩定,每年都有考察,算是選考題型中的「必考題型」了。雖然篇章閱讀部分在歷年的聯考中有所考察,但是考生們不用慌,我們遼寧省的省考考題中是不會出現的。
  • 初中語文語法知識:複句及其類型
    複句仍然是一個句子,能夠表達完整的意思,具有一個統一全句的句調,句末有較大的停頓,一般用句號、問號、省略號或感嘆號來表示。2、複句的特點一個複句一般具有如下幾個特點:(1)複句必須具備兩套或兩套以上的主謂關係結構。只有一套句子結構,不管句子有多長,中間有多少逗號,仍然是單句,而不能成為複句。(2)複句裡每個分句不作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
  • 言語理解與表達技巧:詞語辨析之搭配對象
    今天為大家帶來言語理解與表達技巧之詞語辨析之搭配對象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熱門推薦:事業單位言語理解:病句辨析之搭配不當言語理解與表達解題技巧:選詞填空中的固定搭配很重要常見病句類型之表意不明與搭配不當更多言語理解與表達技巧,請訪問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