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必要條件複句例題

2020-09-03 一起公考


例1.(2017 聯考)

當下,電視節目主打媒體融合和多終端傳播的概念並不新鮮,只要在不同終端進行內容投放的節目都自稱是媒體融合。技術拓展了媒體類型和渠道,真正的媒體融合要借鑑網際網路的用戶思維,要以不同渠道用戶的多層次的「真實需求」為導向定製內容,與用戶之間形成相互分享信息關係,形成媒體融合關鍵點。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在不同終端進行相同內容投放成為當下電視節目進行媒體融合的普遍做法

B.媒體融合本身不能提升節目的內容品質,但能讓節目得到更好的傳播與吸收

C.要做到媒體融合,就要把各種終端、渠道整合成一個有機體,形成信息傳播的「生態圈」

D.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內容生產者與用戶之間形成相互分享信息關係,是媒體融合的關鍵

判斷題型:「意在強調」為意圖判斷題(此題為主旨類意圖題,按主旨概括題的解題思路解題即可)。

解題思路:找主旨句,對比選項。

【解析】

文段一共兩句話。首句介紹了「媒體融合」的概念。第二句用「要」字引導對策句。根據我們所學的主旨句特徵可知,對策句是重點。D 項是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A 項出自首句,非重點,排除A。

B 項「不能提升節目的內容品質,但能讓節目得到更好的傳播與吸收」無中生有,排除 B

C 項的對策無中生有,排除C。

因此本題選D。

【知識要點】

條件最管用

【注意】

必要條件複句強調的是對策,當文中必要條件引導的對策為主旨句時,正確選項的設置往往

多是「對策」的描述。

補充練習


【補充題】(2016 江蘇)隨著現代化的推進,傳統文化與當代人的距離正在拉大,恢復傳統文化,絕不是簡單地蓋座仿古建築,或穿上漢服、行幾個跪拜之禮就足矣。從歷史角度來看,琴棋書畫,詩香茶酒都

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是生活美學、生命態度與生活方式構築而成的有機整體。因此,傳統文化只有與現代生活相融合才能重新煥發,其復興才有意義。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的是:

A.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必要性

B.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可能性

C.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途徑

D.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前景

判斷題型:「主要強調的是」為主旨概括題。

解題思路:找主旨句,對比選項。

【解析】

文段出現了「因此」,「只有……才」這幾個關聯詞,為因果複句中又兼有必要條件複句。在因果結構中可知「果」為重點,可知「因此」之後是文段的主要內容。在主旨句中又出現了必要條件複句,可知「只有」之後,「才」之前的內容為文段最想要強調的,即傳統文化要與現代生活相融合是復興的必要條件。對比選項,

A 項正確,是對主旨句的同意替換。

B 項,文段強調的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作為必要條件存在的必要性,而非「可

能性」,該項與文段主旨句內容不符,排除 B。

C 項「相融合的途徑」,D 項「相融合的前景」文段均無體現,無中生有,排除 C、D。

因此本題選A。

【知識要點】

條件最管用

【注意】

這道題出現了兩個複句的嵌套,首先最外層的結構是因果結構,因果結構的「果」裡又出現了必要條件結構,要從外層到內層逐層分析清楚。在因果複句中「結果」是重點,而必要條件複句中「結果」只是一個預期效果,不是重點,「必要條件」才是重點。

相關焦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2016國考,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必要條件
    言語理解與表達這一部分在我們的國考、江蘇省考、浙江省考都佔很大的比例,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重點題型。而且相對來說,該題型其整體難度不是特別大,我們廣大考生需要保證正確率達到80%以上,而要想在言語理解中得到高分就必須牢牢掌握其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言語理解當中的一個重點題型就是主旨概括題,而必要條件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2020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就有兩道題考查了這個知識點,因此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必要條件怎麼考以及在考場中如何運用。
  •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中必要條件的考查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中必要條件的考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並列複句例題(一)
    解題思路:依次羅列或全面概括【解析】「此外」「還」引導並列複句。文中共三層含義,前三句「許多度假勝地……造福了當地的百姓」為第一層內容,介紹火山的生活價值。
  • 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技巧:並列複句知識點解讀
    國考行測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提供2019國考行測輔導複習資料,包括言語理解怎麼提高、言語理解片段閱讀、閱讀理解、片段閱讀、邏輯填空、詞義辨析、語句表達等。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技巧:並列複句知識點解讀。
  • 2018國考行測備考:用必要條件關聯詞解言語題,你會嗎?
    2018國考行測備考:用必要條件關聯詞解言語題,你會嗎?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華圖,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
    電話:0311-89806225,地址:石家莊南小街金裕商務1010。  文京教育2015年河北省考鉑金班所有學員均順利進入了面試,  創造了筆試班奇蹟!!!  雙用:也……,也……;又……,又……;既……,又……;一邊……,一邊……;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2.表示兩種相反或相對的情況。  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解題要點】  並列複句沒有重點,需全面概括。  並列複句可省略關聯詞語,表現形式為句式相同。
  • 公務員行測:條件複句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應用
    條件複句的條件關係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假設的條件;一種是特定的條件;還有一種是「無條件」,無條件也是一種條件。  1、假設的條件  前一個分句說明假設的條件,後一分句闡明在這個條件下會產生的結果,常用「如果」、「假如」、「倘若」、「若是」、「要是」和「那麼」、「就」、「便」等關聯詞來表示。
  •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的句子類型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的句子類型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必要條件關係對於主旨題解法探究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必要條件關係對於主旨題解法探究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必要條件,主旨題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虛詞誤區-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虛詞誤區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現代漢語複句類型--偏正複句
    今天我們說複句這個主題,我們來一起學習偏正複句!
  • 言語理解8個常見錯誤
    本文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總結行測言語理解高頻考點中關於語法方面最容易犯的8個錯誤,並舉例說明。   【例題】《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劉恆的一篇反映現實平民生活的小說,他用詼諧的語言表現了市井尋常百姓的生活。
  • 2011年河南招警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指導
    大綱內容: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  大綱解讀:  2011年河南招警考試大綱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與2007年招警大綱一字不差,與2011年前的國考大綱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也相同,這體現了繼承性與規範性;也說明河南招警考試越來越成熟。
  • 春雨老師講漢語語法:複句
    8.條件複句,前一個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後一個分句說明這個條件一旦實現所要產生的結果,分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種類型。常見關聯詞語有:只要……就……(充分條件),只有……才……(必要條件),除非……才(不)……(必要條件),無論(不管,不論)……都……(完全或絕對條件)。如:①衣服只要乾淨整齊,越樸素穿著越稱心。
  • 2014年江蘇公務員言語理解:高效作答8方法 - 言語 - 江蘇公務員...
    根據2013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大綱,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試應試人員運用語言文字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ww.jsgwyw.org)著重為考生介紹言語八大方法高效作答:  一、注意特殊標點  有些標點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能夠幫助我們在文段中找到詞語或句子的準確含義。
  • 單句、複句及句群​
    如:門口|站著兩個兵。臺上|坐著主席團。第二,存現句的謂語多是表示存在、產生、消失的動詞,即不表示動作,只表示動作產生狀態的持續。如: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表示出現)到處|是歡樂的從群。(表示存在)第三,存現句的賓語往往是動作的發出者。因此有的存現句可以轉換為一般主謂句。
  • 2017福建社區工作者行測備考:假設複句在行測片段閱讀中的重要運用
    言語中的片段閱讀相比於邏輯填空來說,提高起來效果比較明顯,而且也不需要考生長期的詞語積累和辨析,只要能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短期突破是不成問題的,特別是片段閱讀中的主旨觀點題,這種題目的核心目標是能找到表達作者觀點的中心句,那麼,在考場上,短時間內我們如何能快速有效的找到中心句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總結,本文給大家提供一種小技巧,就是重視假設複句的重要性,如果在文章的重點部分中通過假設複句又進行強調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