嚕嚕發現有的小朋友上小學了,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經常提筆忘字,寫作業拖拖拉拉,閱讀課文時磕磕巴巴、漏行跳行,粗心大意、偏旁部首顛倒,如:p、q、b、d不分,左右不分等。
有的孩子語文好數學不好,有的計算題不錯而文字題很差;有的明明在認真聽講,課後卻一點也記不住,經常被老師認為上課不帶耳朵;還有的心裡明白就是表達不出來,表現在學習方面有很大困難。平時家長和老師也非常重視這類孩子的發展,重金請家教、開小灶再加上個別強化輔導等等,還是不能從根本上上解決問題,這些孩子怎麼啦?從育兒角度來講,就是感覺統合能力失調造成的學習能力發展不足。
感覺統合能力,是個什麼鬼?
簡單講,感覺統合能力就是感覺與運動統一關係問題,也就是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通過運動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力,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從出生到老都離不開這種能力。80%在3歲以內形成,3-7歲是高級統合能力形成的關鍵期。一旦失衡,智力與能力水平不成正比,也就是即使很聰明的孩子成績也是不大好,成長中問題多一些。
嚕嚕建議家長多做感覺統合能力訓練,預防感覺統合失調,促進寶寶智力發展!
一是在現有的條件的基礎上,儘量為寶寶拓展活動空間。
二是在寶寶感覺發展時期,進行有目的的預防性幹預統合家庭訓練。比如:床單擺蕩、翻滾、跳躍、拍球、拋接球、爬行、跳繩、親子操、視聽覺訓練等。
三是3-5歲寶寶在幼兒園進行感覺統合遊戲,預防感覺統合失調促進智力發展。
我是奶爸嚕嚕,關注育兒大事要事,分享育兒經驗,助力寶寶茁壯成長!
如有感,請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