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能力是什麼,有哪些階段?帶娃在家訓練效果佳

2020-12-19 凌晨爸媽

導讀:在外地開講座時,一位家長吐槽自家兒子,說是小傢伙各方面反應慢。寫作業時,注意力也總是不集中,手裡小動作不斷,無論如何糾正,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效果。對此,我深表無奈,這種消極表現,籠統來理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薄弱

什麼是感覺統合能力?

簡單一點來理解,感覺統合能力就是指在多種感覺通路的幫助下,成功從外界獲取重要信息隨後大腦將這些傳遞的信息進行精細分析處理的能力。多種感覺通路包括嗅覺、聽覺、前庭覺、觸覺等等。

前庭覺的作用類似於電腦的處理器,能夠將外界的信息進行基礎的辨識篩選,從而減輕大腦的負擔。而在大腦與身體相互協作的緊密過程中,獲取信息的效率與敏銳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寶媽會問,感覺統合能力發展一般分為哪些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給予怎樣的幫助,才能讓孩子更快成長呢?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階段

階段一、胎兒期

在胎兒期,由於受到外界活動的影響,寶寶的觸覺、前庭覺以及本體覺等感覺能力其實已經開始在慢慢發展。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這個階段,母親本身的飲食安排、運動習慣等因素都會對胎兒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寶媽不可因為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而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正常發育。

階段二、初級感覺統合

一般來說,3歲前的個體正在自我完成心理結構的完整構建。科學研究發現,剛出生不久的嬰幼兒大腦重量僅在350克至400克這個區間範圍內,僅為成人腦重的1/4。

而在2歲時能夠達到成人腦重的3/4,由此可知,當寶寶3歲時,他的各項感覺器官生理機能才能夠得到初步的完善。

階段三、中級感覺統合

一般來說,3~7歲兒童的大腦發育程度已經非常接近成人5歲孩童腦重大致能夠達到成人的90%左右。此外,個體神j元之間的連接同時處於增長的積極趨勢,這能為之後的運動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因為大腦的快速發育,大腦功能也開始逐步的分化,前文提到的前庭覺、本體覺等各系統功能也開始發揮作用,能夠執行大腦下發指令,並且能夠實現系統內的團結協作。

階段四、高級感覺統合

此階段(7~10歲)的顯著特點為大腦發y速度開始減緩,但運動技能與生理技能仍然處於不斷發展完善的狀態。這段時期是大腦發育的成熟期與感覺綜合能力發展的最終階段,換句話講,這也就是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最後機會

四個小遊戲,在家做感統訓練

曾經有專家做過一個調查,研究發現國外98%以上的幼兒園都會設有兒童感統訓練區域,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並被視為成長必修課之一。

因此,家長需要把握3~7歲,甚至是7~10歲之間這兩個黃金時期來對孩子進行訓練。那麼在這兩個階段,家長可以陪伴他們做哪些利於感統能力發展的遊戲呢?

遊戲一、紙袋遊戲

準備材料:紙袋一個(最好帶有拎繩

遊戲目的:為了增強對前庭感覺的刺激

遊戲玩法:選擇爸爸或者媽媽並排站好,將一隻腳放進事先準備好的購物紙袋內,並且分別抓住紙袋上的繩子,與孩子一起朝前走

溫馨提示:為了提高遊戲的參與性,也可以現編一首兒歌來刺激孩子的積極性,可以這樣念兒歌:紙袋遊戲真有趣,兩隻腳一個袋,提好繩子不撒手,前前後後走一走,我們都是好朋友。

遊戲二、袋鼠跳遊戲

準備材料:跳袋一個

遊戲目的:提高身體平衡能力,促進前庭感覺能力的發展

遊戲玩法:讓孩子站於袋中,然後雙手提起兩邊,雙腳同時向前跳躍,在跳躍的過程當中刺激各方面能力發展。

溫馨提示:遊戲過程中,父母需要看顧好孩子,注意安全問題,儘量降低出現意外的概率。

遊戲三、獨腳椅遊戲

準備材料:獨腳椅兩個(建議選擇防滑係數較高的款型)。

遊戲目的:發展保持平衡的能力,提高身體協調性。

遊戲玩法:手向前平伸,雙腳交替提起或者單腳連續踢,儘可能讓身體保持住一個非常緊張的平衡狀態。

遊戲四、趴地推球遊戲

準備材料:皮球一個。

遊戲目的:加強對頸部肌肉的有效鍛鍊以及身體協調能力。

遊戲玩法:讓孩子趴在地上,將皮球擺於離牆壁大約30公分左右的距離。之後讓他們將手臂抬起,開始推球動作。

溫馨提示:遊戲最初孩子可能會感覺到頸部酸痛,不願意繼續堅持,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及時的給予鼓勵。這項運動能夠有效幫助孩子,提高其專注力水平,如果每天能夠堅持,效果會越來越顯著。

寫給家長朋友們:

感覺統合能力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若是家長掉以輕心,或許就會對孩子的未來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也希望各位父母能夠將今天所分享的這些能力訓練好好地實踐與堅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孩子一定能夠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想養出聰明寶寶?別只關注成績,否則只會培養出「做題機器」!

相關連結二:4種類型的孩子,老師喜歡但同學會孤立,希望你家娃不在其列

相關連結三:新生兒「3測試」合格,家長偷著樂吧,說明娃大腦發育好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大階段:4個小遊戲,帶娃在家做感統訓練
    寫作業時,注意力也總是不集中,手裡小動作不斷,無論如何糾正,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效果。對此,我深表無奈,這種消極表現,籠統來理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薄弱。什麼是感覺統合能力?看到這裡,或許有些寶媽會問,感覺統合能力發展一般分為哪些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給予怎樣的幫助,才能讓孩子更快成長呢?
  •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大階段:分享四個小遊戲,在家做感統訓練
    寫作業時,注意力也總是不集中,手裡小動作不斷,無論如何糾正,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效果。對此,我深表無奈,這種消極表現,籠統來理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薄弱。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寶媽會問,感覺統合能力發展一般分為哪些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給予怎樣的幫助,才能讓孩子更快成長呢?
  • 【感覺統合訓練】什麼是感覺統合?
    什麼是感覺統合人類學習最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識才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身體感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官,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訊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稱為感覺學習。大腦將這些訊息整合,作出反應再透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培養
    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家長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既要關注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狀況,對孩子進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訓練,又要充分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幼兒階段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是一種正常現象。很多父母會誤解,感覺統合訓練是針對問題兒童而進行的訓練和矯治,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和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早就提出過:0-6歲的學習主要以感覺學習為主。
  • 我們為什麼要感覺統合訓練?
    6、吮手指、咬指甲,甚至咬人  7、怕人碰觸,常打人推人,有攻擊性  8、洗頭、洗臉、剪指甲、剪頭髮非常費力  9、說話遲緩、發音不清、有口吃現象  10、生活自理能力差  那麼「感覺統合」到底是什麼?
  • 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是什麼?
    感覺統合,是身體所有感覺器官將信息傳入大腦,經過整合作用,指揮身體內外做出適當反應,這就是感覺統合,簡稱感統。人的感覺統合系統一般分為視覺統合系統,聽覺統合系統,觸覺統合系統,平衡統合系統和本體統合系統等感覺統合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它從根本上決定了孩子的行為能力、專注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探索能力、組織能力、決策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多種能力。
  • 【感覺統合教育】家庭中的感覺統合訓練,理論與實踐,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都會問我什麼是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就是肌體將各個感覺通路的信息,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分析判斷統一,在傳輸到機體,讓身體跟環境相適應的過程,這就是感統。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很多家長不理解,那我舉個例子吧。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視覺統合不佳主要表現:看書時容易漏子、掉字、寫字時,偏旁部首容易寫錯、不會做計算、學了就忘、抄錯題、甚至不認識字。  二、聽覺統合失調     什麼是聽覺?       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並引起聽神經的衝動發放傳入信息,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後引起的感覺。音變的能力來自觸覺。
  • 感覺統合訓練是智商稅?
    對於感覺統合訓練很多家長嗤之以鼻覺得就是子虛烏有純屬是交「智商稅」那麼感覺統合訓練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呢?孩子需要從小與周圍事物保持接觸,接受環境信息的刺激,並主動通過訓練讓大腦和身體互相協調,才能不斷促進感覺統合的發展和完善。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訓練和學習機會,那麼感覺統合能力便無從發展。
  • 兒童感覺統合訓練教學的三個階段
    今天給各位家長普及一下孩子感覺統合訓練教學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基礎能力打造階段 (即調整期)訓練項目:通過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空間、聽覺感知等基礎訓練,調整八大運動功能, 平衡、肌力、方向、韻律、 協調、鬆懈、速度、變化。
  • 建安區感覺統合訓練
    建安區感覺統合訓練,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抓住寶寶的關鍵時期,通過針對性的感覺統合訓練,打造好孩子一切能力的根基。建安區感覺統合訓練, 芳:師資級語言訓練師,康達教育集團講師團中級講師,星級教師、口肌訓練師課程研發小組組長。錦:師資級語言訓練師,康達教育集團講師團講師,星級教師、口肌訓練師、語言訓練師課程研發小組成員。
  • 【感覺統合訓練】如何為兒童清除學習障礙!
    也許您的孩子是感知覺統合出現了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給孩子做系統的測試得出結論。先排除感覺統合障礙,打通感覺通往知覺的通路,提升感知覺統合的協調能力,調理孩子的身、心、腦的共同作用,從而達到提升學習力的效果。
  • 當心,感覺統合失調可能就在你身邊
    當然有,但是不全是這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您的孩子存在感覺統合失調,這個詞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有聽過,我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感覺統合?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因此,解決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非常重要,感覺統合協調才能更好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影響感覺統合失調的因素有哪些呢?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為什麼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課程
    於是「感覺統合失調」一詞被提了出來,並由此陸續開發了一批矯治和訓練的器材。但是,圍繞兒童感覺統合是否失調、幼兒園有沒有必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問題,議論甚多。有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
  • 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
    沒想到經過了一系列的檢查下來醫生說是「感覺統合失調」,這是怎麼一回事?在進入到後面的內容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什麼叫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失調(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是指大腦不能有效地組織並處理從身體各感覺器官傳來的信息,導致機體不能和諧的運轉,最終影響身心健康,出現一系列的行為和運動功能障礙。
  • 感覺統合007|家長代勞,是扼殺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兇器
    如果每個家長都能理解感覺統合、應用感覺統合在孩子0~12歲不間斷地給足孩子感覺統合訓練的環境與機會……那麼,孩子的身體能力和心智發展有機會超出實際年齡的一般標準反之,如果12歲之前感覺統合訓練過少……那麼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也會不及實際年齡應有的標準。
  • 感覺統合對孩子書寫能力的影響及簡單訓練方法
    可是你知道嗎,孩子這些書寫問題是有「前期症狀」的,比如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還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用筷子、更不會自己繫鞋帶、扣紐扣等等…這都跟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有關係。下面就對孩子書寫困難進行簡單的分析。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原理
    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力發展,主要依賴於大腦和身體運動神經系統之間的協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當感覺統合運作良好時,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在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
  • 家長犯難:多數自閉兒排斥感覺統合訓練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排斥大人為他們指定的運動,比如:感覺統合訓練。這個問題也著實難住了不少家長!語言障礙、交往障礙以及感覺統合失調是自閉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狀表現,其中,感覺統合失調更是讓廣大家長們頭疼不已。
  • 心理學家常說的感覺統合是什麼?對孩子又有哪些影響?
    很多家長可能都沒有聽過感覺統合這個詞,也不會認為這個會和自己的孩子有關係。但根據我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常者佔 10-30% 。感覺統合究竟是什麼?它對我們的孩子又有哪些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