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民進黨連續兩屆「大選」,在全臺19個客家莊得票率不增反減,中國國民黨籍前臺中市議員、臺中市客家文化協進會理事長洪嘉鴻向中評社分析指出,綠營長期推崇閩南語,並將其奉為「臺語」,冷落客家族群與文化,長期下來客家人對綠營的「臺灣價值」反感,這也是之所以桃竹苗客莊都是藍營票倉的原因,綠營要搶客莊票不容易。 民進黨6月24日召開中執會檢討在客莊選票得票情形,其中桃竹苗、花蓮的客莊有19個鄉鎮,民進黨2020年「立委」的得票上,比2016年退步,從桃園市第五選區(平鎮、龍潭區)、新竹縣、市、苗慄縣到臺中市第八選區(豐原、石岡、新社、東勢、和平區),綠營提名人全軍覆沒。 分析綠營在客莊支持度不彰的原因,臺中市客家文化協進會理事長洪嘉鴻表示,因為多數客家人無法認同民進黨的「臺灣價值」操作手法,綠營過去長期推崇閩南語,並將其奉為「臺語」,好似說閩南語的族群才是臺灣人,冷落客家族群與客語文化,加上許多客莊仍保留從大陸帶來臺灣民俗傳統、生活習慣、建築等,因此,相較於綠營的臺灣價值,客家人反而較認為自己是「中華兒女」,也反映到投票結果上。 此外,洪嘉鴻指出,蔡當局為了爭取客莊支持,投注資源推動「浪漫臺三線」建設,可是政策效益不彰,許多建設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多數在規劃階段,沒有落實,客家人無感,且建設的目的性太明顯,易造成反效果,所以即便蔡英文自稱是「客家妹」,但疏於照顧客莊,仍無法取得客莊認同。 洪嘉鴻也提到,客家的軍公教人員非常多,在年金改革等議題上,與國民黨立場較同調,助長藍營在地方紮根擴大培養支持者,上述幾點,都是藍營的優勢所在,民進黨未來打算搶攻客莊選票,藍營也不會放任不管,勢必強化固守票倉,不讓綠營輕易取得客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