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哈梅內伊權威?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給沙特王儲寫信,措辭恭維

2020-12-15 HE觀察

最晚從2018年重新遭到美國制裁開始,伊朗方面就不斷向沙特方面拋橄欖枝,儘管雙方在葉門的代理人戰爭一直在持續,葉門胡塞武裝也不斷使用伊朗提供的飛彈和無人機對沙特襲擊。伊朗方面不斷呼籲地區團結,一起對抗猶太復國主義,但沙特方面對此反應冷淡,反而與美國、以色列越發走近。

《紐約時報》7月26日報導,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給沙特實際執政者薩勒曼王儲寫了一封信,內賈德辦公室稱,這封信是駐德黑蘭利益代表處遞交的,並向《紐約時報》提供了副本。《紐約時報》稱,內賈德的信充滿了對沙特王儲的友好,將其描繪成和平人士,「我明白閣下對當前局勢不滿,不願每天看到無辜的人死傷,基礎設施被損毀。你很苦惱,因為屬於人民的地區資源被用來製造破壞,而非創造和平繁榮。出於這些原因,你歡迎正義和平。」

信的籤名為你的兄弟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沙特方面暫時還未回復這封信,很明顯,內賈德希望結束伊朗與沙特的對抗,但沙特方面顯然不願對這位伊朗前總統做出正式回復,除非內賈德再次成為伊朗總統。根據近幾個月的報導看,內賈德正在試圖重返政壇,但內賈德與最高革命領袖哈梅內伊的關係很糟糕,甚至一度被逮捕軟禁。

相比忠於最高革命領袖哈梅內伊的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儘管內賈德也是個強硬的反美分子,但至少受過真正的高等教育,願意與美國政府對話,這也符合美國方面的利益:美國政府的立場很明確,不願像伊拉克戰爭那樣入侵伊朗,甚至不打算顛覆德黑蘭的神權政府,但伊朗政府必須要有一個願意對話的領導者,徹底停止海外擴張,真正結束核計劃,美國方面才考慮停止對伊朗的制裁。

內賈德給沙特王儲的信沒有提到葉門戰爭,在那裡,沙特領導的聯軍正與伊朗的代理人胡塞武裝交戰。與此同時,內賈德還給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和胡塞武裝領導人寫了信,希望能夠調停葉門戰爭。近期,伊朗前總統內賈德頻頻高調亮相,準備參與2021年伊朗總統大選,實際上挑戰伊朗最高革命領袖哈梅內伊(伊朗總統不過是最高革命領袖的代理人之一),內賈德的很多主張,跟目前的伊朗總統魯哈尼完全不同。

相關焦點

  • 伊朗議會要求內賈德接受質詢 網傳美國襲擊引發世界大戰
    伊朗總統內賈德(資料圖片)綜合外國媒體報導,伊朗議會當地時間2月7日發布通告,要求總統內賈德前往議會接受質詢,內賈德因此成為33年來首次遭議會傳召的總統。同日,伊朗斥責美國新制裁是「敵意行為」,並威脅對歐洲停止供油。多名專家表示,此次中國成品油提價的主要原因正是日趨緊張的伊朗局勢。一條關於「美國攻擊伊朗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假消息開始在美國社交網站瘋狂傳播。
  • 「中東強人」內賈德:從平民到一國總統
    1014 人,是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競爭最為激烈、最具懸念的一次總統選舉,內賈德在這次競選中毫不引人注目。 當時呼聲最高的是競選連任的前總統拉夫桑賈尼,無論實力還是威望,以及宣傳攻勢上,無人能出其右。因而許多伊朗人都認為:「不要問拉夫桑賈尼是左派還是右派,他是一切,這根本不是選舉,拉夫桑賈尼一定贏!」 然而這時一匹黑馬橫空出世,一鳴驚人。
  • 伊朗總統內賈德:上得廳堂 下得廚房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P)伊朗總統默哈默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向來以在伊朗核問題上態度強硬而聞名。而內賈德在本周二透露,他的「廚藝」不錯,能做一手「好菜」,並遺憾自己不能在家多呆些時間。在一個旨在展現其私人生活面的電視採訪中,內賈德沒有提及伊朗與西方國家(在核問題上的)糾紛,而是將自己描述成了一個勤勞的丈夫,不過這位勤勞的丈夫大部分時間在工作。內賈德說:「當總統之前,我常去雜貨鋪購物。
  • 伊朗總統內賈德開通伯客 追憶少年時奮鬥史
    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近日開通了博客,這位平民出身的總統介紹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學生生涯,稱為了補貼家用打過工,高考時流著鼻血還考出了優異成績。由於篇目尚少,尚無法從博客中領略他對當前世界局勢的看法,但從他就伊朗歷史的講解中,還是可以看出他強烈反對西方試圖控制伊朗。
  • 伊朗大選丨魯哈尼:68歲連任總統的改革派,會六國語言
    後者被認為獲得了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支持,而在不久前,哈梅內伊剛剛被指「敲打」了一下魯哈尼。「有人說,『自從我們執政以來,戰爭的陰影消退了』,這話並不準確,是人民在政治舞臺上的存在,令這個國家消除了戰爭的陰影。」今年4月的最後一天,哈梅內伊的一句評論出現在該國國營媒體的版面上,引發劇烈討論。
  • 伊朗新總統魯哈尼:不向西方低頭 承諾與美復交
    伊朗新總統、前首席核談判代表哈桑-魯哈尼。當地時間2013年6月15日,伊朗內政部宣布前首席核談判代表、溫和保守派總統候選人哈桑-魯哈尼當選伊朗新總統。(圖片來源:東方IC)人民網6月16日訊 綜合外電報導,伊朗總統大選結果當地時間6月15日揭曉,64歲的哈桑·魯哈尼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魯哈尼是這次伊朗總統選舉中唯一一位神職人員,但卻被認為是溫和保守派,得到有前總統哈塔米和拉夫桑賈尼領導的改革派的支持。
  • 伊朗還能拖多久?
    有意思的是,即便如此,伊朗早前依舊宣稱,美國需要為制裁伊朗進行賠付,金額為數千億美元。作為回應,拜登也很簡單明了的提出要求:伊朗必須限制生產裂變材料,伊朗必須解決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等的代理人問題,且必須和沙特等國進行談判。說到底,拜登的條件很簡單,伊朗自廢核武外,需要放棄所有自身戰略利益,向美國和其盟友投降。
  • 伊朗騷亂導致多人傷亡 總統大選或重新計票(圖)
    選票可能進行重新統計  目前,被宣布為落敗的穆薩維和雷扎伊已向護法委員會提出正式投訴,稱選舉發生舞弊,要求該委員會取消總統選舉結果。伊朗國家電視臺15日說,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下令最高選舉監察機構調查穆薩維的投訴。  護法委員會發言人說,有12名成員的護法委員會將與穆薩維會晤,討論其投訴。
  • 伊朗多地爆發示威,看「制網權」對中國的重要性
    魯哈尼執政後,改變了內賈德總統一慣的強悍作風,甚至跟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產生了矛盾。正是在魯哈尼時期,伊核問題得到了解決,西方也漸漸解除了經濟制裁。此後,伊朗經濟穩步回升,國外投資重新進來,中國和日本都在爭奪油田投資權。對伊朗民眾來說,卻感受不到經濟回升的好處,因為大多數紅利被私營大亨所得到。
  • 伊朗國家元首是誰?一、二、三號人物是誰?很多人都不清楚
    文|鐵血君 伊朗作為中東的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地理位置重要,又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中東國家君主制王國很多,比如沙特、科威特等,也有世俗化的國家,比如,土耳其、敘利亞、亞塞拜然就是總統制,以色列是議會制國家。
  • 沙特軟禁黎巴嫩總理、在黎撤僑引戰爭憂慮,法總統抵沙特斡旋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9日晚間抵達沙烏地阿拉伯,並會見了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討論了有關伊朗問題和葉門戰爭的問題。東方IC 圖海外網11月10日電 11月8日,沙特稱,鑑於黎巴嫩總理哈裡裡宣布辭職,沙特方面認為,真主黨控制下的黎巴嫩政府已經向其「宣戰」。9日,沙特要求在黎巴嫩居住或訪問的沙特公民撤離該國,並對黎巴嫩發布旅行禁令。
  • 英媒爆料:沙特王儲計劃在11月G20峰會前登基
    據中東之眼援引消息人士3月9日透露,沙特王儲穆罕默·本·薩勒曼(簡稱MBS)對主要的王室對手、他的叔叔艾哈邁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發起了清洗行動,因為他打算在11月利雅得20國集團峰會之前成為國王。
  • 伊朗議員稱內賈德縱容西方觀念 用詞大膽遭抨擊
    伊朗議員稱內賈德縱容西方觀念 用詞大膽遭抨擊   國際在線消息(駐伊朗記者羅來安):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一向給外界以強硬保守的印象,但伊朗一位議員日前卻公開指責他反對伊斯蘭教價值觀、鼓勵和縱容西方觀念。
  • 人物|誰是卡塔尼:被解職的王儲親信,遙控「卡舒吉之死」
    就在三天前,沙特國王薩勒曼於20日以「誤殺」卡舒吉為由,解僱了卡塔尼和其他四名官員。「你認為我會在沒有得到指令的情況下就做出決定嗎?我是一名僱員,也是我的國王和我的主人——王儲的命令的忠誠執行者。」在去年夏天,卡塔尼就曾在推特上發了這樣內容的推文。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原創 本星君 讀懂本星球 收錄於話題#中東風雲10個作者▏鑫一元出品▏本星君前不久,伊朗科學家法赫裡扎德慘遭襲擊身亡,在暗殺細節被披露之前,人們紛紛猜測著幕後的主謀。而這其中,美國和沙特被網友們頻頻點名。
  • 新版--伊朗地圖與伊朗概況
    【國家元首】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Ahmadinejad),2005年6月當選,8月3日就職。  【重要節日】伊斯蘭革命勝利日:2月11日;伊歷新年:3月21日至24日;伊斯蘭共和國日:4月1日。
  • 魯哈尼:68歲連任總統的改革派 會六國語言
    4年前,魯哈尼在競選中提出了結束伊朗國際孤立狀態的承諾,並最終意外地一舉贏得過半數的50.71%的選票,當選總統。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稱,在當年的選舉中,魯哈尼並非哈梅內伊的首選。  2013年,強硬保守派前總統內賈德兩屆任滿,伊朗的政治生態再度面臨洗牌。
  • 伊朗政府拿小學英語課開刀
    圖為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海外網1月8日電 伊朗反政府示威持續多天,當局多次指責該事件是西方勢力煽動。伊朗一位高級官員表示,高等教育委員會宣布禁止所有在公立及非公立小學就讀的學生學習英語,任何學校向小學生教授英語的行為都將違反法律法規。
  • 伊朗油輪沙特附近紅海遭飛彈襲擊 中東危局火上澆油
    由於美國制裁伊朗的原油銷售,伊朗油輪通常會關閉追蹤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表示,伊朗正在對襲擊的細節和背後肇事者進行調查,一旦確認後將公布結果。所有的後果,包括大量原油洩漏造成的環境汙染,都由這起「危險的冒險事故」的肇事者承擔。穆薩維還說,幾個月前,其他伊朗油輪在紅海曾遇到一些挑釁行為,伊朗正在調查這些行為的罪魁禍首。
  • 最高將領被美國暗殺,伊朗打算悉數奉還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據報導,21日,伊拉克總理卡迪米到達伊朗德黑蘭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進行會晤,這是其上任後首次外訪。據悉,卡迪米本打算20日先訪問沙特,由於沙特國王患上膽囊炎,故而訪問推遲,改為訪問伊朗。雙方會晤中,伊朗總理表示阻礙兩國關係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美國,美國暗殺蘇萊曼尼將軍對伊朗來說不可饒恕,伊朗必將報復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