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變得生動起來——訪中國手工書第一人徐晉林

2021-01-09 蘭州新聞網

原創手工書《感通敦煌》

作品《蘭花花》

為外國青年導演講解手工書《敦煌古韻》

徐晉林,1962年出生於陝西省寶雞市,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現在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讀者晉林工作室從事出版創新工作。編審、教授、記者。蘭州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學生海外實踐導師。《團結報》駐甘肅記者站站長。甘肅省出版協會裝幀設計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甘肅省出版專業高級職務評委會委員,蘭州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蘭州設計師協會榮譽會長,甘肅省科普作家協會科普美術、科普新聞創作委員會主任。作品《玩皮影》榮獲第七屆中華印製大獎金獎、《蘭花花》榮獲第二十八屆香港印製大獎冠軍獎、《千手觀音》榮獲第69屆美國印製大獎的新穎圖書獎、《敦煌古韻》榮獲第69屆美國印製大獎裝飾工藝獎。

書是我們浸潤靈魂的營養品,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會或多或少地接觸到書籍,在我們固定的思維裡,書都是用來「讀」的,難道還有其他的方法「讀」書嗎?近日,記者採訪到的文化名人徐晉林,就是要顛覆我們對書固有的印象,告訴我們書除了「讀」之外,還有更多讓人驚喜的「體驗方式」。

徐晉林生於陝西寶雞,三秦大地的沃土給了他醇厚的性格和執著的精神。改革開放初期,他考上了著名的藝術學府——西安美術學院,在那裡除了系統地學習美術知識外,他對音樂的喜愛更是達到了痴迷的狀態,經常去西安音樂學院聽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音樂家的演出。「我很熱愛藝術,尤其喜歡買音樂藝術類的書籍,我們那時候出版物很少,買一本書也要三毛五毛的,我為了多買一本書,經常要節衣縮食,但在我看來,飯可以不吃,但喜歡的書不能不買。」記者看到徐晉林的工作室中,到現在還珍藏著很多本他在大學時期收藏的書籍。徐晉林說:「音樂和美術都是相同的,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年輕時無意中培養的藝術素養,對後來從事出版工作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上學的時候很多人可能覺得我看了很多『無用』之書,但是正是這種所謂的『無用之用』在日後起了大用處,所以我覺得有些東西是難以用語言去表達,所謂『大美無形、大音希聲』,這是需要用心去觸摸和感受的。」

上學時,徐晉林為了書廢寢忘食,畢業後的徐晉林更是與書結下不解之緣。1988年,徐晉林來到甘肅人民出版社從事書籍設計工作,之後還在甘肅科技出版社《飛碟探索》編輯部從事美術編輯工作。

進入21世紀,人們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多元和碎片化,選擇用一刀一鑿的方式去鐫刻一本書的生命,看似是個耗時費力的「苦差事」,那麼是什麼原因激發了徐晉林想要做手工書的願望呢?徐晉林回憶:「說起來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有一天我在天水路的一個家居賣場見到了一本手工毛邊筆記本,是用仿牛皮綑紮成一卷的,在翻看它的時候讓我產生了強烈的手工制書的靈感,從小就喜歡書,長大了又一直與做書為伴,為何不把書製作成一個藝術品或者收藏品呢?」徐晉林是個說幹就幹、雷厲風行的人,於是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中,慢慢嘗試製作手工書。

通過多年書籍出版的經驗,2014年,讀者出版集團成立了徐晉林的工作室。到目前為止,他親手製作的手工書達數十種,受到讀者的青睞,在國內外引起了廣大反響。「工作室成立起來以後,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手工書的創作和研發當中了。我的手工書,總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動起手來,與書互動,在互動過程中不斷產生著新的視覺變化,使讀者在觸摸中觀賞、在體會中閱讀,從而讓閱讀變得生動起來。」徐晉林說。

在讀者晉林工作室琳琅滿目的手工書中,徐晉林著重介紹了一本上過央視《新聞聯播》的書——《敦煌的故事》。他說:「《敦煌的故事》這本書非常受讀者歡迎,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再版了三次,它的封面是獨特的沙漏造型,巧妙地將沙與景融在一起,營造了隔而不離的空間效果,以此來塑造時空的流動之美。上下翻轉書,便有細沙在沙漏裡不絕如縷地流下,沙粒簇擁下的敦煌莫高窟、月牙泉的畫面似乎真真切切被激活了。這本書給人的感覺,仿佛穿越時光的沙漏去遊歷敦煌數千年的歷史變遷,賞析敦煌大地豐富多彩的文化篇章。」

徐晉林說:「做了這麼多手工書,我認為我們手工書的特點是三個『動手』,一是研發的時候需要我們自己動手做結構,就是要把它製作出來;二是在轉換產品的時候,需要印刷企業放棄流水線的作業,用手工製作;第三就是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需要動起手來,參與到閱讀的體驗過程中。所以我的手工書不是靜態閱讀,它是一種動態體驗式的閱讀。」

記者發現,在徐晉林製作的眾多手工書中,幾乎都加入了藏書票這個重要的文化元素,且這些藏書票都是他親手雕版後手工印製的。徐晉林說:「藏書票發端於十五世紀中葉的德國,那時的書籍還是奢侈品,只有貴族才能擁有藏書,並享受書籍帶來的文化盛宴。但有時也會碰上借書不還的情況,讓書的擁有者痛失愛書。當時的藏家就通過雕版印製了精美的藏書票,每張藏書票都濃縮了藏家的個性和審美,讓藏書也有了獨一無二的標籤。新文化運動期間,以魯迅先生為代表的文化人士將藏書票引入中國,在當時的文化人中流行了收藏和擁有藏書票的熱潮……特別是近些年,藏書票又慢慢回暖起來,我也親自雕版製作藏書票,而且把藏書票藝術植入到我們的手工書當中,增加書籍的藝術附加值和文化傳播力。」

「雖然藏書票起源於德國,但我認為這個文化基因是我們中國的,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金剛經》就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從公元868年(唐鹹通九年)到十五世紀中葉,比德國要早好幾百年。而雕版印刷無疑是藏書票的源流,古老東方文化和西方文明在這一刻交融。所以說我們的老祖宗有那麼燦爛的文明,應該賦予我們堅定地文化自信和底氣。」徐晉林說道。

一部手工書不只是簡單的手工藝術品,其中更蘊含了作者對傳統的思考,對文化的傳承。我們就是通過手工制書的方式來傳遞文化。徐晉林的工作室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外國學生和國際友人前來學習交流,借著這樣的機會,徐晉林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了國外。徐晉林說:「我們應該有一種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感,有的外國學生來我這裡學習時,想要做他們自己民族的題材,但我讓他們既來之則安之,先要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怎么喝茶,怎樣拿筷子、怎麼包餃子等,讓他們先了解從日常生活中了解中國文化,通過學習,把中國文化注入手工書的創作當中。」

當翻閱徐晉林的手工書時,其精美和巧妙程度讓人嘆為觀止,由此也可以想像到一本手工書傾注了多少他和團隊的心血。徐晉林介紹,他和他的工作人員從書籍的選題策劃、結

構材料、閱讀方式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將傳統文化、手工技藝與新媒體三者進行融合,使每本書籍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呈現最大化。讓讀書從單純閱讀到與讀者一起互動、分享體驗上來,使讀者在閱讀、觸摸、觀賞時獲得悅讀享受,把靜態閱讀變為讀者參與式的動態閱讀,讓讀者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創作一本手工書的過程是比較複雜的,如何去做,做成什麼樣子,怎樣去呈現,如何能帶給讀者更多地閱讀體驗,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去讀這本書,這都是我們要考慮並整合的問題。」徐晉林說。

徐晉林的眾多手工書都把甘肅本土文化結合得非常完美。他說:「我們在甘肅做文化、創意是非常幸福的,因為甘肅有著絢麗的敦煌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民間文化,這都是甘肅文化的瑰寶,也是甘肅文創人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我的工作室在文化創新和傳承中深挖這些元素,將最經典、最有特色的甘肅文化通過帶著書香的方式傳遞,讓更多讀者來通過文化尋找認同感,建立文化自信。」近期,徐晉林仍然緊鑼密鼓地製作著最新的手工書,其中一本是——《鐵橋》。他說:「我在蘭州工作三十多年了,還沒有製作過一本跟蘭州有關的手工書,所以要彌補這個遺憾。這本書我邀請了著名作家弋舟來寫文字,我來做創意,我想把百年鐵橋這個文化元素引入到我的手工書中,以多元立體的方式將蘭州的故事娓娓道來。」

在現代新媒體衝擊的形勢下,傳統紙質書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難。面對這一挑戰,徐晉林說:「我認為出版工作最大的使命感就是要做文化的傳播者。如果一個出版者出版的書沒有人去閱讀,就不會形成文化的有效傳播。所以我覺得,創新、多元、精美,滿足讀者個性需求的紙質書籍,是未來出版的可持續之路。我們通過手工制書來增加讀者的體驗感和參與感,讓讀者在翻閱書籍時不僅能獲得知識,還能享受『讀』書的樂趣。所以我們製作手工書,就是通過手中的溫度傳遞文化,拉近讀者與書的距離,讓文化的傳播更有力量!」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靜

相關焦點

  • 又能讀又能「玩」的手工書,真酷!
    徐晉林製作手工書藏書票雕版《敦煌的故事》是甘肅文創的代表性作品自從故宮博物院靠著「感覺自己萌萌噠」「朕知道了」等一系列文創產品脫穎而出,很多顏值和內涵兼具的文創產品,通過天馬行空的設計,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 文創屋丨又能讀又能「玩」的手工書,真酷
    同樣是敦煌元素,中國手工書第一人、讀者集團晉林工作室負責人徐晉林卻用「指尖魔法」,「玩」出新花樣。「以最本真的材料,做最屬意之物,本著純粹之心,做純粹之事」。10月19日上午,中國手工書第一人——徐晉林在讀者集團的晉林工作室裡,現場向記者展示了手工書的「玄機」,一本本融合了「傳統文化」、「手工技藝」與「新媒體視野」的手工書,成了甘肅文創頗具代表性的作品。
  • 「共和國追夢人」文化傳播者徐晉林:從藏書票到手工書(組圖)
    新文化運動後的中國,偉大的文學巨匠魯迅先生。我們在知道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時,可能會忽略他是版畫家,這些版畫事實上就是魯迅先生印刷的藏書票。也就是從那個時代,藏書票引入中國,讓中國和全世界的讀書愛好者共同為心愛的藏書貼上了文化符號。在徐晉林的每一本手工書裡,都有這樣一張雕版印刷的藏書票,讓每本書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標籤。
  • 俄羅斯學生甘肅製作手工書:樂於親朋分享中國文化
    圖為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學子在甘肅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文化交流後,創作的有中國元素的手工書。 閆姣 攝中新網蘭州8月7日電 (閆姣 高瑩)「我要把這本書帶回國,介紹給家人和朋友,把中國文化講給更多人聽。」
  • 手工創意書讓閱讀變「悅讀」
    新華社蘭州4月21日電 題:手工創意書讓閱讀變「悅讀」新華社記者劉能靜、多蕾在人們的習慣中,書是用來閱讀的,但設計師徐晉林卻將書做成了既能讀又能「玩」的藝術品。在甘肅省蘭州市讀者出版集團的「讀者·晉林工作室」中,陳列著一排排造型各異的書籍,這些都是工作室的創意總監徐晉林和助手們製作的立體手工書。徐晉林拿出一個木盒,向記者展示這本他最新創作的立體手工書《玩皮影》。這個一尺見方的黑色木盒,盒蓋正中兩塊半圓形的木板拼成了一個直徑十幾釐米的圓形。
  • 俄羅斯學生製作手工書:將中國民間故事入冊分享
    俄羅斯學生製作手工書:將中國民間故事入冊分享
  • 自製手工書,孩子愛不釋手的閱讀區神器!
    孩子們總是對閱讀區沒什麼興趣
  • 手工書的N種創意
    在印刷製品充斥的這個年代,手工製品給人一種更純粹與珍貴的感覺,其實從原始人的「結繩記事」開始,就有了「手工書」這一種十分古老的文化產物,而當代手工書常被人融入藝術的靈魂,並不一定用作閱讀,我們從花瓣網創意達人「鄭小錢er」的手工書畫板中精選了一些有趣的創意手工書。
  • 學會運用描繪性語言,讓文字變得生動起來
    要想讓文章的語言變得生動起來,有一種方法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那就是運用具體的描繪性語言。要想運用好描繪性的語言,離不開具體的描寫,那麼寫人作文、記事作文、寫景作文分別是如何描寫的。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通過具體描寫,描繪出在事件經過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方法,還要具體寫出人物有什麼不同的反應,人物做了什麼、怎麼做的,說了什麼、怎麼說的,把這些具體的內容描繪出來,作文就會一下子生動起來。此外,在描繪事件的經過和高潮的時候,還要注意寫出當時的氣氛或者場面。寫景作文要運用描繪性語言寫出景物的特點。
  • 中國出版商攜中國傳統文化繪本亮相沙迦兒童閱讀節
    當地兒童簇擁在人民天舟的展臺前 王曉霞攝人民網沙迦4月19日電(記者王曉霞)當地時間18日上午,第10屆沙迦兒童閱讀節在阿聯沙迦酋長國沙迦展覽中心開幕。在為期11天的展期內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134家出版商參展,人民天舟出版有限公司作為唯一一家參展的中國出版商也亮相其中。
  • 科普手工書《達 芬奇的飛行器》互動分享會在京舉行
    現代出版社於近期推出的科普手工書《達芬 奇的飛行器》正是為此而設計製作,並就「紀念達文西逝世500周年,跟隨天才的靈感思考」這一主題,在王府井書店舉辦了一場氣氛熱烈的互動分享會。《科普時報》總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主持活動,本書譯者、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普策劃人、科普作家吳寶俊,現代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晶出席活動。
  • 沒玩兒過手工書,人生不完整
    其次,在裝幀形式上可盡顯個人風格,從封面、版式到開本、裝訂,都可以依個人創意、按自己喜好來處理。第三,在材料選擇上可隨心所欲,既可以選用高檔昂貴的稀有紙材、皮革、金屬,也可以廢物利用、將身邊閒置之物用於製作。若細分起來,人數越來越多的手工書玩家大體可分為三類。
  • 手工書|白雪娟 Bai Xuejuan
    手工書20, A3,紙本,綜合材料,2017兩本手工書六本手工書十五本手工書個展2017  醒著做夢 -- 白雪娟個展(TCG諾地卡,昆明)2009  中國藝術在行動 我們的生活:白雪娟個展(民博,昆明)群展2019  大墨雨 合訂本2018「過年」獲「合訂本13年始終如一」獎, 昆明2018  艾維美術館「人力驅動
  • 製作一本有趣的英文拼字手工書
    製作一本有趣的英文拼字手工書「my spelling folder」讓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效果皆翻倍。今天給想要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媽媽們推薦一個簡單易做的神仙手工書,不僅讓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倍增,更主要的是這樣學習出來的孩子字母和字母發音基本功紮實,為孩子能夠順利過渡到閱讀階段打下堅定的基礎。
  • 科普手工書講述其構思初衷
    在分享會上,《達·文西的飛行器》譯者、科普作家吳寶俊圍繞「關於飛行的那些事兒」,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豐富生動的講座。他列舉了很多飛機設計製造史中鮮為人知的趣聞,同時結合自己理論物理的專業知識,給現場的小讀者介紹了關於飛行的物理小知識。
  • 先鋒課程 孫彥初手工書工作坊
    基本信息先鋒課程|孫彥初手工書工作坊導師:孫彥初       總課時:24課時日期:2016 年 8 月11-14 日,共4天上課地點:廈門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課程費用:2000孫彥初部分作品報名方式發送郵件至:education@threeshadows.cn 或致電:+86 18030137230(郭老師)/ 0592-6372135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路476號301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2號樓三層平臺,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課程目標:了解手工書多元化的概念及其編輯
  •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
    手工書設計·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了解手工書的多種表現形式。2.欣賞手工書的實物並簡要的分析,把握設計要點,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技法。3.激發美術學習興趣,養成讀書、愛書的好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初步掌握手工書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