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故宮博物院靠著「感覺自己萌萌噠」「朕知道了」等一系列文創產品脫穎而出,很多顏值和內涵兼具的文創產品,通過天馬行空的設計,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國慶長假後,敦煌博物館為人氣小生王一博贈送專門定製的「飛天滑板」,敦煌的古典意象搭配時尚的運動器材,這「頭腦風暴」玩得酷炫到家了。
同樣是敦煌元素,中國手工書第一人、讀者集團晉林工作室負責人徐晉林卻用「指尖魔法」,「玩」出新花樣。
「以最本真的材料,做最屬意之物,本著純粹之心,做純粹之事」。10月19日上午,中國手工書第一人——徐晉林在讀者集團的晉林工作室裡,現場向記者展示了手工書的「玄機」,一本本融合了「傳統文化」、「手工技藝」與「新媒體視野」的手工書,成了甘肅文創頗具代表性的作品。
和那些在書店、圖書館見到的方方正正的書不同的是,徐晉林製作的手工書,完全把書界那種傳統的靜態閱讀顛覆了,從材料和工藝、外觀和內容、局部和整體諸多環節來看,他的想法簡直是太大膽、太跳脫、太狂放!
這個「指尖魔法」太神奇,轉瞬間敦煌這個意象便變得親切可感,鮮活起來。徐晉林的演示過程讓觀者充滿驚喜,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更是被他的匠心和巧思驚得目瞪口呆。
手工書之《敦煌的故事》:
自帶沙漏的故事書
《敦煌的故事》最近可謂聲名遠播,它是一本上了《新聞聯播》的書。
但凡關於敦煌的書,內容自然很厚重,由遠至近,由全景到特寫,帶領讀者精準遊歷敦煌數千年的歷史變遷,賞析敦煌大地豐富多彩的文化篇章。在購書平臺上,讀者對它的評分接近於滿分。
摩挲著它的封面,是可細細玩味的「沙漏」造型,巧妙地將沙與景融在一起,營造了隔而不離的空間效果,以此來塑造時空的流動之美。上下翻轉書,便有細沙在「沙漏」裡不絕如縷流下,沙粒簇擁下的敦煌莫高窟、月牙泉的畫面似乎真真切切被激活了。
方寸之間,以小見大,不確定和不斷變化的視覺體驗與心理感受,是這本不同以往的有趣的書帶給讀者的新鮮體驗。
「沙漏」的靈感來自哪裡?
徐晉林說,它來自一個夢:
「在夢裡,時光飛逝是一種什麼感覺?飄雪、落塵還是飛花?忽然,我悟到敦煌並不是靜止的,它內在自有流動之美,我趕緊起床,拿出筆記本,將想法記下來,最終用鳴沙山的五色沙完成了這個構思……」
手工書之《玩皮影》:
方寸之間搭起皮影舞臺
這是書嗎?這個一尺見方的黑色木盒先吊足了我們的胃口。木盒蓋正中兩塊半圓形的木板拼成了一個直徑十幾釐米的圓形,它是做什麼的?
將這兩塊木板向兩旁推開,木盒上便赫然出現了一個仿若「月洞門」可以透光的圓孔。打開木盒,盒蓋內部有兩扇印著「秦瓊」「敬德」的「門板」,拉開「門板」,只見盒蓋四邊鏤刻著精細的花紋,還蒙著一層半透明的「幕布」,這便是一個微型的皮影戲臺了。盒體中有個小抽屜,裡面裝著幾張皮影人戲。徐晉林介紹,讀者可以將這些卡片插在盒蓋上的卡槽中,卡片上的人物形象便出現在了微型「幕布」上,通過操縱杆讓那幾個皮影人物在微型「戲臺」上「活」起來。
《玩皮影》手工書中,不僅介紹了皮影的傳說、製作等內容,還有手繪的皮影剪紙花紋、皮影書籤等元素,能夠讓讀者邊閱讀邊親身感知皮影戲的魅力。
手工書之《蘭花花》:
看「紙上陝北,窯洞靈魂」
徐晉林現場還演示了陝西民間剪紙《蘭花花》的正確打開方式,先打開火紅的小小繩結,然後是徐老師製作的藏書票。徐晉林親自製版手工印製的藏書票,這很珍貴哦!
藏書票說穿了就是一種袖珍版畫,起初多由版畫家自刻,後來發展成為根據書票主人的性格愛好等要求而設計的小張圖畫。它圖文並茂、色彩斑斕;一種情託起了藏書票,這種情就是人類對知識的崇拜和對書籍的熱愛。
怪不得今早一到晉林工作室時,他正在伏案修改藏書票雕版的細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蘭花花的故事,文字是小方塊,方便碎片化閱讀,有歌詞,有意趣各異的剪紙,後面又是六枚書籤,又是剪紙吊牌,最後是十二生肖的賀卡。
呀,一本書變成兩本書了!一本是陝西民間剪紙珍藏本,一本是藝術氣息很濃的筆記本。
文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 劉小雷
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 田 蹊
視頻由晉林工作室提供
編輯丨高玲